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南山风文案(一篇南山风格感动一个时代)

南山风文案(一篇南山风格感动一个时代)策划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晓云、梁倩薇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感恩西瓜园,踏上新征程!“为时代立标杆,为社会树楷模”是《广州日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那些作出非凡贡献、推动社会进步者而歌,《广州日报》一直责无旁贷:1996年,《广州日报》率先把钟南山院士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归纳为“南山风格”;2003年,“南山风格”经抗非典一役铸成“南山风骨”,故事经广州日报记者之手传遍中国;2018年,《广州日报》推出《广州创新英雄》大型全媒体系列专栏,讲述钟南山年过八旬踏上“创业路”的开拓精神,以及80多位创新英雄在广州这片热土上的拼搏故事……一直以来,《广州日报》牢记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使命,通过一组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报道,让一个个有抱负、肯钻研、勇攀登的“创新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激励人们见贤思齐、锐意进取。

南山风文案(一篇南山风格感动一个时代)(1)

我从西瓜园走来

坐落在广州老城西部的西瓜园,是一处充满传奇的所在。20世纪50年代,《广州日报》在这里诞生,随后走过67年的辉煌岁月,一次次刷新中国报业的纪录:2008年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奥运会,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广州日报》日均发行量都达到200万份。

2019年1月18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搬迁到琶洲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数字试验区,如同一艘新闻巨舰矗立在珠江边,开始了全新征程。而新闻人躬耕半个多世纪的西瓜园将以文化产业的形式继续文脉传承,更加活力四射。

初心不忘,使命在肩。为此,本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从西瓜园走来》,回望西瓜园内走过的岁月,牢记广州日报人的情怀与担当。

感恩西瓜园,踏上新征程!

“为时代立标杆,为社会树楷模”是《广州日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那些作出非凡贡献、推动社会进步者而歌,《广州日报》一直责无旁贷:1996年,《广州日报》率先把钟南山院士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归纳为“南山风格”;2003年,“南山风格”经抗非典一役铸成“南山风骨”,故事经广州日报记者之手传遍中国;2018年,《广州日报》推出《广州创新英雄》大型全媒体系列专栏,讲述钟南山年过八旬踏上“创业路”的开拓精神,以及80多位创新英雄在广州这片热土上的拼搏故事……

一直以来,《广州日报》牢记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使命,通过一组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报道,让一个个有抱负、肯钻研、勇攀登的“创新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激励人们见贤思齐、锐意进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策划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晓云、梁倩薇

采编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宣传先进典型人物是对时代精神、发展潮流的集中反映、生动展示和有力弘扬。自创办以来,《广州日报》便把宣传时代楷模作为己任,挖掘各行各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行者,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温暖人、启迪人。

首提“南山风格” 诠释“南山风骨”

钟南山的思想作风、职业精神、人格力量和治学态度,经《广州日报》采写报道之后,产生了巨大的时代感召力。

“从永不言休的进取和奉献中获取无穷的快乐,这,就是‘南山风格’。”1996年10月21日,《广州日报》时任科教部主任李婉芬以近万字的篇幅,报道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院长钟南山的事迹,并把钟南山的思想作风、职业精神、人格力量和治学态度率先概括为“南山风格”。自此,“南山风格”名动南粤,成为一代又一代医疗工作者的精神灯塔。

年纪较轻的读者也许是从2003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抗非”战役中了解这位英雄的,但如果你细读1996年这篇《南山风格——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院长钟南山》,就会发现钟南山勇于开拓的品格、严谨朴实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始终贯穿在他全部求学与工作之中。

1979年,钟南山43岁,通过国家教委考试,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医院和伦敦大学深造。报道记录了那个西方社会仍对国人充满偏见甚至蔑视的时代,钟南山是如何以专业素质、治学态度和拼搏精神获得西方同行的赞誉。

深造回国后,钟南山始终坚守一线,没放过一天教学假。这位“拼命三郎”有着一颗“医者父母心”:“每到冬天,他给病人检查前,一定会先搓暖自己的手。”报道记下的这个细节,与7年后“抗非”报道中的另一细节相呼应:接诊非典病人时,钟南山总是“轻轻地走到病人的床前,和蔼地拉起病人的手,摸着病人的额头,靠近病人细心倾听……”

医者仁心,莫过于此。

“把最危重的非典病人集中收治到我们这里!”在2003年那场人类前所未见的疫病中,钟南山以年逾花甲的一身铁骨,赋予了“南山风格”一个更加荡气回肠的注脚。2003年6月20日,广州日报记者邱瑞贤和时任政文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小霓以“南山风骨 科学精神”为题,记录了钟南山在“抗非”斗争中的四个片段:向省卫生厅主动请缨;67岁仍奔走“抗非”前线,38小时不合眼;在病原体和衣原体之争中坚持实事求是;在与非典作生死搏斗的日子里,不忘关爱呼研所医护人员。

邱瑞贤回忆,“当时非典结束不久,新华社找到我们,希望我们提供一条人物稿。刘小霓主任带着我,一遍遍地往呼研所跑,但能堵到他的机会真不多,他实在太忙了,我们更不忍心干扰他,于是大多是默默观察和采访他身边人,力图呈现一个立体而丰满的抗非英雄。”

“当年的‘南山风格’,已逐渐化成今天具有更丰富内涵的‘南山风骨’——医者的仁心仁术、科学家的求是严谨与非常时期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完美融合。大医精诚,‘南山风骨’足以当此盛名。”这篇《一身精诚铸风骨——记医学专家钟南山》,通过新华社电文传到了全国、全世界,产生了强大的新闻冲击力和时代感召力。

挖掘创新英雄 闪耀创新热土

市领导一度连续5天表扬该栏目:“每天一个创新英雄,广州创新氛围起来了!”“持续开展《广州创新英雄》报道”还写入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报告。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州,一直都是一片创新的热土。为了展现这片土地一众“创新英雄”风采,2018年4月 《广州日报》精心策划、重磅推出《广州创新英雄》《科创/设计》两大全媒体专题系列报道。专栏推出一年多来,已有80多位“创新英雄”先后亮相。

《广州日报》采编团队以高标准筛选采访对象,入选“主角”都拥有独特的创新秘笈和突出的贡献。

比如刘人怀院士,中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从事科研一甲子,成就无数,退休后开始关注垃圾处理问题,培育出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的“噬污酵母”。

陈小平研究员30多年只做一件事:探究疟原虫与癌症之间的关系,解开“以毒攻毒”的谜题,最终找到使用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机理和方法。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维兵,怀揣15万元创业,研制出媲美进口设备的多车型共线柔性总拼系统,填补了我国汽车车身生产线关键设备系统的技术空白。

《广州创新英雄》专栏在采写手法和布局谋篇上也颇费心思。2000字的主稿是版面的主角,聚焦于真实、鲜活的创新故事,有人物、有冲突、有细节、有情感。所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创新英雄”,身上既有着深深的职业烙印,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和个性。

比如在报道《造智能机械,记“斗转星移”》中,杜如虚这位多年从事制造工程与精密工程研究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就不但呈现出多个领先世界的工程学成果,还展示了他的浪漫情怀,用诗句向结婚30余年的妻子表白——“并肩共觉沧桑去,携手倍感两情牵”。

有血有肉有功力的采编,让《广州创新英雄》系列报道获得了热烈反响,仅在头50篇刊登后,就有9篇报道获得了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市领导一度连续5天表扬该栏目:“每天一个创新英雄,广州创新氛围起来了!”“持续开展《广州创新英雄》报道”还写入了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报告。

寻访院士圣手 透视创新优势

《广州院士逐个访》《寻访岭南中医药世家》展示了广州丰富的人才储备,为科技创新加油鼓劲。

对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先进人物,《广州日报》从来不吝笔墨。2016年11月28日,《广州日报》推出了以岭南建筑学派旗帜性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为主角的报道,作为《广州院士逐个访》系列报道的开篇。

“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措施,广州地区拥有的近百位院士就是科技创新的巨大优势。”采编团队在开篇语中强调,了解院士们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可以透视广州科技创新的引导力、驱动力和人才吸引力,从而为广州科技创新加油鼓劲。

建筑声学开拓者吴硕贤、有机化学大家陈新滋、光纤泰斗姜中宏、中国激光开拓者刘颂豪、造纸专家陈克复……这些在各个领域显赫的姓名,仿佛璀璨星光,点亮广州这片创新热土的天空,引领人类认知往深邃的未知空间进一步跨越。

报道不仅关注院士们的学术成就,也挖掘他们的成长路径和学习之道,给年轻学子以启迪。陈新滋院士就曾笑着对记者申卉说自己“不聪明”,成才的原因是“我比较用功,我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姜中宏院士则自揭“黑历史”:初二时化学曾考21分,全班最后一名,后来“逆袭”是因为在老师鼓励下,才探索出学化学的乐趣。

此外,另一个重磅系列也在同期推出:2016年12月24日,《广州日报》推出《寻访岭南中医药世家》系列专栏,首篇专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中医诊法”项目广东唯一代表继承人、国医大师邓铁涛。此后的系列报道,回溯岭南杏林历史,跨度过百年,把名中医的故事娓娓道来,受到医学界人士与读者的热烈欢迎。

■媒体人说

“学术泰斗为梦想奋斗,让我感动又羡慕”

讲述人:罗桦琳,广州日报记者

广州日报记者罗桦琳是《广州创新英雄》系列报道的统筹,也是多篇报道的采写记者。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对农业机械专家罗锡文院士的报道。

从罗锡文口中,她了解到这位学术泰斗小时候经常要干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插秧,所以罗锡文小时候就想“要是什么时候不用人来插秧就好了”。后来,他用了40年的时间研究农业机械化,研究出可以精准播种的水稻播种机。由于不同地方的水田砂性、黏性各不相同,罗院士到现在还保留着每到一个地方做播种机试验,一定要先脱掉鞋子下田走的习惯。

“为了一个朴素的梦想坚持一项事业一辈子,采访的时候可以说既感动又羡慕。”罗桦琳感叹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经常被采访对象对事业的专注与发自内心的热爱所打动。

打动她的还有创新英雄们的韧性、勇气和对时代发展的敏锐。“做科研很单调,年复一年泡在实验室里,能不能出成果其实是个未知数;而且创业很苦,夜以继日,有很多人甚至是独自来广州创业。还有一些从实验室转到市场,做成果转化,做产品的,其实也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在采访过程中,虽然会感受到他们的疲惫,但也能看见他们眼睛里的光。他们的眼光和智慧确实让人佩服。”

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复杂的科研知识,罗桦琳从多年的科技线跑线经验中提炼出,“写好科学原理和应用,即一头一尾这两端,读者会比较好理解。”她笑说:“有时候会强迫家属看我写的稿,觉得如果他看懂了,就是写明白了。”

罗桦琳回忆专栏推出初期,更新频率很高,在不到4个月时间就推出了50期。“开篇写的是国际食品工程专家孙大文院士,星期五晚上采访,周日就要上版。”周日早上完稿后,她与栏目负责编辑刘文亮来回沟通,两人为了让呈现的形式更完美,三易其稿。

“这个专栏前后有10多名记者参与采写,除了科技线,还有高校、医疗、区街等线口的同事。他们都是对作品有很高要求的人。创新英雄之夜的活动,夜编几乎全员出动加班加点,包揽了背景板和奖状设计等等,跟这样的同事共同完成这个栏目,我也觉得很幸运。”她说。

“我最期待青少年把‘创新英雄’当偶像”

讲述人:龙锟,广州日报记者

龙锟近日参与了《广州创新英雄》系列的报道工作。与罗桦琳相似,他也曾遇到“如何把科学语言转换成大众传播语言”的难题。龙锟的解决办法是先阅读大量资料,构建思维,再大胆提问题修补思维空洞、弥补理解偏差。“要不断地问采访对象,这是什么意思?这样打比方对不对?得到确认后再写,写完再请他们看一看。”

在龙锟看来,《广州创新英雄》系列报道有四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是“走近科学家”。他觉得,过去人们可能对科学家抱有敬畏之心,但却缺乏充分了解。龙锟近日采访了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丁克,这位科学家此前只接受过《广东科技报》的采访。“实际上,他的内心是很丰富的。他投身制药领域是因为小时候家乡很穷,有邻居、亲属因生病买不起药,就这么去世了,给他留下烙印。”龙锟感叹,“不是所有科学家都是品学兼优、顺风顺水地成长起来的,也有经历逆境和转折的,鲜活的新闻就在这儿。”

第二重意义是“创新是需要被发现的”。龙锟说:“许多人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停留在科幻电影里、游戏里。我们通过报道把科技前沿的现实场景搬到读者眼前,让大家知道‘真的有人做这件事,而且做成了’。”

第三重意义是“科学家和从事创新的企业家也在渴望被关注”。龙锟解释,因为市场上很多人对创新有恐惧感,觉得不靠谱。媒体客观地展现科技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状况,能起到“扩音器”作用。

第四重意义是“为时代立楷模”。谈及《广州创新英雄》长远可能对社会有什么影响时,龙锟说:“我们常常讨论,‘偶像应该是谁’的问题。《广州创新英雄》力图以丰富的报道模式,把这群人推到青少年的眼前。我最期待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够把这群人当做偶像。”

■经典摘录

南山风格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院长钟南山

(节选)

地点:英国一所著名大学。全英麻醉学会会议正在里面举行。

出乎与会者意料,走上讲台的报告者竟是一位亚裔人士。接下来的事更使他们目瞪口呆:这位报告者在他的关于氧气对呼吸衰竭病人肺部分流影响的论文中,一开始就推翻了英国赫赫有名的麻醉权威克尔教授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而这个观点五年前就被公认了。

会场一片哗然,连串的问题、质询袭向报告人。但见报告人气定神宁,侃侃而答,并用投影展示了大量富有说服力的实验数据。科学没有国界,人们折服了。最后大会表决这篇论文能否发表时,大会的常委全部举手:一致通过。当报告人迎着热烈的掌声走下讲台时,他清楚地听到一位专家说:他来自中国——是的,我来自中国。报告人此刻激动的心情已不仅仅是自豪二字所能形容。

这位报告人就是留英学者钟南山。事情发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西方社会充满偏见甚至蔑视的1981年。

1979年10月,钟南山通过国家教委考试,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医院和伦敦大学深造两年,这年他43岁。抵英后,他却被英国有关方面告知:英国不承认中国医生的资格,他只能以观察者的身份查病房和参观实验室,而且最多只能待8个月。一盆冷水把他初到国外的兴奋心情一扫而光,他难过得辗转难眠:祖国因为暂时的科技落后,竟如此备受歧视。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事不时发生。一天,钟南山到支气管纤维镜室参观,一位专家先问中国有没有这设备,然后又炫耀地说:“我已经做了300多例。”其实,国内不仅有这种设备,而且钟南山做过的例数足足是这个专家的8倍多。也许,他们的内心并没有恶意,但是他们对中国知之太少,对中国的认识太浅薄了。钟南山爱自己的祖国,不仅出自血浓于水的感情,更源自对祖国深厚文明底蕴的理解与骄傲。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就说哮喘,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使用黄麻治疗,而西方只是在四百年前才从中国学去……钟南山不会妄自菲薄,暂时的落后只会更加激发他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皇家医院的同行很快发现,这位中国医生有着很强的专业素质,他的治学态度和拼搏精神更令人敬佩。他不甘旁观,他勤奋地学习先进的东西,他要利用这里的良好条件开展研究。他很快自己确立了关于吸烟与健康的三个研究课题,并设计出严谨的实验方案。当英国导师惊讶地审完他的方案后,即为他的研究摁亮了一路绿灯。

研究中,为了取得第一手数据,他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连续吸入一氧化碳,反复抽血测定浓度,直到体内血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22%,相当于一个人连续吸入100支香烟时,试验终于取得了满意效果,这时从不抽烟的他早已天旋地转,难受得无法支撑了。

三个月后的一天,伦敦的天空格外晴朗,钟南山将研究结果整理好,交给了导师。导师看完后激动得一把抱住了他:“太好了,我一定把你推荐到全英医学会,你想在这里干多久都可以。”钟南山的成果,不但证实了导师几年前用数学推导的公式,而且有了新的发现。他的这项成果后来在全英医学会上宣读,受到同行的赞誉。

两年很快过去,钟南山与英国同行合作,竟一口气摘取了6项科研成果,伦敦大学医学院授予了他荣誉学者的称号。他的导师感慨地致信我驻英大使馆:“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曾与许多国家的学者合作过,从未遇到过一位像钟医生这样勤奋、合作得这样好的、这样卓有成效的。”读着这封信,钟南山百感交集。他们终于开始认识中国人的才智和毅力!

钟南山要回国了,导师挽留,爱丁堡挽留,钟南山思潮起伏。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富有进取心的医研工作者,眼前这优越的条件、精良的设备、高层次的学术水平的确有好大的吸引力。但是,爱丁堡是英国的爱丁堡,钟南山心中的信念不会动摇:我的事业在中国。在经受了歧视、维护了尊严之后,他更能品味出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名言中意味深长的内涵: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1981年11月,钟南山又回到了珠江边,听着亲切的涛声,捧起一掬江水,洗去一身征尘,飘忽了两年的赤子心顷刻踏踏实实。

原载于1996年10月21日1版 作者:李婉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