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左宗棠墓被炸毁丢了(左宗棠墓故地轶事)

左宗棠墓被炸毁丢了(左宗棠墓故地轶事)3.相关墓的实物实景——左公墓的各个组件去了哪里据父亲说,听他的长辈的长辈讲:该处风水地,我们本地的风水先生都没有看得出来,是当时朝庭派来的几批风水大师,经过反复走访考证了好久才看出来的。还说要是先天而成的龙珠呀,那后代是要出皇帝命的,而后天而成的龙珠则只有宰相命了。当时,为了墓葬需要堆土,而为了堆土就必须取土。根据墓葬风水,墓穴之侧须有水,按就近原则取土堆墓茔。取土之后,原取土之地即被挖空了,也就形成了一个大坑,经雨水浇灌,水满就成了今天的塘(旁边有两口,就是最近右侧处塘)。我父亲还带我指看了龙嘴(包括上鄂、下鄂、龙舌)、龙尾,以及部分龙脊梁。他还说龙有13根脊椎骨,包括有4个爪子,蜿蜒曲折着经过了整个跳马。父亲说的这些,一一都对应得上,有些我是亲眼见了的,还真像那么回事。比如龙的上鄂、下鄂、龙舌、龙尾等山头成的形状,只是有些地貌被今天的开发建设、挖山建房等行为破坏。不似当年的苍苍翠翠,

题记:作者为“湘水之滨”。作者从小生活在左宗棠墓所在地。口述史作为民间的非正史,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也不失为历史真实的记录方式之一。文内照片是我2012年前往左宗棠墓拜谒的时候所照。

左宗棠墓被炸毁丢了(左宗棠墓故地轶事)(1)

左宗棠墓所在地在湖南省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泉塘组。在过去,他被叫做湖南善化县柏竹塘。其后善化县改名为长沙县。跳马乡是由三个乡(原跳马、团然、石门)合并而来,后来又曾更名为跳马镇。柏竹塘也更名为白竹村泉塘组。2015年元月1日,随着跳马镇整体由长沙县划归为雨花区,便有了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地名了。

1.我与左公墓

我出生于1978年7月,家在浏阳河畔,正好与左墓所在地中间隔条垅(现为农田区),并隔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溪,相距仅三四百米而已。我陪着左墓的部份变迁长大和自小到大就听着与左墓相关的逸事长大。


2.关于左墓埋葬风水地——龙咬尾

我父曾多次讲过,左宗棠先生安息之地,从风水上讲属于“龙咬尾”之地,而其墓穴安葬处正是龙珠所在。不过,此龙珠并不属于先天,而是经后人加上去的。

当时,为了墓葬需要堆土,而为了堆土就必须取土。根据墓葬风水,墓穴之侧须有水,按就近原则取土堆墓茔。取土之后,原取土之地即被挖空了,也就形成了一个大坑,经雨水浇灌,水满就成了今天的塘(旁边有两口,就是最近右侧处塘)。

我父亲还带我指看了龙嘴(包括上鄂、下鄂、龙舌)、龙尾,以及部分龙脊梁。他还说龙有13根脊椎骨,包括有4个爪子,蜿蜒曲折着经过了整个跳马。

父亲说的这些,一一都对应得上,有些我是亲眼见了的,还真像那么回事。比如龙的上鄂、下鄂、龙舌、龙尾等山头成的形状,只是有些地貌被今天的开发建设、挖山建房等行为破坏。不似当年的苍苍翠翠,一望现场便能感知有龙脉相。

据父亲说,听他的长辈的长辈讲:该处风水地,我们本地的风水先生都没有看得出来,是当时朝庭派来的几批风水大师,经过反复走访考证了好久才看出来的。还说要是先天而成的龙珠呀,那后代是要出皇帝命的,而后天而成的龙珠则只有宰相命了。

左宗棠墓被炸毁丢了(左宗棠墓故地轶事)(2)

3.相关墓的实物实景——左公墓的各个组件去了哪里

我父曾讲,左墓所占地区域主要是以我们泉塘队(当时三个队,未拆开,就是今天的泉塘、下湾、大坝基)、杨海河队两个生产队为主。有一条宽约1.5米的麻石路从东山街上一直经浏阳河边铺至我们现今的杨梅河组,再从杨梅河组(农田垅中间)经泉塘至柏竹塘至墓穴。

据我父亲讲,当时的墓地所用的建筑石材等都是用船运过来的,先运到东山码头,再从码着上靠着肩挑、人扛、马车拉等方式,一样样的运到我们这来。

他还讲,那时候有力气的人特多,有什么唐六饭桶、大七老牛等人,个个力大无穷。因我当时太小,已记不清与之相关不,但现在守墓人黄志清等老人们应该搞得清楚,他们仍健在,核实不难。

垅的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牌坊楼(该牌坊楼方面,我听我母亲提到过,也听很多先辈们讲过,听得最清晰的表述则是我邻家表叔刘义洲先生讲的,刘表叔说该牌坊楼是他见过的全国最大最好的牌坊楼,比北京现存的还要大气,还要漂亮。刘义洲约1954-2016.3卒,一直居住在乌基坝小塘组)。

牌坊楼约在今下湾组的垅中间农田里,那个位置距左墓穴地应约500~1000米左右(大致位置我们心里知道,但具体距离未实际测量,暂预估)。

我父亲还说过,石人石马像,有一丈多高,应有两个,一个埋在现左墓门口马路下面,当时太大太重。文革时墓被毁坏了,因修战备路时很难搬移,就地掩埋了。另一个现在在白竹桥下做支撑,现在仍可以见到的。石羊嘛,有一个也埋在黄志清老人家的门口的马路下了(听守墓人黄志清老人讲的,他与我家交往多年,全家都为人厚重,不讲假话,几十年如一日的守候左墓,他的话可信度极高)。

小时候,在左墓前的那条小溪的溪流会经过大坝基队,为了过农田,搭了个小码头桥。我曾多次见过一个神龟断了的头颈部,长度约1.5—2.0米,直径约一尺左右(大概我读小学三四年级,约在1987-1990年),做工很古典质朴的,麻石材料做的,后来经过少了,一直到前些年就不见了。神龟的背应仍在杨梅河原处,我没见过,听说有好几个扮桶(乡下收割稻谷专打装谷子用的桶)大,具体多大,我未知,核实应不难,随时现场去看就是了。

左宗棠墓被炸毁丢了(左宗棠墓故地轶事)(3)

小时候,常叫对面(左公后人看墓时的居所)为墓庐屋,当时也不知道来历,后来才慢慢知道。听说墓庐屋是青砖瓦结构,属于明清式古典建筑风格,在猫公塘的旁边,部份位置现在在黄A黄B两兄弟与李C(因涉及到真人不便公布,所以以字母代替)新屋所在地。

原来,墓庐屋在解放前后至文革左右还有好几户人家住过,有游氏、李氏等,现在还可以问得到的。当时的墓庐屋好大,也有好几十间房。据说是当时左公的几位嫡子居住用于守墓的,住了好几十年,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都一一搬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房子就慢慢的空了。再后来地方上就分给其他人住了,一直到这些人也慢慢搬了出去,墓庐屋就逐渐破败了。

公家的东西,无主的东西,也无人看管,轮为大伙的拆迁对象,哪家建房少了什么材料,就在墓庐屋里拆,哪里需要就拆哪里的东西,包括砖瓦、木梁等。据说建我们白竹小学时就拆了部份墓庐屋的砖去建学校,学校建筑的那些青砖就是了(现今白竹小学也被拆了,夷为平地了)。

还有石碑石料等,哪里搭桥,周边村需要啥的,就来左墓拆石料,今天的白竹桥的好多石料就是拆过来的。有些坟上的石碑,也是取自左墓的麻石。

左宗棠墓被炸毁丢了(左宗棠墓故地轶事)(4)

后记:下文也主要说下面这段口述史,主谈左公墓被破坏的情况。作者《长沙文史》左景范。1992年第12辑。

1974年,文襄公墓又一次遭到破坏。这年,有人在附近的一座古墓中盗得了不少财物。有人认为左宫保的墓必定有更多的财宝,于是由李某为头,带领一批人公开挖墓。他们用炸药炸开墓穴,抬出棺木,撬开棺盖,我的曾祖父身着朝服,胸前挂一串檀木朝珠,面目如生地安卧其中。

但是,棺内并无任何珍宝随葬。棺外也仅有—只长四十公分、宽三十公分的石匣,一盗墓人以为必是珍宝盒,赶忙抢出来,朝山下飞跑,几个人追了上去,堵住他打开一看,里面是两块瓷砖,系曾祖父生前好友郭焘写的墓志铭。石匣上刻有涂着红漆的“墓志”两字。后来,他用这个石匣做了养猪的食槽,那两块墓志铭瓷砖则做了凳面。

1985年文物部门收回了墓志盒,那两块瓷砖墓志铭却被打碎扔到池塘里去了。既然墓内没有财宝,守墓人后代要求盖好棺盖,仍旧掩埋。但领头人仍以20工分的赏额令人把曾祖父遗体的朝服剥下来,看看里面是否藏有珍宝。朝服剥去之后,只见曾祖父的遗体用白布缠裹着,又用镰刀划开层层白布,最后,仍是一无所获。领头人气急败坏地拿起一把四齿耙头将曾祖父的遗体勾出来用力甩在墓外,有人撬开曾祖父的嘴唇,挖出含在口中的一块玉片。

这夥人一无所获,便悻悻散去。此时,附近村庄的农民听说左宫保墓被挖,都赶来观看。见此情景,许多老人都说这是造孽。时值农历六月,暑气蒸人,遗体不久便发出气味,观看的人也陆续散去。第二天清晨,守墓人后代黄十爹于心不忍,便命他儿子挖个土坑将曾祖父的遗体草草掩埋。据当地老人传说,当年安葬左宫保,先是在选定的墓址挖开一个深坑,然后运来一船木炭,填塞在坑底。

再运来一船瓷碗,打碎后拌和蒸熟的糯米、三砂(石灰、黄泥、粗砂),反复舂捣,用来筑成墓穴,再在墓穴内的四周和底部排枚着一筒筒方木作外椁,内棺放下之后,将烧融的松香灌下去,直到盖没。这样,整个棺木都被松香严密地包裹着,水分和空气都被隔绝了。

因此,安葬之后近90年(1886—1974)曾祖父的遗体还是和生人一样。不料在一场大浩劫中,他也遭到了浩劫。1985年,文襄公逝世一百周年,长沙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了墓园。

左宗棠墓被炸毁丢了(左宗棠墓故地轶事)(5)

相关文章阅读,欢迎订阅“坐古谈今”头条号

左宗棠林则徐26年前的谈话,为收复新疆对阵沙俄定了基调 内有五篇左公文章链接

细谈晚清左宗棠的强大人脉关系内有四篇左公文章链接

民族英雄左宗棠尽力保护回民,但为何至今被人指责! 内有左公2篇文章链接

左宗棠为何在与李鸿章竞争中失败

左宗棠公开看不起曾国藩,李鸿章私下对老师扎针以李鸿章奏折为例 内有左公5篇文章链接

其他左公文章较多,请慢慢查看

欢迎订阅本人微信公众号“史家”;mengben1978 。今日头条难以展现的时评类、音频。

欢迎加入微信群“孟锛天下”,与我实时交流,共同理性探讨历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