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唢呐白事出殡迎女儿(以诚信传家的王氏唢呐后人)
徐州唢呐白事出殡迎女儿(以诚信传家的王氏唢呐后人)此后,王红福三个儿子的子嗣中又各自走出了以唢呐为生的领军人物,分别是:王高林、王宝林、王金林,他们也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在南关这片地界上各领风骚,演奏着笙、唢呐、二胡等传统乐器,成就了“王家鼓班”的美名。由于耳濡目染,他的三个儿子中,除了二子王连生不擅唢呐技艺外,长子王旭生、三子王焕生都是打小就学会了吹唢呐,后来也都子承父业,各有天地。二子王连生虽然不吹唢呐,却是通音律、喜戏曲、擅写谱、精打板,是省城一些社区不折不扣的票友。南关村,地处忻州古城南门外,历来为忻州“四门两关”之首。村内曾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典型的城中村。南关村又是晋国救孤义士程婴文化遗址较为集中的地方,历来恪守忠孝、仁义诚信、匡扶正义、民风纯朴。然而,这里却产生出一个延续至今已经历四代或者更为久远的一个民间音乐世家,这在当地并不多见。10月中旬,这个家族的核心成员接受了笔者的专访。王红福 德艺双馨唢呐传家在王红福后辈人的描
著名唢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高林在演奏中
王宝林、王慧云父子同心演奏
文/李海燕
唢呐是种古老民间的传承,千百年来,是晋北一带老百姓红白喜事必请的乐器。唢呐声一响,高亢而明亮的声音便会传遍方圆数里,粗犷的演奏又能够把或喜或悲的情绪都渲染得更加浓重。所以说,唢呐是灵魂的发声,演奏者是对生命真谛的唱响,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味和对生命的尊重。
南关村,地处忻州古城南门外,历来为忻州“四门两关”之首。村内曾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典型的城中村。南关村又是晋国救孤义士程婴文化遗址较为集中的地方,历来恪守忠孝、仁义诚信、匡扶正义、民风纯朴。然而,这里却产生出一个延续至今已经历四代或者更为久远的一个民间音乐世家,这在当地并不多见。10月中旬,这个家族的核心成员接受了笔者的专访。
王红福 德艺双馨唢呐传家
在王红福后辈人的描述中,这位老祖宗应该是个很和气、有头脑、特真诚的老人。为了糊口、谋生,打小跟着舅父,拜师学艺,学会了吹唢呐,此后拖儿带女,走街串巷,吹唢呐、领鼓班为生。
由于耳濡目染,他的三个儿子中,除了二子王连生不擅唢呐技艺外,长子王旭生、三子王焕生都是打小就学会了吹唢呐,后来也都子承父业,各有天地。二子王连生虽然不吹唢呐,却是通音律、喜戏曲、擅写谱、精打板,是省城一些社区不折不扣的票友。
此后,王红福三个儿子的子嗣中又各自走出了以唢呐为生的领军人物,分别是:王高林、王宝林、王金林,他们也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在南关这片地界上各领风骚,演奏着笙、唢呐、二胡等传统乐器,成就了“王家鼓班”的美名。
1964年,王红福去世,摊子交给了三子王焕生。只要提起“焕子”,乡里乡邻们都会伸出大拇指称赞,吹、打都不错,管子吹得细腻,为人处事又讲诚信,走东家串西家,合作往往非常愉快。所以,谁家有红白喜事儿能请到他们,觉着又红火又有面子,因此“王家鼓班”更是名声在外。
王焕生 方圆叫座的好吹鼓手
王焕生并不识谱,所演奏的也基本是些传统曲目,全凭好听力和好记性,以及父亲当年的口传心授。
唢呐是一个非常难学的乐器,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因此,他在当年跟随父亲学习唢呐时也是非常认真,没事了就拿起来练习。为了不打扰邻居,经常会到离家很远的地里练,从不间断。
父亲过世后,王焕生接过了鼓班摊子,以艺服人,以诚待人,不长的时间便在行内有了影响力。人常说:“后生可畏”,为了适应市场,儿子王金林还探索出与时俱进的唢呐新曲牌,从人们耳熟能详的婚曲《打金枝》、丧事《青天歌》、法事《风入松》等唢呐曲牌,到后来的《走进新时代》《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既富有时代气息,又有时代风味,深受群众欢迎。
在忻州当地,唢呐艺人被唤作“吹鼓手”,王焕生就是一个地道的“好吹鼓手”。曾经只要有他的演奏现场,总是被挤得满满当当,一边是父子同心铆着劲儿地吹,一边是观众过瘾地听。
眼下,儿子王金林在领班吹打之余,还打理着其他事情,但这并不影响他和堂兄弟王宝林成为南关地区一呼即应的“班主”,他们也乐意这么被称呼,因为乡亲们认这块“王”字招牌。所以,王家唢呐总是那么忙,东家开工,西家剪彩,都喜欢请去吹上几曲。他们也说:“唢呐是个好东西,只要还有力气,就会一直吹下去!”
王高林 山西管子吹出黄土情
已经从山西省歌舞团民乐团退休5年的王高林,是这个家族的一杆“旗帜”。
即便是他,也实在记不清到了他们这一辈,唢呐吹了多久,到底延续了多少代,仍然是个模糊的概念。因为他只知道,爷爷的爷爷,或者是更远的祖宗们,也都是以一把唢呐为生。而王高林关于唢呐的启蒙,正是源于自己的爷爷。
9岁时,王高林回老家南关度假,爷爷带着他出去玩,看着爷爷吹奏唢呐时的投入,锣鼓钗儿地热闹不已,便萌生了学艺的念头。央求爷爷教他,自然是不乐意,说学吹唢呐社会地位不高,没什么出息,嚷嚷着烦了,干脆后来出门干活儿不再领他,大家走老远了,他小小的身影就跟在后头,在菜地里头追着撵着让带上自己。
凭着爷爷随意给他的一把小唢呐,王高林很快就能吹出些调调来了。到了事宴上,小小年纪坐在那里,鼓起腮帮子吹得有板有眼,人们给逗乐了:小家伙好啊,人不大,吹得还不赖,好玩,好奇,也喜欢,于是再有东家在挑鼓班时,便专程点王高林,主人家在付费的时候,还会特意给他包个小红包。
孙子成了鼓班的“招牌”,爷爷更是名声在外,活儿揽得越多了。于是在12岁时,正在路边吹得起劲的王高林,被回乡演出的老乡、著名唢呐演奏家胡金泉(忻府区奇村人)发现,主动要带他去山西省歌舞剧院调教。1965年,王高林14岁时,正式拜胡金泉为师,这一拜,便有了一生的师傅;这一拜,便成就了一生的唢呐事业。
王高林的演奏音色纯美、技巧娴熟,既有高雅之风韵,又不失民间之俗美,多次在全国民乐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几十年的唢呐演奏生涯中,他自创自演了几十首带有浓郁山西风土人情的唢呐独奏曲以及民族音乐作品,培养了以郭雅志、石海彬、孙云岗为代表的一大批活跃在当今唢呐界的优秀演奏家、教育家,被弟子们亲切地誉为“山西唢呐之父”。
2011年王高林退休,开始关注唢呐的传承发展,致力于研究管乐器,出版了《研究实用新型山西大管》一书,还与中国吴氏管乐社总经理吴景馨女士一起,研发出了山西大管,填补了山西没有大管的空白。
王高林深深热爱着家乡忻州“八音胜地”的独特民俗文化,他说自己虽然在省城太原长大,但家乡丰厚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总也萦怀在心,于是他写进了《黄土情歌》《黄河水情深》等曲子里,厚重古朴、张弛有度的旋律,总能令人回味无穷。
今年6月17日,王高林和他来自全国及海外的50多名学生同台演出“中国梦·唢呐情”音乐会,作品题材形式丰富多样,采用独奏、协奏、重奏等多种方式,将晋北吹打乐的经典曲目《大得胜》、笛子协奏曲《走西口》、打击乐《戏文武韵》等一一奏响,轰动了省城。
王慧云“吹”出来的大学生
个头并不算高的王慧云,五官清秀,今年35岁。他是这个家族到他这辈里惟一一个“80后”吹唢呐的,也是文凭最高的一个。他读了4年大学本科,系统学习了中国民乐后,开始变得自信满满。他说,打小的唢呐学习,受伯伯影响很大。“王高林”,这张家族的至高荣耀,一直影响到他的当下。
12岁时,父亲刻意给了他和姐姐一人一把唢呐,让站在屋子对面的玉米地里练习。母亲成了当然的监工,边做饭,边循声,听见声音远了,知道是玩去了,便唤回来,如此经年。
吹唢呐是枯躁的,当他憋红小脸吹出了人生的第一个曲子《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慢慢地,便跟着父亲跑事宴,开始是玩儿,再后来在父亲的有意安排下,吹上两下子,人们稀罕小娃娃露脸,又吹得好,总是一片叫好声,慢慢地也就有了感觉。经父亲当年办起的一所艺术培训学校的郭老师指点,1999年,他报考了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2002年,考取了天津音乐学院器乐本科专业,再后来是毕业分配,选择了回母校任教,成为这里一名年轻的教师,从事唢呐教学。
与祖辈、父辈不同的是,他喜欢把祖传的唢呐曲牌子“翻译”成五线谱,他吹响的《红旗渠上红旗扬》总能叫好,而诸如《一枝花》《正月十五闹雪灯》《社庆》的曲子,吹奏起来也是如行云流水,引人入胜。
王慧云坦言,人生的关键时刻少不了伯伯王高林的指点和引导,他在工作间隙,也总会到伯伯那里去看望,瞅着花甲之年也歇不下来的老人,仍在办公室鼓捣他的资料,摆弄他的山西管子,心里总会有一番深深的敬意升起。
用父亲王宝林的话说,农民家庭,靠一把唢呐吃上公家饭,又受人尊敬,“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于是,他这个家族里头学历最高的佼佼者,从2000年起,也是在山西省艺术院校的各类独奏比赛中频频获奖,技艺日增。
年轻的王慧云并不否认唢呐是晋西北黄土高原上原生态文化植被中的天籁之音。他一直记得伯伯王高林的话,“唢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能够像美德一样,可以代代相传、绵延传承。”因此,他也坚信,唢呐作为晋北最本土的乐器,已经成为忻州人生活的一部分,一直就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只要愿意相信自己的民俗文化,不断提升对于文化的信仰,“要走多远就能走有多远”!
【相关链接】
王氏民间音乐世家微档案(有记载的)
第一代,王红福,师从舅父,是享誉十里八村的唢呐好手。
第二代,王红福育有三子,长子王旭生、次子王连生、三子王焕生。
第三代,王旭生之子王高林,王连生之子王宝林,王焕生之子王金林。王高林为王氏家族“领军人物”,原山西省歌舞团民乐团团长,著名唢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宝林、王金林现仍为南关当地鼓班班主。
第四代,王慧云,王宝林之子,现任太原市艺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