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没想到此次来的竟然是十大元帅中的陈毅元帅,怪不得戒备这么森严。如此阵仗看呆了要负责接待播音员戴鸿雁,暗自揣测究竟是那位大人物要来胡里山视察。这个问题没过多久就有了答案,因为陈毅元帅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但他还是在去往胡里山的途中被处长王泉激拼死拦车给拦了下来,强烈劝阻:“十大开国元帅去了七位,这已经是很大的风险了。如果您也过去,被心怀不轨的人知道后,后果我们承担不起。”于情,朱德总司令是无论如何都想去看一看厦门对面的台湾,那是他遗憾还未收复的故土;可于理,眼下他却只能听取王泉激的建议,带着这份遗憾终止掉这次胡里山之行。而这时在胡里山,皮定均提前半月就开展了秘密训练,下令派重兵把守住胡里山每条路口,先用自己带来的人替换掉了全部岗哨,将接待室里所有东西彻底给更换了一遍,甚至连元帅们水壶里的水都要全程亲自看着手下送过来,确保丝毫没有纰漏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1962年夏天,在厦门胡里山的一个广播站里居然让七位开国元帅汇聚一堂。与此同时,远在北京的朱德总司令也早早就做好了前往视察的准备,但走到一半的时候,却被手下给拼死拦住了,此后每每提及此事,他都深感遗憾。

那么,这些元帅汇聚胡里山广播站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呢?朱德总司令又为何会被手下拦住呢?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1)

七大元帅齐聚胡里山

“我已经76岁了,在我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台湾收复了,那就让我去前线看一看也好。”

1962年的夏天,朱德总司令向手下发出这样一番感慨。

但他还是在去往胡里山的途中被处长王泉激拼死拦车给拦了下来,强烈劝阻:“十大开国元帅去了七位,这已经是很大的风险了。如果您也过去,被心怀不轨的人知道后,后果我们承担不起。”

于情,朱德总司令是无论如何都想去看一看厦门对面的台湾,那是他遗憾还未收复的故土;可于理,眼下他却只能听取王泉激的建议,带着这份遗憾终止掉这次胡里山之行。

而这时在胡里山,皮定均提前半月就开展了秘密训练,下令派重兵把守住胡里山每条路口,先用自己带来的人替换掉了全部岗哨,将接待室里所有东西彻底给更换了一遍,甚至连元帅们水壶里的水都要全程亲自看着手下送过来,确保丝毫没有纰漏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如此阵仗看呆了要负责接待播音员戴鸿雁,暗自揣测究竟是那位大人物要来胡里山视察。这个问题没过多久就有了答案,因为陈毅元帅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2)

没想到此次来的竟然是十大元帅中的陈毅元帅,怪不得戒备这么森严。

可还没等戴鸿雁缓过神,贺龙元帅、刘伯承元帅、罗荣桓元帅、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以及叶剑英元帅竟然也都陆续上岛了。戴鸿雁此时终于明白过来此次播音任务的重要性,但他也彻底慌了神。

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播音员,要当着七位元帅的面播音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还没开始他的手心就彻底汗湿了,双腿也开始发抖。

“没事。”元帅们安慰他:“你们平常怎么播,现在还怎么播嘛。”

戴鸿雁和他的女搭档分别用普通话和闽南语清晰朗读出了早已烂熟于心的内容

一、保证生命安全;

二、保证不打不骂不侮辱;

三、保证不没收财产;

四、保证伤者给予治疗;

五、愿回家者发给路费,愿就业者帮助就业;

六、起义投诚者给予奖励。

七位元帅听完后不论是对“六大保证”还是戴鸿雁宛转悠扬的闽南语播报方式都给予了高度赞扬。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3)

军事演习,内忧外患迫在眉睫

为什么这不到三分钟的录音内容竟能吸引来这么多大人物呢?那还要从蒋介石搞的军事演习开始说起。

1962年对我国来说是相当艰苦的一年,内有三年饥荒人心惶惶,外与美苏两个世界大国翻脸缺少支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依然蠢蠢欲动,多次借军事演习名义侵扰沿海,随时准备反攻大陆。

可是因为美国的介入,此时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显然并不是最上乘的选择,所以针对相关问题毛主席也指示做两手准备:我们要“打政治战,打心理战”

可这心理战怎么打呢?有人提出了一个建议,大陆跟台湾本就相距不远,是不是可以找一个最近的海岛对台湾岛全岛进行广播通报呢?

答案当然是可行的,为此我军还特意从抗美援朝的战场送回一台奇特的播音喇叭,就是将九个250瓦的喇叭绑在一起,据说这相当于90个普通喇叭一起工作,声音可覆盖方圆几十公里,被称为“九头鸟”。

经过仔细挑选后,我军选择了厦门的角屿岛驻扎,因为这里距离当时国民党驻扎的金门岛最近的地方只有1800米,是当之无愧的最佳地点,所以“九头鸟”就被安装在了这里循环播放“六大保证”。

希望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听到广播后能早日主动回归大陆母亲的怀抱,避免大动干戈。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4)

特殊部队的特殊使命

为了更好地执行此次特殊任务,我军还针对这一任务,专门在此地成立“536部队”

这场战争虽然没有硝烟,但过程依然十分艰辛。首先需要面临的就是岛上恶劣的环境,战士们生活所必备的淡水、食物以及药品都需要船只运送上岛,但岛上又没有相应的储存条件,所以只能频繁补给。

一旦遇到船只无法上岛的情况,战士们就只能忍饥挨饿。无奈之下,战士们只能用又咸又苦,正常根本无法下咽的海水做出了一种粥,并用角屿岛的名字为它命名,后来“角屿粥”甚至还发展成为了一种地方特色。

其次还要面临国民党的施压。他们先是在金门岛不断敲锣打鼓制造噪音,给我方战士造成干扰的同时也在尽量避免他们的士兵听清楚我们的广播内容。

饶是如此,仍然有不少国民党士兵的心开始动摇,因为除了六大保证外,我们还会播放大陆亲人对游子的殷殷呼唤:“儿啊,你不是说三五年就能回来吗?怎么这么多年了还不见人啊?你的儿子都已经11岁了。”

当金门守军的师长从广播里听见母亲的声音时,整个人都变得恍惚了。因为他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母亲还活着,国民党高层一直在欺骗他说他的母亲已经被“整死了”。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5)

人或许可以抵御炮火,却难以抵挡血脉真情的召唤。就在这样的呼唤声中,有近两百余名国民党的士兵宁愿游泳到角屿岛也要踏上他们回家的路途。

蒋介石在发现噪音干扰无效后,也如法炮制从日本购买回一台广播设备,在金门岛成立了“马山广播站”,与“角屿岛广播站”隔空对喊。诋毁大陆条件艰苦,吃糠咽菜,许我方战士以高官厚禄的诱惑。

可想而知这个计划有多失败。于是恼羞成怒的国民党政府对角屿岛实施轰炸,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炮火攻击,将“喇叭打成哑巴”视为最重要的任务。

播音员戴鸿雁后来回忆说只要大陆的广播一响,对方听音辨位炮弹立刻就会打过来。但他们也由此总结出了一个规律:从广播响起,到炮弹打过来中间有大概两分钟的空隙,只要负责广播设备的人足够眼疾手快,就能够带着设备安全转移。

战士们就这样每天背着广播设备,一边跑一边播,为了避免喇叭过热,时不时还要让它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饶是如此,每天的工作时间也要超过二十三个小时,不分昼夜。

甚至夜间的话还会更方便转移一些,因为在炮弹打过来之前,对方需要用照明灯先确认一下广播的位置,这就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转移时间。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6)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1962年七位元帅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来到胡里山实地考察,不仅增加了“六大保证”的可信度,同时也极大鼓舞了前线战士们的士气。

贺龙元帅握着拳头说:“蒋介石想要反攻大陆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如果他敢来,我这把老骨头定要和他碰上一碰。”

刘伯承元帅也说:“要是老蒋来了,我要让他在滩头阵地前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如果战斗真的打响,那第一响一定就是距离金门最近的角屿岛,所以该如何布兵,如何守备这都成了元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角屿岛每天的动态也是那段时间中央首长们讨论的重点。

此次行动和各位元帅的讲话在之后被媒体给一五一十大肆宣传了出来,此举就是要让角屿岛对面的国民党知道:我们不怕战斗!并且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随时粉碎一切割裂中国的计划!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7)

两岸人民共同夙愿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设备也越来越多,从“九头鸟”升级成了由48个喇叭组成的奇特喇叭阵,每组三到四个喇叭,确保“六大保证”每日都能响彻整个厦金海域。

两岸本是同根生,驻扎在金门的也都是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战士。双方你来我往,每天通过广播互怼,天长日久倒也不再那么针锋相对,甚至还能通过广播聊聊大家每天都吃了什么。

我们的战士通过广播给他们报菜名,再聊聊家乡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烤鸭之类的,把金门那边士兵馋得直流口水。

双方甚至还利用大海交换起了物资,因为离得近嘛。我们给他们飘过去点土特产,比如西湖龙井、中华烟、金华火腿之类的;他们也会送过来些日用品:毛巾、肥皂、尼龙袜什么的作为回报。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8)

感情都到这份上了,再炮轰也不是那么好下手了,

就逐渐从大规模的炮战变成了象征性的零星炮击,打之前还要在广播里互相喊话:

“请你们尽快躲藏到安全的地方,不要出来被轰炸。”

“角屿岛的兄弟们,快点躲好,我军也要放炮啦,不要被炸到……”

陈菲菲就是当年厦门广播站的一名播音员,因为她的普通话讲得非常标准,19岁就被选派到了金门做广播。当时她与对面金门的女广播员汤丽珠年纪相仿,因为长期喊话而互相熟悉起来,只要一从望远镜里看到她出来就故意用家乡话闽南语在广播的时候点名:“汤丽珠小姐请注意……”

而汤丽珠也不甘示弱,立刻就会在广播里回击:“陈菲菲小姐你如果愿意投诚起义的话,我们保证重用重奖。”

二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就这样唇枪舌战地聊了起来。后来国民党也害怕汤丽珠真的会动摇,就将她调离了马山广播站

陈菲菲后来回忆说:“我这一辈子啊,在角屿岛广播里和国民党军弟兄们讲的话,可能比平时和自己丈夫孩子讲的话还要多。”

后来台湾当局开放探亲,也有不少金门老兵都来打听陈菲菲这个名字,足以见得当年广播响彻海岸、打动人心的威力。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9)

1971年,就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当天,国防部部长也出面发表了关于停止对金门的炮击声明,并于1985年率先停播,之后金门也停止了对厦门的广播。

从1953年到1991年广播站彻底停用,从每天怨怼咒骂到后来的惺惺相惜,还能在广播里提醒对方一句:“要下雨了,大家快收被子吧!”

这38年的对峙经历令双方都无比怀念,广播组组长吴世泽离开部队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去看看既熟悉又不熟悉的“老对手”,毕竟在角屿岛的时候只要天气稍微晴朗一些,他们就能看到对面的金门,看金门的树木,看金门的房子。

这个心愿直到2015年终于得以实现,已经86岁的他在女儿和妻子的陪伴下前往台湾,并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联系到了当年金门的广播员汤丽珠。

多年对手相见,汤丽珠一句“让你们久等了!”令两位老人瞬间泪流满面,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四大元帅同时出场(1962年七大元帅齐聚厦门一广播站)(10)

“在角屿岛和金门互相喊话了那么多年,我们对对方的声音都太熟悉了。”吴世泽说:“这是我在退休之后完成的一件大事。以前想金门想得发疯,现在却能随随便便过来旅游。”

这次见面他给这位多年的“老对手”带来了大陆厦门的特产和在此之前特意用毛笔写下的:两岸一家亲,亲情隔不断。

是啊,金门尚有保存完好的海印寺、保生大帝庙以及宗族庙堂,这些都与闽南文化一脉相承,台湾又怎么可能脱离掉祖国的怀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