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关于春节那些事)
五个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关于春节那些事)除了哈尼族这个少数民族一年过两个年,还有有一村寨一年也会过两年。它不是少数民族,是汉族。举家团圆的春节,在除夕夜,和家人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过一个团圆的年。在福建三明的中畲村,这里一年有两个“春节”。不仅仅是吃年夜晚、看春晚的除夕,还有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半年节。中畲村“半年节”的习俗历史悠久,在每个中畲村的人心中的地位远超过传统的春节。“半年节”为每年农历六月十八,在节日的前一个星期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大扫除,杀鸡宰猪,准备“年夜饭”——十大碗。半年节对于中畲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相传在南宋,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中畲村饱受战争的摧残,为了保一方平安,中畲村村民自发成立民间组织与之对抗,战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夏,后来上战场的村民陆续会到村子里,村中的长辈们提议为这些战场平安回来的村民补过一个“春节”,时间定在了一年的中间,农历六月十八,因而得名“中年节”。
导读: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每逢过春节,在外打拼的游子都会从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方奔向家的方向,回家和亲人团聚,过一个团团圆圆的年。张灯结彩,挂灯笼、贴春联、放鞭炮等等,不同的民族都会沿袭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过个欢天喜地年。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庆祝方式,所以关于春节也有很多的不同形式。今天我们说说关于一年过两个春节的那些事。
首先,我们说说一年过两个年的少数民族——哈尼族。哈尼族人口166万左右,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哈尼族素来热情好客,只要有客人来,都会以酒相待。
哈尼族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很多,尤为特别的是他们每年会过两个年,而且也都没有把春节定会自己的春节。哈尼族的两个年分别是:第一个年是六月节,第二个年是十月节。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年,就是过新年,即“大年”。节日期间五、六天,多至会半个月。亲友互相拜访,有说亲的就趁这个节日请媒说亲,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探望。另外一个年是每年的六月份的六月年,是哈尼族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的节日,节日期间杀牛祭祀,祭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节日期间会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喜迎新年。
除了哈尼族这个少数民族一年过两个年,还有有一村寨一年也会过两年。它不是少数民族,是汉族。举家团圆的春节,在除夕夜,和家人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过一个团圆的年。在福建三明的中畲村,这里一年有两个“春节”。不仅仅是吃年夜晚、看春晚的除夕,还有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半年节。
中畲村“半年节”的习俗历史悠久,在每个中畲村的人心中的地位远超过传统的春节。“半年节”为每年农历六月十八,在节日的前一个星期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大扫除,杀鸡宰猪,准备“年夜饭”——十大碗。半年节对于中畲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相传在南宋,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中畲村饱受战争的摧残,为了保一方平安,中畲村村民自发成立民间组织与之对抗,战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夏,后来上战场的村民陆续会到村子里,村中的长辈们提议为这些战场平安回来的村民补过一个“春节”,时间定在了一年的中间,农历六月十八,因而得名“中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