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农业软投资有哪些项目(小黑莓做成了大产业)

农业软投资有哪些项目(小黑莓做成了大产业)小小黑莓,何以产生巨大吸金能量?据黑莓产业融合发展基地负责人徐厚军介绍,截至当天下午,仅通过网络直播,就实现黑莓销售收入40万元。以莓为媒 小小黑莓变“网红”“一颗优质黑莓的诞生,要经历无数次严苛的考验,现在已进入成熟期,大家尽管放心采摘。”当天上午九时,虽然下着雨,但游客们热情不减。工作人员带领穿着雨衣的游客,穿梭在色彩斑斓的黑莓树丛间。另一边,不少游客打开了手机,向网友们直播这如画的田野风光。“因为疫情,出门远行旅游不太安全,乡村休闲旅游无疑是最佳选择。”现场一位游客感慨说,乡村地广人少、空气新鲜、生态优美,正是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农业软投资有哪些项目(小黑莓做成了大产业)(1)

游客们在采摘黑莓。

扬州网讯 (记者 周晗)在秀美的仪征马集镇,千亩黑莓园里的黑莓最近熟了。绿色枝叶间,红果朝天指、黑果压弯枝,满园的果子如繁星点点,吸引着游客前来。

6月23日,2020“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扬州)专场推介暨首届江苏省黑莓文化节活动在此拉开帷幕。依靠黑莓种植、黑莓深加工、农事体验与观光旅游等农旅融合项目,长在丘陵山区上的这片黑莓产业融合发展基地,每年引来游客8万余人次。

如今,这种农旅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观光体验园区和基地,已遍布扬州城乡大地。据初步统计,2019年全市共有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630个,接待游客人数达1400多万人次,营业及带动性收入达66亿元。

以莓为媒 小小黑莓变“网红”

“一颗优质黑莓的诞生,要经历无数次严苛的考验,现在已进入成熟期,大家尽管放心采摘。”当天上午九时,虽然下着雨,但游客们热情不减。工作人员带领穿着雨衣的游客,穿梭在色彩斑斓的黑莓树丛间。另一边,不少游客打开了手机,向网友们直播这如画的田野风光。

“因为疫情,出门远行旅游不太安全,乡村休闲旅游无疑是最佳选择。”现场一位游客感慨说,乡村地广人少、空气新鲜、生态优美,正是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据黑莓产业融合发展基地负责人徐厚军介绍,截至当天下午,仅通过网络直播,就实现黑莓销售收入40万元。

小小黑莓,何以产生巨大吸金能量?

“别小看这个不起眼的浆果,背后可是一个大产业。”徐厚军介绍,当地黑莓种植已有八九年,最初是合心村67户农户成立合作社小规模种黑莓,后来与百汇园集团合作,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目标,对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深度合作,不仅开发出了黑莓果肉果汁饮品、黑莓原浆、黑莓果酱、黑莓冻干粉等系列产品,同时还研发了黑莓花青素提取等深加工生产技术。

如今,马集黑莓种植企业(农民合作社)已达14家,涉及二三次产业领域的精深加工和文旅融合企业20家,发展黑莓标准化种植基地3000亩,带动周边300多农户亩增收入5000元以上,并已形成了“产业联农融合,效益延伸共享”的新型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基地,线下吸引游客8万多人次研学观光、采摘休闲,线上引流直播带货,每年实现综合收入过亿元。

去年,马集被确定为江苏省黑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小小黑莓变“网红”,已在这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农旅融合 田园大地“写满诗歌”

位于扬州西郊的润德菲尔庄园,雨水掩不住花果香气。记者昨从入口一路深入,茶园、草莓园、玫瑰红油桃园、水晶梨园、水蜜桃园、葡萄园……红黄绿白各色果子挂满枝头,不少果树的腰部挂着文化名片——那是诗人们留下的墨迹。庄园主王璘介绍,润德菲尔庄园以“农业 文化”的理念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经常举办“乡村音乐水果节”、“写满诗歌的大地”诗歌散文摄影大赛、“花海诗会”等活动,产生了农旅文化效应。目前这个庄园已成为扬州市唯一一家民间最佳阅读基地,一些文人墨客则将这一方千亩庄园誉为“写满诗歌的大地”。

近年来,扬州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充分发掘稻田湿地、油菜花海、森林氧吧等绿色生态价值,拓展出农业 文化、农业 教育、农业 旅游、农业 康养等特色内容,并通过举办荷藕节、鸭蛋节、西瓜节、草莓节、黑莓节等一系列农家主题活动,促使融合后的农业产品和精神产品双重增值。

如今,行走在扬州的乡村田野间,有风景看、有故事听、有产品购、有地方住……随着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产业的勃兴,大量资本陆续下乡,迅速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点上有特色、线上有示范、面上有规模的农旅融合产业示范点,展现着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映射着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成果。

据初步统计,2019年全市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达到630个,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400多万人次,营业及带动性收入近66亿元。

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更有“含氧量”

“ 旅游”,给转型中的农业带来什么?

“名气大了,种出来的瓜果更值钱了。”这是广陵区沙头镇蔬艺小镇“沙头西瓜”种植户董文斌的直观感受。

沙头是市政府“菜篮子”基地,近几年通过举办草莓节、西瓜节等活动,互动开发镇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借助旅游传播力,极大地提高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其中,沙头产8424西瓜已成为了扬州人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

在江都区渌洋湖村,朱静和朱红姐妹俩引入“稻田 文创 科技”概念,不使用化肥、农药,还农业生产一方净土。经过几年的坚持,姐妹俩将农田打造成“稻米博物馆”,推出“私人定制”“开心农场”等个性化服务,如今的稻田成为了亲子教育基地。

“农旅融合,促使农业生产透明化进一步增强,倒逼农业生产向清洁化、绿色化转型。”扬州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王波介绍,农旅融合吸引了大量资本下乡,让投资者看清了绿色发展的“溢价效应”。“如今,我市的农旅融合已渐入佳境。”

“未来的发展要避免同质化,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王波表示,扬州正聚焦新业态、新生活、新动能、新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农耕文化、休闲旅游、民宿、美味、农产品电商、农事体验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既要让农旅融合成为撬动三农增收的‘金杠杆’,也要为城乡居民提供更有‘含氧量’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服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