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这样的清秀佳人于凤至,在18岁那年嫁给了小她三岁的张学良,本以为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原来造化弄人痴情错付,那时的她绝对没有料到这场婚姻会带给她什么样的辛酸。青春年华里的于凤至,在爱新觉罗·溥杰的眼中很美:“她生就一张很古典的脸,清清秀秀的,宛如一枝雨后荷塘里盛开的莲花”。为了丈夫的安危,于凤至忍痛签字,却在余生中一直以张夫人自居,始终惦念着张学良,从来没有停止为丈夫争取自由的努力。1990年3月,白发苍苍的于凤至在美国洛杉矶离世,享年93岁。她在墓碑上刻下“张于凤至”,并且在墓旁留下一处空穴,希望与丈夫死后能合葬一处,可惜,未能如愿。终生不渝的于凤至,到底有多爱张学良?

人们都说,赵四小姐和少帅张学良的爱情故事,是郎才女貌,有情人终成眷属。

事实上,这个故事应该叫做,小妾成功上位,正室夫人含泪退让。

故事里最苦情的当属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她因乳腺癌于1940年赴美治疗,将丈夫托付给赵四小姐照顾,从此天各一方再未相见。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1)

在海外的半个世纪,于凤至除了照顾子女,就是为张学良的自由努力奔波。然而苦苦守候半生,等来的却是一纸离婚协议书。

为了丈夫的安危,于凤至忍痛签字,却在余生中一直以张夫人自居,始终惦念着张学良,从来没有停止为丈夫争取自由的努力。

1990年3月,白发苍苍的于凤至在美国洛杉矶离世,享年93岁。她在墓碑上刻下“张于凤至”,并且在墓旁留下一处空穴,希望与丈夫死后能合葬一处,可惜,未能如愿。

终生不渝的于凤至,到底有多爱张学良?

她说:“这就是姻缘。”

青春年华里的于凤至,在爱新觉罗·溥杰的眼中很美:“她生就一张很古典的脸,清清秀秀的,宛如一枝雨后荷塘里盛开的莲花”。

这样的清秀佳人于凤至,在18岁那年嫁给了小她三岁的张学良,本以为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原来造化弄人痴情错付,那时的她绝对没有料到这场婚姻会带给她什么样的辛酸。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和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是至交,张作霖看中于凤至福泽深厚的“凤命”,也喜欢她端正贤淑有学识,于是二人给孩子们定下娃娃亲。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2)

从于凤至晚年的回忆录里可以看出,她心中与张学良的初遇是美好的。

她说,张学良和她一见面就相处甚欢,对她十分尊重,那时“汉卿处处依着我,听我的话”。张学良还专门为她写了诗,表达了结为秦晋之好的期待,并许诺“决不变心”。

与相爱的人白首偕老是每个少女对爱情最美好的期待。情窦初开的于凤至认为,这就是她的姻缘,嫁给张学良,做个好妻子,与丈夫一生不离不弃。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3)

她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于凤至五岁入私塾,十六岁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院,后来还在东北大学南校法科旁听,学问和见识很不错。她为人大气,处事稳重有度,再加上比张学良大三岁,张学良便称呼她“大姐”。

在于凤至的眼里,张学良虽然年纪不大,却努力上进,忧国忧民满怀正义,她爱慕敬重这样的丈夫。婚后两人互相勉励,生活美满,三子一女陆续诞生。

这是于凤至一生中最幸福美好的时光,也给了她为爱奋斗一生的勇气和执着。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4)

张作霖遇害后,张学良誓言为父亲报仇,积极整顿军事备战,有事常和于凤至商量。他欣赏于凤至的学识,莫名的倚重她,会采纳她的建议,也十分支持于凤至兴办学校、捐款救灾的行为。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当初携手步入婚姻的两个人,也许都曾经想要一起地老天荒。

只是时过境迁,总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将一切变得物是人非。一个在原地深情依旧,另一个已经不知不觉的走远。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5)

她说:“只要汉卿高兴就好。”

张学良的风流不羁,在婚后慢慢显露出来。

权势和财富,是一个男人最好的装饰品。张学良年少有为,倜傥多情,吸引了大批女人的追逐。

于凤至对此从不过问。也许是逃避,也许是无奈,或者是一个传统思想里贤良的正室夫人的宽容,只要不侵犯到她的地位,其它的就随他去吧,总有倦鸟还巢的一天。

这时,赵四出现了。

赵四小姐,也名赵一荻、赵绮霞,比张学良小十一岁。这个十几岁的漂亮小女孩,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闯入于凤至和张学良的世界,从此纠葛一生。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6)

遇见张学良的时候,赵四小姐正是豆蔻年华,她痴迷于风姿英伟的少帅,毫不掩饰的将她的追求公布于众。

被父亲宣布断绝关系后,走投无路的赵四跪在于凤至面前,卑微的叩头请求收留。她说自己永远不要名分,只想能够作为秘书,照顾少帅的生活。

于凤至心中难免呵呵两声,然而毕竟此事因丈夫而起,她怜惜赵四年幼,便收留了她,对外称作是张学良的私人秘书,还专门给赵四准备了一栋小楼居住,可谓仁至义尽。她想,自己委屈一点没关系,只要丈夫高兴就好。

于凤至以为,年轻貌美的赵四,只是张学良情史中的一个浮光掠影。不曾想到,若干年后,这个跪求自己的小女人,竟然拿走了自己的正室之位。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7)

她说:“他有不测,我当同赴黄泉为伴。”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

于凤至当时在英国安排子女上学事宜,听到消息马上回国,陪伴在丈夫身边。于凤至说:“汉卿身陷囚禁,所受打击太大,需要我的支持、劝解、安慰,帮他度过这一关。他有不测,我当同赴黄泉为伴。”

情到深处,生死相随。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8)

失去自由的张学良十分痛苦,于凤至时时鼓励安慰他:“我们心有正义,历史会有裁判,怎么能丧失信心?”

患难夫妻见真情,此时张学良的世界里只有一个于凤至。她是他的依靠,是他的伴侣,也是他的“大姐”。

于凤至陪着张学良度过了四年颠沛流离的幽禁生活,每天为丈夫身陷囹圄感到痛心和焦灼。长期的抑郁苦闷,不断损害着于凤至的健康。

1940年,她被确诊为乳腺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多情的张学良还未倒下,深情的于凤至已经病入膏肓。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9)

她说:“海外余生,救汉卿,我要奋斗到最后一息。”

于凤至确诊后,张学良劝她去美国医治,于凤至不同意,张学良给了她治病之外的两个重大任务,一是照顾子女,二是帮他申明不白之冤。

于是于凤至去了美国,这一去,就是半个世纪。

于凤至手术之后,幸运的保住了性命,立刻开始着手为张学良的自由奔波。同时,她还要照顾孩子们,这些,都需要钱。

或许因为她是商人的女儿,有着商人的天赋,或许得益于她的学识,于凤至在华尔街风起云涌的股票市场大展身手,“每有盈余,就买近处房产出租。”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能干的女人。如果没有牵挂,她可以过得很好。

于凤至牢记和丈夫的约定,不断找议员、律师及侨领们相助,争取丈夫的自由:“我活着的目的是为汉卿获得自由,我时时激励我自己为此奋斗。我忘记了病,我没有想到我在异国他乡孤身一人,已经不理会人间的冷酷,我不知觉岁月如何得以流逝……为了他的自由,我要奋斗到最后一息。”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10)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

1964年,于凤至为营救张学良而掀起的媒体运动终于引发了蒋政权的愤怒,张学良被逼和她离婚。

彻夜无眠之后,于凤至泪眼婆娑的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名。她始终记得丈夫电话里说的“我们永远是我们”,认为张学良也不承认离婚这件事。

然而同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举行了秘密婚礼。

痛苦失落之余,于凤至仍然心心念念的都是张学良。

她在美国洛杉矶买了两处别墅,其中一处按照张学良的喜好来布置,她对后辈们说:“希望将来你们的祖父一旦有自由的时候,这别墅可以作为他和赵绮霞两人共度晚年的地方,这也是我给他最好的礼物。”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11)

此情不渝

于凤至和张学良育有三子一女,儿子们不幸早早离世,只剩女儿相伴身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苦,丈夫远在天边的凄楚,她一一忍下,怎么也不肯放弃和张学良团聚的希望。

即使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已经结婚,于凤至仍然在自己的墓旁给丈夫留了个空穴,希望死后能够再相见。可惜,这个愿望也落空了,张学良最终长眠在赵四小姐的墓边。

张小娴说,一个人自以为刻骨铭心的回忆。别人也许早已经忘记了。

张学良一生的红颜知己(却让位给赵四小姐)(12)

漫长的几十年,在固守旧情的于凤至眼中不过一瞬间,而对于张学良来说,从前早已不再是从前。

牵着赵四小姐的手,原配的记忆慢慢变得久远。即使于凤至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也只留下感激二字而已。

假如没有遇到张学良,于凤至会不会有另一张人生?深情的于凤至大概会选择“不管有没有结果,我还是宁愿与你相逢。”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

深情若此,悲哉于凤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