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灯道具介绍(玉溪市享有滇中粮仓)
云南花灯道具介绍(玉溪市享有滇中粮仓)2016年,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4.4%, 彝族、哈尼族、傣族、回族、白族、蒙古族、苗族、拉祜族为世居少数民族。民族人口 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3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增长0.21%,其中男性人口122.4万人,占总人口的51.3%;女性人口116.2万人,占总人口的48.7%。自然增长率为6.08‰,比上年提高0.09个千分点。年末全市城镇人口为123.8万人,乡村人口为114.8万人。年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51.88%,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 2018年,公安年末户籍总人口220.3万人(不含阳宗镇),其中男性人口110.7万人,占总人口的50.3%;女性人口109.5万人,占总人口的49.7%。年末总户数为79.9万户,其中城镇37.2万户,乡村42.8万户;户均2.8人。[11]
玉溪市隶属云南省,位于云南省中部, 地理坐标处于北纬23°19′~24°53′、东经101°16′~103°09′之间。北接省会昆明市,西南连普洱市,东南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靠楚雄彝族自治州,享有“滇中粮仓”、“花灯之乡”、“ 云烟之乡”的美誉,是连接省外和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枢纽的重要节点。
玉溪面积1.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38.6万人(2018年)[1],辖2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拥有哀牢山、抚仙湖、聂耳故乡、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等景点。
玉溪因水得名,取其清流如玉之意。 玉溪建城始于宋代,元代设立新兴州,民国五年改名玉溪县。1950年3月成立玉溪专员公署。1998年6月撤地设市。
2018年,全市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149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9%。
人口
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3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增长0.21%,其中男性人口122.4万人,占总人口的51.3%;女性人口116.2万人,占总人口的48.7%。自然增长率为6.08‰,比上年提高0.09个千分点。年末全市城镇人口为123.8万人,乡村人口为114.8万人。年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51.88%,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
2018年,公安年末户籍总人口220.3万人(不含阳宗镇),其中男性人口110.7万人,占总人口的50.3%;女性人口109.5万人,占总人口的49.7%。年末总户数为79.9万户,其中城镇37.2万户,乡村42.8万户;户均2.8人。[11]
民族
2016年,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4.4%, 彝族、哈尼族、傣族、回族、白族、蒙古族、苗族、拉祜族为世居少数民族。
2018年全市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149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9.5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766.4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577.2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0:51.6:38.4调整为10.0:51.3:38.7,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6、5.0、3.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0%、56.2%、36.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264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6%。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552.5亿元,增长10.4%,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37.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2.5%。第二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2.5%,其中工业贡献率达14.0%,建筑业贡献率达8.6%。第三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8.1%,其中其他服务业贡献率达7.7%,批发和零售业贡献率达4.7%。
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5亿元,增长3.8%,其中增值税完成55.5亿元,增长13.2%;企业所得税完成5.9亿元,增长7.8%;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8.7亿元,增长13.3%。
2018年各县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红塔区17.9亿元,增长7.9%;江川区7.8亿元,增长10.3%;澄江县9.5亿元,增长8.6%;通海县5.2亿元,下降7.7%;华宁县4.4亿元,增长4.4%;易门县6.4亿元,增长6.1%;峨山县4.5亿元,增长3.3%;新平县13.4亿元,增长6.1%;元江县4.4亿元,下降10.6%。
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7.7亿元,增长5.9%,其中教育支出44.8亿元,下降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3亿元,增长13.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7.7亿元,增长2.7%。
201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分类别看,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现“七涨一降”的运行态势。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8%,其中粮食类价格上涨0.2%,畜肉类价格下降7.0%,鲜菜类价格上涨9.5%,鲜瓜果类价格上涨8.0%;衣着类价格下降0.4%;居住类价格上涨3.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0.6%。
2018年全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0%;购进价格上涨3.7%。[11]
第一产业
201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5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4%,其中农业(种植业)增加值108.8亿元,增长7.0%;林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3.1%;牧业增加值34.3亿元,增长5.2%;渔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3.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7.2%。
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61669万公斤,增长3.9%;烤烟总产量7990万公斤,增长6.1%;油料产量3608万公斤,增长13.3%;园林水果产量95947万公斤,增长19.0%;甘蔗产量67787万公斤,增长3.8%;蔬菜产量268029万公斤,增长11.6%;核桃产量1730万公斤,增长28.1%。
2018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 27.1万吨,增长8.7%,其中肉类产量19.9万吨,增长7.9%;禽蛋产量6.4万吨,增长12.7%;奶类产量0.77万吨,增长1.1%。水产品产量1.7万吨,增长0.2%。[11]
第二产业
工业
2018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8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2%,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2%。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1户,主营业务收入1538.5亿元,增长12.4%,增加值增长8.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下降0.3%,其中烟草制品业增长1.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33.6%,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3.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2.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8.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2.7%。
2018年工业产品中产量增幅最高的是磷酸增长49.0%,其次是硫酸增长28.6%,其余依次是纸制品增长25.8%、生铁增长23.0%、变压器增长21.1%。
建筑业
2018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2.7%。全市联网直报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213户,资质建筑企业期末人数7195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097人,比重为18.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077万平方米,增长39.6%;房屋竣工面积576.4万平方米,下降8.7%。[11]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9.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0%。从主要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1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5.7%,房地产业投资增长24.5%。[1]
国内贸易
201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5亿元,增长12.0%。从销售地区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29.7亿元,增长12.0%;乡村实现62.8亿元,增长11.9%。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实现66.7亿元,增长11.9%;商品零售实现325.8亿元,增长12.0%。[1]
对外经济
2018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183664万美元,下降12.6%,其中出口179615万美元,下降13.0%;进口4049万美元,增长8.1%。分企业类型看:153户国有集体民营企业完成出口177727万美元,下降12.4%;8户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1888万美元,下降44.2%。2018年自营出口商品中,金额达18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37种,累计出口额176744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8.4%。
2018年全市共实施市外国内资金项目812个,引进市外国内资金1023.5亿元,增长12.0%,其中引进省外资金886.5亿元,增长21.0%。实际使用外资495.6万美元,下降56.0%。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户,合同外资金额454万美元。[1]
旅游
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4290.9万人次,增长19.8%;旅游总收入368.3亿元,增长30.1%。年末,全市拥有星级饭店 24家;国际国内旅行社 39家;国家级A级以上景区20个,其中AAAA级5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1]
金融
2018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7.4亿元,增长5.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847.4亿元,比上年增加128.0亿元,增长7.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76.0亿元,增长6.2%。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42.5亿元,增加145.7亿元,增长14.6%。存贷比61.8%,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2018年玉溪市共有产险公司15家、寿险公司11家,代理公司3家。全市实现保费收入44.8亿元,增长9.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0亿元,增长9.2%;人寿险保费收入25.8亿元,增长9.0%。全市赔款支出14.3亿元,赔付(给付)率为31.9%,其中财产险业务支付赔款9.1亿元,赔付率47.9%;人寿险业务给付赔款5.2亿元,给付率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