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理论文献综述(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英语教学理论文献综述(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三、英语教学模式阐释《英语教学模式论》是《章兼中外语教育文库》的组成部分,于2016年4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国内首部系统论述英语教学模式的专著,重点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英语教学模式的分类并构建了英语陈述性知识(语法、词汇、语音)和英语程序性知识(听、说、读、写)的教学模式。全书共13章,第一章介绍教学模式的概念,并对教学模式进行历史回顾,使读者对教学模式的界定有了明确的认识;第二章介绍英语教学模式,通过阐述英语教学模式的分类以及理论基础引导读者关注教学模式与理论的密切关系;第三章阐述英语陈述性知识的来源、分类及其表征;接下来用三章的篇幅详尽阐述了语音、词汇、语法概念的形成、获得以及相应教学模式;随后的四章介绍听、说、读、写程序性知识的分类及其表征和听、说、读、写教学模式;最后两章对研究性学习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述,体现了诸如发现学习理论、交际教学理论等重视能力培养的教育理论和外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英语教学模式论》评介刘 倩
摘要:英语教学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支撑,英语教学模式把语言教育相关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形成相对稳定、便于操作的课堂教学程序。对英语教师而言,了解外语教育理论框架和各种英语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章兼中教授的著作《英语教学模式论》充分展示了理论对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本文对该书的内容和突出特点进行了评价,希望能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语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模式;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一、引言
课堂教学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渗透到课堂教学,形成相对稳定的便于操作的教学程序,就产生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一词由美国学者乔伊斯(Joyce C.)和韦尔(Weil M.)于1972年在其《教学模式》(Model of Teaching)一书中首次提出(郭景扬 等,2009;章兼中,2016),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我国,关于国外教学模式的理论介绍较多,对适合我国教学情境的具体学科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教学模式的研究应迫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即“本土化与学科化”(郭景扬 等,2009:22)。章兼中教授成稿并验收于2000年的新作《英语教学模式论》,一方面生成了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框架的新的模式论第二层次,它直接衔接实践论第一层次与应用性理论第三层次和学科理论第四层次,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教学模式论的本土化和学科化问题,再一方面又填补了英语教学模式论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英语教学模式论是对英语教学模式的系统论述,它增强了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性。该书构建了英语学科的基本结构,博采各种教育理论及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之长,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探索,创立了符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规律的英语教学模式,在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
二、该书内容介绍
《英语教学模式论》是《章兼中外语教育文库》的组成部分,于2016年4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国内首部系统论述英语教学模式的专著,重点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英语教学模式的分类并构建了英语陈述性知识(语法、词汇、语音)和英语程序性知识(听、说、读、写)的教学模式。全书共13章,第一章介绍教学模式的概念,并对教学模式进行历史回顾,使读者对教学模式的界定有了明确的认识;第二章介绍英语教学模式,通过阐述英语教学模式的分类以及理论基础引导读者关注教学模式与理论的密切关系;第三章阐述英语陈述性知识的来源、分类及其表征;接下来用三章的篇幅详尽阐述了语音、词汇、语法概念的形成、获得以及相应教学模式;随后的四章介绍听、说、读、写程序性知识的分类及其表征和听、说、读、写教学模式;最后两章对研究性学习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述,体现了诸如发现学习理论、交际教学理论等重视能力培养的教育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对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
三、英语教学模式阐释
英语教学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英语教学模式论》一书把理论放在重要位置,引导教师从理论的高度去研究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模式”一章中,作者首先从宏观角度论述外语教育理论模式,然后开展对英语教学模式的详细介绍。
(一)外语教育理论模式
外语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的发展离不开各种相关理论的支撑。对理论的选择、组合和应用就形成了外语教育理论模式(也可看作理论框架),了解外语教育理论模式方能形成外语教育的大视野,《英语教学模式论》在这方面发挥了高屋建瓴的引领作用。该书汇总了六种国外的语言教育模式,最后提出我国外语教育四层次模式,它实质上是外语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的最底部第一层次是实践论,包括外语教育实践,由教材、策略、方法、评价、科研构成;第二层次是模式论,指外语教学模式论;第三层次是应用性理论,包括外语教育学、外语教育心理学、外语教育语言学等;第四层次是相关学科理论,包括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语言学等等。这个外语教育四层次模式有助于教师理清各领域理论与外语教学实践的关系。
(二)教学模式的界定
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提倡教学创新的大环境下,不断有这样那样的教学模式被提出来,但它们究竟能不能被称为教学模式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学模式以往被从不同的视角给予界定,教学模式分别被认为是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结构。《英语教学模式论》通过对各种教学模式定义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长期教学实践的积累将教学模式界定为:“教学模式是用简要的语言、符号或图表等方式表达、反映特定的教学理论,并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比较稳固的各类教学活动顺序结构的程序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系统的整合体”(章兼中,2016:3)。教学模式的构成因素包括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其中,教学目标是各因素中的核心,其他因素都需围绕教学目标而确定。该定义也同样适用于英语教学模式。
(三)英语教学模式分类
英语作为二语或外语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其多样化是由影响英语教学的多维因素造成的。在涉及教学的理论、目标、对象、内容、条件等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教学模式的变化。像任何事物一样,对其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就教学模式本身的分类而言,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是乔伊斯和韦尔的分类: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着眼于控制的教学模式、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和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等四类(乔伊斯、韦尔,1972,转引自郭景扬 等,2009)。我国学者依据不同的教学模式所达到的教学目标的不同,将教学模式分为另外四类: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意模式和研究模式(郭景扬 等,2009)。英语教学模式也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纷繁多样的英语教学模式,如果不了解其类别和特点就不可能做出合理的选择。为了便于把握,《英语教学模式论》从英语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加涅(Gagne)的知识分类法,把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课文)归为陈述性知识,把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归为程序性知识。另外,该书作者充分考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视,把研究性学习也归类为程序性知识。概括起来,英语教学模式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教学模式、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式。其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包括研究性学习、任务型教学模式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这三大类英语教学模式反映出作者对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重视,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英语教学模式评价
在教学创新的氛围中,我国英语教育研究者和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创建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但是一种所谓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在严格意义上称为教学模式,其有效性如何,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进行判断和评价,针对这一需要,《英语教学模式论》提出了英语教学模式评价的概念。
英语教学模式的评价不同于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虽然评价英语教学模式需要与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相结合。书中明确指出,“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着重对其设置的教学目标、内容、原则、过程、策略方法、学生与教师关系、小结、布置作业等全面或选择其中部分作为评价的对象和重点。而英语教学模式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被评价的模式能否构成模式,评价同一内容同一模式或不同模式实施的不同效果,以及分析与评价构成模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章兼中,2016:61)。英语教学模式的构成因素主要有六个: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条件、教学策略方法和教学评价。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如果缺少这些因素,所谓的教学模式就不能构成模式,而是基于经验的一套教学步骤。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创新时不可随意给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命名为教学模式。
四、体现学科基本结构的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模式论》对英语教学模式的论述,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构建英语学科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与此相关的章节尤其值得英语教师研读领会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
(一)体现语言本质特征的英语学科内容
该著作通过阐述和评价布鲁姆菲尔德(Bloomfield)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乔姆斯基(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海姆斯(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克拉申(Krashen)的监控假设理论,并吸收了Littlewood Widdowson Taylor等人对语法在交际中的功能的观点,形成了对语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即语言的交际性、系统结构性和生成性,并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既要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更要在扎实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听说读写和综合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章兼中,2016:96)。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该著作用九个章节的篇幅论述了英语学科基本结构的内容——英语陈述性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和英语程序性知识(听、说、读、写)的教学模式。
(二)以概念为指向的英语教学模式
概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该著作在英语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模式论述中特别强调概念的形成和获得。章兼中(2016:91)指出:“概念是组织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单位,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意义是以概念形式存在的,没有概念,人们就无法进行思维获得和构建有关客观世界的观念以及进行经验和思想情感的交流”。对于任何事物,如果我们没有形成基本概念就无法对其进行思考和认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实质上都是通过‘译码’或是建构概念的方式来赋予其心理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推论的过程”(Paul & Elder,2013:58)。布鲁纳(Bruner)在其1960年出版的《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课程基本结构的理论。他指出,概念是构成学科基本结构的基本单位。学科基本结构是指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任何学科都有其基本结构,任何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事实、论据、观念、概念等都可以不断地纳入一个处于不断统一的结构之内;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可以独立地面对并深入新的知识领域(转引自顾明远、孟繁华,2001)。《英语教学模式论》重视概念在英语学科基本结构中的作用,详实地阐述了语音、词汇、语法概念形成与获得的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概念的形成和获得,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英语学科的知识体系。作者指出,概念的形成和获得是分类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其共同目标是学会对事物分类,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概念形成的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发现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并进行分类、归纳和推理的能力,它是获得概念的基础;概念获得的着力点是从不同种类的事物中区分出不同种类的特征,它是形成概念的延伸和升华。《英语教学模式论》用三个章节分别阐述了语音、词汇、语法概念形成及其教学模式,语音、词汇、语法概念获得及其教学模式,语音、词汇、语法概念形成和获得的综合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对概念的重视。英语陈述性知识是由一个个概念构成的,掌握了这些概念就能够建构起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体系。例如,词性是一个概念,在这个概念下又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冠词等等的概念。每一个概念又能够分出许许多多的概念,如名词又分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专有名词等等。学生只有获得了这些概念才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
(三)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模式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把发展学生智力作为目标,这一点在各种教学模式的目标和步骤中得以体现。以语音、词汇、语法概念形成和概念获得综合教学模式的语法教学为例,该教学模式的目标为:1. 学会对事物、情境、事件或规则的辨认和分类;2. 发展独立形成和获得概念的能力;3. 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概括如下:
1. 准备。教师确定新语法知识项目的概念、结构和用法以及易于在创设的或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和分组归类的具有典型特征的例证材料。
2. 积累。教师有计划地精心设计、逐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读写认知加工活动以积累语言材料。
3. 点破。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对比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先点破第一个知识点,以后再逐步积累点破其他知识点。
4. 运用。一方面,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在新的情境中进一步操练和运用这一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进一步精选和确认该语法项目的下一个知识点的概念和例证,为后面的归纳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归纳。学生把零散的、不够系统的两个以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类,使之类化成更为完整、系统的语法规则。
6. 活用。要求学生能够把归纳的较为完整的、系统的语法规则在新的具体的或真实的情境中灵活运用,使语法规则更好地为听说读写交际活动服务。
7. 对比。对照和比较那些学生在使用英语表情达意的过程中容易混淆和用错的两类语法规则。
8. 总结。总结该语法项目的规则。也可与另一容易混淆的语法项目进行比较,从而理解、确认和把握两者不同的概念、结构形式和用法,以改善使用语言的质量。
9. 交际。学生在模拟的或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交际运用英语表情达意。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语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归纳和推理能力,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
(四)以认知规律为出发点的英语教学模式
外语学习是一个输入-摄入-输出的过程,在可理解性输入之后,学生通过活动使某些输入的语言被吸收记住,才可以达到输出(Hedge 2002)。《英语教学模式论》把听说读写归类为程序性知识,因为它们是产生行为的知识。作者依据听说读写程序性知识的生成、获得理论和认知策略理论,在英语教学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以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为基础的五段十步英语教学模式。作者尤其强调英语教学认知策略在帮助学生获得听说读写交际运用能力方面的作用,在教学模式的每一步都点明学生采用的认知策略。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可用表4.4.1归纳。
这一教学模式符合输入—摄入—输出的二语或外语学习规律,同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一步一步地通过运用认知策略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该教学模式把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五、结语
本文对《英语教学模式论》一书进行了介绍和评价,重点评介其对英语教学模式的阐释和书中创建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该著作构建了我国外语教育的理论框架,创建了英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模式,并且重视英语教学中概念的形成和获得,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其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英语学习规律出发,关注认知策略的运用,智力的发展,对学生发展英语交际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该著作充分展现了英语教学模式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的本质特征,值得我国英语教育研究者和英语教师深入研读领悟,并用来指导英语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Hedge T.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 Paul R. & Elder L. (著) 侯玉波,姜佟琳等译. Critical Thinking: 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Learning and Your Life. 3rd Edition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 顾明远,孟繁华. 国际教育新理念 [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4] 郭景扬,练丽娟,陈振国. 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5] 章兼中. 英语教学模式论[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The Bridge Connec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English Teaching: A Commentary on Models of English TeachingLiu Qian
Abstract: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can hardly exist without the support of theory. The model of English teaching is a comparatively stable and easily operated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dure which connects language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English teachers to get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framework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English teaching models. Models of English Teaching by Professor Zhang Jianzhong has given a good demonstration of the guidance of theories for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has given an introductory comment on the book with the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English teachers.
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theory; model of English teaching; declarative knowledge; procedural knowledge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