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猛男腓特烈大帝(盖世英豪出柜大帝腓特烈)
天降猛男腓特烈大帝(盖世英豪出柜大帝腓特烈)腓特烈发明的斜线阵大放异彩,至今是陆军的基本阵式之一,尤其用于装甲部队,坦克,此阵式亦受战机及防暴警察所采用。七年战争中,罗斯巴赫会战更是腓特烈斜线阵势美的表演之一,今天被美国西点军校选作那个时代的经典战役,以大模型重现在它的军事博物馆陈列中。军事史家亦把此战与洛伊滕会战许为腓特烈大帝军事艺术的巅峰之作,就象拿破仑的奥斯特里茨会战一样。仅凭这两场会战,腓特烈就完全奠定了其作为古今最伟大名将之一的地位,普鲁士的一个永远的军事神话从此诞生。拿破仑评价腓特烈大帝的时候说:“越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就越显得他的伟大,这是我们对于他能说的最高的赞誉之词”。腓特烈大帝其实是用法文写成此书的,后来才译成德文,仅仅下发给普鲁士的将级军官,不得外传。后来在七年战争中的1760年2月,奥地利从一位被俘虏的普鲁士少将那里得到这本书,这才流传于世,1762年这本书传到伦敦,在那里公开刻印出版,风行于世直到今天。顺便说
话说,有个人,年轻时出柜不成,好基友还被老爹抓住给杀了,为此被迫答应与一名女士结婚,但终身未育。此人后来作过曲并让巴赫为他配成赋格曲,出过几本书,其中一本叫《反马基雅维利》,一本叫《战争原理》;他发扬完善斜线阵战术,被欧美近代军队奉为圭臬,他独自对抗奥地利、法国、俄国,奋战七年保住西里西亚。这个人的名字,叫作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 der Große,“伟大的”腓特烈二世,亦称腓特烈大帝,普鲁士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
腓特烈大帝(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可能是上帝赋予一个人全能才华的代表。但是,他在少年时选择出柜,并与好基友卡特私奔,在波兰边境线上被抓获,卡特当场被斩首,有人说腓特烈二世目睹了这一惨况(未经证实)。老腓特烈自以为把儿子驯服了,并成功地让儿子迎娶了伊莉莎白·克里斯丁娜·冯·布赖恩施怀克—贝芬(Elisabeth Christine von Braunschweig-Bevern)。腓特烈基本上和她分居,只在节庆场合一同出现,两人也从未诞下后代。但腓特烈在其父临终前答应了,誓不会对伊莉莎白不忠。
腓特烈在宫中吹奏长笛
腓特烈吹得一口好长笛还会作曲。他于1747年在无忧宫与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腓特烈即兴给出了一段自己的旋律,并表示希望巴赫能够将这段旋律改编为赋格曲,巴赫对于国王的音乐天才深表赞赏,但是由于该旋律不是那么简单,于是巴赫随后才将改编好的六声部赋格写完并寄给腓特烈大帝,并题名《音乐的奉献》(著名的Bwv 1079)。国王还是建筑设计师,他的王宫“无忧宫”就是按自己设计的图纸建造。
腓特烈和伏尔泰有书信来往并且曾在波茨坦会面过。国王自己写有大量法文著作,是18世纪影响很大的一位作家。他1740年写下的《反马基雅维利》(Anti-Macchiavell)在欧洲非常有名,当然,他更有名的一本书叫《战争原理》。
但与中国的宋徽宗、李后主、天启皇帝不同,甚至与李世民、朱元璋也不同,腓特烈不仅仅是天才文艺范儿,他在军事中的辉煌贡献更是彪炳史册,是世界公认的与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汉尼拔、古斯塔夫二世、拿破仑齐名的军事伟人。
继位之初,普鲁士贵族们还认为这出柜未遂的小伙子(28岁)是文艺青年,但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腓特烈初次绽放光芒。索尔战役更是腓特烈第一次试图把经过自己思考和设计的斜线阵式战术付诸实施。战后腓特烈写出了他最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原理》(有译为军事教令,德语:Die General Principia vom Kriege)。这本书集中体现腓特烈对自己早期战争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不仅仅是形而上的战争理论,而且贴近实际,是当时最好的战争实践指南。
腓特烈大帝其实是用法文写成此书的,后来才译成德文,仅仅下发给普鲁士的将级军官,不得外传。后来在七年战争中的1760年2月,奥地利从一位被俘虏的普鲁士少将那里得到这本书,这才流传于世,1762年这本书传到伦敦,在那里公开刻印出版,风行于世直到今天。顺便说句,除了母语德语,腓特烈还能说法语、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他能听得明白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希腊语,还有希伯来语。他晚年的时候,还去学习了斯拉夫语、巴斯克语和中文。
腓特烈发明的斜线阵大放异彩,至今是陆军的基本阵式之一,尤其用于装甲部队,坦克,此阵式亦受战机及防暴警察所采用。七年战争中,罗斯巴赫会战更是腓特烈斜线阵势美的表演之一,今天被美国西点军校选作那个时代的经典战役,以大模型重现在它的军事博物馆陈列中。军事史家亦把此战与洛伊滕会战许为腓特烈大帝军事艺术的巅峰之作,就象拿破仑的奥斯特里茨会战一样。仅凭这两场会战,腓特烈就完全奠定了其作为古今最伟大名将之一的地位,普鲁士的一个永远的军事神话从此诞生。拿破仑评价腓特烈大帝的时候说:“越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就越显得他的伟大,这是我们对于他能说的最高的赞誉之词”。
在战术层次,腓特烈是近代欧洲第一战术家。而腓特烈更是大战术的创始人,德国人口中的“大战术”,就是现代军事科学中的战役学。他所确立的作战原则,例如“保护你的侧翼和后方、迂回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我们注意力的目标,应该是敌人的军队”等等,直接指导了拿破仑。可以说在战役指挥上,腓特烈是拿破仑的启蒙老师。这些理论为后来的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毛奇、曼施坦因、隆美尔、巴顿等所借鉴,而腓特烈不以攻城拔寨为目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法,在中国古代,白起运用得炉火纯青,到了现代,自然是一位叫毛泽东的人了。
在七年战争中,腓特烈不仅不文艺,而且悍勇异常,展现了日耳曼人的典型特点。腓特烈遇挫愈强,以普鲁士一个小国之力,独抗法、俄、奥三大强国,其疯狂程度,可臻化境。当时普鲁士和联盟的军队人数比为1:3,人口数之比更达1:20。经过7年大战,几次面临亡国边缘,腓特烈终于保住了西里西亚,他个人也获得军事史上永世的不朽英名,赢得了“大帝”的称号,更树立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普鲁士亦一跃成为欧洲五巨头之一。
腓特烈的这个特点,我们今天仍然能在德国国家足球队身上看到影子,无论德国队以零比几落后,他们从不会显出沮丧软掉的样子,脸上一成不变的是冷酷,反击再反击,往往能够胜利;二战中,突出部战役,哈尔科夫反击战等都是德军反击的杰作,足让盟军惊出一身冷汗。
身为大帝,当然政治家的头衔是免不了的。腓特烈做了哪些事儿呢?
腓特烈在那群雄争霸的年代创建了当时最现代化的国家。我们所熟知的公仆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腓特烈首创的。在内政方面,他推行了农业改革、军事改革、教育改革、法律改革,废除了刑讯还建立了廉洁高效的公务员制度。他的名言是“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他自己介绍说“来自东普鲁士的雅各布·特雷赫,他因为一单诉讼而要在柏林逗留,警察就将他逮捕了。后来我让警察释放了他。我想清楚的告诉你们,在我的眼中,一个穷困的农民和一个最显赫的公爵或一个最有钱的贵族没有丝毫高低之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就是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对待上访的态度。
不过,上帝不会造出完美的人。腓特烈一生都生活在高度虚伪的面具下,在那个人们极度排斥同性恋的年代,他对于自己逝去的心上人卡特上尉不能表现出任何怀念,而他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梦想(成为音乐家,哲学家诗人),而是去走自己父亲期望的道路,无情的消灭敌人,为了大德意志而不是为了自己,对于他的评价很难公正,作为德意志之父,他无疑客观上让许多人崇拜,后世的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把他当作偶像,甚至连俄罗斯的贵族们也相当崇拜他。
毕生活在痛苦中的腓特烈扮演了完全相反的角色长达40年,这种隐忍(包括幼年对父亲暴行的隐忍),都不是我们可以企及的。不过作为德国人,他确实很符合尼采关于“超人”的典范,也是德国人精神中“把诗人的外表藏在里面,而在生活中竭力遵守的维护discipline”的体现。正如康德的哲学观点:“只有遵守准则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的”,隐忍,把反抗藏在内心化为现实中更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德意志精神。
腓特烈塑像和墓地
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大帝于无忧宫中在他的沙发椅上安然逝世,享年74岁。他身后无子,由侄子继承,就是腓特烈•威廉二世。他的遗愿是在无忧宫露台他的爱犬旁下葬,但侄子并没有遵守诺言,反而将他安葬在波茨坦格列森教堂的墓室里。直到德国统一后1991年8月17日,这位国王才到了他想到的地方,在他生前已建好的墓穴下安身。他的话“Quand je suis là,je suis sans souci” (吾到彼处,方能无忧)。
佛家谒语:“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怖亦无忧”。腓特烈大帝建造无忧宫并永世眷恋于此,不知是否这个含义。
作者李天军系腾讯大家、新浪读书签约专栏作者。公众号三铁,id:santie9957。更多精彩内容,请移步订阅。子曰:读而不订,未知其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