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陵盘古三洲村(盘古三洲村站岩坪往事)
湖南沅陵盘古三洲村(盘古三洲村站岩坪往事)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责任制包产分田到户之后,站岩坪就慢慢荒芜了,于是种上了杉树,成了村里的一个林场,如今已是树木森森,遮天蔽日。那个时候我已开始上初中了,从此再也没有踏过那里一步。 站岩坪也是大队开大会的地方,记得有一年某生产队一名老婆婆说了一句“老百姓不该交公粮”的话,立即被五花大绑带到这里开批斗大会,那时候基层工作效率真高,大队干部一呼百应,半天时间全大队各生产队男女老少一千多人齐集到场,临时搭起主席台,顿时人头攒动,红旗招展,口号震天价响,盛况空前,热闹非凡。 站岩坪最早是被生产队开垦为集体用地,方圆有四、五百亩,多种植一些包谷、黄豆、小麦、小米之类的旱作物,其中又以包谷为最多。每到包谷成熟的季节,生产队收摘包谷的时候,我母亲总要带我去。每年收摘下来的包谷堆积如山,中午没有中饭,大家就在包谷地里烧起无数堆大火,就地烧包谷当饭吃。那烧烤的原生态包谷真好吃,至今难以忘怀。以后的什
老家最高的山叫狮子山,是沅陵县舒溪口公社(乡)河西一带的圣山(备注:舒溪口乡被沅水从中穿过,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山上有座庙,名为朝阳庵,朝阳庵过去香火旺盛,文革期间被毁。后来河西一带百姓自筹资金又恢复重建。
站岩坪就在狮子山腰,站岩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雄踞于此地的一方巨石,硕大无比的石头四四方方,长宽高均约为4米 鹤立鸡群般高高矗立在站岩坪的地中央,俯视群山,巍峨壮观。站岩坪下面也有一块略小的石头,这石头说来古怪,它位于一个斜坡上,是去站岩坪的必经之地,远远望去,摇摇欲坠。小时候我们每次路过那石头下面时,总感觉那石头似乎快要掉下来了,因此胆膻心惊,腿脚哆嗦。但是几十年过去了,那石头依然屹立在那里,岿然不动。
严格地说,站岩坪算不上坪,它是一个呈梯级形状的斜山坡。站岩坪位于半山腰上,水源缺乏,因此开不成水田,只能作旱地用。
站在对面的姜里山顶眺望站岩坪,整个站岩坪就像一把太师椅,后面山峰是椅背,站岩坪是椅面,前面山坡是椅脚。
站岩坪最早是被生产队开垦为集体用地,方圆有四、五百亩,多种植一些包谷、黄豆、小麦、小米之类的旱作物,其中又以包谷为最多。每到包谷成熟的季节,生产队收摘包谷的时候,我母亲总要带我去。每年收摘下来的包谷堆积如山,中午没有中饭,大家就在包谷地里烧起无数堆大火,就地烧包谷当饭吃。那烧烤的原生态包谷真好吃,至今难以忘怀。以后的什么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都感觉比不上这包谷的香甜诱人。
1970年左右,舒溪口公社党委举全公社之力,大修丑溪坡大队婆田水库,历时三年完工,该水库的建成,可使河西一带七、八个大队五、 六千亩良田得到有效灌溉。据说村民们原计划在山腰上修一条长长的渠道,从婆田水库里引水,将站岩坪开辟为若干丘水田,后来因为责任制到户之后,组织劳力困难,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站岩坪是块宝地,山涧溪水四季长流,境内群山林密,山上云雾缭绕,层峦叠翠,竹林齐云,飞禽走兽时而出没 是冬季狩猎、放牧的好地方;春季竹笋多如牛毛,是采笋的理想场所;夏季野果漫山遍野,是孩子们的乐园;还有各种各样,取之不尽的药材。这地里胡葱也极多,又大又嫩,胡葱是做酸菜的好食材,胡葱酸既香又好下饭。稍大点,我们就经常在启明堂兄的带领下背着背篓来这里扯胡葱。启明堂兄比我们大四、五岁,又比我们长得高大,为人很和气,放牛、砍柴火、打猪草,挖野姜、扯胡葱……我们都以他马首是瞻,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站岩坪的胡葱实在是太多了,用不了多久,我们的背篓都已装满,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站岩坪也是大队开大会的地方,记得有一年某生产队一名老婆婆说了一句“老百姓不该交公粮”的话,立即被五花大绑带到这里开批斗大会,那时候基层工作效率真高,大队干部一呼百应,半天时间全大队各生产队男女老少一千多人齐集到场,临时搭起主席台,顿时人头攒动,红旗招展,口号震天价响,盛况空前,热闹非凡。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责任制包产分田到户之后,站岩坪就慢慢荒芜了,于是种上了杉树,成了村里的一个林场,如今已是树木森森,遮天蔽日。那个时候我已开始上初中了,从此再也没有踏过那里一步。
前几年去竹子冲察看自来水水源,站在对面路上往那里望去,只见那去站岩坪的小山路早已是绿树成茏,无迹可寻了。站岩坪山上则长满了参天大树,满山葱绿。
感谢 文成都 老师的精彩美文
让我们都来品读 家乡的小故事!
作者简介:
文成都 沅陵人,曾任军大坪区委秘书,借母溪乡党委委员,现任老干部局正科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