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于都地方来历(于都县贡江镇的地名故事)

于都地方来历(于都县贡江镇的地名故事)南泉山,因寺庙之南近处有一不同寻常的泉水而得名。泉眼(井)位于半山腰,泉井下游是一垅农田。即使大旱之年,泉井下游之田地旱得裂缝,与农田仅一田埂之隔的泉井却水位不退,且其水位一直高于农田的田面。遇大旱之年,泉井下游的百姓都来此挑饮用水,且水源充足,保障供给。 地处于都县城近郊贡江镇永红村,以323国道为“轴线”,南是县城标志性建筑重光宝塔,往北(沿老323国道)约1公里的南泉山。南泉山上有个“南泉山寺”。 这块崩岗区在下窑自然村,如今属金桥村。这里原本也是林木参天,植皮茂盛,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好地方,变成这光秃秃的和尚岭,说来话长。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桐子庵里有银子鬼,银子鬼会去外地运银子到庵里来,桐子庵虽然地处深山老林,交通不便,香客不多,但桐子庵还是个富剩庵。桐子庵的住持乐善好施,凡是来到庵里的人,逢茶吃茶(有果子、点心),遇饭吃饭(开饭时间)。然而,下窑一些人,尽管其附近有柴草可砍

于都县贡江镇的地名故事

1、下窑崩岗区

贡江、梅江、澄江三江交汇处,于都县城东北方,距县城3公里处的贡江镇金桥村,有一个连片崩岗面积虽然只有3.62平方公里,但流域面积达17.6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单个面积大于100平方米的崩岗就有1412座。有些崩岗的深度达到18米以上,沟宽度近190米。

这块崩岗区在下窑自然村,如今属金桥村。这里原本也是林木参天,植皮茂盛,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好地方,变成这光秃秃的和尚岭,说来话长。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桐子庵里有银子鬼,银子鬼会去外地运银子到庵里来,桐子庵虽然地处深山老林,交通不便,香客不多,但桐子庵还是个富剩庵。桐子庵的住持乐善好施,凡是来到庵里的人,逢茶吃茶(有果子、点心),遇饭吃饭(开饭时间)。然而,下窑一些人,尽管其附近有柴草可砍,宁愿舍近求远,去几里外的桐子庵附近砍柴草,而去桐子庵砍柴草的真实目的就是去庵里吃餐饱饭。既砍到了柴草又吃到了不花钱的饭,正如俗话说的:屙屎挖芋子——夹带。开始,只有少数人去,慢慢的越来越多,到后来,吃饭砍柴草的人蜂拥而至,且砍柴草砍得离庵越来越近,甚至砍到了庵的房前屋后。住持说话也不管用,导致庵附近的树木、柴禾越来越少。后来,浓密的树木变得稀疏,浓浓的绿茵逐渐消失了。桐子庵住持多次劝阻,但收效甚微。山清水秀的景象变得山体裸露。原本清纯甘甜泉水也开始萎缩,甚至干涸。面对如此惨景,住持背起袈裟远走他乡。当他走到下窑,想起桐子庵宽阔的林地硬生生的被下窑人毁坏了,气不打一处来,说:“下窑人太利绝,山岗崩水源竭。”说完,对着山连踢三脚。后来,下起了前所未有的暴雨,一连下了七天七夜。雨过天晴,下窑人发现,那几座山上的土非常疏松,一些树蔸已露出土面,横七竖八。见状,人们纷纷拿起柴刀和斧头,带上杆子和绳索,争先恐后地来到山上,打的打,挖的挖,树蔸、树根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后来的后来,人们发现那几座山变得沟壑纵横,龇牙咧嘴,豁口朝天。随着时光流逝,山上那些朝天之口也不断增大,就有了这块崩岗区。崩岗区种不了地,长不出草,倒成了当今人们的心头之痛。(曾长生)

2、南泉山

地处于都县城近郊贡江镇永红村,以323国道为“轴线”,南是县城标志性建筑重光宝塔,往北(沿老323国道)约1公里的南泉山。南泉山上有个“南泉山寺”。

南泉山,因寺庙之南近处有一不同寻常的泉水而得名。泉眼(井)位于半山腰,泉井下游是一垅农田。即使大旱之年,泉井下游之田地旱得裂缝,与农田仅一田埂之隔的泉井却水位不退,且其水位一直高于农田的田面。遇大旱之年,泉井下游的百姓都来此挑饮用水,且水源充足,保障供给。

南泉山寺有个与众不同的习俗。每年八月初一活动结束后,与贡江镇永红村邻近的罗坳镇跃州村人士,会打锣敲鼓吹着唢呐热热闹闹地来此将菩萨抬到跃州村去“座镇”半个月,然后,热热闹闹地将菩萨送回南泉山寺。接菩萨去跃州之前还得用檀香水为菩萨洗澡,让菩萨干净、馨香的前往跃州。这一习俗的源由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南泉山寺有一菩萨是从别处被洪水冲到跃州,被跃州人捞起后,因跃州没有寺庙摆放,经与菩萨“协商”,将菩萨送予南泉山寺,但每年要在跃州“座镇”为跃州人“服务”半个月。二是说南泉山寺的菩萨在跃州有“伙计婆”(情人),每年要去那里住半个月。(贡源)

于都地方来历(于都县贡江镇的地名故事)(1)

3、金鸡寨

金鸡寨位于贡江镇水南村东南约1500米处,当地人称“鸡公仔寨”。它紧邻罗田岩,北依凤凰岭,连接贡江南岸的石门坎。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金色的雄鸡,每天凌晨都给村里人啼晨报晓。金鸡一啼,“丘罗岩”里就敲锣打鼓,钟磬齐鸣,周围的村庄都能听见。于是,人们称之“金鸡报晓”或“金鸡报响”,成了于都古代“十景”之一。因为贡江河道里有石门坎,来往船只到此都要格外小心。虽然这样,每年夏秋还是免不了有些运粮的商船在此地翻沉。这只金鸡就悄悄地把粮食捞起来,晾干,啄成米,储存在罗田岩。因此罗田岩有了米岩,每天能流出足够僧众当日吃用的大米。有一天,金鸡飞到附近的菜园里啄食青菜,一个浇菜的妇女以为是一般的鸟,气得直骂,一边骂一边用手里的尿勺指着飞走的金鸡,谁知经她用尿勺一指,那只金鸡飞着飞着就一骨碌从空中栽了下来,石化成了一座山。从此,山上再也听不到金鸡的啼鸣和“丘罗岩”的锣鼓声了,罗田岩的米岩也流不出大米了。打这以后,从鸡公寨旁路过的行人,都要抓一把米放在路旁的石头上;不然的话,就容易在路上跌跤。

(曾长生 蒙亮)

于都地方来历(于都县贡江镇的地名故事)(2)

4、 通心岩

于都县城贡江南岸有一个丹霞地貌岩洞,周围的石山也造型奇特,许多故事因此流传至今。

跨过长征大桥,沿着323国道前行几百米,在一个标有通心岩路牌的岔道口,顺其指引的方向向右上坡,沿着这条弯弯曲曲的水泥山路前行,穿过一个石山夹峙的峡谷便到了通心岩。

名其“通心岩”或“通岩”,是因为有一大岩洞穿越整座山的山腹。“通心岩”既是一个山洞的洞名,也是一个寺庙的寺名,亦称“通岩寺”。通岩寺,山体外形酷似大象,以洞为室,寺室是象腹,洞口砌墙为门面。据《于都县寺观教堂志》记载:通岩寺“始建于宋朝,原名通岩慈灵寺。据县志记载,通岩石刻,宋绍熙年间(1190年-1194年),县令黄士宏镌刻。宋庆元年间(1195年-1200年),邑人谢时举勒铭。”

与通心岩后门相望的龙须山,山巅一尊高大的观音菩萨微笑地接受着香客的虔诚礼拜。据传,此山远久以来一直没有座落过菩萨身像,只是上世纪中后期间某年的二月间,龙须山上空祥云缭绕,云雾中显现一个观音座像,附近许多民众目睹了这一奇观。于是,当时的通岩寺住持释振文及其信众“因势利导”发动群众化缘集资,兴建观音阁、塑造观音菩萨身像,于是,龙须山上有了这尊受人朝拜的观音菩萨。在通心岩“象头”朝向的不远处,是“雩阳十景”(也称“于都十景”,亦称“于都十样宝”)之一的“金鸡报晓”(又称“金鸡报响”)所在地的金鸡寨,当地人称“鸡公仔寨”。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山顶上有一只金色的雄鸡,每天凌晨都给村里人啼晨报晓。金鸡一啼,对面丘罗岩里就敲敲打打,发出一片锣鼓齐鸣的响声,山下周围的村庄都能听见。于是,人们称之“金鸡报晓”或“金鸡报响”。因为这只鸡经常飞到附近的菜园里啄食青菜,有一天,一个浇菜的妇女对着金鸡骂,边骂边用尿杓指金鸡,谁知她用尿杓一指,山上那只金鸡就骨碌一声从山上掉了下来,一头栽在山下河旁的大路边,变成了一块形似鸡公的大石头。从此,山上再也听不到金鸡的啼鸣和丘罗岩的锣鼓声了。

(于山逸人)

于都地方来历(于都县贡江镇的地名故事)(3)

5、肖屋寮

肖屋寮位于贡江镇楂林村南面约里把路程的田塅边。虽说名为肖屋寮可屋场居民均姓张。据说张氏于元代中期迁居此地,迄今有六百多年了。可是为什么称肖屋寮而不是叫张屋寮呢?去年,利用走亲戚的机会,我向我的亲家询问了其中的缘由:“你家姓张,怎么这个屋场叫肖屋寮呢?”他沉思了一会儿,讲起了此地流传已久的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这里没有房屋,也没人居住。只有一片宽阔的田野。田野中只有一间用木头和禾草搭建起来的棚,棚的四周没有墙壁,茅檐下面也没有门窗。这一片田地的主人姓萧,居住在离此地较远的村庄里。东家田多人少,忙不过来,经常要请长工和季节工打理这些田土。东家为了提高田间劳动的效率,通常都是把午饭和茶点送到田间,让这些种田人少走路,多干点活。可是田间无遮无挡,有时是烈日当空,有时又是大雨滂沱,有时还会遇到风卷尘扬的时候。为了让辛苦的种田人有一个适宜的填饱肚子的环境,东家在田塅中搭了这么一座棚,供田间劳作的人吃饭、喝茶和稍事休息之用。除此之外,一些笨重的和来不及搬回去的农器具还会暂时搁在棚里,免遭曝晒、雨淋而被损坏。由于草棚搭建简单,设施简陋,人们通常称之为棚或寮,或简称为寮。搭在田间的称为田寮,搭在山间的称为山寮。这个田寮的主人又姓肖,人们就称呼这个棚子为肖屋寮。

后来,肖屋寮围上了矮矮的土墙,两段土墙的连接处装了一个木栅栏作为横亘于棚里与棚外的门挡。土墙内不仅有笨重的农具,还添加了条凳、几案等杂物。再后来,我们张姓的先祖也加入到了长工和短工的队伍中。我们张氏先人做人实诚,种田卖力,不久与肖家打得火热,发展到以兄弟相称。我们张氏先祖凭借诚实的劳动,积攒了一些银两,先后买下了肖屋寮和周边的一些土地,由给人种地转变为给自己种地。从此,张氏先人在肖屋寮定居繁衍,耕读传家。为了记住肖氏东家当初的收留之恩,张氏先人要求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肖氏恩德,并把“肖屋寮”这个棚寮名字当作该屋场的地理名字写进了族簿,世代相传。听了我亲家的讲述,我想,在这小小的地名里竟然凝聚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和朴素的知恩图报理念。

于都地方来历(于都县贡江镇的地名故事)(4)

创造肖屋寮又一波传奇是在苏区时期。1930年,于都县苏维埃政府在肖屋寮成立。“唤起工农千百万”的指挥机关就设在这里。许多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衣着朴素的人在这里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墙上到处张贴着标语,书写着口号。即使现在,屋后三棵古老的大枫树依然苍劲挺拔,威风凛凛。屋子的确有些破烂,可是,经县人民政府一次次维修,原貌正在恢复之中。大门右边的青石碑刻无声地向人们昭示这里的过去:“于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谢兰芬 蒙 亮)

6、龙凤尾

在于都县城西北边有个红峰村,村里有个叫龙凤尾的地方,近几年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享悦山水的好去处。

当你沿着蜿蜒的山道、跟着溪流进入龙凤尾,身边是潺潺的流水声、满眼是草木的青翠、野花的妩媚、植物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那两条小溪若隐若现的,溪流时而清浅;时而倾入深涧;时而被水草遮掩;时而从碎石间冒出来。而那时而崎岖,时而平缓,忽高忽低的小路,幽静迷人。

在龙凤尾,除了可以爬山径、听溪流,登高望远。还可以走进高山村庄,体会原生态的农耕生活。翠竹松林掩映着白墙黑瓦的原始土屋,篱笆墙围起一块块菜地。块块稻田顺着山势,形状各异,质朴中,让游人有种回家的感觉。在龙凤尾,最叫人喜爱的恐怕是滴岭水那三道阶梯状的瀑布了。溪水从山顶农田蜿蜒而下。第一道瀑布细小平缓,瀑布上游架着一座小木桥。第二道瀑布相对激越些,溪水从连山石上流下来,如一股股棉线般镶嵌着,却又不断从石缝里泛涌出来,将水的温柔展示的淋漓尽致。最有韵味的要数第三道瀑布了。远远地,听到哗哗的流水声。透过树丛,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般的模样,叫人惊叹不已。

从红峰村进入龙凤尾,有个叫芭蕉坑的地方。溪边翠竹丛丛,隔溪相望,一座土坯房围城的四合院,朴素自然,叫人喜欢。院外除了几块菜地、稻田,最吸引人的是那几簇高大的芭蕉树了。古屋依着山脚,芭蕉树枝叶繁茂,将它遮遮掩掩。这里住着一户姓钟的人家,这所老屋曾经是红军长征前的联络点。钟姓人家的祖父曾经是长征前夕红军交通员。当时翻越龙凤尾大山,是距离兴国最近也是最隐蔽的一条道路。在当时白色恐怖的情况下,钟老前辈经常翻越屋后的大山,给红军送信。

于都地方来历(于都县贡江镇的地名故事)(5)

龙凤尾这座大山的山就是一只腾飞的凤凰,在远细看,会发现有条蛟龙盘踞在凤凰的怀抱中。在龙凤尾的北面,有块印着马蹄有的巨石。传说曾经有位神仙骑着天马经过,发现此处凤凰展翅朝阳。正愣神间,天马失蹄,踩中山上的巨石,留下一只马蹄印。山中有个大水潭叫黄龙潭,传说潭中有黄龙居住,后来因为村里的妇女洗衣将水质污染,黄龙逃离了这里。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和地形地貌,将这座山唤作龙凤尾。如今在龙凤尾的龙头上修建了一座观景亭,就叫龙马亭。

(宁眸)

7、宽石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的宽石寨,正是一年当中最迷人的。

宽石寨景区奇形怪状的山峰在天地间绵延,石螺寨桥横跨在一条小溪上,溪边老树婆裟,翠竹依依。过石桥,有一棵枫树高高地站在路口,仿佛是路标。山道开始陡峭起来,山峰开始灵动起来。左手边,一座形如田螺的山峰,螺纹清晰可辨,这就是进入景区的第一座奇观,石螺寨。

行不远,突然看见一座巨型的大象形山峰孤立在天地间,这就是象形寨。只见象鼻朝南弯弯垂下,象腿被绿色的松林掩藏。形象逼真,威风凛凛,叫人心生敬畏。这孤然傲立于天地间的象形寨啊,要想登顶,恐怕优秀的攀岩高手也心有余悸。

在象形寨旁边,更有一座形似棺材的山峰述说着大自然的神奇奥秘,这就是有名的棺材寨。朝着象形寨一面崖壁裸露着,崖壁上有一个调羹形状的岩洞,远远看上去,仿佛有人在一大块蒸糕上放上了一把调羹,让人充满联想。有人说这调羹形状的洞是风水大师杨救贫的伞柄。说这个像棺材的山峰其实是杨救贫失误造成的。杨救贫原本是挑着石头去堵峡山的水口的,路过此处,因为停下来休息,并和老农聊天错过了时辰,等他再去挑石头时,石头纹丝不动,化成了棺材一样的山峰。而今,峰顶上绿树成荫,据说峰顶上曾经是一个有着八十余间房屋的寨子,可以容纳千余人居住。但是想要登顶,非一般人可以实现的。峰崖壁上牢牢缀着生命力顽强的树木、蒲草。而棺材寨因为悬崖峭壁,地形隐蔽,成为历代村民躲避战乱的好去处。在长征前夕,中央红军就多次转战宽石寨,进行革命斗争,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宽石寨周围有仙牛寨、风帆寨、平峰寨、象形寨十八座山寨,寨间有仙牛洞、月牙洞、高岩洞、平岩洞、穿心洞、猫眼洞等九个崖洞,统称称为“九洞十八寨”。

在棺材寨的南头,依着崖壁有一座千年古庙,仙岩寺。省整座寺庙和山体连在一起,幽静神秘。寺后面的有大簇大簇的洁白的刺梅花,藤蔓飘逸。

从仙岩寺左侧小路上山,站在仙牛寨和棺材寨相连的垭口,一个漏斗山洞出现在眼前,称作仙牛洞。阵阵清风袭来,心旷神怡。棺材寨的崖壁凹进去,隐约还看见古人生活过的遗迹,据专家推测,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人在此生活过,可以说这里还是一块等待开发寻宝的处女地。沿着崎岖的原始台阶边下到洞中,仰脸望仙牛寨的崖壁,阳光像瀑布一样倾泄下来。微风吹拂着,崖壁上的蒲草摇摇欲坠。

(宁眸)

于都地方来历(于都县贡江镇的地名故事)(6)

8、东一坊

于都东一坊有一贤绅吴标,一生乐善好施,以贤德惠及享誉于时。

据方志记载,吴标出生名门望族,祖辈的熏陶使他得以朝夕揣摩受教。他乐施济人,亲戚朋友邻里有难,主动予以周济体恤。邑中神庙梁路有圮者,均本着厚施独任的原则,慷慨解囊,予以捐修。乾隆初期,“双桥”是县城通往东乡捷径必经之桥。吴标“艰巨自任,更不以馀事累人,于提裳涉水处辄造桥梁”。建成东西跨向15.8米,宽5.4米,高6米,红色麻石条砌底成的双拱桥。造桥时亲自经营筹划,冒寒暑,历风雨,督促工匠无闲日。清同治版《雩都县志》将其质行事绩载入予提倡。该桥1984年列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赣州地区志》“古建筑古桥”有记载。乾隆九年(1744年),63岁的吴标独力捐银数百两,造建唐村里长坑口(今罗坳中埠地城)廻澜文峰塔。塔平面呈六边形,塔层收分明显,每层交换处用叠涩和菱角牙子装饰出檐,塔刹亦用叠涩收顶,塔心室为单壁空简式,塔底层西北面开一小门,其它各层均开有窗户。清同治版《雩都县志》及新版《于都县志》均有记载。

吴标的祖父吴从郡,字仰北,乡饮三举大宾,城中世富,财雄一邑。其父宏绪,字德求,例授州同知,勤俭持家,义方训子,尊师重教,望重乡邻,举乡饮正宾,公直之名邑里流传不朽。吴标则性刚方秉好善,习礼让,重孝悌,邑中盛称其善行懿德。邑举人沾益州临安府知府宋昌恂作《善行录》。邑孝廉南昌靖安县教谕邱祖泽撰写《锦万公传》论曰:“予尝兄坐拥厚资者为自奉计,为子孙耳矣,或有祖父之事,辄推诱于昆季,其谁肯独捐重金为善施世哉?然闲有假好善之名者,卒作兴事,实借以充其贪囊而渺无为善之念,欲以方之先生当不愧死哉。书曰:吉人为善为日,不足殆先生之谓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六月二十四日,吴标病逝于于都县城,享年78岁。

(吴志强)

9、甘泉寺

“甘泉寺”位于贡江镇红旗村会明组 系“一九八八年五月择会明寺、紫阳观、观音阁之旧址 于一九九一年十二月重建”而成。寺为三层楼阁 上为藏经楼 中为大雄宝殿 下为僧侣禅房。因寺旁有一井,谓“谭婆井” 一年四季泉水汩涌,清洌甘甜。故名“甘泉寺”。

甘泉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 神奇的传说俯仰可拾。清同治版《于都县志▪卷十五》首篇 便是南宋鄱阳人洪迈 于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任赣州通判期间 访于都紫阳观写的四言诗,《紫阳甘泉》:“毖彼甘泉 出自东方。发源雩山 钟于紫阳。冰清玉洁 源深流长。君子至止 鉴亦有光。”当时的紫阳观 又名“清华道院” 初建于隋朝 唐景云间(669——670年)改名“紫阳观” 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数代屡有兴废,但是观内甘泉却依然“冰清玉洁 源深流长。”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道教大师赵原阳过于都紫阳观 “爱其山水清幽 遂居之 修炼还丹 间以道法为民救旱致雷雨” 深得民众喜爱。壬戌(1382年)正月起闭关修炼,至五月初三启关 沐浴更衣,跏趺榻上,书一偈,语曰:“遁世和光了幻缘,缘消幻灭独超然。清风遍界无遮障,赫日当空照大千。”其中的“日”字,只画了一个圈。写完,正襟危坐,默不作声。适逢县衙以鼓吹导蠲租使过紫阳观,赵原阳一闻乐声,即提笔在圈中点上了一点,笔扔在地上。顿时,风雨晦暝,雷电交加。赵原阳倏然而逝。死后第三天入殓时,颜色如生,汗流浃体。被葬在紫阳观后的凤冈山上。他在世时 授徒众多 惟赣县人刘渊然得其真传。洪武癸酉年(1393年)刘渊然被召至京师 赐号“高道”。领天下道教事。

另一弟子邵以正 云南人。宣德二年(1427年)也召至京 深得皇上恩宠 一时名重京师。邵多次向朝廷请命,希望建观,弘扬其师道术。朝廷允其请,敕其在于都紫阳观之东建新观 赐名紫霄。数十年后 紫霄观废于火灾 正德辛未十月(1511年)至次年三月新建于都儒学学宫于此 于都名臣袁庆祥在《新迁儒学记》中叙述了该宫新建的情形。三十年后 辛丑二月(1541年)又将学宫建于紫阳观内 于都进士袁淳为此作《重迁儒学旧址记》。作为当时县里的最高学府 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文人学子 诗人辛恭写下了五言古诗《紫阳观》 在盛赞山美水美的同时 又表达“濯濯文翰侣 兹辰良安游。挂冠嗟不早 初服聊淹留”的喜悦心情。

如今 紫阳观的旧址早己建起了新房 紫霄观也难觅其踪了。幸得“谭婆井”仍在 谭婆井的历史也不亚于甘泉寺。

“谭婆井”相传在唐代为谭婆所拓 谭婆靠担水谋生。一日 在江里获一观音雕像 遂结庐供于井旁。时遇县令夫人到观音面前求子 许下心愿:若得子 定为菩萨建庙塑身 果灵验。于是县令夫人在“谭婆井”处建观音庙 并塑了千手观音 可惜在文革期间不知去向。

传说归传说。现在的“甘泉寺” 是比丘振常法师在政府少量拨款的情况下 靠募捐集资而建成的 总耗资近三十万元左右。眼下的“甘泉寺”算不上环境优美 寺内也只有不多的佛经藏书。然而 在时下香火十分旺盛的时刻 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师徒情、忘年交 不似亲人胜似亲人 让人赞叹不已。

现住持比丘振常法师 俗名金龙海 本县宽田乡人 县佛教协会副会长 年轻时皈依法门 驻岭背镇志缘寺。当时 邻近乡有位农户 小孩生下不久母亲去世了 将小孩托付给庙内抚养。振常法师又当爹来又当娘 白天背着小孩到田里做犁耙工夫 晚上换洗屎尿布 又喂小孩米糊糊......以后 振常法师更换了好几座寺庙 于1986年受人邀请来到谭婆井庙 小孩都一直跟随着他 在艰难困苦中长大 最后成了一名大学生 参加了工作。2007年 当这名大学生知道了振常法师不幸摔断了腿骨 日常生活难以料理时 毅然辞去了舒适的工作 来到振常法师身边 白天在外打工 不忘给法师端汤喂药 晚上陪伴他共眠。目前 八十一岁高龄的振常法师 已能扶杖步行了 他精神矍铄 逢人便像弥勒佛似的笑口常开。(刘光沛 蒙亮)

10、善山祠

明代,雩都北门西濠背有座“何善山祠”,门额刻有“宫 寀”两字,系明嘉靖年吉水状元罗洪先亲题。

何善山,明朝雩邑西一坊人,生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又名何廷仁,初名秦,以字行改字性之,性和善,与人接,诚意盎溢。自幼聪颖好学,祖辈熏蒸陶冶,使得朝夕揣摩受教,他学识渊博,毅然有志理学。初慕南粤新会陈献章,后师事王守仁,并裹粮入郡,王守仁出往赣南桶冈,则策马晨登高岭、经野市,过溪河,歇邮亭,宿旅驿。追寻南康拜谒。尔后,王守仁在南浦(南昌)则行李担杖于南浦,赴越(浙江)则游走留越,得到良师益友的教诲切磋,嘉端初,应乡试中举人。嘉端二十二年任南粤新会知县。二十五年以政绩最誉佳,调升南京工部主事,分司仪真,在芜湖掌管专卖市价度量衡器。满考即致仕,晚年著书,删繁就简,分门别类。几阅寒暑,始得成帙。留有《善山集》《善山语言》《格物说》。

明嘉靖二十二年何善山任新会知县,喜曰:“幸仕白沙之乡矣,数十年梦寐今始及其门”“至扫祠宇,举释菜,同进诸生讲学祠中,始之以静坐之方,申之以无欲之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久之授以“知行合一”。“致知格物”“致良知”。环祠门而听者踵相接攘。居新会五年,不事法令,专务德化。弘扬“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民皆翕然趋于礼义,而耻为不肖。曰:“吾恐无顔见何公也”。视察新会邑之要害隘口松柏堡、临江台,请树兵防,寇患潜踪匿迹。随乡而置“万物一体之论,致良知说”社学,因地立训规,循循善诱。于是,穷山荒谷,皆彬彬有礼之风。复全节,大忠二祠于崖门,创义冢以祀勤王死义之士。掘奸摘隐,剔清利弊,奸究慑伏,盗贼屏迹,合县遂有神明之称,去任相辞,士民攀辕卧辙,泣声盈道,送至百里之外。后父老树牌以记德政,复貌生像祀焉。嘉靖三十年溘然长逝,年六十六岁。卒之日称贷襄事,葬东门外东岳庙后。雩邑弟子:李一龙、李乔崇。

于都地方来历(于都县贡江镇的地名故事)(7)

《明史·儒林》何廷仁、黄宏刚合传载:守仁之门,从游者恒数百,浙东江西尤众,善推演师说者称宏纲廷仁及钱德江王畿,时人语曰“江有何黄,浙有钱王”然守仁之学传山阴(浙江绍兴)泰州(江苏泰州)者流弊靡所底极(指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及其传人颜钧何心隐)唯江西多实践。

弟子:雩东二坊诸生李一龙、字子乾。何善山讲良知之学,欣然执贽弟子,造谊不懈,久而有省, 原欲入衡阳养 静 求道,闻善山言, 若更有得, 遂止不行,年三十六夭,善山哭之:“子乾死,吾道益孤”。

处士:李乔崇,筑北郭草堂号“北郭野人”“真一先生”。尝有志余姚之学,闻里何善先生得其心传,遂执贽事之,一闻良知之说,即笃信力行,不复疑阻。

“阳明祠”原在雩城邑西福田寺右,望需亭之址而建,旧为罗汉院。邑人何善山、袁庆麟、何春、黄宏纲、管登,李涞配祀,祭银二两一钱一分四厘、粮二十石。祀祭者奉上心香,叩齿三匝,三跪九叩,祝赞曰:“祖述象山,振铎虔南,直指良知,传习昭朗,开宗圣学,道统四彰”。

“乡贤祠”在文庙大成门口,每释奠礼主祭官跪读祝辞曰:“先代名贤,后学典模,心传孔孟,继述唐虔,笃志理学,道统四新,景仰高风,是遵是循”。(羊一、豕一、豆四、帛一、陈壶一、香盘一)。

明封典志记载:何潜,善山父,赠南京工部主事。孙氏善山母,封安人。何秦,字廷和、何春之兄,正德丁卯(1507年)科,任武平知县,县故多盗,泰为平其徭役,禁巨室之蚕食小民者,由是民不复为盗。何春,宏治甲子(1504年)科,任霍山知县。妻李氏封安人,何氏三兄弟合建《三凤坊》。

南昌人张鏊,嘉靖间慕名访学雩邑人黄宏纲、何廷仁(善山)因谒罗田岩,濂溪祠同刻《同嘉禾韩思古雩都何廷仁游罗田岩作》:

我思昔人获我心,洞壑窈窕云中寻。

松桂交加发新意,禽乌咿嘤遗好音。

图书不见庭草绿,衣裳空照山花明。

岩户高歌默惆怅,海月江风无古今。

本邑名贤管登 嘉靖壬午(1522年)举人,闻阳明先生论学虔中,登语何廷仁黄宏纲曰:“昔伊川渊源实肇此地。今日圣道绝续之关,其在斯夫”,乃偕黄何诸子而受业焉。

胞兄何春在《观善岩记》记载“自廷仁正之(黄宏纲)来,余复何言?论者以为立意命词,悬如圭箴,无心也”。

黄宏纲《祭何善山文》《重新罗田岩濂溪阁记》“虔台之学及门虽多,惟袁庆麟、何春、何廷仁、管登独久”。

明都察院中丞李涞《濂溪阳明善山三先生祠田记》一文:“善山祠,祀何公廷仁 何受业阳明终身 以身为学 宁说之毋长 毋行之不力 为是邑人士彬彬向往焉 其议罢邮夫 倡倍境土 则乡人以为裨于桑梓者 至钜也”。

何廷仁孜孜不倦,触类旁通,涉猎既广。在《送中丞王玉泉先生归南都少司寇》《送邑候余随山入都序》互相印证。敬慕桑梓则载《赣郡候竹溪林公去思记》一文中“雩 示病瘠之邑,又当三省要冲,传檄奉符。道经雩者,络绎不绝,其役乘饩馈乃不设驿雩接济,而独责雩一邑供之,疲困之民不得邻邑协济,则已独受困矣”。“反增水手三十名,率老人张宜习孙元等先议革去编增水手三十名,以还雩旧规,复议兴国夫价二百七十金,期于十年……”针对流漏,仗义执言,为民请命,替民抒难,奔走呐喊。其在赣南郭氏宗谱牒题辞赞曰:

家学今犹昔,汾阳信有人。

甾畲承旧业,霄汉奋前身。

豸绣增余彩,芹香满后庭。

如君真逵孝,风谊动儒绅。

诗作如流水行云言简意赅,情真意挚,直接对客家赣南郭氏的热切赞颂中表达着自已的敬佩之情。

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赣南教育名人周蔚生在《省赣中校刊》撰文:王阳明巡抚赣时,聚徒讲学,善山闻同邑黄宏纲言,遂从之游,时军旅旁午,阳明临稀讲学,善山与宏纲等接引来学,门人益亲……‘浙有钱王,江有何黄’何善山黄宏纲其为阳明高足弟子,于此可证。

民国年间雩都县立中学校歌词:

雩山钟灵,贡水扬清。

问何黄从何处登程,

宜修养德智,振作精神,

在学校好造就群英。

怀往哲争光荣,有志竟成,

怀往哲争光荣,有志竟成。

这不仅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而且要以何廷仁黄宏纲的修养德智精神激励启发学生。

于都地方来历(于都县贡江镇的地名故事)(8)

11、凌前阁

吴叔敬,生于明洪武戊辰年2月22日,号莱轩 旧居住雩都明道坊。承家以忠孝厚宽称里,因仰慕宋代里学家朱熹、程颢程颐,弃百事不关心,潜心致意于居敬穷理研究,成为明初赣南江右理学开创人。

吴叔敬,世籍北京宛平,书香仕宦之家。祖辈有文名,善不律,一字一呤,世耽为宝,一时名振京华。元代至正间外选官粤东,授广州府教授。元未南北兵患连年,国穷民贫,社会危机日深,道路梗塞,门客离散。弃官辗转庾岭。溯赣江上游 见雩邑汉灌婴辟棘建垒之区,山水灵秀,巩固淳凝,闽粤要冲,民风敦朴,尚质直匪,徒隐雩都明道坊凌前阁。洪武三十年诏天下乡邑,置木铎村鼓,选齿德尊者董其任,教民以孝悌力田,襄雅风化。雩邑绅士敬慕叔敬其父益初老成持重,常“以炊米钱刀衣俭棺椁周济体恤乡邻善誉德行仪于乡帮”一致咸举。卒后,明开国状元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亲撰其传。

吴叔敬,自幼聪颖好学,祖辈的熏蒸陶冶,使他得以朝夕揣摩受教。他学识渊博,毅然有志理学。认为圣贤以明心见性为宗旨。谓学圣贤不外六经,以六经范言行,以言行证心性。务使心性与言行合,言行与六经合,自不悖圣贤。夫;人虽明不能见人之心性,其言行伪 则心性伪。“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人理敬而已矣”。他晚年专心读书 著述学行益笃。凡六经奥旨朱程言行无不标明管志,注释若干卷。闲暇仍以布衣结交天下文人贤士,每到会心处则偕二、三知交商榷推敲。究阐精义,坦荡自如,怡情养性,文章只可惜多散佚湮没。

唐会昌元年 白乐天年七十有四,以尚书致仕 称香山居士时,胡杲八十有九,吉闵八十有七,刘真与吉闵同年,郑据八十有五,张浑年七十有七,庐真八十有九,洛中遗老李元爽一百三十有六,僧如满年九十有五,在东都履道坊作尚齿会。而叔敬治家恭俭庄正,视富贵利达泊淡。每岁有司举行乡饮 礼位三宾,自辟书斋于雩城凌前阁。日与瑞方之士订明心性合一之旨,邑中学术同原者,约为仿白香山之意,以雩邑之士大夫齿德相高者九人,亦结为九老会,交谊笃深。每当松荫满庭,清风如水,白雪盈簪、幅巾潇洒,或弦或琴,或局或棋,诗书琅琅,优游岁月。盱江俞大有以神童知名天下。闻叔敬之名曰:莱轩当世之学者,吾今知六经不外乎求一反身。而即是知词华奚足饰。哉然,莱轩终不欲当人师,席而引诱后进在言论辨晰间,要不外内证心性,资籍六经,而能自得师。明兵部主事吉水高安作“九老图”说:“昔之九老间有爵而香山之望巍巍。”“今之九老不屑爵而雩阳之望巍巍。”明刑部中郎陈蕙曰:“莱轩名篇江右而后来学者知心为宗自其始也。”后人称雩都县城东门吴姓居住地为凌前阁或起元坊不一(现贡江镇起元巷)。

吴叔敬其子孔晖,负俊才,耽文词,念累叶,以儒行振家声。昼夜劳疾,卒 明永乐甲辰年,媳管氏思继祖志,饥艰食寒,十指营生,寡孤寒灯,午夜形影相吊,机声书声经纬相应。管氏抚遗孤砺志读书,以读书识古今大义,勤俭治家,先业渐以拓充。郡县通志一统志俱载 雩阳名士按察司佥士袁庆祥赋诗有管孺人节妇诗:一载女萝藉蔽遮,凄风苦雨褪芳华。此心真比沾泥絮,不作飘零过别家。邑人都察院中丞李涞则有:万虑俱灰身未亡,挺持名教与纲常。春花不共繁情艳,竞岁深闺冷若霜。进士江南岳州同知管登、黄州知府管乐、增生曾跃龙、孝廉梅贲英、直隶房山县尹元贡、上饶训导刘两峰、泰和刘混、吉水周清修、永丰曾声、乡贡进士五云梁纯皆有诗俱载。河南罗山县邑孝廉曾绍裕读一统志载前明管孺人事闻旌感赋二章:

可怜红雨血山花, 夜损文星光正赊。

连理枝头魂欲化, 三化石畔望无涯。

将雏新入汉官谱, 遗席同缫范氏车。

守老松筠参棹楔, 遥传大史草元麻。

(选自《赣南地名文化大观于都分卷》;供稿:于都县志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