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有何危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怎么办)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有何危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怎么办)吸烟几乎所有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无论男女老幼肥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都会偏低,可能与肝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转移去运载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有关。肥胖易患冠心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低可能也是原因之一。遗传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会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或缺乏,例如摩洛哥的丹吉尔岛病,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以及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换酶缺乏等,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肥胖
中老年人到医院看化验单时,很注意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是否正常,这三项中有一项超标,便认为血脂高,然而人们常常忽略了人体中对抗血脂高的“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包括了两个组成部分,即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胆固醇(C)前者可将后者从动脉壁上运载到肝脏内分解,而胆固醇只是一种排泄物。由于高密度脂蛋白提纯较难,因此临床上只能通过检测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来判断其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一种脂蛋白,具有清除体内多余血垢、清洁血管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抗高脂血症、抗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指南》中,也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为:合适范围,≥1.04mmol/L(40mg/dl);升高,≥1.55mmol/L(60mg/dl);降低<1.04mmol/L(40mg/dl)3个层次。有研究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每升高1%(相当于1mg/dl或0.03mmol/L),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可降低2%~3%,反之亦然。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有人体检报告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遗传
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会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或缺乏,例如摩洛哥的丹吉尔岛病,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以及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换酶缺乏等,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肥胖
几乎所有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无论男女老幼肥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都会偏低,可能与肝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转移去运载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有关。肥胖易患冠心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低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吸烟
吸烟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吸烟量越多、时间越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低。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不吸烟者低11%,女性低14%。据统计,无论男女吸烟者,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不吸烟者低0.13~023mmol/L(5~9mg/dl),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增加0.1%,就意味着患冠心病的危险下降1.5%~2%。
病理因素
有些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影响HDL-C水平,直接影响的有原发性家族性脂肪代谢障碍,间接影响的有糖尿病、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机能亢进、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理因素导致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治好原发病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恢复正常水平。
减轻体重
临床试验证实,减轻体重不仅能降低血脂,还能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应。
适量运动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胆固醇,从而间接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戒烟
吸烟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那么戒烟肯定是必须要做的。
控制饮食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引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故建议少摄取高碳水化合物,包括各类糖类甜点;可增加粗粮的摄取。
生活方式改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不升高的患者,可进行药物治疗。现有的调脂药物都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但尚无单独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