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喉癌做病理有危险吗(让喉癌患者正常发声是我的追求)
早期喉癌做病理有危险吗(让喉癌患者正常发声是我的追求)“在头颈部肿瘤乃至全身肿瘤中,喉癌属于治疗效果比较好的。”刘学奎说,早期喉癌经规范化治疗,五年生存率能达到80%~90%,大部分患者可以长期存活。但与不少癌症一样,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治疗并不简单。这是刘学奎过去20多年最常做的手术之一,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钛网重建喉功能的医生。▲刘学奎“喉咙切除了,我会重建一个”画面是直白的。喉咙从上往下切开,表皮与肌肉被拉向两边,肿瘤完整暴露,切除病灶、清扫淋巴结,再将轻薄的钛网补上。在未来的日子,这片小小的金属网将代替被切除的喉组织,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喉咙,让患者正常饮食、发声。
2月9日,陈伯拿着一张报纸走进东风东路651号。
报纸有些残旧了,右上方被画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那是一则关于喉癌预防和治疗的报道,主角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大肿瘤中心)头颈科主任医师刘学奎。在报道中,他提及自己的创新技术——利用钛网支架进行喉重建。
这是陈伯最后的希望。他是一名喉癌患者,几年前在其他医院做过手术,没想到又复发了,且已是晚期。他还想活下去,四处求医却无果。
“已经是晚期了,还有机会治疗,却没法保喉了。”为陈伯做了详细检查后,刘学奎非常惋惜。作为国内知名头颈外科专家、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咽喉肿瘤专委会主委,他曾为无数患者切除病变的喉组织,也亲手用钛网为患者重建喉咙,“让患者正常发声、正常生活,这是我的追求。”
▲刘学奎
“喉咙切除了,我会重建一个”
画面是直白的。喉咙从上往下切开,表皮与肌肉被拉向两边,肿瘤完整暴露,切除病灶、清扫淋巴结,再将轻薄的钛网补上。在未来的日子,这片小小的金属网将代替被切除的喉组织,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喉咙,让患者正常饮食、发声。
这是刘学奎过去20多年最常做的手术之一,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钛网重建喉功能的医生。
“在头颈部肿瘤乃至全身肿瘤中,喉癌属于治疗效果比较好的。”刘学奎说,早期喉癌经规范化治疗,五年生存率能达到80%~90%,大部分患者可以长期存活。但与不少癌症一样,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治疗并不简单。
“临床上,喉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放射治疗、手术治疗、放射和综合治疗。”刘学奎介绍,不同分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手术是主要手段。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喉部分切除术——根据肿瘤范围大小切除癌瘤在内的组织,保存部分喉功能,患者术后发声、吞咽和呼吸功能可大部分恢复。但后遗症也很明显,容易造成喉软骨支架缺损、喉狭窄,患者需进行气管切开并终身戴气管套管。
气管套管日常护理繁杂琐碎,患者需及时擦除痰液、更换气管纱布垫、定时清洗消毒内管等,咳嗽说话,偶尔痰还会从套管中飞出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有什么东西能把切除的部分喉组织补回来,为患者重建一个喉咙?”刘学奎一直在思考。在临床实习时,他就见过一些患者因此郁郁寡欢,甚至拒绝接受手术,为此,1994年攻读耳鼻喉科硕士研究生时,他就开始研究喉支架重建问题。
最初,他选定的材料是陶瓷。这种物质表面布满无数小气孔,能诱导周边的软骨组织长进去,但临床应用不理想,只能遗憾放弃。
2004年,来到中大肿瘤中心后,刘学奎发现了另外一种更理想的材料——钛。这是一种质地轻盈、坚韧和耐腐蚀的金属,与人体长期接触也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已广泛应用于骨科、颅骨缺损修补中。在成人喉气管狭窄或缺损的外科修复中也有应用,但多为带孔的长条状或板块状,难以塑形,无法解决喉气管缺损大小、形状不同的问题。
刘学奎创新性地选择了钛网,其硬度适中,可根据喉气管缺损范围和形状进行剪裁、塑形,也可保证支架不致塌陷。2006年,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他带领团队成功进行了动物实验,一年后开启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这项新技术为临床喉功能重建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方法。
“根据肿瘤情况切除多少,就用钛网支架补多少,维持喉的完整性。”刘学奎说,患者术后很快就可恢复正常呼吸与发声,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这项创新技术很快得到国际关注及认可。2010年,相关的论文在耳鼻喉专科权威杂志Laryngoscope发表。同年,刘学奎应邀到韩国,在第四届国际头颈肿瘤大会上发言。
2011年,钛网重建喉功能被中大肿瘤中心批准为新技术项目,成为头颈科常规手术。刘学奎更忙了,经常被邀请到广西、江西、湖南、海南等地,指导当地大医院将此应用到临床上。
无数患者因此受益。李华(化名)是四川绵阳某个县医院的外科医生,也是一名喉癌患者,原本预定在当地市医院做全喉切除手术。与喉部分切除术不同,全喉切除对喉功能破坏严重,术后无法自然发声。他很不舍,“作为一名医生,以后都不能说话了,还怎么跟患者交流?”
为了不让父亲留遗憾,手术头一天晚上,一直陪伴在旁的女儿试着上网搜寻是否有其他治疗方式,无意中在广东卫生在线看到有关报道,又搜索了刘学奎团队发表的论文。父女俩当即决定取消手术,第二天一早飞到广州。
最终,在刘学奎手下,一片轻薄的钛网代替被癌细胞侵袭的喉组织,李华的喉咙保住了,正常发声,他又回到了熟悉的岗位,继续为他人祛除病痛。
刘学奎的探索也没有停止,“以往钛网支架形状全靠医生凭经验手工制作,难免会出现与患者喉部不够吻合的情况。”刘学奎说。根据中国人喉咙的特点,他设计了几种不同规格的钛网,临床应用时只需要微调,就能最大限度贴合患者喉部。目前,这一创新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刘学奎还在积极进行成果转化,争取早日实现钛网喉支架产品化,造福更多的喉癌患者。
然而,再好的手术也会给患者留下不可逆转的创伤。近年来,为了帮助患者保喉,刘学奎致力于使用PD-1免疫治疗喉癌的临床研究。这种新型免疗法主要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促使其更有效率地杀死癌细胞。“我们前期研究数据显示在化疗的基础上加上免疫治疗,不用做手术,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治愈喉癌的同时也能保护喉功能,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他说,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值得期待。
“职业和事业结合,我乐在其中”
一张透明的玻璃墙将空间隔开。一侧是操控室,刘学奎稳坐在操控台上,手脚灵敏指挥机器;另一侧是手术室,机械臂按照预先设定,经患者腋窝处入路。
躺在床上的患者乳腺癌术后检查又发现了甲状腺癌,需手术切除。传统手术一般会在脖子留下6厘米的切口,影响美观。达芬奇机器人解决了这个问题,刘学奎从此前乳腺癌手术切口的腋窝处建立通道,在内镜辅助下完成手术,脖子上毫无手术疤痕,满足了患者对美的追求。
从利用钛网支架重建喉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从保喉到避免“割颈”,从医18年来,刘学奎对医学创新的探索从未止步,他也越来越喜欢治病救人的感觉,“一开始只是把医生当作职业,喜欢上之后,职业和事业完美结合了,不会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
在医院里,刘学奎被称为劳模。“导师的门诊量、手术量在科室里数一数二,对每一个患者都很负责。”头颈科医生吴迪说。他从硕士研究生起就跟着刘学奎学习,至今已有10来年。在刘学奎身上,他看到了医者对知识的无穷追求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并深受影响。
晚上八点多,中大肿瘤中心灯火通明,一道身影急匆匆赶回病房,那是刚下班不久的刘学奎。几分钟前,有位鼻咽癌患者术后大出血,他接到电话,连忙折回来处理。
在许多个夜晚,头颈科医生林宏盛常看到类似的情景。他是刘学奎的博士研究生,两年来一直跟着出门诊、做手术。“刘教授对患者非常上心,出现什么问题,不管再晚他都会回来。”林宏盛说。
▲刘学奎与他的同事
林宏盛眼中的导师和蔼可亲,进病房永远面带微笑,会拍拍患者的肩膀,同患者握握手,还会开开玩笑,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肿瘤患者面对的是死亡,医术之外还要有人文情怀。”在刘学奎看来,医生与病人是战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疾病。为了与患者达成共识,他会不厌其烦地沟通、交流,“一旦有了共同的认知加上彼此信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一位甲状腺病人,颈部和胸腔上纵膈淋巴结出现大面积转移,跑了几家医院都说没办法手术清除,只能吃靶向药维持,能活多久算多久。经人推荐,他找到了刘学奎。检查过后,这位头颈外科专家只给了一个答案:“我们可以尝试,只要你相信我们。”在患者的信任和充分配合下,手术很成功。
有时沟通也会受阻,尤其是患者需要做全喉切除手术时。“因为术后不能正常说话,不管医务人员怎么解释,有些患者也很难听得进去,甚至拒绝做手术。”刘学奎说。
他的办法是让患者说服患者。来自东莞的钱伯10多年前做过全喉切除,装上了电子喉,努力练习后已经可以正常交流,他一直跟着刘学奎随访,两人因此成为好朋友。
每次来复诊,钱伯都会习以为常地承担一项任务——到病房给即将做手术的患者讲讲心路历程。效果很明显,有位患者得知自己要切除喉咙,再也不能说话,非常抗拒,表示宁死也不做手术,最终是钱伯说服了他。“让已经做过手术的患者来证明,术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更容易让患者恢复信心,配合治疗。”刘学奎说。
这样的启发也来源于患者。2009年,刘学奎在加拿大进修结识了一位台湾患者。他原是一家餐厅的老板,确诊了晚期胃癌,一开始非常恐慌,对医生说的话半信半疑,拒绝手术。当地有一个由康复病人组成的志愿团体主动跟他交流,展示术后的生活状态。患者渐渐转变心态,积极接受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最后还卖掉自己的餐馆,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者活动,帮助当地的华人。“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刘学奎说,回国后他就在自己的团队里让患者治愈患者,后来逐渐扩大到整个科室。
2021年12月,头颈科在黄埔院区举办了一场医患联谊活动,几位老病友上台分享了成为无喉者的感受。台下的杨叔满脸激动,半个月前他做了全喉切除术后,情绪低落焦虑,听了其他病友的分享后,才展露笑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我一直觉得,做医生只要真诚为患者解决问题,患者总会感受到的。”刘学奎说着,眯着眼睛笑了起来,“而每次看到患者手术康复重新投入工作、生活,心中那份喜悦也难以言喻。”
记者 | 曾剑萍
编辑 | 梁沐 吴秋秋 责编 | 张秀丽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