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的培育(钦州参加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坛推介海红米产业)
海水稻的培育(钦州参加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坛推介海红米产业)2019年9月,钦州海红米以“钦州赤禾”名称获得农业农村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有机认证也完成了土壤检测蓄势待发,企业、合作社乘着地理标志产品的“东风”顺势注册了“海豚香”“桂钦潮禾”等多个产品商标。进一步增加外界对海红米品牌的认可度。钦州市还通过举办钦州海红米新闻发布会和首届海红米产业发展论坛,组织海红米企业参加区内外展销会等手段积极推介海红米产品,不断扩大钦州市海红米产业品牌名气。 钦州市代表参加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团体照钦州市李磊岩副市长向袁隆平院士介绍海红米大米包装产品据了解,今年以来,钦州市按照“企业 村委 合作社 农户”的利益联结产业经营模式,将农业产业政策资源、村集体经济政策资源、扶贫政策资源整合到进海红米产业大盘中。钦南区人民政府落实了350元/亩/年的奖补方案,目前,全市钦州海红米从零星种植发展到种植面积接近5000亩规模,产量约63万公斤。海红米产业不仅在规模上有突破,
近日,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海南三亚召开,钦州市副市长李磊岩带队参加论坛,并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具体汇报了钦州海红米产业发展情况。
钦州市李磊岩副市长会场推荐海红米八宝粥产品
袁隆平院士亲切会见了李磊岩副市长一行,详细询问了钦州海红米的面积产量、品种特性及经济效益等情况,并对钦州开发沿海滩涂种植海水稻表示赞赏和支持,希望下一步能将海水稻产业技术成果推广运用到钦州,支持钦州做大做强海红米产业。
本届论坛以“链接、赋能、生态圈”为主题,期间举办主论坛、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研讨会、耐盐碱水稻遗传育种技术交流会和智慧农业产业融合暨数字农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论坛上,钦州市农业农村局作了《钦州海红米及其产业化开发》的会议报告,并在会场展示钦州海红米及其加工产品,向与会嘉宾推介了钦州海红米。钦南区人民政府与青岛九天智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向海经济数字化海水稻种养示范基地”项目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推动钦州市海红米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钦州市李磊岩副市长向袁隆平院士介绍海红米大米包装产品
据了解,今年以来,钦州市按照“企业 村委 合作社 农户”的利益联结产业经营模式,将农业产业政策资源、村集体经济政策资源、扶贫政策资源整合到进海红米产业大盘中。钦南区人民政府落实了350元/亩/年的奖补方案,目前,全市钦州海红米从零星种植发展到种植面积接近5000亩规模,产量约63万公斤。
海红米产业不仅在规模上有突破,在技术和品牌建设上也捷报频传。2019年,钦南区康熙岭镇新南村种植基地海红米最高亩产提升到250公斤,比过去最高产提高了25%,同时,由农业部门牵头制定的《赤禾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赤禾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正式通过答辩,海红米水稻首次破解了机种机收瓶颈,研发的海红米“八宝粥”产品也取得了生产许可证,进一步提升了钦州市海红米产业化水平。
钦州市代表参加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团体照
2019年9月,钦州海红米以“钦州赤禾”名称获得农业农村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有机认证也完成了土壤检测蓄势待发,企业、合作社乘着地理标志产品的“东风”顺势注册了“海豚香”“桂钦潮禾”等多个产品商标。进一步增加外界对海红米品牌的认可度。钦州市还通过举办钦州海红米新闻发布会和首届海红米产业发展论坛,组织海红米企业参加区内外展销会等手段积极推介海红米产品,不断扩大钦州市海红米产业品牌名气。
本次通过参加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坛,除了签约了合作项目,钦州市副市长李磊岩真诚向袁隆平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发出邀请,希望研究团队到钦考察指导参与合作开发钦州海红米产业。相信在海水稻科研“国家队”的赋能下,钦州市海红米产业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 (来源:钦州市农业农村局 文/裴元福 叶建春 图/黄景彬)
参加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全体代表合影
本文为广西农业农村厅头条号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本号将保留进一步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