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时代的开始(航天时代无人时代)
航天时代的开始(航天时代无人时代)航天馆成为本届航展的亮点展馆之一。2021年,我国全年发射次数有望首次突破40次,继续开启“超级模式”,多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发射,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航天展品比例提升 实物展品惊艳亮相昨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落下帷幕。作为世界前五、国内最大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本届航展相较往届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一是“航天热”,有观点认为本届航展已开启全新的“航天时代”。二是“无人潮”,一批高技术、智能化无人设备的参展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全面展现了我国装备工业近几年在无人设备领域的创新跨越和科研实力。南方都市报“航展观察”系列报道将分别以“航天时代”及“无人时代”为主题,探讨本届航展所带来的发现与思考。航天时代
大鹏CW-40军民两用无人机稳定性和可靠性强。
TP500无人驾驶运输机主要定位于支线物流运输。
V1500M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载人飞行器起降灵活。
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模型。
昨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落下帷幕。作为世界前五、国内最大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本届航展相较往届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一是“航天热”,有观点认为本届航展已开启全新的“航天时代”。二是“无人潮”,一批高技术、智能化无人设备的参展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全面展现了我国装备工业近几年在无人设备领域的创新跨越和科研实力。
南方都市报“航展观察”系列报道将分别以“航天时代”及“无人时代”为主题,探讨本届航展所带来的发现与思考。
航天时代
航天展品比例提升 实物展品惊艳亮相
航天馆成为本届航展的亮点展馆之一。2021年,我国全年发射次数有望首次突破40次,继续开启“超级模式”,多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发射,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
重大航天项目成果云集航展
在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上,航天馆系统展示了我国航天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包括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在内的明星展品集体亮相。这些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通过实物、模型、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展出,彰显我国航天科技的“硬实力”。
火星一直是航天探测的热点之一。2020年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是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也是“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首次任务。在“火星探测”的沙地展台,火星环绕器通过实体1:3的模型与视频动画配合进行展示,让观众对火星环绕器具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也在航天馆内首次展出。据悉,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是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其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Ha成像光谱仪,将首次实现空间太阳Ha波段的光谱成像探测。该卫星计划于今年发射,标志着中国将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探月工程的展台上,矗立着巨大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模型,一同展出的还有嫦娥五号返回舱实物,返回舱上可以看到探测器返回地球冲破大气层时的灼烧痕迹。嫦娥五号探测器承担着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任务,不仅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还完成了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动作,为世界探月历史增添了新纪录。
高分多模卫星助力产业发展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本届航展上,航天馆展出了许多民用领域的产品,其中包括首次在航展亮相的最新研制的两型追风系列智能电推火箭和“隐藏武器”——高分多模卫星。
两型追风系列智能电推火箭作为探索新型火箭动力的代表,能够模拟火箭发射全过程,同时也可以结合具体需求,应用于科普教学、教育市场等场景,以更具趣味性、有效性的方式向大众科普航天知识。
高分多模卫星,全称为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是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光学遥感科研卫星,可以广泛服务于我国资源、测绘、农业、环保、林业等多个行业。高分辨率、多种成像模式是其主要特征,展位工作人员表示:“民用的卫星接口目前最高分辨率优于0.5米,接下来将会向国际更高分辨率水平努力钻研。”
同时,航天馆内还展出了多项将航天固体火箭技术转化为民用、更加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展品,例如安全救生及防灾减灾系统级产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等产品,展示了在高端装备、智慧交通、节能环保、先进材料及应用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航天领域民企占比超80%
航天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推动着其本身的民用化、商用化进程。近年来,商业航天蓬勃发展,截至今年9月,中国国内已注册商业航天领域公司达数百家,其中民营航天企业占比超80%,主要集中在卫星应用和发射领域。本届航展中,“商业航天”作为航天馆中亮点主题展区之一,全方位展示了包括应用卫星与运载火箭在内的系列商业航天工程成果。
在本届航展,航天馆展出了今年6月11日发射的北京三号卫星模型。北京三号卫星是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光学敏捷遥感卫星,通过新一代敏捷卫星技术,可快速获取高达0.5米分辨率的高质量、高定位精度地面影像,为全球市场提供大量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和信息产品,大幅提高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技术水平。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我国卫星应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350亿元左右。商业航天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应用卫星领域,正逐渐拓展到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在轨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本届航展,航天馆还展出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的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模型。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采用商业开发模式,新研捷龙系列固体运载火箭,以“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为目标,为国内外商业卫星用户的星座组网、补网、载荷验证等提供灵活可靠、便捷快速的商业发射服务。
无人时代
无人设备成规模、成体系整体上位
本届航展上,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无论军用或民用领域,无人设备成规模、成体系地整体亮相,全面展现了我国装备工业近几年在无人设备领域的创新跨越和科研实力,也代表着我国无人设备系统发展的最高水平。
军用无人设备个个“身怀绝技”
本届航展中,由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多款无人机首次亮相。在1号馆,一款犹如巨大蝙蝠的飞机模型十分引人注目。这是具备高隐身、强突防和精确打击能力的攻击-11无人机,可以在高威胁、强对抗环境下对敌人纵深目标实施精确打击,遂行进攻性制空作战、压制防空等任务。
本届航展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无人机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无侦-7。尽管该机型已经服役数年,但是外界对其知之甚少,就连其正式服役后的名字“无侦-7”也是在这次航展上才首次披露。无侦-7无人侦察机系统是一种大型高端无人机系统,以提供图像情报的方式,用于战略侦察和战术侦察。配合光电吊舱,无侦-7可以在高空对目标的性质、真假、型号等进行更为详细的识别分析。值得一提的是,依托模块化设计,无侦-7机腹位置的载荷模块可以根据不同任务进行更换,甚至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大型空中无人侦察预警平台,升级潜力不可限量。
航展现场,以反潜侦察系统闻名的翼龙-2无人机首次进行飞行表演,还与观众“互动”。据了解,翼龙-2无人机是航空工业研制的一款中高空、长航时、侦察/打击一体化的多用途无人机系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全疆域、多场景任务执行能力。翼龙-2无人机经历了高强度、高复杂环境、强对抗等实战使用的考验,其平台性能先进、承载能力大、扩展能力好,系统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环境适应性强、安全性能高。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航展的反无人机专题展区,系统化展示了综合反无人机作战体系。该体系从顶层建立反无系统标准,装备柔性组合、系统架构灵活,能够运用多种探测、拦截手段,构建“高中低”“远中近”的立体防护能力,可针对不同场景快速建设反无作战系统,进行智能化、无人化打击。
在本届航展,除了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的集中亮相,也进一步体现了“无人技术”所取得的突破。本次航展首次设立了船舶馆,一批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船艇在现场亮相,排水量仅20吨的全球最小盾舰——JARI-USV多用途无人作战艇、云洲智能的导弹无人艇及彩虹-6无人艇均有展出。有参展商表示,在未来战场上,无人系统将配属给有人部队,由其指挥员统一指挥,主要执行高风险、高难度的任务,实现协同作战。
无人设备巡检领域日趋成熟
检查电网是否结冰、农田的灌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探测人群的体温……本次航展中,9、10号馆集中展示了一批智能化的无人巡检设备。有专家表示,无人设备在巡检、测绘领域的应用变得更成熟、更稳定。
在军民两用技术展区,记者见到了由纵横股份带来的多款无人产品。其中,大鹏CW-40军民两用无人机是首次对外亮相。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款机型使用国产四冲程电喷发动机、北斗差分GPS导航系统和国产自主知识产权航电系统,适用于大面积、长距离视频监控场景,在恶劣环境下仍可保持稳定性和可靠性,可用于情报侦察、搜索监视、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等各种军民应用场景。
来自珠海的本土参展商璇玑科技则展出了“衡”系列微型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与传统无人机外形相比,展出的无人直升机外形更显独特,在翅膀折叠时形似相机镜头,翅膀张开时更像“竹蜻蜓”。该机型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可搭载不同功能实现多样的任务需求,并同时实现了超静音飞行和超长续航,可广泛运用于防务、应急、能源等领域。
在航展现场,南网通航展示了其推出的大数据分析中心。据介绍,该中心每月可利用无人机完成1.2万公里输电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巡检数据分析,在提高巡检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成本。
智慧物流、城际交通将成下一个发力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更多实体经济领域的行业开始重视空间领域的开发,无人机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长机会。结合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无人机以其大幅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的特性,联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加入智慧物流领域,得到各企业的青睐。在本届航展,各类物流、交通无人设备齐亮相,引来大批观众前来参观。
在9号展馆,TP500无人驾驶运输机吸引了多个国内物流企业参展商的目光。据介绍,这款由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无人机,主要定位于支线物流运输场景,为快递物流企业和各类短途航空运输需求提供低成本、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地面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而在本届航展中,有厂家推出了空中的无人“飞行汽车”。由峰飞航空科技生产的V1500M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在本届航展全球首发亮相。据介绍,该款机型最大起飞重量为1500公斤,载客飞行航程可达250公里,采用复合翼构型,搭载纯电力系统,由8个电动升力系统提供升力。得益于该机型无需机场、跑道的特点,城市中的大部分屋顶和空地都可以成为起飞降落的场所,从而为城市空中交通市场拓展了更广泛的目标群体。
南都中国航展报道团队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采写:南都记者 王靖豪 实习生 李涛 刘洁婷 叶倍源 张景淞 王紫慧 栾艺菲 刘姝 李睿 周凯健 张家琛 薄涛 杨佳慧 尹丽钧 徐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