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在淮关中学学习过程中,乔冠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盐城地下党组织的游行活动,反对当时的列强们试图瓜分中国、以及他们的各种文化侵略和中国残留的各种封建迷信。被开除后乔冠华转入了盐城的淮关中学继续学习,当时的淮关中学作为一所教会学校,因其特殊的性质保护了学生们自由、爱国思想的发展。学校里的学生会主席、学习委员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乔冠华入学后很快也加入了其中。乔冠华乔冠华,曾用笔名乔木、于怀,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的东乔村,父亲是当地思想比较先进的工商从业者,乔冠华自幼起就天赋过人,对于古代典籍和现代的各种启蒙文献有种独特的爱好,常常自己在院子里静静阅读。乔冠华入学后便进入了亭湖中学,在学校里,他曾经多次对当时学校呆板陈旧的教学方法表示不满,对专制的学校还组织学生们以停课三天进行抗议,抗议结束后,学校仍然不改陋习,还强令学生安分守己,而乔冠华作为抗议活动中的领头人则被校方开除处理。

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新中国被国际社会长期剥夺的联合国席位终于得到恢复和认可,中国成为了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这一刻是新中国历史上富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时刻。

而这一刻,一个人情不自禁地开怀大笑声,使全场的诸多国家为之动容,甚至有国际上的记者用“震碎了议事大厅的玻璃”这样的夸张描述来形容这份笑声。

而这个在议事厅内大笑的人,便是当时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第四任部长的乔冠华,在1976年以前的历届联合国大会上,都是乔冠华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团长身份进行出席。

这位在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曾被伟人评价“他的文章足以抵得上几个坦克师”的外交部长,为何逝世之后屡次迁葬,甚至出现了四处墓地?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1)

乔冠华

早年风波,三次退学

乔冠华,曾用笔名乔木、于怀,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的东乔村,父亲是当地思想比较先进的工商从业者,乔冠华自幼起就天赋过人,对于古代典籍和现代的各种启蒙文献有种独特的爱好,常常自己在院子里静静阅读。

乔冠华入学后便进入了亭湖中学,在学校里,他曾经多次对当时学校呆板陈旧的教学方法表示不满,对专制的学校还组织学生们以停课三天进行抗议,抗议结束后,学校仍然不改陋习,还强令学生安分守己,而乔冠华作为抗议活动中的领头人则被校方开除处理。

被开除后乔冠华转入了盐城的淮关中学继续学习,当时的淮关中学作为一所教会学校,因其特殊的性质保护了学生们自由、爱国思想的发展。学校里的学生会主席、学习委员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乔冠华入学后很快也加入了其中。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2)

在淮关中学学习过程中,乔冠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盐城地下党组织的游行活动,反对当时的列强们试图瓜分中国、以及他们的各种文化侵略和中国残留的各种封建迷信。

游行活动很快引起当地部分封建顽固分子的仇视,他们纵火栽赃给学生们,不仅造成死伤多人的局面,还使得在当时情绪极为激动的乔冠华再次被校方除名。

直到一九二八年,乔冠华转入了淮安中学,淮安中学的规模和师资力量十分强大,乔冠华在这里接触到了更多的先进知识。

他曾经因为对郭沫若主编的刊物爱不释手,于是登门拜访了郭沫若,两个年龄相差一辈的人似忘年之交般相谈甚欢,“才思如泉涌,见解如奇才”,这是郭沫若当时对他的评价。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3)

后来由于革命潮流的不断推进,乔冠华在淮安中学又开始闹起了学生运动,为了让更多的青年和自己一样得到意识觉醒和思想解放,乔冠华以无惧一切的姿态与当时学校领导们对峙,结果,乔冠华第三次被开除了。

在这次之后,乔冠华径直去了南京的终南中学,以优异的表现直接跳级进入高三的毕业班进行学习,而当时未满十六岁的乔冠华,在跳级进入毕业班的情况下,用了几个月便轻松学完了高中的所有课程,并于一九二九年同时被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两所名校录取。

经过深思熟虑,年仅十六岁的乔冠华毅然选择加入了清华大学。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4)

大学生涯,结识挚友

在进入清华大学后,乔冠华接触到了当时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常常独自在图书馆翻找资料进行深入了解,为了能得到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并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于是他选择了必修课最少的哲学系。

乔冠华曾经多次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学生活动,在学校期间他还认识了一名盐城的老乡胡鼎新。胡鼎新是当时学校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后来还担任过北平市的共青团宣传部长,领导过并北平的很多学生运动。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5)

胡鼎新

两人一见如故,因为同样的追求而相聚在一起,“如痴如醉如狂”,这是乔冠华后来形容当时两人交谈时的词语。

他们和很多思想解放的学生们一起组织过学校内部的各种革命运动,曾经赶走了国民党部门派来的两位校长罗加伦和乔万选,这两位校长曾经欲图将清华大学控制为国民党的私人管辖。

在一九三三年,乔冠华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他导师的建议下动身前往了当时还和中国友好往来的日本,在东京大学继续对哲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不断研究着中国近代史,后来由于参加了日本共产党举行的各种政治活动后,他被当时日本的政府方面驱逐出境。

乔冠华回国后应邀重返了清华大学,恰逢当时德国图宾根大学和清华大学互相交换优秀的留学生进行深造,于是在各个知名老教授的推荐下,乔冠华成功踏上了马克思、恩格斯等先哲们的故土——德国,开始全面且系统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著作。

一九三六年,乔冠华取得图宾根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年仅23岁,同年12月,乔冠华等留学生们在德国得到了西安事变的消息,他们为之振奋,当即便创办了一部时报刊物,每日更新一期,向德国的留学生们传达国内抗战的各种消息。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6)

以笔为矛,盐城二乔

一九三七年七月,在日军的蓄谋已久下,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被引发,同年八月,日军又大举进攻了上海,扬言数月内即要侵占全中国。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还在德国撰写毕业论文、准备在哲学领域进行深造的乔冠华刚刚得到事变的消息后,决定立刻回国。

于是他把论文交给了一位和他关系较深的教授后,便即刻前往法国的巴黎通过在法的留学生协会坐上渡轮,从海上返回中国,开始全身心的投入抗日战争的工作中。

乔冠华回国历经转折后,便在参谋处出任了上校参谋,在收集敌人军事情报的同时分析国际形势,期间乔冠华在自己主办的一期刊物上发表了很多气势磅礴且文笔犀利的文章。

后来乔冠华前往被中断联系的海外创办刊物,以钢笔作为武器激发人们的意识和内心,当时他的笔名为乔木。

乔冠华的文章往往言辞极为尖锐且气势恢宏,读后经常使人啧啧称奇为之感叹,中国的第一位伟人曾在当时赞赏乔冠华的文章是“足以抵得上几个坦克师”。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7)

一九四五年,乔冠华和自己的大学同学兼老乡胡鼎新在重庆偶遇,两人相见甚欢的同时却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两个人发表文章的笔名都是“乔木”,很容易让人搞不清楚。

后来在总理的出面下,二人的名称才有了区别,胡鼎新被称为胡乔木,而乔冠华则仍然使用乔木的原名,“你们就是盐城二乔!”总理曾如是说道。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乔冠华奔赴上海参加工作,期间不断出行各种刊物,在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被委任为外交部的局长,乔冠华用自己的特长在外交领域不断发展,最终于一九七零年被为任外交部的第四任外交部长。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8)

墓葬四处,心始唯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乔冠华晚年时不幸罹患癌症,于1983年9月22日上午离开了,享年70岁。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公墓,在乔冠华的遗体被火化之后,他的骨灰盒便放置在了北京八宝山的革命公墓骨灰堂,八宝山骨灰堂内所存放的,都是对新中国革命事业有重大贡献的同志。当时乔冠华的第二任妻子章含之因为过于思念丈夫,将骨灰盒从八宝山取出,之后便一直放在家里与自己陪伴。

在一九八五年,为了能让自己的丈夫魂归故里,离家乡近一点,乔冠华的妻子章含之在清明节时将乔冠华的骨灰盒迁葬在了苏州吴县的华侨公墓,华侨公墓背山面水,安静祥和,和乔冠华生前一贯的风格很是相衬。此处便是乔冠华的第一次迁葬。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9)

后来,位于上海的福寿园曾经多次向乔冠华的妻子章含之提出请求,想要在上海福寿园为乔冠华同志建造一座陵墓,让后人可以纪念他。

上海福寿园内有曾在各个领域中做过杰出贡献的已故名人和各种主题性的纪念碑,是一处被誉为“仰社会名人,寻文化之根”的革命纪念园地。

年近七旬的章含之为了能让自己的丈夫离自己更近一点,也为了世人能记住这位曾经让联合国成员震惊的老前辈,最终同意了福寿园的请求,将乔冠华的墓地迁葬至上海的福寿园,章含之请人为乔冠华刻了雕像,想要让世人永远记住这位曾经的外交部长。

乔冠华四次迁坟(乔冠华为什么迁葬四处)(10)

而这便是乔冠华第二次迁葬。

在乔冠华逝世后十八年,盐城市的人民终于想起了外交部长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自信笑容,纷纷希望能将乔冠华的墓迁至盐城,在盐城政府的不断请求下,章含之同意了迁葬,于是乔冠华第四个墓地便在江苏省的盐城市建成,这也是乔冠华真正的故乡。这是第三次迁葬。

“天生丽质双飞燕”,在2009的4月,乔冠华和第一任妻子龚澎的儿女们希望能将父亲乔冠华和母亲龚澎合葬在一起,在取得章含之的同意后,他们就在东山镇修建了一座墓园,墓碑上面刻着的便是这句古诗。

墓葬虽分四处,真心唯存中国,乔冠华一生质朴率真,曾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第四任部长为新中国在联合国取得一席之地,做出来无比重要的贡献,无论墓葬何处,他都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那爽朗的大笑也永远会被人民铭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