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哪里人哪个省的(其实花木兰也是咱包头人)
花木兰是哪里人哪个省的(其实花木兰也是咱包头人)据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载"河水又东迳宜梁县之故城南,阚骃曰: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石崖城遗址在昭君坟的土梁的中部,昭君坟的土梁与包头召湾的土梁是同一脉,由东向西南延伸至达旗的昭君坟镇。在汉代之前召湾和昭君坟的土梁中间还没有被黄河冲断,是连在一起的。石崖城是北魏时期五原郡所管辖的一个县城,五原郡是现今包头的麻池古城。北魏时期,黄河不在现在的位置,而在距今天的乌拉山以北的不远处流淌。《木兰辞》中描述了"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黑山头经多位学者考证,应是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古称高阙塞,高阙塞是汉朝对匈奴出兵的主要关塞,过了高阙塞就可直奔燕然山,就是《木兰辞》中描述的"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地。2012年笔者经过多次走访,在位于包头黄河南岸昭君坟的土梁上,竟然发现有汉代、北魏、唐代的三座古城遗址,并撰写了《唐中受降城和拂云堆考证》一文。三座古城分别是汉代的
花木兰是北魏时期,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英雄,她的传奇故事从隋唐时期一直谈论至今。然而花木兰的家乡究竟在那里,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在河南有的说是在湖北,但随着古代遗址的新发现,花木兰的家乡之迷也有了新的说法。
对花木兰早期的记载,仅存在于北朝的《木兰辞》和唐代杜牧的《题木兰庙》诗歌中,这两首诗歌的年代接近北魏时期,从中透露出了木兰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周边一些建筑物的信息。
一、北朝的《木兰辞》中描述了"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段记载了花木兰的家乡向北,离黄河有一天路程,过黄河去大青山又是一天的路程,木兰的家乡因在大青山以南,是北魏的一座小城。"燕山胡骑",燕山是燕然山的简称,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在大青山的西北,北魏时期是柔然部落的根据地。花木兰是参加了北魏攻打柔然的一场战争。如果花木兰家乡在河南或湖北,以古代的交通条件走半个月都不一定能到大青山,这就与《木兰辞》描述的不符了。
二、唐杜牧的《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这首《题木兰庙》是杜牧在木兰庙前有感而作,诗中记录的木兰庙,可能建于北魏时期或唐代以前,是最早的一座木兰庙,应是木兰家乡的百姓为怀念木兰而建。诗中记录的建筑有木兰庙、拂云堆和明妃祠,明妃祠就是王昭君的墓。
从这两首诗歌中看出,花木兰家乡的准确位置是在大青山以南,是北魏时期的一座小城,城的附近有木兰庙拂云堆和祭奠王昭君的墓。
以上记录的地方真的存在吗?如果真有符合这些地理条件的北魏古城,那将是真正的木兰故乡。
拂云堆(昭君坟的土梁)
2012年笔者经过多次走访,在位于包头黄河南岸昭君坟的土梁上,竟然发现有汉代、北魏、唐代的三座古城遗址,并撰写了《唐中受降城和拂云堆考证》一文。三座古城分别是汉代的宜梁县、北魏的石崖城和唐代的中受降城。这座高大的土梁古称拂云堆,拂云堆上还有拂云祠遗址和王昭君的疑冢。
据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载"河水又东迳宜梁县之故城南,阚骃曰: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石崖城遗址在昭君坟的土梁的中部,昭君坟的土梁与包头召湾的土梁是同一脉,由东向西南延伸至达旗的昭君坟镇。在汉代之前召湾和昭君坟的土梁中间还没有被黄河冲断,是连在一起的。石崖城是北魏时期五原郡所管辖的一个县城,五原郡是现今包头的麻池古城。北魏时期,黄河不在现在的位置,而在距今天的乌拉山以北的不远处流淌。《木兰辞》中描述了"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黑山头经多位学者考证,应是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古称高阙塞,高阙塞是汉朝对匈奴出兵的主要关塞,过了高阙塞就可直奔燕然山,就是《木兰辞》中描述的"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地。
1、石崖城;2、高阙塞;3、燕然山方向
从今天的石崖城遗址到高阙塞遗址的距离是二百多公里,北魏时期两地中间有黄河(北河)相隔,从《木兰辞》中描述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可知木兰的部队是马队,古代的骑兵一天走一百多公里很正常,这二百多公里路程走了两天,符合《木兰辞》中的描述。
石崖城遗址
石崖城 城墙
昭君坟土梁长三千多米,古代称其为拂云堆,拂云堆上还有拂云祠,土梁西南边是唐代的中受降城遗址,东北边是高大雄伟的土石形成的山,也是昭君坟土梁的最高点,建有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的塑像。这土石形成的山,唐代诗人李益有描述,《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土石形成的山,在唐代叫回乐峰,回乐峰的中部现有一座大仙庙。山顶部笔者在2012年发现有两处被人为平整过的遗迹,遗迹处还散落有汉代和北魏的瓦片,梁坚怀疑这两处遗迹以前应该有建筑,一处或是明妃祠,一处或是木兰庙。
拂云堆上的回乐峰
从杜牧的《题木兰庙》"拂云堆上祝明妃"到陆游的"拂云祠是受降城"。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借景舒情方式,并不是诗人虚构的,石崖城遗址周边的建筑符合《题木兰庙》中的描述。
综上所述,《木兰辞》与《题木兰庙》描述的场景,与包头市南郊达拉特旗石崖城遗址的位置及周边的建筑物都相互对应,昭君坟土梁上的石崖城遗址,就是人们争论和寻觅已久的木兰家乡。而木兰的故乡其它说则是唐朝后期,各地为弘扬木兰精神而建的庙宇和祠堂,与木兰的故乡没关系。北魏时期石崖城归九原(麻池)管辖,民国时期,达拉特旗归包头县管辖,花木兰是包头人。
作者简介:1971年出生,内蒙古包头人。石门文化旅游研究会副会长、包头收藏家协会会员。热爱包头本土文化,专项收藏北方骨器,多次举办骨器展览普及骨器知识。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弘扬华夏文化。
此文由“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