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的样子(著名音乐家施光南)
施光南的样子(著名音乐家施光南)1940年8月,施光南出生于四川重庆南山,父母为他取名光南,便有“光照南山”之意。01. 音乐天才 光芒初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却因突发脑溢血,在49岁那年永远离开我们,剩下妻子洪如丁与女儿施洪蕾相伴,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洪如丁帮助丈夫完成了生前的愿望,却独自守着两人的美好回忆度日。
我国自建国以来迄今为止只有三位音乐家被誉为“人民音乐家”,分别是聂耳、冼星海和施光南。
出生于战火之中的施光南5岁时就表现出超高的音乐天赋,长大后更是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
他一生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打起手鼓唱起歌》朗朗上口,《在希望的田野上》振奋人心,此外,他还创作了多部歌剧,如《伤逝》、《屈原》等。
施光南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却因突发脑溢血,在49岁那年永远离开我们,
剩下妻子洪如丁与女儿施洪蕾相伴,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洪如丁帮助丈夫完成了生前的愿望,却独自守着两人的美好回忆度日。
01. 音乐天才 光芒初现
1940年8月,施光南出生于四川重庆南山,父母为他取名光南,便有“光照南山”之意。
施光南与父母
父亲施存统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母亲钟复光是黄埔军校第一代女兵,
双亲都是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这让施光南从小就耳濡目染,将爱国刻在心中。
那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没错,但父母的羽翼始终将幼小的施光南笼罩住,保护得滴水不漏,
4岁那年,施光南被母亲牵着小手步入校园。
由于年纪较小,施光南上课听得似懂非懂,总是盯着窗外看,
看飞过的小鸟,看追逐的云朵,看花坛边上的小草,
老师多次摸着他的头告诉他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他却一言不发地跑开了。
5岁那年,被老师推荐参加儿童歌唱比赛的施光南于无意中哼唱的几句旋律被老师捕捉下来给钟复光看,
钟复光看了惊叹不已,小小年纪的儿子对音乐竟然有如此强的感知能力,
家里没有一个人是从事音乐行业的,只能说他是天赋异禀了。
施光南
中学时,施光南被委任一本名为《圆明园歌声》的校刊的编辑工作,
借由“职务之便”,施光南将自己创作的一些曲目发表上去,
但由于想知道身边人公正的想法,便隐去姓名,用一些别扭拗口的外国名字署名。
令他惊讶的是,他所发表的几首歌,在后来的登台演出中被表演了出来,
台下的观众掌声雷动,被如洪水般掌声包围的“外国作曲家”站在台下远远看着、听着,
感觉心脏有什么东西洋溢了出来,将他整个人填得满满当当,原来那就是热爱。
自此,施光南彻底明白了自己想做什么。
中学毕业后,施光南选择考音乐学院,主考老师慧眼识珠,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虽然缺少乐理知识但对音乐万分热爱的小少年,
在他的建议下,施光南先进入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进行系统的乐理知识学习,那年他17岁。
1959年,潜心学习乐理知识后的施光南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歌舞剧院工作,在那里他创作出女中音独唱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小提琴曲《瑞丽江边》等等作品,
迄今为止还不到20岁的施光南已作曲上百首。
这位音乐才子此时已经名声在外,爱情也如约而至。
02. 人生的光亮
出生在新加坡的洪如丁比施光南小六岁,父亲是爱国华侨,新中国成立后举家搬迁回国,担任中国侨联副主席。
早在天津大学读书时,洪如丁就对施光南略有耳闻,
在朋友的推荐下亲自去听了施光南的作品演唱会后,虽未见面,却已经在心底对这个才华横溢的作曲家钦佩不已。
洪如丁与施光南
但是在她心里认为,能将浓重的情感和高超的作曲技术融合地如此之妙的人一定是个年过半百经历了许多的年长者,
抱着拜访的心态去见施光南的洪如丁在见到他的一瞬间就愣住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面前这个瘦高秀气还带点书生气的男孩儿就是施光南。
“他看上去和我差不多大”
施光南人生的前几十年一心扑在音乐创作上,在感情方面说是还未开窍也不为过,
在与洪如丁的初见过程中他低着头,手捧着水杯不住地搓着杯壁。
洪如丁是个受过高等教育又善解人意的姑娘,
她见施光南如此尴尬,主动抛出音乐相关的问题,引导他多讲点自己擅长的东西。
这个方法果然有效,谈起专业,施光南可有着说不完的话,
看着对面的他喋喋不休,与刚才的样子判若两人,洪如丁在心里暗暗喜欢上了这个呆呆的小伙子。
洪如丁的出现就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了施光南除了音乐空荡荡的生活,
她会拉着他的手去湖边散步,摘下一朵花问他自己好不好看;
会打包路边好吃的点心送到施光南的单位上,被同事问起自己是他什么人时,歪头一笑:“我可不说,你们问他去啊!”
洪如丁与施光南
恋爱中的施光南变了,身边的同事都说他的作曲中出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感觉,
施光南不否认也不承认,却在心中认真思考起与洪如丁的关系。
结果还是洪如丁先按捺不住,一次两人在公园散步,洪如丁见他又犯起呆来不敢主动牵自己的手,佯装生气就要走,
施光南急忙拉住她,洪如丁趁机抛出问题:“你没有好好想过我们的恋爱要谈到什么时候吗?”
施光南面红耳赤,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出一句话:“你、你愿意今后当第一个听我写的曲子的人吗?”
洪如丁噗嗤笑了出来。
1972年,洪如丁和施光南在天津结婚,婚房就是单位分的不足二十平的小屋子,只有一个卧室,还是水泥地。
看着朴素的环境,施光南打心底里觉得特别对不起妻子,她从小家境优渥,如今跟了自己却住在这样的地方,
洪如丁却不以为然,她从来都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她笑着对丈夫说:“这有什么,你把我当多娇气的人了,放心好了,我会把家里收拾地干净利落的!”
洪如丁确实有这样的能力,她执行力很强,说干就干,
隔天就拉着施光南去布店里扯了十来尺布,回到家把厨房、厕所、卧室隔开,
又把娘家自己房间里的毯子拿来铺在地上,转眼间,小屋子就变得温馨又整洁。
施光南无以为报,又不会说漂亮话,只能把对妻子的感激和爱谱进曲子,哼给她听——这就是后来红遍大江南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
“当时清新的曲调,流畅上口,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味,真是让我很是欢喜,也广受群众欢迎。”洪如丁说。
可这首歌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施光南被认为“传播靡靡之音”下放到河北农村长达一年多,女儿蕾蕾出生时也没能回来。
施光南夫妇与女儿
后来洪如丁劝他随自己出国,她心疼地对丈夫说:“你怎么这么倒霉,我爸想让我们一家人一起出国,你那么有才华,在新加坡肯定很快能红起来。”
施光南的反应出奇的大,他生气地说:“我的根在中国,在这里生活虽然艰苦一点,但我能为11亿人写歌,在异乡又能写出什么好的曲子?”
洪如丁听了他的话,又是心疼又是气,甚至说出了“你不走我就带着女儿走”这样的话来威胁他,
结果一夜过去,沉默良久的施光南面色苍白地对洪如丁说:“我绝不会离开我的祖国。”
无奈之下,洪如丁只得妥协,丈夫对祖国的热爱深深影响了她,
之后多少次抱着孩子发呆时她都在脑海里想起丈夫提起离开祖国时的愤怒,才意识到丈夫如此的爱国情怀。
1975年,洪如丁接受工作调动去到北京,经历了四年分居生活后,施光南也被调入中央乐团,
在这里他接连创作了《月光下的凤尾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上百首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
施光南与女儿
那时作曲家的酬劳并不高,虽然施光南名声在外,却始终生活清贫,
家里最值钱的一样东西还是父亲赠给他的钢琴,沉迷创作时,施光南能在钢琴前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
而洪如丁喜欢跳舞,有一回民航局邀请音协的同志去参加舞会,
施光南虽然自己不能赶到,但还是特意打电话给去了的同事,交代他“多陪如丁跳一会儿,谢谢了。”
1986年,施光南被选为全国青联副主席。
成为许多青年,特别是文艺界青年人的挚友,许多著名音乐家、词作家、歌唱家都被他团结在周围。
施光南参加社会活动(1988年9月)
除此之外,施光南的工作重心全都转移到歌剧创作上去了,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潜心创作歌剧《屈原》,
想要做这部歌剧的想法在十年前就出现了,只是那时他认为自己还太过青涩,
如今经过十几年的打磨,自己终于能着手创作了。
没日没夜的创作让施光南的身体有些受不了,
朋友见他通宵达旦,笔耕不辍,都忍不住说:“他干起活来像头牛,能坐在钢琴面前一整天不起来。”
施光南(右)与关牧村(左)
此外,创作需要创作者与所写人物高度共情,
这使施光南的思绪和心情每天都在随着屈原的人生经历起起落落,十分消耗心血和精神。
洪如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夫妻相伴这些年,她早就看清了丈夫为了艺术可以不顾一切的个性,
索性也不做劝说,由着他去,只是在他好不容易停下来歇一歇时递上一碗汤和一个饼。
如果知道这样高强度的创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洪如丁拼死也要拦住丈夫。
施光南(左二)与朋友外出采风
03 我寄人间雪满头
1990年3月17日,《屈原》清唱会在北京民族宫拉开序幕,西装革履的施光南正襟危坐,等待观众们的评价。
反响极好,所有人都被大气磅礴的曲目震撼了。
施光南随后赴巴基斯坦访问,回来后又马不停蹄地开会,收集意见,转而投入到修改工作中去。
意外悄然降临。
1990年4月18日,施光南正在家中弹钢琴,教女儿唱《屈原》,突然间头疼欲裂,
恰逢洪如丁回家,在邻居的帮助下赶快把施光南送去医院。
经医生诊断,因为长期的劳累和作息混乱,施光南突发脑溢血,经过十几天的紧急抢救无效,最终于5月2日逝世于北京。
施光南与女儿
丈夫一声不吭地突然离去,对洪如丁的打击是巨大的,
自相识相知相恋到结婚生子,丈夫敬她爱她,即使生活清贫也尽可能地把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东西捧来她面前,如今骤然过世,真应了那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施光南的离去让洪如丁痛不欲生,自五岁开始创作,四十多个年头过去,丈夫发表过的曲子有上千首,
整理遗物时,看到被丈夫放在床头柜里的上百首未发表作品,
洪如丁再也忍不住了,她抱着这些稿子,靠在床边嚎啕大哭,心痛得难以呼吸。
施光南与母亲和女儿
八十多岁的老婆婆难以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在眼流干时也离开了人世,
随后洪如丁自己的母亲和姐姐也相继去世,
生命中能想象到的所有痛苦的事情都发生在洪如丁的身上,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
洪如丁被亲人去世的痛苦包围,整宿整宿的失眠,最严重的时候还要靠药物才能勉强合一会儿眼,要不了几个小时就又被噩梦惊醒——梦里施光南坐在钢琴边上冲她笑,喊她“如丁”,自己慌忙赶上前去,一转眼又消失不见,洪如丁猛然醒了过来,眼角还挂着泪珠。
洪如丁
她失魂落魄地来到书房,丈夫生前最常待的地方,钢琴面前空无一人,是啊,他已经不在了。
这样浑浑噩噩的日子到底还是没能持续太久,女儿施洪蕾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拿着女儿的录取通知书,洪如丁只身一人去了一趟丈夫的墓前。
她对着丈夫的照片说:“光南,我们的蕾蕾考上大学了,你说你要是在多好啊,你不是一直想让她学音乐吗,你看啊,你不在,小丫头就去学别的了,你要是在多好啊......”
说道最后泣不成声。
杨洪基与幺红
自墓地回来之后,洪如丁一改之前的颓丧,她仿佛是将眼泪全都留在了那里,转而开始着手《屈原》的排演活动,
在一家公司的出资下,洪如丁决定与其合作,随后全程旁观该歌剧的排演工作。
这是她亲眼看着丈夫昼夜不分写下的作品,她必须亲自到场才能确保它不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终于,在1998年,由杨洪基、幺红扮演男女主角的歌剧《屈原》被搬上舞台,正式与观众见面了。
洪如丁坐在观众席上,看着丈夫的心血被具象化,他生前想做却没做的事情终于实现了,她笑着笑着,眼中却全是泪花。
洪如丁(右二)与女儿施洪蕾(左二),以及长影乐团音乐总监史志有(右一) 合影
演出结束后,洪如丁悄悄离开,谁也没有惊动,
回到家后她翻出丈夫的老照片念念叨叨,向他讲述着这几年发生的事,
夜深了,只有这对阴阳相隔的老夫妻在月光下对话。
随后,洪如丁又开始着手于整理丈夫留下的那上百首未问世的手稿,
在一众热心好友的帮助下,2010年,施光南逝世20周年纪念音乐会隆重举行,登台演唱的都是当时国内有名的歌唱家。
洪如丁将丈夫留下的遗物整理保存,施光南的祖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东叶村的施光南纪念馆开馆时,更是捐出了上千份手稿。
随后,不仅金华市对施光南的纪念处处可见,重庆也有着大量因怀念施光南而建起的建筑——施光南大剧院、施光南广场等。
施光南去世那年洪如丁不过四十三岁,自那之后,也有人劝她再嫁,她却坚持单身,守着丈夫的信仰生活,
女儿毕业后去美国工作,她继承了父亲聪颖、踏实、厚道、大度的秉性。
洪如丁女士参观施光南纪念馆
洪如丁也只是偶尔去看望,更多的时间她还是一个人待在家里,抚摸着家具,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她和丈夫曾经幸福生活的证明。
三十二年过去了,如今年过古稀的洪如丁已不再年轻,一头白发。
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自从1990年之后,每年的四月,她都会去丈夫的墓地扫墓,有时有人陪,有时没有,但从不缺席。
她在签名时总是在自己的名气前面加上“施光南的妻子”这六个字,
斯人已逝,洪如丁在用自己的方式提醒世人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国家有过这样一位爱国爱党,视音乐如生命的伟大音乐家。
施光南的夫人洪如丁
时光一去不复返,数十载光阴如白驹过隙,
如今的洪如丁依然守着与施光南的回忆,带着对他的爱,坚强地活着,她的痴情谁看了不会潸然泪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