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天游攻略大全(老广州开着XF去过年)
广州三天游攻略大全(老广州开着XF去过年)店有招财猫一只接着到一家潮汕连锁小吃店——其美,来一碗净鱼皮饺。这家我们经常吃,各种粉都好吃,还经常推荐外地朋友来尝,价廉物美,我最爱牛筋丸 牛腩粉 炸鱼皮!由于负载较多(过年期间经常3-5人出行),为了减轻ECO模式下的“肉感”,把档位调到S档,以ECO模式搭配S档来寻求换挡顺畅又不会肉的动力体验。还别说,我对XF这台ZF 8AT最不满的地方就是低档位的顿挫感,现在换成ECO模式之后,顿挫感还真的是明显减弱了(说完全不顿挫那是骗人的,但情况真的大有改善),加上用S档,加速反应并没有明显变得迟钝,这样的搭配效果我是挺满意的。大家可以试试,很多车都可以选择经济模式 S档的。把车停在了北京路的仰忠汇,地下车库入口在万福路这边。以前逛花市的时候习惯停在文明路文德路的路边位或者天河城百货地下车库,但一到花市期间总有交通管制,而且位置难找,很麻烦,又贵。搭公交过来的话,要是买了花又特别不方便。自从仰
今年过年没打算去旅游,【开着XF去旅行】不成立了,于是变成【去过年】吧。
过年得从年廿八算起,因为从那天开始就放假了。咱广州人习惯“年廿八,洗邋遢”,但家里的卫生早几天就搞好了,于是廿八当天就有时间出去浪了。跟过去几年一样,白天先把花街逛了,怕晚上人多,带着小孩不方便不安全。
睡了个大懒觉,一觉醒来都快中午了。目的地还是广州最具历史的花市——西湖路花市。过年路顺得很,很快就到了,一点刚过,还没吃饭呢。
不久前看YYP发了条微博,大概意思是说他觉得好几款车在ECO模式下换档特别顺滑,比普通或舒适模式来得要好。于是我就决定在过年期间每天都用ECO模式来开,体验一下是否真的那么顺滑。
由于负载较多(过年期间经常3-5人出行),为了减轻ECO模式下的“肉感”,把档位调到S档,以ECO模式搭配S档来寻求换挡顺畅又不会肉的动力体验。还别说,我对XF这台ZF 8AT最不满的地方就是低档位的顿挫感,现在换成ECO模式之后,顿挫感还真的是明显减弱了(说完全不顿挫那是骗人的,但情况真的大有改善),加上用S档,加速反应并没有明显变得迟钝,这样的搭配效果我是挺满意的。大家可以试试,很多车都可以选择经济模式 S档的。
把车停在了北京路的仰忠汇,地下车库入口在万福路这边。以前逛花市的时候习惯停在文明路文德路的路边位或者天河城百货地下车库,但一到花市期间总有交通管制,而且位置难找,很麻烦,又贵。搭公交过来的话,要是买了花又特别不方便。自从仰忠汇开了,这里就成了花市专用停车场了。原本这里停车费不贵,但现在涨价了,一小时15块,几乎是广州的顶配了(16顶配),最后走的时候给了37.5块,贵!
午饭就不正经吃了,小吃解决掉。先来惠福西食街,来一碗牛杂搭猪肠,25块,加辣,味道无可挑剔!
接着到一家潮汕连锁小吃店——其美,来一碗净鱼皮饺。这家我们经常吃,各种粉都好吃,还经常推荐外地朋友来尝,价廉物美,我最爱牛筋丸 牛腩粉 炸鱼皮!
店有招财猫一只
吃饱饱就要开启人人人模式了,今年花市牌坊放在了西湖路这边,懒得走近去拍了,远处人少还好拍一点。
花市只开三天,廿八是第一天,我们中午开逛就已经很难走得动了,加上广州这几天白天都25度以上,实在是热死了,果断脱成短袖。
逛花市当然要买花了,随便挑了一档,没法仔细对比了,也懒得讲价,看中就买吧。
就这一束了,盛惠50。
买完花就赶紧撤了,怕花被挤残,而且带着娃,不宜久留,象征性逛一下就是了,就是求个意头,不像读书的时候,总约个美女同学慢慢逛,非要全部逛完才走哈哈哈哈。临走看到路口有特警站岗,感觉这才是今年花市最佳“景点”啊!
路过太爷鸡,果断买一份晚上吃,没吃过的童鞋可以尝一下,味道挺特别的,不是一般的卤水或豉油鸡,但挺贵的。
买了4只鸡翅和2只卤蛋,好像是50多块,味道赞
逛完花市时间还早,于是突发奇想,回老家走一趟!
我是地地道道的老西关,祖屋(妈妈那边的)就在著名的十三行。从北京路出来,走沿江路很快就来到人民南路这个路口,儿时的记忆立即喷涌而出。右手边就是著名的大同酒家(遗址),往前走就是曾经叱咤全国百货行业的南方大厦,南方大厦对面就是地下商城和文化公园,这些都是我小时候和家人以及同学留下一地腿毛的地方。
开在人民南路上。右手边曾经是我几乎每天都会逛的商店,其中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新华书店。人民南路一度有三家新华书店,在沿江路路口这里就有两家,相互对着,卖的书类型互补,如今的儿童公园那里原来还有一家。这几家新华书店直到现在还经常会出现在我梦境里面。
人民南路双向四车道。小时候,这是我所知道的广州最大最宽的马路。上小学和初中,每天都要过人民南路,一开始家人都挺担心我过马路不安全。现在回到这里,一切都感觉像缩小了,人民南路竟然这么窄这么小。
这里曾是广州商业最繁华的路段,但老一辈的人都说,自从这条高架建起来之后,人民路的风水就被破坏了,从此便风光不在,直到彻底没落。如今,这里成为了许多新广州人压根都不知道也不想去的老破街区。当然,做服装等批发生意的外地人都知道这里,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地盘。
这里就是我的故居,就在十三行路的路口,第一条街——打石街。
这里的面貌跟当年相去甚远,早已变成了各种批发商铺,老街坊各散东西。
这条路平时人多车多,妥妥的脏乱差,只有过年的时候我才敢开车过来。事实上,这还是我第一次开车走在这条我生活了十多年的十三行路上。
由于平时的各种乱象,这里是违停的严管路段,一大堆摄像头随时抓拍,因此我没敢下车,短暂停留让lp下车帮忙拍几张照片就匆匆离开了。
这里就是打石街,一进来有个小拐角,小时候觉得挺大的一条街,现在看着特别小。
打石街3号,这就是咱故居了。左边这个小门是楼梯,我住3楼。这是外公那边的祖屋,整栋都是属于我们的。其实在这一片,还有好几栋楼房原本也是属于外公家的,他们是做药材生意的,后来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生意没法做了,物业也被强行share了,最后只剩下这栋楼,而且4楼也是被强行租给别人。这个就不展开了,不和谐。
从街的另一面看上去,故居都已经变成仓库了,窗户关得严严实实。唉。
打石街还有一大段,小时候晚饭后倒垃圾,就要拿着垃圾袋扔到街另一头的垃圾桶里。这里的石板路已经不是以前的了,都是后来重新铺设的,整齐了很多。不知道现在还住在这里的都是些什么人。
逛完花市和故居,就回家完成年廿八洗邋遢的最后一项——洗车。这个之前就发贴写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年廿九似乎没啥主题,这一天从中午逛商场开始,lp要求买双新鞋过年,于是来到家附近的合生广场,这里有家耐克outlet。
平时来这里找个车位可难了,上一次来这里看《海王》(这里电影院有imax),找车位绕了半天,搞得开场都错过了。但这种外来人口比例很高的地区(广州大道南),一过年就成了“死城”一样,于是今天车位随你挑…
过年这商场萧条得……跟天河、北京路商圈的火爆形成了最强烈的反差。
简直就是包场shopping的既视感。
到了晚上,约上表弟一家三口,又一次故地重游——逛文化公园!于是又一次开车回到十三行,这次找了一个批发市场的地下车库把车安顿好。后来才发现原来旁边小路有免费路边停车位的,亏了10块。
晚上寂静的十三行路,这里是单行线。
一个人站在这里,有种莫名的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文化公园的花灯居然晚上不亮灯,大失所望,里面也没啥值得拍的,黑压压的一片,逛一圈就走了,临走前当然又要来故居看一眼,给下一代教一下历史。
文化公园相信是很多老广州充满回忆的地方,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公园。以前一天到晚都会到公园里玩,甚至一放学就去(小学的时候算是学霸,在学校就能把全部作业写完,甚至下课十分钟就能把刚布置下来的搞定,于是放学后闲得很),跟小学同学玩里面的各种游乐设施,我最爱是碰碰车。当时有个关系很好的同学有亲戚在公园里工作,经常有免费的机动游戏票,所以不用花钱,各种蹭,哈哈哈,羡慕死别的小孩。
到了夏天,当时还会计划停电,一停电家里实在没法呆,只能跑到公园里纳凉,看着老头下棋,看着一些中青年人打篮球。小舅舅当时还在文化公园的健身院里玩过健身,当时可潮了。
如果不去文化公园,就会到隔壁地下商场叹空调。每到夏天酷热难耐的时候,地下商场的人潮就跟今天的花市一样,我至今印象深刻。
由于小盆友玩得不够尽兴,接着又开车来到二沙岛逛了一圈,为年廿九画上句号,准备迎接年三十咯。
注:本文首发于老司机app,作者署名为BastiHuang。本人系原作者,只是在懂车帝/今日头条注册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