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对马海战日本为什么取胜(壬辰倭乱中日)

对马海战日本为什么取胜(壬辰倭乱中日)和谈破裂后,继承李如松的位置,担任联军指挥。彻底击败了日军(有争议,一说丰臣秀吉病死,日军不战而撤),结束了战争。因为麻家屡出名将,与李如松的李家合称“东李西麻”。后因病退职,不久去世。3、麻贵明朝联军总指挥。在其指挥下,联军接连收复平壤、开城、汉城三大都,仅仅4个月便使日军退回半岛南端。打出了大明王朝的赫赫声威。之后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中埋伏阵亡。2、李如柏李如松的弟弟,相对其大哥,表现不是很显眼,一直作为副将出战。萨尔浒兵败,逃回后自裁。

对马海战日本为什么取胜(壬辰倭乱中日)(1)

壬辰倭乱,又称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仔细翻阅万历年抗倭援朝战争的史料,整整7年是极其艰苦的战争,是明朝战史上较为精彩、较为曲折的战例之一,史称“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这是一场公平的较量,在战场上,明军和日军均有过良好表现,当然,双方也都在不同时期犯过错误,遭受过败绩。 其中,朝鲜李舜臣的海军,也有相当精彩的表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小编从中、日、朝三国留存史料中,收集到此战三国的精英将领,总结如下:

一、大明

1、李如松

明朝联军总指挥。在其指挥下,联军接连收复平壤、开城、汉城三大都,仅仅4个月便使日军退回半岛南端。打出了大明王朝的赫赫声威。之后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中埋伏阵亡。

2、李如柏

李如松的弟弟,相对其大哥,表现不是很显眼,一直作为副将出战。萨尔浒兵败,逃回后自裁。

3、麻贵

和谈破裂后,继承李如松的位置,担任联军指挥。彻底击败了日军(有争议,一说丰臣秀吉病死,日军不战而撤),结束了战争。因为麻家屡出名将,与李如松的李家合称“东李西麻”。后因病退职,不久去世。

对马海战日本为什么取胜(壬辰倭乱中日)(2)

4、刘铤

据传他所用的镔铁大刀重120斤 ,可以在马上“轮转如飞”,绰号“刘大刀”。一生战功卓越,最后战死于萨尔浒之战。

5、邢玠

前线文官首领,指挥的蔚山战役大破加藤清正。与李舜臣的海军合作,与露梁海战中几乎让日军全军覆没。后升任兵部尚书,病卒。

6、陈璘

统帅明军水军,与李舜臣在露梁海战中合作击败日军,直到战争结束。病卒。

7、邓子龙

陈璘的部下,露梁海战中以71岁高龄上阵,战死沙场。

8、杨镐

指挥第一次蔚山之战大败而回,却谎报军情,称大胜邀功,后被免职。之后重新启用,指挥对后金战争。萨尔浒一战大败亏输,明军全军覆没,逃回后被斩首。

二、倭国

对马海战日本为什么取胜(壬辰倭乱中日)(3)

1、丰臣秀吉

从农民到太阁,成为了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日本,这个人可以说是个传奇。一手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造成无数生灵涂炭。因战事反复不能取胜忧郁病死。丰臣政权因此受到重大打击,被德川政权取代。

2、宇喜多秀家

战国宇喜多家的大名。是织田家对毛利作战的先锋,织田信长死后,臣服于丰臣秀吉,与秀吉的养女结婚,成为秀吉养子。长期处于丰臣政权战争的前线,深得秀吉信赖。不到20岁就被任命为侵朝日军的总指挥,负责向各大名传递秀吉的命令。秀吉死后,一直维护丰臣政权。关原之战战败后,被流放于八丈岛,领地被夺走。

3、小西行长

侵朝日军的先锋之一。本是商人出身,后出仕于宇喜多家,因受到秀吉赏识,成为丰臣家臣。朝鲜战场上作为先锋,亲自攻克汉城、平壤,并于平壤抵挡明军进攻。日军撤退时,负责收尾,最后一个离开朝鲜。可以说,其对丰臣政权忠心耿耿。关原之战战败后,于京都六条河源被杀。

4、加藤清正

当还是织田信长的时代时,便出仕秀吉,丰臣政权武家派代表。朝鲜战场上,作为先锋之一。曾短暂攻入中国领土,之后退回,成为日军中进攻最远的大名。在朝鲜手段残忍,多次屠城,被朝鲜人骂做“狗”。因与丰臣政权中的文治派不和,于关原之战中从属于东军。胜利后,获得了死对头——小西行长的领地。虽然对丰臣家一片忠心,但其行为已经严重动摇了丰臣政权的统治。后于九州病逝,由于是丰臣嫡系的关系,其子孙被长期排斥于德川政权之外。

5、福岛正则

与加藤清正同样是自幼出仕于秀吉。在与柴田胜家的贱岳之战中表现活跃,为“贱岳七本枪”之首。朝鲜战场上战功不多,主要是辅佐两大先锋。作为武家派人物,与文治派不和。关原之战从属于东军,胜利后领地转封。但由于是丰臣嫡系的原因,领地被德川幕府以各种借口不断减封,忧郁中病逝。死后领地被一次性剥夺,只留了3000余石给子孙。福岛家之后一蹶不振。

对马海战日本为什么取胜(壬辰倭乱中日)(4)

6、毛利辉元

由于父亲早逝,从爷爷手里继承了毛利家。朝鲜战场上,主要是在庆尚道和各种民兵游击队作战,贯通交通要道。秀吉死后,是丰臣政权中,仅次于德川家康的第二大大名。关原之战中从属于西军,并被推举为西军总大将,但仅仅是名义上的而已。辉元在战争中一直呆在大阪城,并未上战场。战争以西军的失败告终,毛利家的封地被严重的削减,毛利家也被排斥在了幕府之外。

7、小早川隆景

毛利元就的三子,过继给了小早川家做养子。辅佐侄子毛利辉元。其过人的智略,为毛利家版图的扩张做出了巨大贡献。朝鲜战场上,于碧蹄馆之战围攻明军主帅李如松部,付出重大的伤亡惨胜明军。病卒。

对马海战日本为什么取胜(壬辰倭乱中日)(5)

8、黑田长政

战国著名军师,“两兵卫”之一的黑田官兵卫的儿子。朝鲜战场上,跟在先锋小西行长后面担任后卫,接收小西行长攻克的土地。碧蹄馆之战,与小早川隆景以10倍兵力围攻明军主帅李如松,付出巨大代价后击退明军,获得惨胜。第一次蔚山之战,与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防守蔚山,击败杨镐取得胜利。关原之战中从属于东军,胜利后领地得到增加,但一直远离幕府。

9、岛津义弘

九州南部的岛津家大名,日本最早使用火枪(铁炮)的大名之一。朝鲜战场上主要统帅水军,战争初期所向披靡,直到遇上了李舜臣。防守泗川城时,仅以7000兵力防守明朝联军近4万人,以偷袭兵粮库,诱敌进攻等手段,击败了明朝联军,被明军称为“鬼石曼子”。

露梁海战中力敌陈璘和李舜臣,并击毙了明将邓子龙和朝鲜水军主帅李舜臣。但麾下水军几乎全军覆没。

最后在日军撤退时,打破了明朝海军的封锁,让残余日军得以撤退。但所率部队几乎被全歼。

关原之战从属西军,但一直隔岸观火,没有加入战争。直到西军败局已定,才从战场上撤退,但被东军追杀。义弘再次以漂亮的手段突围,成功脱离战场。

战后,当德川幕府追究责任时,以自身行为不代表岛津家为理由,出家隐退,保全了岛津家。由于岛津家处于九州最南端,幕府也没有精力去兴兵讨伐,没收了几块领地了事。岛津义弘病逝,13名家臣跟随自尽。

对马海战日本为什么取胜(壬辰倭乱中日)(6)

10、来岛通总

濑户内海的来岛水军头领,降服丰臣秀吉后成为大名。朝鲜战场上指挥水军作战,支援陆军并确保海上补给线畅通。鸣梁海战中,败于李舜臣,中流弹身亡,成为整场战争中,唯一战死的大名级将领。由于儿子过继给了久留岛家做养子,来岛家后继无人,曾经叱咤濑户内海的来岛水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三、朝鲜

1、李舜臣

李氏朝鲜时期将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此次战役中,前期取得鸣梁海战等一系列海战胜利,最后一战露梁海战中,重伤而亡。

以上为参战三国主要将领事迹,其它因篇幅原因不再叙述。

这次壬辰倭乱,中、日、朝三方精英将领大比拼,陆、海战谁的能力最强?欢迎评论区留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