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原因是此墓地是左宗棠自己选择的。左宗棠当年训练湘军,有一次路过白竹村时,觉得这里风水特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为何将墓地选在长沙而不入故土呢?道塞柳长青”。墓坐西南向东北,立巽山乾向兼巳亥。1885年9月,左宗棠在福州的任上去世,享年73岁。清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后将棺灵移至长沙县跳马乡白竹村的伏龙山上。

左宗棠墓,位于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

从长沙县黄兴镇过东山大桥,南行约2公里,即可见公路边的“重修左宗棠墓碑记”。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1)

再登数十级石阶,就可看见“清太傅大学士恪靖侯左文襄公之墓”的碑文。

墓前有石砌平台,配以石桌、石鼓、石香炉。两侧华表上刻有对联:“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

道塞柳长青”。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2)

墓坐西南向东北,立巽山乾向兼巳亥。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3)

1885年9月,左宗棠在福州的任上去世,享年73岁。清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后将棺灵移至长沙县跳马乡白竹村的伏龙山上。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4)

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为何将墓地选在长沙而不入故土呢?

原因是此墓地是左宗棠自己选择的。左宗棠当年训练湘军,有一次路过白竹村时,觉得这里风水特

别,就便对随从讲:“此处龟蛇锁水口,好地。他年我若战死沙场,将我葬于此地”。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5)

左宗棠,生于1812年11月10日,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6)

左宗棠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7)

左宗棠也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创办了福州船厂、甘肃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等

洋务企业。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8)

左宗棠最大的贡献是收复新疆。当时,他力排众议,以古稀之年,扶榇西征,所向披靡,使新疆重

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9)

不久,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抱垂暮病痛之躯,亲临福州布防,组织恪靖授台军东渡台湾。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10)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病逝于福州军中。后来安葬于此地,谥号“文襄”。

七十年代左宗棠墓(左宗棠之墓)(1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