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3个小妙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改善孩子的专注力)

3个小妙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改善孩子的专注力)大脑活力降低,无论运动方面还是学习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导致我们在日常学习工作中都难以发挥实力。因此,正确的姿势是关系孩子专注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姿势随意时,身体就会失去平衡。姿势不正,体轴发生倾斜,视线也会倾斜。而这会导致经过左右眼输入的信息有差异。大脑处理信息时,很容易疲劳,也就很难长时间正确理解事物,集中精力倾听别人讲话了。 01 姿势影响专注力 “调整好坐姿”、“后背挺直”想必大家在小时候也经常因为坐姿而被父母纠正过很多次吧。但是为什么要“调整好姿势”呢?真的只是为了坐姿漂亮端正吗?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坐姿端正除了姿势优雅外,还有助于让人正确理解事物。

3个小妙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改善孩子的专注力)(1)

你知道吗?孩子的坐姿也会影响专注力。

为什么注意力不足的小朋友,对待感兴趣的事情却可以充满耐心?

如何用“不训斥”的方式让孩子动起来?

今天就来带大家一起来解锁孩子专注力的秘密!

01 姿势影响专注力

“调整好坐姿”、“后背挺直”想必大家在小时候也经常因为坐姿而被父母纠正过很多次吧。但是为什么要“调整好姿势”呢?真的只是为了坐姿漂亮端正吗?

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坐姿端正除了姿势优雅外,还有助于让人正确理解事物。

当姿势随意时,身体就会失去平衡。姿势不正,体轴发生倾斜,视线也会倾斜。而这会导致经过左右眼输入的信息有差异。大脑处理信息时,很容易疲劳,也就很难长时间正确理解事物,集中精力倾听别人讲话了。

大脑活力降低,无论运动方面还是学习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导致我们在日常学习工作中都难以发挥实力。因此,正确的姿势是关系孩子专注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02重视孩子的节奏,而不是自己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与朋友、同事、客户相处时,多会考虑对方的性格类型与特点,来调整自己的节奏。成人相处如此,与孩子相处时亦然。

而生活中,多数家长朋友都会在和孩子的相处中,不自觉会“以自己为中心”。而长期被“催促”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的大脑成长发育的速度有快有慢。特别是部分ADHD儿童,他们的大脑可能比同龄孩子发育晚2-3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会慢慢赶上。

如果想拓展孩子的专注力,我们不妨尝试下重视孩子的节奏。

当我们面对一个慢节奏的孩子,可以尝试这样想:“小朋友的大脑机能需要花更多时间培养”。而换个角度后,孩子便不再是“做事慢吞吞的孩子”,而是一个“大脑在充分发展的孩子”。

03为什么兴趣真的很重要?

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大脑的运行机制,人们获取的信息一般经由大脑的六个部位进行处理,其顺序如下:

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②A10神经系统→③前额叶皮层→④报偿性神经系统→⑤纹状体、基底核、视床→⑥海马回、脑缘(大脑边缘)

这其中的A10神经系统的作用是给信息贴上各种情感、情绪标签。

一旦在这里被贴上“喜爱”“有趣”等积极标签,前额叶处理后会被传送至补偿性神经系统。大脑会做出回应并开始工作,充满干劲。

反之,如果被贴上“讨厌”“无聊”等消极情绪标签,则会在接下来的“前额叶”部分被处理为“可遗忘的信息”,被排除在“思考”、“记忆”这些大脑功能之外。

这也是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一些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同样可以专注许久的原因。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对当前的目标更有兴趣、更加积极呢?

04如何以不训斥的方式让孩子做事呢?

想要激发孩子的自主性,我们不妨换个方式表达:我们可以在明确当日学习目标后,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的使用,而非全部由家长代劳。

“今天在学校累了才没有做完对吧?休息一会儿咱们再来试下怎么样呢?”

“如果想要拿出时间来学习,你觉得游戏玩多久比较好呢?”

如果一次没有成功,我们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讨论失败的原因,而非一味指责。

“为什么这次没有做好呢?咱们一起想想看吧!”

“妈妈以前这样做失败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这样的沟通更容易激发孩子的自主性,面对问题不容易沉溺于负面情绪中,而是更积极尝试解决。

05言传身教

最后,适当等待,言传身教,一方面,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喜好不同,大脑发育的速度不同。我们不妨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多一些耐心和等待。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每天回家后的时间都用在刷手机,而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认真读书。那么,我们的行为和对孩子的要求之间其实是割裂的。

借用之前大火的《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中的一段话:“二舅从小对宁宁没有什么教育可言,今天的宁宁却成为了村里最孝顺的孩子。

可见让小孩将来孝顺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默默地孝顺自己的父母。小孩是小,不是瞎。”

无论何时,“身教”总是大于“言传”。想要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不妨也尝试拿出一本书陪ta一起。

遇到困难与孩子一起思考、一起烦恼,从“孩子有自我成长的潜力”到“我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心态”的思维转变,才是让孩子更加优秀的秘诀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