王勃志向远大(王勃天纵英才天妒英才)
王勃志向远大(王勃天纵英才天妒英才)但不幸的是,虽为天才,面对现实生活之壁,王勃碰得头破血流,历史也吝惜给他更大舞台,擅杀官奴差点丢掉自己性命,王勃在《落花落》里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愁: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明确表示,那些讥笑四杰文章的人,身名俱灭了,而王勃他们却像江河一样,万古长流。并且他称赞王勃等“龙文虎脊皆君驭”,就像有着龙的纹理和老虎脊背的千里马般,是可以为君王驰骋纵横的。杜甫对“初唐四杰”也极尽推崇之意: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上次说到朝廷还是看重王勃的才华,要恢复他的官职,但王勃已经视宦海如猛虎,他收拾行囊,前往交趾探望父亲。
这次行程迎来了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也迎来了初唐文学最辉煌一刻。
最值得庆幸的脑筋短路
坊间有种说法“如果王勃不是英年早逝,以后就没李白什么事了”,言下之意,王勃才华起码不在李白之下。
杜甫对“初唐四杰”也极尽推崇之意: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明确表示,那些讥笑四杰文章的人,身名俱灭了,而王勃他们却像江河一样,万古长流。并且他称赞王勃等“龙文虎脊皆君驭”,就像有着龙的纹理和老虎脊背的千里马般,是可以为君王驰骋纵横的。
但不幸的是,虽为天才,面对现实生活之壁,王勃碰得头破血流,历史也吝惜给他更大舞台,擅杀官奴差点丢掉自己性命,王勃在《落花落》里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愁: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这首古体诗《落花落》充满了怅惘之意,二十出头的年纪便感叹“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春意要到盎然时候了,游春的人还回不回来啊?这句“归不归?”不禁让人慨叹、怜惜。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自斗鸡事件被驱逐后,王勃“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这首《别薛华》同样是送别诗,但凄风苦雨,肝肠寸断。王勃如鲜花般在狂风暴雨中迅速坠落,世间再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或许老天见怜,又赠予了王勃如夏花般那一瞬的绚烂。
这次在历史上极其高光的一刻,也是得益于王勃脑筋一瞬间的“短路”,才让震古烁今的《滕王阁序》横空出世。
这大致是宾客抢主人风头的故事,王勃路过江西南昌时,恰逢滕王阁重修完毕,当地长官阎都督遍请名流组织庆祝宴会,席间作文纪念盛会,大家心照不宣地推举阎都督女婿吴子章来写,而当吴子章谦让到王勃这里时,王勃没有按剧本表演下去,接笔后即席挥毫,旷世雄文出世了。
王勃用了一顿饭的功夫不断刷新着中华词汇库:人杰地灵、水天一色、冯唐易老、白首之心、青云之志、腾蛟起凤……20多个典故,独创的近30个成语就在他的笔下不断流出。
关于《滕王阁序》已经有太多的赞誉,仅以写作背景来讲,这篇雄文是在“命题作文”下的即兴之作,王勃又以对行文格式要求极高的骈文写成,绘景述人、写实抒怀,珠玉落盘、一泻千里。
此时的王勃再也不是那个犯幼稚病写斗鸡文的少年了,岁月在这个年轻书生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绝世文采下隐隐透着些许的人情世故。
数年前是“昂首而来,绝胜鹤立”的架势,《滕王阁序》一上来便对当地和宾客一通夸赞,谦虚地说自己是“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纵观整篇,不见了少年时的激扬文字、挥洒自如,在对秋色描写的铺陈中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凄美透彻,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寂寥。
如果止于烟霞满纸,不免此后被李白的华丽吊打,王勃想要说的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苏轼《赤壁赋》的意味跃然纸上;及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是有了曹孟德的风骨。
文章后段,随着“嗟乎!”文风大变,“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里的用典隐约表达着王勃自己的不满。
贾谊不被汉文帝重用,后人多用此典故表示怀才不遇,以李商隐所作《贾生》为代表: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终于懂得人情世故的王勃在这里用了一句“非无圣主”做了一下缓冲。
“窜梁鸿于海曲”中的梁鸿名气就要小得多了,多因“举案齐眉”而知,汉章帝时期,梁鸿经过京师时,写了《五噫歌》讽刺朝廷,汉章帝要抓捕梁鸿,梁鸿只得逃跑。王勃虽说“岂乏明时”,但看看梁鸿再看看王勃的遭遇,如出一辙。
虽有家国情怀,却终不免压抑、苦闷,但还是借此浇胸中块垒,“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就是喝了贪泉的水,心里依然干净;在干涸的车辙里,也开朗乐观。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的自我评判让人百感交集,但风流蕴藉,天妒英才,宴会后,王勃继续南下,乘舟时落水惊悸而亡,更让人念起“三尺微命”时唏嘘不已。
不知道王勃如不是英年早逝,唐代诗人的座次会不会重排,只是知道在滕王阁宴会的那个午后,秋水永远共长天一色了。
END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螃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