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有必要做心肺复苏(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什么情况下有必要做心肺复苏(什么是心肺复苏术)停搏20~30秒呼吸断续或停止,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或紫绀;停搏10~15秒可发生阿-斯综合征,伴有全身性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绝大多数病人无先兆症状,常突然发病。少数病人在发病前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症状。心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停搏3~5秒 ,病人有头晕和黑朦;停搏5~10秒由于脑部缺氧而引起晕阙,即意识丧失;
在上一文《什么是猝死?诱发原因和疾病有哪些?如何预防和院外自救》中,讲到了心肺复苏术,本文就来具体学习这一救命的技术。
心肺复苏术基本概念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
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心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1、心源性心脏骤停;2、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病人无先兆症状,常突然发病。少数病人在发病前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症状。心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停搏3~5秒 ,病人有头晕和黑朦;
停搏5~10秒由于脑部缺氧而引起晕阙,即意识丧失;
停搏10~15秒可发生阿-斯综合征,伴有全身性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
停搏20~30秒呼吸断续或停止,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或紫绀;
停搏60秒出现瞳孔散大;
停搏超过4~5分钟,往往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过久而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
辅助检查以心电图最为重要,心脏骤停4分钟内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心室颤动,4分钟后则多为心室静止。
在心脏骤停5分钟内争分夺秒给予有效的心肺复苏,病人可能不留下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损害的后遗症;但若延迟至5分钟以上,则复苏成功率极低,即使心肺复苏成功,亦难免造成病人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性的损害。
心肺复苏术操作之:胸外按压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2、按压方法:
(1)抢救者一手掌根部紧贴于胸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稍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2)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3)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部按压部位,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4)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1:1为恰当。与呼吸的比例同上述。
(5)按压深度成人为4~5cm,5~13岁者3cm,婴、幼儿2cm。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
(1)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
(2)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
(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出现自主呼吸;
(5)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单人复苏方式应为30:2(先吹气2次,按压30次)。两人复苏方式,一人先吹气1次,另一人按压5次,每次吹气1秒以上,如此反复,持续30分钟以上。
3、注意事项
(1) 首先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阻塞。口腔内如有异物应及时清除(包括义齿),为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打下基础。因为维持循环与呼吸功能同等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2)准确、及时判断心跳停止,果断有效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是保障抢救成功的关键。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以保障复苏药物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
(3)操作者准确、熟练、动作要到位。应注意按压正确部位、操作手法的准确性。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
(4)按压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胃等内脏。压力要适宜,过轻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过重会使胸骨骨折,导致气血胸。
(5)心肺复苏施救应坚持20~30分钟,如为低温、溺水、触电、药物中毒、高血钾症等患者,可适当延长心肺复苏实施的时间。
4、常见错误
(1)按压部位不正确。
向下错位时则受压部位为剑突,可至剑突受压折断,肝脏受冲击破裂或胃部受压导致呕吐定位向两旁偏移或按压时手指没有翘起时则易至肋骨骨折及连枷胸,导致气胸、血胸。所以按压前一定要按照标准的方法进行定位,手掌根部的长轴应与肋骨的长轴平行,不要偏向一旁,手指、手心翘起,避免接触和按压肋骨或肋软骨。
(2)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导致用力不垂直,按压力量不足,按压深度达不到4~5公分。
正确的方法是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时可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压。
(3)冲击式按压、猛压、揉面式、摇摆式、搓搓板式、按压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导致下次按压部位错误等情况,均可由此引起骨折。
正确的方法是按压要平稳,垂直用力向下,有规律的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左右摇摆,不能冲击式地猛压。按压与放松时间应大致相等。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承受任何压力,否则,心脏则不能充分舒张,从而导致血液回流障碍,影响心脏按压的效果。
(4)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仍在承受一定的压力,影响血液回流。
心肺复苏术操作之:人工呼吸1、开放气道:有三种方法
(1)仰头举颏法:抢救者将一手掌小鱼际(小拇指侧)置于患者前额,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基本垂直,气道开放。必要时拇指可轻牵下唇,使口微微张开。
(2)仰头抬颈法:病人仰卧,抢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压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气道开放。
(3)双手抬颌法:病人平卧,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
注意在开放气道同时应该用手指清除病人口中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者应取出假牙。
2、人工呼吸
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借助急救者吹气的力量,使气体被动吹入肺泡,通过肺的间歇性膨胀,以达到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从而减轻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方法为:打开气道,清除口腔。
(1)急救者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用自己的双唇把病人的口完全包绕,然后吹气1秒以上 使胸廓扩张;
(2)吹气毕,施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及肺依靠其弹性自主回缩呼气,同时均匀吸气,以上步骤再重复一次。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1、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病人心搏已恢复。
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时,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3、其他表现:复苏有效时,可出现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动及四肢抽动。
终止抢救的标准现场CPR应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不可轻易作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如符合下列条件者,现场抢救人员方可考虑终止复苏:
1、患者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
2、无心搏和自主呼吸,心肺复苏(CPR)在常温下持续进行了30分钟以上,紧急医疗服务(EMS)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
3、有EMS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
说明:以下心肺复苏术教学视频来源于网络,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此项抢救技术,特插入本文,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