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写清明景色的句子(清明有感原创)

写清明景色的句子(清明有感原创)“岁月无情催人老,生死有命各凭天。就这样爷爷在担心恐惧中一步步走到了9月7号那天,那天也是我的生日。我是半夜2点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当时就有不祥的预感,妈妈跟我说,爷爷走了。我没了睡意,起床一个人走到了操场上,呆呆的在操场坐着,感受着亲人离去的滋味。就这样一直看着天亮了起来,然后买票,回老家。回家后,我问我的堂弟,他当时是见了爷爷最后一眼的,我问他爷爷最后走的时候是怎样的,堂弟说,爷爷一直在说,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很害怕的样子,而且全身突然之间汗水淋漓。我知道这是四大分离,很痛苦,就像龟脱壳一般,死亡这门功课是人人都无法逃避的,我很想很想用我所学的这点东西能让爷爷最后走时少点痛苦,甚至往生佛土。但奈何修为不够,唯一能做的就是守灵时,不停的念诵心经。如今喜欢操心的奶奶还在我们身边,还在操心着,只要有老人在这个家就不会散,我们每年都会在一起相聚,老人就是家族的一个宝,凝聚了所有人的共识。人这一生

写清明景色的句子(清明有感原创)(1)

在写关于我对亲人的思念之前,我想先说一下这篇文章的缘起。其实刚开始加入“品学赏墨读书会“,我是抱着观望的态度,更没想到自己现在会认真的坐在这里写一篇文章。我想这可能是我性格使然,在群里遇到话题就想插话,想把自己的看法说一下,结果哪知不小心吸引到了王总的注意,然后王总就很真诚的让我做第一次读书会分享,我天生就不会拒绝别人,尤其是我感知到别人是善意的,就更加不会拒绝。

但也就是在这种虽然很被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有了变化。平常闲的没事的时候,玩玩手机,看看电影。现在却是会想着看看雪漠老师的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仿佛雪漠老师就在我耳边,跟我娓娓道来一样。除了读书,还有群里各位前辈每天的分享和回复都给我受益良多,前几天我问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其中沐阳老师的一席话让我非常震动,他说:“兄性格也,此性格小时便是,宜发勇力,不易受屈,稍受易发“。听了这几句,我当时挺震惊的,有种被人看透的感觉。那一刻我想了很多,小时候的各种事都回想起来,无一不验证。从小就是心直口快,不能受委屈,喜欢打抱不平。但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不能受委屈是不行的,大丈夫,应当能屈能伸,以苦为乐。可平常真的很难听到如此良言,尤其是随着年龄增大,再加上浙大的光环,回到家里,叔叔阿姨都是夸赞,我光荣的成了他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这种环境久了,很容易让人迷失,有的时候我就需要这种让我猛地一下警醒的话。所以非常感恩能在如此一个充满正能量和包容的群里。这次王总又给了我机缘让我去写对亲人的思念。但我想对我,对我的家族,这也是我应该做的一件事。

我的成长经历可能跟大多数孩子不同,因为父亲在部队,所以全家都是随着父亲工作调动而转移,因此我幼儿园上了三个,小学上了三个,初中上了三个。所以我从小就对离别特别的敏感,总是刚熟悉了一阵子,就要说拜拜。尤其是三年级的时候由于父母很忙没空管我,把我送到了寄宿学校。我至今都记得在那的第一个夜晚,不知怎么的我就突然想起人都会有一死,想起爸爸妈妈早晚有一天也会离开我,那我是不是就永远看不见他们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啊。结果就在那个夜晚,我把自己丢在了那个情绪中,无法自拔,泪水汹涌而出,但旁边还有同龄的孩子在睡觉,我忍着不敢哭出声。独自一人走到窗边,看着月亮,就这么哭着。最后也不知怎么就睡着了,也许哭累了吧。不过这样的夜晚只有那一次,我也从来没跟父母讲过。而且慢慢随着年龄增大,这种恐惧似乎也慢慢变弱了。所以有时候想想我也挺可笑的,明明我有更长的陪伴父母的时间,而我在难过,而当日子一天天过去的时候,离最终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的时候,我反而不恐惧了,甚至在青春期的时候还跟父母闹别扭。

我想年少可以不懂事,但最怕的是老天不给等到你懂事那一天的机会。所以我现在非常感恩,我感恩我在叛逆期的时候,父母的包容和耐心,我感恩我自己能这么快的明白这个道理,我感恩老天给了我机会去让我明白。我现在还可以跟爸妈交流,我还能感受到来自父母无私的爱,我还有时间去爱去孝顺他们。而且我跟我父亲的关系也是远超普通家庭父与子的关系,甚至有时候说的话有点类似于朋友之间的那种情感,很多叔叔都非常羡慕我跟我爸爸这种情感,无话不谈。而他们的父子关系却往往更像是仇人,仇人还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但偏偏还有个父子身份拉扯着,这可真是一件太痛苦不过的事了。

我上面说了这么多我跟我父母的,其实我更想说我父母那一代的事情,他们对我爷爷奶奶太奶奶的爱我是看在眼里的,说教从来就不是最好的教育,潜移默化的行为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其实什么都懂,他们用心在感受,他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父母的爱,而这种感受就是最好的教育,无言的教育是直接在跟灵魂沟通的。

我爷爷是2015年9月走的,但我爷爷的离去有点出乎我的意外,因为我爷爷生前一直很乐观,爱唱京剧,喜欢打门球,从来不操心。而奶奶却是喜欢操心的主,心脏前几年前甚至做了搭桥手术,但即便是这样她也依然闲不下来。每年过年,我爸他们那一辈三兄弟回爷爷奶奶家过年,无论她的三个媳妇怎么劝她,她是绝对闲不下来的。一定要在厨房忙里忙外,甚至有时候我们都佯作生气的口吻劝她休息也没用,大道理小道理讲了一大堆,说只要你好,我们全家都好,你只要别操心,我们什么事情都可以搞定的等等等等,不过奶奶是一句也听不进去,非要忙活。而爷爷则是乐的逍遥自在,唱京剧,打门球玩的不亦乐乎。我们全家都以为像爷爷这样的生活可能会更长寿,可没想到就在2015年,一向身体非常好的爷爷突然得病了,去医院检查白血病外加肾衰竭。一种就很可怕了,而且这两种还是互相促进的。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短短几个月爷爷就瘦成皮包骨了。

我因为懂点佛学,网上买了唱经机和佛乐寄了过去,希望爷爷平常多听听。甚至下载了很多关于念佛能治病的文章给他看,但我们家没有信佛的,他们更相信所谓的科学和西医。甚至他们觉得我一个读了博士的人怎么还这么迷信,每次回家我都试图“传法“,但效果都没用。一方面我怪我自己智慧和功力不够,无法使人信服,如果我能像雪漠老师那样治好一些疾病,也许他们也就会信了。另一方面也很不理解,为什么我觉得很浅显的道理,他们却怎么也不明白。

就这样爷爷在担心恐惧中一步步走到了9月7号那天,那天也是我的生日。我是半夜2点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当时就有不祥的预感,妈妈跟我说,爷爷走了。我没了睡意,起床一个人走到了操场上,呆呆的在操场坐着,感受着亲人离去的滋味。就这样一直看着天亮了起来,然后买票,回老家。回家后,我问我的堂弟,他当时是见了爷爷最后一眼的,我问他爷爷最后走的时候是怎样的,堂弟说,爷爷一直在说,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很害怕的样子,而且全身突然之间汗水淋漓。我知道这是四大分离,很痛苦,就像龟脱壳一般,死亡这门功课是人人都无法逃避的,我很想很想用我所学的这点东西能让爷爷最后走时少点痛苦,甚至往生佛土。但奈何修为不够,唯一能做的就是守灵时,不停的念诵心经。如今喜欢操心的奶奶还在我们身边,还在操心着,只要有老人在这个家就不会散,我们每年都会在一起相聚,老人就是家族的一个宝,凝聚了所有人的共识。人这一生恐怕福禄已定,你可以选择忽视死亡,先快活着,但死亡这个怪物,它不管你采取什么态度,它就在那里,冰冷冷的看着你,直到你真的要与它真刀实枪面对时,它还是它,无情决绝。最后以一首我在爷爷守灵期间写的一首诗作结尾吧。

“岁月无情催人老,生死有命各凭天。

七十九载春和秋,如今化为尘下土。

肉身躯壳可消亡,家风精神永难忘。

壮怀犹在风云上,音容长留天地间。”

作者yinshi12345678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