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有关事迹(田秋籍贯在思南考古又添新证据)
田秋有关事迹(田秋籍贯在思南考古又添新证据)2017年7月21日,思南县国学教育研究会张安国、松桃县书法协会副主席龙周,思南县田秋小学校长王再学、副校长蔡发,思南中学教师赵胜选,思南县鹦鹉溪中学校长颜学军,邵家桥镇学区办主任阮波、副主任邵文国,邵家桥镇教师李明,在思南县邵家桥镇官坡大屋基村民组一低洼处,考察发现了田秋大哥田谷之墓。田谷(号素齐)尽管两代人都是其直系亲属详细记载葬于思南,但是,由于田秋在今德江县潮砥乌江边上题:“黔中砥柱”几个字,被德江人作为田秋籍贯在德江的证据。墓碑基础下沉,开挖后才能看清全部字迹为了澄清史实,思南县委宣传部、县史学会、县教育局、县国学教育研究会组织人员进行考察。根据《思南府续志》记载:田秋及后人共八代均葬于思南的史实,组织人员展开考察。
贵州网讯:(通讯员 张安国 王再学)田秋,“贵州科举教育之父”,随着历史人物越来越得到重视,田秋籍贯在思南与德江之间发生长时间争议。
开挖拍照结束后对墓碑泥土予以恢复
据田秋本人编撰的《嘉靖思南府志》记载:田显文(田秋之父)葬“蒋溪铺半月山”。即今天的思南县赵家坝半月山。又据《思南府续志》以及田秋大女婿,明进士张钦辰在《广东布政使田公行状》中记载:田秋葬于“府南二里息乐溪之源”。即今天的思南县关中坝街道办事处昔乐溪村。
考察部分人员
尽管两代人都是其直系亲属详细记载葬于思南,但是,由于田秋在今德江县潮砥乌江边上题:“黔中砥柱”几个字,被德江人作为田秋籍贯在德江的证据。
墓碑基础下沉,开挖后才能看清全部字迹
为了澄清史实,思南县委宣传部、县史学会、县教育局、县国学教育研究会组织人员进行考察。根据《思南府续志》记载:田秋及后人共八代均葬于思南的史实,组织人员展开考察。
田谷(号素齐)
2017年7月21日,思南县国学教育研究会张安国、松桃县书法协会副主席龙周,思南县田秋小学校长王再学、副校长蔡发,思南中学教师赵胜选,思南县鹦鹉溪中学校长颜学军,邵家桥镇学区办主任阮波、副主任邵文国,邵家桥镇教师李明,在思南县邵家桥镇官坡大屋基村民组一低洼处,考察发现了田秋大哥田谷之墓。
田谷孙,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兼都察院副都御使田仰立
最新发现该墓的是李明老师。我们看到其墓基础已经下沉,墓碑已被泥土遮挡住一部分,导致碑文显示不全。李明老师电话联系村里的朋友送来锄头等工具,通过开挖,才将碑文全部显示出来。碑文正中文字为:“明诰封奉政大夫任云南曲靖军民府通判索齐(田谷)田公神道”;左书“明进士出身,授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任浙江温处道,移储广东参议,加太仆寺卿,巡抚四川、洛阳等处,总督漕运军务,进御前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副都御使,孙田仰立”;右书“崇祯三年(1630)清明立”。由此可见,该墓距今已有387年。
神道碑一般记录帝王大臣生前活动,普通人家不能立神道碑。随着时代的发展,最后二品官员也可以立神道碑了。可见神道碑的研究价值大于普通人家立的墓碑。
据碑可知:此墓为田秋大哥田谷墓。据史料记载:田秋之父田显文既为郎中,又曾做过私塾教师,有很高的学问。到田秋这一代,辈分为“禾”字,三弟兄名字都将字辈巧妙的镶入名字之中。大哥田谷(“谷”的繁体为“榖”,带有“禾”字),二哥田稠,三弟田秋均有“禾”字。
田谷墓碑在思南县邵家桥镇官坡被发现,墓葬宏伟,碑高2.4米,宽1.12米,厚20厘米,仅碑石重量就超出了一顿。墓的前面是当时通向长江的主要航道乌江,后面背靠官坡大山。为什么要将祖辈葬在低洼处?我们询问了当地曾经葬人的87岁的阴阳大师邵先生,他说:古代思南葬人流行一句口语叫:“穷坐弯,富坐荡(低矮的地方),土匪坐在坳坳上”。意思是说把祖坟安放在山弯弯,后代就会穷,安放在低矮处就会富贵,安放在山坡顶上,后代会出一些不守法纪的人。这虽然是迷信的说法,但可见田谷葬地是家人认真选择的。如今这个墓葬地的正前方,是省级示范校高中思南中学新校区,这也是历史的巧合。
古人历来重视叶落归根,从田秋及家族人员墓葬地在思南境内逐渐被发现,可以推断:田秋籍贯应为思南。因为思南、德江相邻,如果田秋为德江人,田家真没有必要将几代人都葬在思南。而且,从农耕社会来说,农民对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看护是很紧的,绝对不允许“外人”在他的土地上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