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县志书籍(韩城二十八座山川史志)
韩城县志书籍(韩城二十八座山川史志)《左氏传》:梁山崩。《谷梁传》:梁山崩。《诗经·大雅》: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朱子集传》:梁山韩之镇也,今在同州府韩城县。《春秋公羊传》: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
乾隆四十九年《韩城县志·卷一·山》
梁山在县西北九十里
《尚书·禹贡》壶口治梁及岐。
《孔安国传》梁山在雍州。
《诗经·大雅》: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朱子集传》:梁山韩之镇也,今在同州府韩城县。
《春秋公羊传》: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
《谷梁传》:梁山崩。
《左氏传》:梁山崩。
《尔雅》:梁山晋望也。郭璞注梁山临河上。
《汉书·地理志》、《禹贡》:梁山在冯翊夏阳县西北。
《后汉书·郡国志》:夏阳县有梁山。
《魏土地记》:山在夏阳县西,临于河上。
《水经注》:河水又南迳梁山原东。原自山东南出至河,晋之望也。在冯翊夏阳之西北,临于河上。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晋候以问伯宗,即是处也。
《晋书·地理志》:梁山在夏阳县西北。
《魏书·地形志》:夏阳县有梁山。
《隋书·地理志》:韩城县有梁山。
《新唐书·地理志》:韩城县有梁山。
《十道志》:关内道名山曰梁山。
《太平寰宇记》:大梁山在今县西五里,大梁别少梁之号。
《雍录》:梁山在雍州,见于诗书者凡两出《禹贡》“治梁及岐”,此梁山在韩城县,诗所谓“维禹甸之”者是也。太王去邠【bīn】(今陕西彬县),踰【yú】梁山,在奉天西,非《禹贡》之梁矣。奉天梁山距同州治五百里,诸家多混合言之误。
《合阳县志》:山在合阳县西北四十里,东西横亘,透迤(逶迤)最远,穹窿之形如屋梁焉。上有石室,有罗汉洞,有泉曰天井、曰龙泉,又有东西谷。
龙门山在县东北六十里
《尚书·禹贡》:導(同“导”)河積(同“积”)石,至于龙门。
《孔安国传》:山在河东之西界。
《穆天子传》:北登龙门,九河之磴(石阶)。
《慎子》: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弗能及。
《尸子》:龙门未闢(同“辟”),吕梁未鑿(同“凿”),河出孟门之上。(按《吕氏春秋》同)
《汉书·地理志》:龙门山在冯翊县夏阳县北。
《后汉书·郡国志》:夏阳县有龙门山。
《魏书·地形志》:夏阳县有龙门山。
《水经》:河水又南得龙门口注,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即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矣。
《魏土地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巖(同“岩”)际镌迹,遗功尚存。
《竹书纪年》:晋昭公元年,河赤于龙门三里。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于龙门三日。
京房《易妖占》曰:河水赤 下民恨。
《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 泉而行,两傍有山水,陆不通,鳖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括地志》:龙门山在县北五十里,此河西之山东,与壶口隔水相望。
《元和郡县志》:龙门山在县北五十里。
《新唐书·地理志》:韩城县有龙门山。
《太平寰宇记》:龙门山在县北五十里。
《名山记》:河水至此山直下千仞,其下湍澜驚【jīng】(同“惊”)如山如沸,两崖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
《三才图会》:禹门《禹贡》龙门也,亦曰禹门,渡两山壁立,河出其中,中广百步,世谓禹凿。
衛(同“卫”)氏《地圖(同“图”)记》:龙门山一名葑[fēng]山,形如笔(同“筆”)架,又名笔架山,山上多紫荆又名紫荆山,自麓達(同“达”)嶺约五里,自西徂[cú](去,往)东约十里。
注释:卫氏即卫匡国,原名马尔蒂尼(Martino Martini,1614年9月20日-1661年6月6日),是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传教士,汉学家。“卫匡国”是其汉名。出生于意大利特伦托。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夏抵达澳门,1650年春到北京,曾觐见顺治帝。卫匡国于1655年在阿姆斯特丹首次刊行《中国新地图集》(又称《中国新图志》)是早期欧洲人及来华传教士所绘制的中国地图当中质量最好、影响最大的一本中国分省地图集。
图集以拉丁文编制,有17幅地图,其中中国总图(Sinarvm)一幅,分省图15幅(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分别是北直隶(Pecheli)、山西(Xanxi)、陕西(Xenxi)、山东(Xantvng)、河南(Honan)、四川(Svchven)、湖广(Hvqvang)、江西(Kiangsi)、江南(Kiangnan)、浙江(Chekiang)、福建(Fokien)、广东(Qvangtvng)、广西(Qvangsi)、贵州(Qveichev)、云南(Iunnan),并附日本朝鲜图(Iaponia)一幅。原本为双面彩印,另有说明文字171页,目录19页。被称为西方研究中国地理之父。
县旧志,龙门在韩城东北,广八十步,袤九里三分,两岸断壁状,盡(同“尽”)斧凿,高者千仞,卑者数十百仞,即梁山别麓其南俗呼。
禹门陵在大河中浮于水靣(同“面”),望之如河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然極(同“极”)衝(同“冲”)激不能浸没,人谓與(同“与”)河为消长者,非也。蓋(同“盖”)禹凿巨石墜(同“坠”)中,流沉凝固结成邱阜耳。山上有观音洞、玉镜巖(同“岩”)、梯子崖、金门、鸽子堂等胜(同“勝”),其西峰曰铧镃山(即安国岭)。
衛(同“卫”)氏地圖(同“图”)记:观音洞在山绝顶,相传霹靂一震,山破崖开,观音及诸罗汉石像自出,因就洞築室,洞中常有云气覆之。玉镜岩在山正东,白石嶙峋,上凌霄汉,河东百里外一望辄zhé见之。
有梯子崖迤槖tuó驰 嶺西而北羊场鸟道逕(同“迳”)桑園坡、老虎嘴又北里许,过攅(同“攒”)灘(同“滩”)攀崖而上,石磴層(同“层”)折,谓之梯子崖。由龙门登禹阁达金门,以至相工坪(督工相工坪)後之石城,率由(遵循、沿用)是道。
有金门,由龙门而上六七里,又金门之石山半,有相工坪,广二丈余,长四丈余,片石臨(同“临”)河,瑩潔(同“莹洁”)可爱,相传为大禹督工处。
有鸽子堂在金门西岸半山间,削壁屹立,悬崖横峙,形如帷幔,又髣髴(见“仿佛”)梁麓,下有石窟,广可五尺,高三倍,仰攀无極,俯临无地,惟鸽鸟累百楼,其口可望而不可即,俗呼为“它裏(同“里”)”。
三累山在县西北四十里。
《水经注》:其山层密三成,故俗以三累名。按《尔雅》三成为昆仑邱,斯山是亦昆仑邱乎?
韩原在县西南八里。
《春秋左传》:僖公十五年,秦晋战于韩原。
《博物志》:韩武子采邑。
《古今地名》(唐李吉甫所作):韩武子食采于韩原亦秦晋战于此。
《括地志》:韩原在县西南八里。
《太平寰宇记》:《韩奕》诗云“有倬(zhuō)其道,韩候受命”是也,又秦获晋惠公以归之处。
高门原在县西南二十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昌葬高门。按苏林以为是长安北门,非也。薛瓒曰:长安无高门。
《水经注》:陶渠水南逕高门原,盖层阜堕缺,故流高门之稱(同“称”)矣。今高门去华池三里。
《括地志》:高门原俗名马门原,在县西南十八里。
《县志》:原在芝川西北,梁山之麓,有層(同“层”)阜秀出云表。
鬼谷在县西南四十里。(“鬼”去掉一撇,为书法写法)
《隋书·地理志》:韩城县有鬼谷。
《名胜志》:登巍山上群峰皆拱揖(yī),谚云“华山高只值巍山腰”。按古“巍”与“嵬”字同“鬼”,谷即巍山也。
二石室在三累山下。
《水经注》:三累山下水際(同“际”)有二石室,蓋(同“盖”)隐者之故居矣。
侧溪山南石室在溪水侧。
《水经注》:侧溪山南有石室,西靣(同“面”)有两石室,背面有二石室,皆因阿结牖(yǒu)連扃(jiōng)接達(同“达”)所谓石室相距也,东廂石上,猶(yóu ,同“犹”,尚且、还)传杵(chǔ)舊(同“旧”)之跡,庭中亦有旧宇處尚髣髴(fǎng fú 隐约、好像)前基,北坎室上有微涓石溜,豊周瓢饮,似是栖遊隐學之所,昔子夏教授西河疑即此也,而无以辨之。
大象山在县西北二十里。
《名胜志》:出西郭即得山麓,澽(jù)水南旋,山势起伏,如象之饮潭。
横山在县西北二十里。
《名胜志》:迤川西北群峰沓互宅中邃处为横山石,奇如沏□底泉声弄筑振,環山有石洞,为道士赫浄[jìng]元羽化处,其中遗书、锢碑底为人劚([zhú],用砍刀、斧等工具砍削或锄一类的农具。)取,其藏书穴、丹竈(同“灶”)今犹存。
五峙山在县西北。
《前秦录》:永兴二年四月(公元358年,前秦宣昭帝苻坚的年号),苻坚入龙门五峙。
县《旧志》:峙在万山中为岑([cén],小而高的山)凡五,深岩邃谷,人迹罕至。北峙最远,去县可百二十里,西峙次之,东南峙又次之,中峙稍近。亦且八十里,俱有泉,俗名海眼。山多松,中峙尤胜,自麓及岭,葱夹路,幽绝人寰,今称为五池山。
凤凰山在县北四十里。
香山在县西南五十里。
县《旧志》:因唐白居易(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名俗又呼为方山。
注释:
《新唐书·列传·卷四十四》: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有功于时,赐田韩城,子 孙家焉。又徙下邽。
白居易字乐天,他的祖先大概是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白建,当年建功,赐田庄于韩城,子孙就在那里安家了。后来迁居下邽(Xiàguī),在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下邽镇。
白建:(?-576年),字彦举,太原郡阳邑县(今山西省太谷县)人。北齐重臣,都官尚书白长命之子,大诗人白居易六世祖。长于军事,尤其是骑兵,与尚书令唐邕共掌握兵马,显赫一时,历任特进(官职名,位比三公)、骠骑大将军、检校中书令、吏部尚书、并州大中正,册封南昌郡公,食邑二千户。齐后主高纬武平七年,去世,赠司空。
五兵尚书:曹魏始置,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长。南朝沿用此制,隋代设兵部,改名兵部尚书,成为六部之一,沿用至清朝。民国时始废。五兵是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
牡丹山在县西北六十里。
县《旧志》,山多产牡丹,开时红紫满山,香闻十里,土人采以当薪。
猿山在县西北五十里。
狮岭山在大象山南。
县旧志,形如狮子临于潭水,躨跜([kuí ní],指盘曲蠕动貌,出自《文选·王延寿》)欲动。
马头山在县南十五里,山形如马首。
八郎山在县西北。
苏山在县西北。
县志,山有汉苏武墓以名,山古径盘曲,而上有老柏三百余柯,皆南向,其麓多柿树,霜后满山红色可爱。
土岭在县西三十五里。
神道岭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与延安府宜川县接界。按张士佩志作“晨道”。
注释:张士佩号澽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今陕西韩城芝川镇人,历任吏部侍郎、南京户部尚书等职,后遭吏科给事中邹元标的弹劾,罢官去职,逝后追赠太子少保。归家后建“几园”以为私邸,倡修陶渠堰以惠民生。万历三十七年(1607),由其主持编纂的《韩城县志》问世,此为韩城现存最早的县志。
麻羡岭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
县旧志,与洛川县分界。明成化八年,参议严宪凿山开道以通馈饷。按今俗作麻线岭。
朱砂岭在县西北一百一十里。
县册,盤水所出。
文家岭在县西北二十里。
县旧志,在文水北岭之南有黄花谷。
柏林洞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牛心峡在县西四十五里。
县册,在薛峰镇西。
《名胜志》:峡势甚奇,其左怪石巉然([chán rán]高峭陡削貌),两水汇处,急流如横幅练锦。
石门在县西六十里。
县册,在薛峰镇南。
《名胜志》:老石成围,森然如楔(形容繁密直立),涧水沄沄(yún yún,意思是水流汹涌貌),野越甚广。
天鷷头在县西五十五里。
县册,在薛峰镇西北。
《名胜志》:峰不高而娟秀,一川景色尽在望中,松树尤多葱茏。按张士佩志,有天成寨即北。
牡丹坪在渚兆村。
县旧志以上多牡丹故名。
注释:今陕西延安市黄龙县有神道岭景区,位于韩城西北部,朱砂岭、麻线岭等地位于景区内。
韩城县志辑·形势:韩城八景、十二景
韩城县志辑·释地:明清时期的韩城建置与人口
韩城县志辑:市集
陕西韩城从春秋到辛亥大事件
韩城县志辑:释地·行政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