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手术后角膜瓣移位(文摘速递屈光手术后)
屈光手术后角膜瓣移位(文摘速递屈光手术后)参考文献:(本文图表均摘自原文)图3. CXL组患眼术后12个月期间矫正视力(CDVA)及非矫正视力(UDVA)变化情况 术后第一个月出现轻度下降,后逐渐提高图4. CXL组患眼术后12个月较基线时CDVA变化及分布情况综上,CXL对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出现角膜扩张的患眼,可以安全有效稳定角膜生物力学变化。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扩张是指术后角膜出现类似于圆锥角膜的局部生物力学异常,以至于角膜进行性的前突变形从而影响视觉质量。LASIK及PRK术后角膜扩张的原因尚不明确,高危因素可能包括高度近视、角膜基质床过薄、术前可疑圆锥角膜等一些可能引起角膜生物力学不稳定的因素。目前对于屈光手术后角膜扩张的治疗参考早期圆锥角膜行角膜交联术(CXL)。美国FDA也正式批准CXL用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扩张的治疗。近期一项III期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再次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项研究入组患者来自美国2个临床中心,共纳入179例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出现角膜扩张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CXL治疗组91例,对照组88例,两组患者均超过14岁,最佳矫正视力不能达到1.0,角膜中心厚度不低于300μm。治疗组患者予标准紫外线A-0.1%核黄素CXL治疗,对照组患者也同样进行CXL的必要准备和操作,但并不刮除角膜上皮,紫外线A照射环节为假照射。术后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角膜K值、矫正视力(CDVA)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分别78只眼(治疗组)和72只眼(对照组)完成12个月的随访。角膜K值在治疗组中平均降低0.7D,而对照组中则平均增加0.6D,二者之间相差1.3D,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研究还发现治疗组患眼K值在术后早期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认为可能与术后一过性的角膜水肿有关。CDVA在实验组中,平均提高1行,约32%的患眼较术前提高2行甚至更多;而对照组中则平均下降0.3个字母,两组平均相差5.3个字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研究还发现,对于病情严重的患眼,CXL治疗取得的效果越好,K值超过55D的患眼,术后K值降低2D以上的概率是其他患眼的5.4倍,术前视力低于0.5的患眼术后视力提高的可能性是其他患眼的5.9倍。而在并发症方面,并未发现两组存在显著差异。
图1. CXL组患眼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角膜K值变化 术后第1个月出现升高后逐渐降低
图2. CXL组患眼术后12个月较基线时角膜K值变化分布情况
图3. CXL组患眼术后12个月期间矫正视力(CDVA)及非矫正视力(UDVA)变化情况 术后第一个月出现轻度下降,后逐渐提高
图4. CXL组患眼术后12个月较基线时CDVA变化及分布情况
综上,CXL对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出现角膜扩张的患眼,可以安全有效稳定角膜生物力学变化。
(本文图表均摘自原文)
参考文献:
Hersh P S Stulting R D Muller D et al. U.S.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of 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 for Treatment of Corneal Ectasia after Refractive Surgery.[J]. Ophthalmology 2017.
短评
王忠海
角膜扩张对于屈光矫正手术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会导致回退,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医源性圆锥的出现,是在临床上应该尽量避免的,但由于其发生的复杂性因素,目前只能通过术前有效的评估来预防它的出现,可一旦在扩张出现后,控制其发展的手段就很有限了。角膜交联术(CXL)出现后,为角膜扩张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尽管开展的还不普及,但从临床效果来看是很有意义的,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其适应症应该不仅限于屈光矫正手术。
《国际眼科时讯》的【文摘速递】栏目于2015年8月起与《协和眼科资讯》实现共建,所有资讯在两个微信公众账号同步上线,以下为两个账号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