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雅克萨之战让清廷开始重视外语这一看呐,康熙其实也没多懂,他也就知道英文有26个字母,还有其他几套语言字母多点,就这么个这么个事。康熙会八门语言更多是为了炫耀康熙对外语的态度 ,其实是供自己赏玩,汉满蒙是肯定会的,其他的那个就是学着玩这么个态度,也从来没把学外语正经当回事,只是拿来当成自己的一个标签炫耀。1705年沙俄贸易团向康熙递交文书。那个时候,还没有设文官教翻译,那么满朝文武没有几个懂的。这时候,康熙就开始炫耀自己的外语了,“外国文字有二十六字母者亦有三十字五十字者。”

这段时间又看到好多人讨论要把英语踢出中学的期末考试,今天就来聊聊古人学英语的历史。

中国人接触英语能追溯到明末,西方传教士来中国就有一些人,跟着传教士学过点英语,但是基本上没有成系统。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1)

清朝人学英语的热情不低

康熙懂八门语言,但对西方语言并不了解

中国人正经学英语是在清朝。清朝一开始也是跟明末一样,康熙就是跟传教士学点外语,还号称自己会八门语言,汉满蒙藏再加上英法俄德一共八门,其实这里面吹牛的成分居多。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2)

康熙会八门语言更多是为了炫耀

康熙对外语的态度 ,其实是供自己赏玩,汉满蒙是肯定会的,其他的那个就是学着玩这么个态度,也从来没把学外语正经当回事,只是拿来当成自己的一个标签炫耀。

1705年沙俄贸易团向康熙递交文书。那个时候,还没有设文官教翻译,那么满朝文武没有几个懂的。这时候,康熙就开始炫耀自己的外语了,“外国文字有二十六字母者亦有三十字五十字者。”

这一看呐,康熙其实也没多懂,他也就知道英文有26个字母,还有其他几套语言字母多点,就这么个这么个事。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3)

雅克萨之战让清廷开始重视外语

不过康熙时期发生了一件外交大事,就是清朝跟沙俄打了个雅克萨之战。两边打完了得签合约,这就是《尼布楚条约》。签文件的时候清朝遇到麻烦了,遍寻清廷找不到会洋文的,甭管是俄文还是英文法文拉丁文,满朝文武两眼一摸黑,连抓瞎都不会。后来不得已找了俩传教士代替清廷去签条约。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4)

《尼布楚条约》实际上是传教士签的

签完了之后,康熙算是意识到外语的重要性。1708年下令设内阁沙俄文馆让八旗子弟学俄文,专门给清廷当翻译。后来到了雍正年间,在这个基础上又设西洋馆专教洋文,主要以拉丁文为主,也有英文和法文用的教材,叫《华夷译语 》。

这本书本来是明朝洪武年修的,一开始只讲汉蒙两种语言的翻译,后来不断扩充啥语言都算进去了,像是跟明朝交往频繁的葡萄牙,他们讲的葡萄牙语也在其中。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5)

《华夷译语 》

这本书一直沿用到晚清,算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方翻译词典,不过这本书里的注音形式 非常传统,沿袭的是中国古代,翻译佛经的汉译法,直接用汉字注音,你像英文里面don`t就直接给注音成洞托。

虽然教出来的效果不咋地,但是好歹算是给清廷教出来一批翻译,就这么凑合用。康熙年间包括皇帝在内,清廷是没有正式英语教育的。把英语当个工具就跟一些手工艺一样,正经学外语就是当翻译,要么就是当个爱好随便学学,陶冶情操而已。

从光绪开始,清廷开始认真学习英语

在学英语这方面,正儿八经打开风气的得等到光绪年间。毕竟之前对英语这么个态度,结果被英国人坚船利炮胖揍一顿,这才醒悟过来还是得正经学英语。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6)

在坚船利炮面前不学也得学

光绪皇帝本人对西洋那一套非常崇拜,每天都刻苦学英语,早上4点开始上英语课。不过光绪皇帝缺个好老师,只能凑合着来。学到后来纸上功夫挺到位,英语阅读和写作都不错,但是口语非常非常糟糕。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7)

光绪的英语水平也不好

具体有多糟糕,曾经有一次新年,光绪计划用英语作新年贺词给各国公使。那结果被人家谢绝了,人家宁愿听皇上讲中文,也不愿意听他那个蹩脚的英文,说的就是比印度英语都不行。不过光绪在学英文这件事上确实是把风气打开了,从这开始,清廷上下都开始主动学英语,就连慈禧这种保守到家的老婆子对此都是睁一眼闭一眼。

到了溥仪这 尽管清朝命数已尽,但是溥仪在教育这方面一直未曾懈怠,尤其是学英语。1917年张勋复辟一失败,经过李鸿章的儿子的引荐,牛津大学毕业的苏格兰人庄士敦成了溥仪的英语老师。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8)

庄士敦

庄士敦教溥仪的效果比光绪跟着那些个蹩脚翻译高太多了,所以溥仪借助庄士敦的教导,通读大量的英文经典故事和历史地理书目。庄士敦还把中文的一些经典翻译成英文交给溥仪。溥仪也就成了清朝英语最棒的一个皇帝。在1945年东京审判的时候,他直接用英语回应法官的质询,完全不需要同声传译的设备。

皇帝一学英语,下面也都没闲着。之前讲康熙设内阁沙俄文馆,雍正设西洋馆专门培养翻译。但是这些个口语稀烂的翻译根本不管用,到后来还得要传教士出面当翻译,清庭信不过。后来晚清在恭亲王奕䜣等人的奏请下设立同文馆,开始正经教西方语言,用的也是欧洲当时盛行的语法翻译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中英文互译练习来学外语。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9)

京师同文馆

初年级,先练浅解词句,练习句法。到了高年级,目标就是翻译选编,翻译公文,练习译文。

语法翻译教学这一套,让外国人来搞没问题,人家一直都是这么学的。传进中国,一开始也没问题,教出来不少能流利读写英语的人才。

但是没过了几年这套方法就变味了,跟中国古代教四书五经一样,变成读了背,背了默写的刻板模式。后来成立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北京大学前身,把同文管也并了进去,这个情况也没有好转,还是搞死记硬背。这学习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10)

清华学堂

不过没过多久,清华学堂就从管理体系单独拎出来,中国人的英语教学就又有了变化。清华学堂最 是培养赴美留学生的预备学校,也就是说,学生毕业了就得去美国大学读书,这使得清华学堂的教学模式上非常贴近美国模式,实行严格的考试和淘汰之路,定期都要办期考月考,甚至每日都有考试。

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而且西学的考试权重远大于国学,如果学生国学不及格,西学及格,仍然可以毕业。西学没及格,国学分数再高也毕不了业。

不仅如此,清华学堂里边演讲会,辩论会,戏剧演出基本上都用英文,各类告示和刊物也用英文,甚至校医院看病,唱校歌都用英语。目的就是营造一个英文环境,让人提前适应。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11)

赵元任

所以在清华这种360度教学模式之下,就产生了清朝倒台后最厉害的一批英语学者,其中就包括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讲完了学院,再讲点民间学英语的例子。这英语在中国民间流行也是晚清那一段时间,随着上海作为通商口岸跟外国贸易,各路商人纷纷涌向上海跟外国人做生意。但那个时候别说民间,朝廷都没有多少精通外语的人。

这群商人为了生意,不得不开始自学英语跟老外交流,基本上就连蒙带猜中英混杂,甚至还带点上海口音进去。因为当时商行大多数开在界河洋泾浜两岸,所以这种英语就被称为洋泾浜英语。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12)

洋泾浜

到现在,你要说一口口音特别重的英语,一般都会给人笑话。但那个时候,洋泾浜英语反倒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得经常在上海经商的人才会说这玩意。

后来随着正规英语教育普及,洋泾浜英语逐渐就没人说了,不过洋泾浜英语倒是给汉语带来了不少新词汇,像咖啡,吐司,沙发,的士这些词都是从洋泾浜英语里转化来的。

古人怎么学习语言(古人如何学英语)(13)

需求是学习语言的第一动力

咱们看清朝学英语,为啥学?是有需求,有了需求你就是啥都不懂都会有动力去学。现在说取消英文期末考试,但是只要对外交流的需求在这,学英语的动力就不会缺,不会因为说你取消了考试就没人学了,学不学到底还是看实际需求。

以前普通话也没什么人会说,为什么?没有交流的必要,那个时候你没有介绍信你出不了村,进不了城,更甭说来北京。

现在为什么普通话都推广,因为人员流动非常广,你不说普通话你说你家乡话谁懂,所以英语也是一个道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