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汝州六百年武瑶古村(2000多年前曾叫临汝)
探索汝州六百年武瑶古村(2000多年前曾叫临汝)灌婴是商丘人,汉朝开国功臣,汉高祖六年(前201)受封颍阴侯。吕后死后,灌婴与周勃等拥立文帝继位,升为太尉,周勃死后继任宰相。灌婴在丞相任上去世,谥号为懿侯,其子灌阿继承其侯国,在位28年。灌阿死后儿子灌强继之,在位13年后因罪国除。两年后汉武帝封灌婴之孙灌贤为临汝侯,作为灌婴的继承人。八年之后,灌贤因犯行贿罪,封国被撤。灌贤治下的“临汝侯国”,史学家一致认为在今汝州境内。这是汝州最早出现“临汝”之名的文献记录。秦统一中国后,吸取了周亡的教训,废除了夏朝以来的分封制,创立了治权高度集中于中央的郡县制。汉代高祖刘邦立国,又吸取秦没有分封藩王拱卫京城而短命的教训,对地方管理实行的是郡国制度。郡指郡县,继承的是秦的管理制度;国指封国,是秦之前的分封制。郡直属于中央,封国则由分封诸王和诸侯统治。“七国之乱”后景帝将王国军政大权、官吏任免权全部收归中央,分封王国名存实亡。《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元
□尚自昌 文图
汝州历史上有许多称谓,临汝就是其中之一,且有2000多年的历史,比汝州之名早700年,曾与汝州并称,至1988年先后使用4次。
A
汉代的临汝侯国
秦统一中国后,吸取了周亡的教训,废除了夏朝以来的分封制,创立了治权高度集中于中央的郡县制。
汉代高祖刘邦立国,又吸取秦没有分封藩王拱卫京城而短命的教训,对地方管理实行的是郡国制度。郡指郡县,继承的是秦的管理制度;国指封国,是秦之前的分封制。郡直属于中央,封国则由分封诸王和诸侯统治。“七国之乱”后景帝将王国军政大权、官吏任免权全部收归中央,分封王国名存实亡。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元光三年(前132),天子封灌婴孙贤为临汝侯,续灌氏后,八岁,坐行赇有罪,国除。”这里的“临汝侯”是“临汝侯国”的国君。
灌贤治下的“临汝侯国”,史学家一致认为在今汝州境内。这是汝州最早出现“临汝”之名的文献记录。
灌婴是商丘人,汉朝开国功臣,汉高祖六年(前201)受封颍阴侯。吕后死后,灌婴与周勃等拥立文帝继位,升为太尉,周勃死后继任宰相。灌婴在丞相任上去世,谥号为懿侯,其子灌阿继承其侯国,在位28年。灌阿死后儿子灌强继之,在位13年后因罪国除。两年后汉武帝封灌婴之孙灌贤为临汝侯,作为灌婴的继承人。八年之后,灌贤因犯行贿罪,封国被撤。
灌贤生卒年不详。国除的原因是本家的叔叔灌夫。灌夫在宰相田蚡的家宴上,因不满田蚡的慢待,对灌贤“使酒骂座”而得罪了太后的弟弟田蚡。田蚡后来罗织罪名将其全家斩首示众。灌贤曾为叔叔说情,后被人告发犯行贿罪除国,不知所终。
临汝侯国在汝州哪里?一直是个谜。有人认为应在临汝镇一带,或因唐代设临汝县的原因。从近年汝州城周发现众多汉墓分析,很可能现在的汝州城区就是临汝侯国的国都。
东汉永元八年(96),在江西抚州一带置临汝县,这个临汝县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等朝代的更替,至隋开皇九年(589),隋大军在太子杨广带领下攻占了南陈的国都建康(南京),俘获陈后主陈叔宝,标志南朝灭亡,中国南北再次统一。隋统一南方后设州县管理,合临川、巴山两郡置抚州(取安抚之意),改临汝县为临川县。这个存在近500年的临汝县与汝州没有一点关系。史书上这五百年间出现的与“临汝”相关的内容多与这个临汝县相关。这个临汝县在江浙影响很大,特别在南宋又以临川的别名提起。
B
唐代的临汝郡
《旧唐书地理志二》:汝州望,隋襄城郡。武德四年(621),平王世充,改为伊州,领承休、梁、郏城三县。贞观元年(627),以废鲁州鲁山县来属。其年,省梁县,仍改承休为梁县。八年,改伊州为汝州,领梁、郏城、鲁山三县。证圣元年(695),置武兴县(705年改中兴县,706年改龙兴县)。先天元年(712),置临汝县。开元二十六年(738),以仙州之叶县来属。天宝元年(742),以许州之襄城来属,仍改为临汝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汝州也。
天宝元年,汝州改为临汝郡。这是重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对地方实行郡县管理,初将全国分为36郡,后来增加至46郡。之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对地方管理采用的基本制度,只是有时称郡有时称州,与郡平行用的还有府、京等,多为京畿或要郡。
隋统一以后,在行政区划上恢复了秦的郡县结构,改为州县二级制,汝州地称伊州;大业三年改州为郡,仍为郡县结构,汝州地称襄城郡。
唐承隋制,实行州县制。天宝元年(742),唐玄宗改州为郡,汝州更名为临汝郡。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银川辖县市)继位,是为肃宗,改年号为至德,实行的仍是郡县制。至德三年(758)二月,肃宗改元乾元,改郡为州。临汝郡改回汝州。
临汝郡在唐代存在17年,见证了大唐由盛变弱的原因和开端。
唐代诗人王维撰写的《大唐故临汝郡太守赠秘书监京兆韦公神道碑铭》收入《全唐文》中。碑铭中的临汝郡太守姓韦名斌,西安人。睿宗时宰相韦安石之子,天宝年间拜中书舍人,兼集贤院学士。天宝十四年(755)任临汝郡太守,为政宽简。当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于年底攻陷洛阳,洛阳周围诸郡先后投降。临汝郡太守韦斌被叛军捉获后押送洛阳,被安禄山授予黄门侍郎,不久忧愤而卒。乾元元年,李亨追赠韦斌为秘书监。韦斌是诗人,与王维是好友,《全唐诗续拾》收其诗一首。此碑撰写于皇帝追赠韦斌之后的乾元年间,临汝郡已改为汝州。
郡改州后,在唐代的正式文献中,出现州郡并存的现象,即在州名后用小字标明郡名。成书于元和八年(813)的《元和郡县志》:“汝州:临汝,望。开元户二万六千五十三,乡六十;元和户一万三千七十九,乡三十七。”这里的“汝州”原书是大字,后面均为小字。是对汝州的注解。新版书将后面的小字加括号处理。说明元和前后一个州有两个名字,前州后郡,在非正式场合临汝一名是可以用的。
C
唐代临汝县
《旧唐书地理志二》:临汝,先天元年置。贞元八年(792),以梁县西界二乡益之,兼移县于石壕驿。
《元和郡县志》:临汝县,上。东南至州六十里。本汉梁县地,先天二年置。贞元七年,刺史陆长源奏请割梁县西界二乡以益之,乃自下县为上县。
秦置的梁县辖地为今汝州及周边伊川、汝阳、宝丰、鲁山等县的部分区域,为三川郡(治洛阳)的大县。东汉、三国、西晋因之。北魏以后曾将梁县拆分成四五个小县,比如杨楼镇石台村一带为石台县,汝州城西十里一带为治城县,纸坊镇一带为东汝原县,小屯镇一带为南汝原县。隋基本恢复了汉的梁县辖区,只是在梁东析出了承休县,治在今汝州城内。唐承隋制,梁县仍是汝州所辖最大的县。
李世民继位后的贞观元年(627),因汝水将伊州州治所在的梁县(治在今王寨乡樊古城一带)城北垣冲毁,州政府奏请中央将伊州和梁县移治东北40里的承休县,废去承休县。梁县“兼并”承休县后又成为全国有名的大县。
先天元年(712),唐玄宗李隆基继位,任姚崇为紫微令,就是大唐的首席宰相。姚崇自幼在梁县西部的广成泽生活,在广成泽遇高人指点而改变人生,成为从广成泽走出的大唐名相。或许是他对家乡的特殊感情,这一年中央政府批准汝州梁县析分为两县,在梁县西境置临汝县。
史料显示,这个临汝县县治有两处,即先天元年初设的县治和贞元八年北迁的县治。北迁的县治在今临汝镇是没有争议的。初设的县治在哪呢?
宋《太平寰宇记》卷八“汝州”载:“废临汝县,在州西六十里,本汉梁县地,唐先天元年十二月割置,于今县西南二十里紫逻川,置以邑城南临汝水兼郡名为邑之称。至贞元八年,刺史陆长源以旧县荒残,因移于东北李城驿之侧,近当大路。周显德三年,废入梁县,其地为镇。”
洛阳市地名办张玉桥先生据《太平寰宇记》等资料考证,先天元年初建临汝县城在今汝阳县的小店镇一带。本人同意张先生的考证,因为小店符合《太平寰宇记》和其他资料所记的要素。
公元77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联合发动了叛唐的安史之乱,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
安史之乱平息后,国内出现了藩镇林立的复杂局面,其中淮西的割据势力以桀骜不臣闻名于世。唐德宗建中四年(738),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乘德宗用兵河北之机,率兵公开反叛,攻陷汝州,活捉汝州刺史李元平,东都洛阳大乱。德宗“诏太子太师颜真卿谕贼”,李希烈反任命颜真卿为宰相。颜真卿严厉拒绝,后被李希烈杀死在汝州龙兴寺。颜真卿死后,朝廷决定集中全力解放汝州问题,命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行营节度使,率凤翔、邠宁、泾原等军,东讨李希烈。哥舒曜不负众望很快收复了汝州,李希烈败退。在唐军与李希烈叛军的决战中,由于德宗决策失误,唐军主力在汝州襄城之战失利,唐军只好退守汝州。德宗在调动西北唐军支援汝州时又发生“泾原兵变”,差点要了德宗的命。之后李希烈称帝,割据一方。汝州成为朝廷用兵的最前线。贞元二年(786年),部将陈仙奇毒死李希烈,归顺朝廷。
李希烈败亡之后,淮西的割据局面虽暂时得以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防范淮西割据势力拱护东都安全成为汝州守臣最重要的任务。
790年前后,陆长源任汝州刺史兼汝州防御使。陆长源到任后首先考察和落实全州的防御设施,发现临汝县城的城垣残破不全,已失去了自身的防御功能。决定将其迁移至许洛古道的“石壕驿”,并将梁县西部的两个乡划归临汝县,使其升为上县。县城移新址后规划建设了新的城防,大大提升了汝州整体的防御能力。
《唐会要》:新升上县。汝州临汝县,贞元八年(792)二月二十六日升。
临汝县移址后成为洛阳和汝州之间的重要门户,政治地位高于他县,在综合排名一直是上等县。
后来的形势发展,证明陆长源的决策是正确的。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后其子吴元济自代其职,谋划造反,侵犯西邻的舞阳、阳翟(禹州)和汝州的襄城、鲁山、叶县等县。由于汝州治下的城防坚固,终没越过汝州防线,这稳定了东都的局势,为朝廷彻底解决淮西问题争取了时间。
元和十二年,在宰相斐度的指挥下,韩愈任参谋,发动了围剿吴元济的平叛战争。此役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成功俘虏吴元济,押往长安处死。选入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古文《李愬雪夜入蔡州》讲述的就是活捉吴元济的故事。
此役彻底解决了淮西节度使的问题,使唐朝统一的局面得到加强。
晚唐时期,汝州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由三等望州升为二等雄州。《通典》载,玄宗开元中,全国各州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七个等级,有“四辅”、“六雄”、“十望”、“十紧”之称。四辅州是环卫长安的同州、华州、岐州、蒲州,六雄州在边关要地。望州以下按管辖地域、人口、经济实力等划分。汝州一直为望州,一度在10个望州中排名第二。
《唐会要》卷七十:新升雄州。汝州,会昌四年(844)四月升。这是唐代汝州历史地位最高的时期。
五代时期由于战乱,处在宛洛、许洛要道上的汝州人口大减。至周显德三年(956),柴世宗下旨改临汝县为临汝镇,归属梁县。至此临汝县在汝州西部存在245年。降县为镇的临汝镇之名沿用至今,名符其实的千年古镇。
唐代的临汝县管辖今汝阳县大部,汝州及伊川一部。张玉桥先生《唐先天元年临汝县为今汝阳县前身考辨》中的观点不无道理。
D
宋代的临汝郡
宋代承唐制,对地方实行州县两级管理,州的长官称知州。不过宋的州均有两个名字,前州后郡。《宋史·地理志》:“汝州临汝郡”“郑州荥阳郡”“滑州灵河郡”“黄州齐安郡”等。
两个名字,正规文本一般用前一个,非正规随意。官职称谓亦然,正式场合称知州,非正式称太守或刺史。杨亿调汝州后给皇帝的谢表《杨亿知汝州谢表》,苏轼《谢量移汝州表》。
苏轼《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这里的“齐安”指黄州齐安郡,“临汝”指汝州临汝郡。范纯仁七绝《临汝温泉》,韩维七律《临汝遇雨》,黄庭坚五言古诗《晓起临汝》,张耒“临汝城中春雪消,望嵩楼上对迢峣”。梅尧臣“忆昔游临汝,于时太守贤”。苏辙《思贤堂》“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
《宋史寇瑊传》首段:“寇瑊,字次公,汝州临汝人。初,母梦神人授珠,吞之而娠,生而眉目美秀。擢进士,授蓬州军事推官。李顺余党谢才盛等复起为盗,瑊设方略,擒送京师”。这里把汝州和临汝郡全用上了。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专家和陶瓷专家把宋代产于汝州辖地的汝瓷分官瓷和民瓷,官用瓷称汝瓷,民用瓷称临汝瓷,是有道理的。
E
清以后的临汝县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民国初年,省下设道管理。河南共设4道,即豫东道、豫西道、豫北道、豫南道。直隶汝州及辖县整体划属豫西道。
为推行道制,1913年2月,将原府、直隶州、散州等全部裁改为县,汝州直隶州改为临汝县。“临汝县”名再次出现在汝州,并取代汝州76年。汝州渐渐淡出成为记忆。
1914年6月,河南将豫东道更名为开府道,道尹公署驻开封县;豫西道更名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县;豫北道更名为河北道,道尹公署驻汲县(今卫辉);豫南道更名为汝阳道,道尹公署驻信阳县。临汝县及汝州原辖县属河洛道。
1927年4月,省下实行行政长公署制,河南的四个道拆分为12个公署。豫西第二行政长公署驻临汝县,辖临汝、郏县、鲁山、宝丰、登封、伊阳6县。
1930年前后,全国实行省、县两级管理,临汝和河南100多个县全部被省直管。
1932年,省下设立行政督察区,河南成立了11个区。临汝县及原汝州辖县除伊阳县全部归第五区。第五行政督察署驻许昌县,辖许昌、临颍、襄城、鄢陵、郾城、郏县、临汝、鲁山、宝丰9县。
1946年,河南分为12个行政督察区,临汝县仍属驻许昌的第五督察区。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省下实行专区制。河南辖郑州、洛阳、陕州、陈留、商丘、淮阳、许昌、南阳、信阳、潢川10个专区和开封市、郑州市两个省辖市。临汝县隶属许昌专区。
1954年9月4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许昌专区的临汝县划归洛阳专区,由洛阳专员公署领导。原汝州所辖的鲁山、宝丰、郏县三县仍归许昌管辖。
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国函14号》批复:撤销洛阳地区,将临汝县划归平顶山市管辖。临汝与鲁山、宝丰、郏县又归属同一个辖区。
1988年6月25日,民政部《民行批10号》批复:撤销临汝县,设立汝州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临汝县的行政区域为汝州市的行政区域。同批撤县设市的还有济源县和禹县,分别为济源市和禹州市。
1988年8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1988)68号文件通知:撤销临汝县,设立汝州市(县级),由省直辖,实行计划单列,委托平顶山市代管。
至此,临汝县成为历史。
(作者系汝州市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汝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出版有《汝瓷的前世今生》《风穴寺探秘》《汝文化简论》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