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面对男多女少应该考虑一妻多夫制(是否能解决男多女少娶不上媳妇的问题)

面对男多女少应该考虑一妻多夫制(是否能解决男多女少娶不上媳妇的问题)1. 女性心理。 让我们来看看黄教授提出这个提案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我国现在男多女少,一部分男性无法婚配生育的问题。也就是说,要为这一部分被剩下的男性解决生理以及生育问题。这就让人很难接受了。人都有选择配偶的权利,也有是否选择生育的权利,难道剩下的非优质男性,就可以像分配指标一样,既然分不到一个,那分到半个和别人一起共享妻子,解决生育问题也可以。女人沦为生育机器? 再比如众所周知的云南的摩梭族现在还有独特的婚姻方式,也就是走婚,这并不能说是一妻多夫制度的一种,因为并不存在同时一妻配多夫的情况。摩梭人是母系社会,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过男方到女方家走婚,维持感情和养育下一代的方式。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所以生下的孩子由母家抚养,生父在孩子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血缘关系。在这里男女各住各家,没有互相抚养义务。所以不存在离婚,财产继承和子女抚养问题。女性家族中的舅舅和孩子母亲等以家族的形

面对男多女少应该考虑一妻多夫制(是否能解决男多女少娶不上媳妇的问题)(1)

前几天黄教授的一个提议惊起千石浪“针对男多女少的社会现实,可以考虑允许一妻多夫”,此言论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其中男性女性都有,大多数人持质疑态度,觉得简直是时代的倒退。甚至人身攻击黄教授应该自己身先士卒。大家稍安勿躁,这只是一个人的言论,而且是出于一位经济学家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可能并未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现代婚姻制度中的伦理道德法律等相关问题,引发众怒的是这一提议中对女性角色的贬低,将其视为可以随意安排的生育工具。

这个提议是否存在实现的可能性呢? 我觉得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二十个世纪内没可能。

现在我国其实也存在着一夫多妻制的民族,比如西藏一妻多夫制的存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是保护家庭财产不分散的一种办法,一妻一夫的模式下几个男丁分家会造成家庭财产的分割减弱大家庭的力量,而且家中劳动力缺乏,影响家庭财富的聚集。藏族传统一妻多夫包括: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及其个别的父子共妻形式。兄弟共妻最为普遍。解放前谭英华线上在甘孜地区调查的45户一妻多夫家庭中兄弟共妻44户共101名男子。藏族在古代曾是女性中心社会,最初发生于中亚游牧民族部落,因为居无定所,需要健壮男子保护家族安全。女性之所以可以占据中心地位缘由包括三点:1.以性的关系使男子受到牵制。2.掌握全区资产粮食等使男性服从。3.生育孩子保持家族延续。这样自然形成女性中心制度。如果社会长期处于孤立,渺小,幽静平和中,女性中心制度可能会延续很久。

面对男多女少应该考虑一妻多夫制(是否能解决男多女少娶不上媳妇的问题)(2)

西藏一妻三夫家庭

再比如众所周知的云南的摩梭族现在还有独特的婚姻方式,也就是走婚,这并不能说是一妻多夫制度的一种,因为并不存在同时一妻配多夫的情况。摩梭人是母系社会,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过男方到女方家走婚,维持感情和养育下一代的方式。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所以生下的孩子由母家抚养,生父在孩子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血缘关系。在这里男女各住各家,没有互相抚养义务。所以不存在离婚,财产继承和子女抚养问题。女性家族中的舅舅和孩子母亲等以家族的形式养育和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男女之间以感情为前提选择“阿夏”和“阿注”,母系大家庭是每个人赖以生存和养老的乐园,这也是这一形式一直存续到今天的原因。

面对男多女少应该考虑一妻多夫制(是否能解决男多女少娶不上媳妇的问题)(3)

摩梭成年男女的走婚形式

可见先保留一妻多夫制的地区是我国的部分边缘地区少数民族,除了西藏现在还有珞巴族,门巴族和一部分纳西族,这里有历史文化延续的原因,也有地理情况,经济发展等有关关系,不宜政府强制干涉。

为何大部分地区一夫多妻不能实现呢?

让我们来看看黄教授提出这个提案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我国现在男多女少,一部分男性无法婚配生育的问题。也就是说,要为这一部分被剩下的男性解决生理以及生育问题。这就让人很难接受了。人都有选择配偶的权利,也有是否选择生育的权利,难道剩下的非优质男性,就可以像分配指标一样,既然分不到一个,那分到半个和别人一起共享妻子,解决生育问题也可以。女人沦为生育机器?

面对男多女少应该考虑一妻多夫制(是否能解决男多女少娶不上媳妇的问题)(4)

从下面几个方面阐述一下这个提议悖论的方面。

1. 女性心理。

女性朋友们总开玩笑说一个老公满足不了几个方面的需求,就应该有一个负责长的帅生孩子的,一个做家务的,一个挣钱养家的。那么如果可以实现一妻多夫了是不是这个梦想可以实现了?答案是笑话。一妻多夫的提倡就是为了扶贫,帮助那些找不到妻子的男性获得性满足和生育权,可不是让自己独占优秀资源的。那还有女性愿意吗?

况且从生理上来讲女性是否愿意为多个男子实施性行为和生育子女?女性现在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实现价值,而不是为了繁殖而存在的低等动物。每次生育对女性来说都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如果不是为了爱,谁会冒着生命风险去生育子女呢。

2.男性心理。

自古以来男性因为要遗传自己的基因,并且为养育孩子付出辛苦劳动,所以对于女性有强烈的独占欲望。因为男性无法判断自己养育的孩子是否是自己的亲生子,只有通过看守住这个女人来实现血统的纯正性。如果实现一妻多夫,那孩子势必无法判定到底归属为谁,作为丈夫的几个人如何平衡这种关系,是一同养育此女子生育的任何一个子女还是做亲子鉴定是谁的谁养?

而且这个论点直接将男性放置在了一个低等的地位,因为有“剩男”,讨不到老婆,才需要被分配,即使是没结婚的男性,是否愿意承担这样的一个社会定位?

3.无法分配。

无论是我国的一妻多夫保留地区还是比如印度,尼泊尔的部分地区,大多数的一妻多夫还都是在兄弟之间实现的。兄弟几个血统一致,因为经济问题共娶一个女人。但不论生养的是谁的孩子都是这个家族的遗传基因。但在我国现在适婚年龄的人群大多是八零后到九零后,这个时间段实行计划生育,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无法通过兄弟同享一个妻子降低无妻可取的现象。无任何血缘关系的两个及以上男人在一个家庭和同一个女人共同生儿育女违背了人的私欲。

4.颠覆伦理道德。

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只有一夫一妻制度才符合现代社会的婚姻模式,能够体现出对彼此双方的意愿的尊重。现在婚姻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为了生殖和延续,而是作为高级生物人类对情感的需求。人类几万年来走过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来到今天,男女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保证女性人格尊严的基础。

面对男多女少应该考虑一妻多夫制(是否能解决男多女少娶不上媳妇的问题)(5)

所以言论自由,有各方论点提出并不见得是坏事,但不影响时代发展和大局。下期我们可以聊聊我国著名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提出的:婚姻终将消亡论。一同探讨我国婚姻制度的发展趋势。

半糖ECHO,专注于婚姻家庭情感咨询和亲子关系建立,有相关问题或观点欢迎留言讨论,期待您的关注,每周情感话题两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