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时代使命攀登(攀登就是攀登吴京就是吴京)
吴京时代使命攀登(攀登就是攀登吴京就是吴京)《攀登者》初创萌意就是想“拍个登山”,最后也是以六十年代那次登山实事来“改编”。中国人自我不稳,凡事先找根据。另一种是跟风流言,凑热闹的不懂瞎说。其实呢,攀登就是攀登,吴京就是吴京,没别的。
- 题/攀登就是攀登,吴京就是吴京
- 文/张鸣跃
-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攀登者》2019年9月30日首映。
电影是挣老百姓的钱的。
老百姓爱看,震撼,有所想,《攀登者》就算得上一个好电影。
剩下的,不同层面有不同的评议。
不着边的也有两种,一种是空中高谈,中国式的“政神”之眼;
另一种是跟风流言,凑热闹的不懂瞎说。
其实呢,攀登就是攀登,吴京就是吴京,没别的。
中国人自我不稳,凡事先找根据。
《攀登者》初创萌意就是想“拍个登山”,最后也是以六十年代那次登山实事来“改编”。
有些事只能意会,不宜言传。
导演,吴京,参拍者,原始初心就是好电影好票房,继战狼超战狼。
实拍过程中,究竟是此意先行,还是某种“精神”先行?
最好不去瞎猜。
追求精神,定向信仰,很有必要。
但也有个演员与精神融合度的问题,比如电影中抢险那一瞬间,被扯拉的那女星,心里究竟想的什么?是飘扬在峰顶的五星红旗?还是……?
恐怕只是她自己知道。
现时代的演员演60年代的故事,千万不可要求太高。
那时,真的是用命去拼的,真的是一种爱国精神至高信仰。
那时,连基本的攀登装备都没有。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攀登,国家元首人物都大伤脑筋。
但最终还是登上去了,主要就是精神的力量。
现在,是一群演员在攀登,最高端的物质保证,最慈悲的“以人为本”,最隐秘的拍摄技巧,这些都不能没有。
至少是一种“精神的追随者”或“精神的参悟者” 吧?
这已经非常不简单了。
有一种评说很中肯:“成了就是成了,山就在哪站着!”
说得太对了。
山,就在哪站着,吴京们确实是爬上去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和之前所有电影相比,只有这次是纯粹的真人对实物,攀登,无论你怎么想怎么拍,这山,你必须用自己的手脚给我爬上去!
千难万险中,找替身或玩虚头,都是不可能的。
没有吴京就没有《攀登》,这也是事实。
三个焦点:
吴京的硬汉特质;
吴京的战狼余威;
吴京的攀高精神。
有人说吴京有点得瑟。
是的,不得瑟就不是吴京。中国人缺少的就是这种得瑟。
《攀登者》预售票房过亿,《战狼2》创造了56.83亿的票房神话,《流浪地球》也获得了46.5亿票房,北京文化的股价都随此风动,理应得瑟。
吴京的精神攀高是从2015年开始的。
就说实力与作品的融合度,《战狼》是吴京的极限。
他自导自演的《战狼》,是他硬汉精神的极端写照。自身即作品,作品即自身,这在《战狼》的所有吴京细节中,都有淋漓尽致的呈现,而这部作品,也给了他可以淋漓尽致的大量机会。
《攀登》就不同了。
如果真是一种精神,那么,吴京就只是精神的一个中心部分,他必须随群而动。
也就是说,吴京主演《攀登》,比演《战狼》要艰险得多,至少没那么“随心所欲”。
《攀登》中的吴京,是更加深度的硬汉。
从尖利到厚韧,这也是硬汉成长的正向必然。
想说的是:看懂了《战狼》的人,不一定能看懂《攀登》。
一群演员曾躲在拍摄不到的角落抱头痛哭……
哭什么?
这之前所有的影视拍摄过程中,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也是一种成长。
精神,也是分层面的,你可以说爱国精神,我也可以说是自娱精神。但都不可以用来“政审”《攀登》。
电影就只是电影,不需要“精神先行”。
吴京就只是吴京,不是人们评说的“吴京”,不是插旗的杆子!
03 “珠峰”和珠峰
《攀登》的确攀上了一座高峰。
其票房也攀上了一座高峰。
许多作品,都是出台后的“意义”高于创作者初愿。
进入深层次,精神层面,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珠峰”。
那个时代,中国民众的精神珠峰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信仰。
这种信仰,也是那个时期文化模式的纲领。
这个时代,好像也有,但又好像不怎么确定,一直在尝试阶段。
就文化模式而言,那种信仰模式解散之后,新的模式一直没有立起。
事实上,仍在“借鉴”西方。
比较活跃并最敢尝试的就是娱乐界。
一种有趣的现象:
文化跟着经济走,经济跟着娱乐走,桌面上没有这种模式,实际上已经和那个时代反了过来。
娱乐界呢?是学着西方走。
西方的文化模式有西方的根基,“马车”模式,意识形态是车,经济发展是车里的东西,马是上层建筑。
但这需要资本制约的“平衡术”,中国一时是学不来的,所以才出现经济大于“文化”、娱乐高于“精神”的“拉不动”前兆。
那么,《攀登》,尤其是吴京,其最大的功德应该是“精神的一种宣啸”。
也希望真是这样,让民众的“爱国精神”复醒并沸腾起来。
也希望吴京本人也真有这种意识。
就像《战狼》中,以身挂旗冲过敌险区!那是中国的五星红旗!
插在峰顶的五星红旗,传递给国民的真切意识,还是要以文化领域意识形态的群体现状来决定的,而不是无知之人的跟风流言。
文化领域的不作为,导致国民精神的无所归依,信仰低落且散化。
所以在评议《攀登》时,不少人总是盯着“票房”和星际八卦,珠峰连同演员都成了物化影像,还能有什么精神。
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已经攀上了世界高峰,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亦即“精神信仰”上,也一定能!
也相信,吴京是在成长而非终端。
吴京新的“珠峰”,应当是有意识的精神的一次攀登,让娱乐界的功利初心羞而遁之,如此方为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