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交通枢纽中心(宝安人出行受益)
深圳市福田区交通枢纽中心(宝安人出行受益)当日,西乡交警中队民警李少平正在该路口执勤。他认为,经过几个月的创文工作,行人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升,“禁摩限电”让拉客仔在大路口出没时也多了几分恐惧。他认为,因为非机动车道设置等原因,目前仍有非机动车,特别是共享单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仍存安全隐患,下一步自己也会将工作向这方面偏移。= 行人安全意识大提升 =在红灯前,市民自觉等候文明通行。服务感受交警李少平
“红绿灯”下的文明是城市文明最直接的体现
今天让我们将镜头对准市民和交警
与他们畅聊创文后交通文明变化情况
24日晚高峰,记者在西乡大道与前进二路交会处看到,路口秩序井然,绝大部分行人、电单车都能依照红绿灯指示行走,不少机动车在右转时能主动停车礼让行人。就像市民Linda说的一样,交通文明让自己过马路时增添了几分安全感。
在红灯前,市民自觉等候文明通行。
服务感受
交警李少平
= 行人安全意识大提升 =
当日,西乡交警中队民警李少平正在该路口执勤。他认为,经过几个月的创文工作,行人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升,“禁摩限电”让拉客仔在大路口出没时也多了几分恐惧。他认为,因为非机动车道设置等原因,目前仍有非机动车,特别是共享单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仍存安全隐患,下一步自己也会将工作向这方面偏移。
小铁骑队员卢穗皓
= 文明出行让市民受益 =
作为铁骑队员,每天早晚高峰都会参加路口秩序疏导。卢穗皓认为,路口秩序有了较大改善,但非机动车上机动车道情况依然严重。“我们会象征性处罚20到50元,但处罚不是目的。”卢穗皓表示,安全文明出行是需要全民素质提升的工作,最终受益人也是行人。他还提醒司机,个别家长没有给孩子安装安全座椅,养成好的驾车、坐车习惯并不难,别等发生交通意外后才来惋惜。
网格员刘一峰
= 看到成果 动力十足 =
宝安实施路长制后,刘一峰每天早晚高峰也要到该路口支援。刘一峰也认为路口通行情况有了较大改观。过去,偶尔还有闯红灯的市民无视义警、义工手中的红旗,但慢慢的,一旦有人闯红灯或者对劝导行为进行顶撞,周围市民都会投来“蔑视”的眼神。路口的拉客仔也少了,汽车礼让的行为也多了,让他看到了自己工作的成果,继续干下去的动力也足了。
义工黄广全
= 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
黄广全回忆,在创文工作之前,这个路口交通秩序较为混乱,拉客仔经常“见缝插针”存在安全隐患。创文工作启动后,交警、义警、义工等齐上阵,除了执法外,更重要的任务是进行宣传引导,呼吁大家养成红绿灯下的文明,这是对个人交通安全最好的保护。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市民文明过马路的习惯渐渐养成了,但还有个别市民仍不理解政府用心,不听劝导仿入无人之境。为了让好习惯保持下去,他将和身边的义工朋友们一直坚持下去,继续巩固文明成果。
服市民点赞
市民刘梅
= 每天都能看到执勤人员 =
刘梅每天接送孩子都要途经该路口,每天也都能看到执勤人员。“政府这样做挺好的,特别是我每天都会带着孩子经过该路口。”刘梅说,过去即便是绿灯,还要左右望望是不是有电单车冲过来了,特别是拉客仔,随时都有可能窜出来。现在好了,除了劝导外,交警的执法也更严了,让违章电单车无处藏身,自己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也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市民linda
= 养成好习惯获得安全感 =
Linda为创文工作点赞。“在各个路口安排人员疏导的做法值得推广,希望能继续坚持下去。”Linda说,看绿灯过马路、斑马线上机动车需礼让行人大家并不是不知道,而是过去的氛围出了问题,有人带头违规,后面跟着的人就多了,需要好习惯的带头人。义工、义警,特别是交警身影出现在路口时,大家开始按照规则行走,当大家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从中获得安全感后,“红绿灯”下的文明自然就形成了。
市民王源
= 小朋友学会安全过马路 =
王源是一名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当记者问起“什么时候才能过马路”时,孩子回答道:“老师教过,要看到绿灯的时候才能过马路,要不交警叔叔会抓的。”王源说,妈妈每次到了路口都会等绿灯亮起来才过去,自己也会学习妈妈的做法。
改进建设
市民何润豪
= 呼吁广大车友礼让行人 =
何润豪说,行人、非机动车都遵守交通规则了,开车时明显感觉更畅通了。过去在右转斑马线前停车礼让行人,后方经常有司机不理解,还不时传出催促的喇叭声。“现在好了,能养成好习惯的司机朋友们也越来越多了,出行文明实际是为自己在路面上节省时间。”何润豪同时呼吁广大车友,在各路口,特别是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处,一定要降低车速,礼让行人,因为创文是需要全民参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