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灯分三层,上层有四条龙,龙首高昂,龙身盘曲;中层为八棱八面型灯身,均为水晶玻璃;下层有五条龙,其中四条龙首向上,龙身呈卍形,并能转动伸屈,龙头上皆有灯台蜡签。另一条龙首向下,能四面转动,龙身盘于主轴。九龙灯可谓是独具匠心、工艺精良,是件既豪华繁缛,又美观实用的木雕工艺品。更有价值的是,全国迄今为止尚未在乔家大院之外,发现有类似的第三盏九龙灯。最珍贵的当数九龙灯。椐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逃难到西安时,乔家捐赠了三十多万两银子。事后慈禧为表彰其忠诚,赏赐了乔家这两盏九龙灯。乔家大院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具有相当高的观赏和历史价值,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作为山西著名的富商,乔家大院珍藏着五百多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集中反映了晋中一带的民情风俗。我们先后参观了人生礼仪、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和民间工艺等藏品。这些藏品都具有相当高的观赏性和历史价值

山西旅游的地域脉络图十分清晰:晋北的佛教文化;晋中的晋商文化和民俗文化以及晋南的寻根问源文化和山水景观。

我们接着要游览的就是晋中晋商文化的典型代表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1)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布局呈现象征大吉大利的“囍”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三面临街,四周有高达10余米的青砖墙,是一座全封闭城堡式的建筑群,为明清时期典型的北方大户人家居住格调。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2)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3)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4)

《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乔家大院》影视剧的先后拍摄和热播,使乔家大院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让人们知道山西有个乔家大院,并且对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5)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6)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7)

乔家大院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具有相当高的观赏和历史价值,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8)

作为山西著名的富商,乔家大院珍藏着五百多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集中反映了晋中一带的民情风俗。我们先后参观了人生礼仪、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和民间工艺等藏品。这些藏品都具有相当高的观赏性和历史价值。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9)

其中万人球、犀牛望月镜和九龙灯更是价值连城,被称为乔家大院镇宅三宝。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10)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11)

最珍贵的当数九龙灯。椐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逃难到西安时,乔家捐赠了三十多万两银子。事后慈禧为表彰其忠诚,赏赐了乔家这两盏九龙灯。

灯分三层,上层有四条龙,龙首高昂,龙身盘曲;中层为八棱八面型灯身,均为水晶玻璃;下层有五条龙,其中四条龙首向上,龙身呈卍形,并能转动伸屈,龙头上皆有灯台蜡签。另一条龙首向下,能四面转动,龙身盘于主轴。九龙灯可谓是独具匠心、工艺精良,是件既豪华繁缛,又美观实用的木雕工艺品。更有价值的是,全国迄今为止尚未在乔家大院之外,发现有类似的第三盏九龙灯。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12)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13)

平遥古城据传是由明代名臣刘伯温所设计,有城门六道,形同一只欲行未行的乌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为龟之四足。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同时还寓意城池固若金汤、长治久安。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14)

在北城楼下,我们换乘电瓶观光车赶赴最热闹的平遥南大街。沿途游人如织,电瓶车横冲直撞,却也是有惊无险。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15)

南大街是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精华之一,也是平遥古城对称式格局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一,南到大东门,以古城楼贯穿南北,是明清时期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据说在清代中晩期,平遥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16)

一位当地的导游把我们带进一家叫协同庆的钱庄。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身穿清代商人服饰的中年男子,他自称是钱庄的大掌柜。此人一口带有悦耳磁性音质的普通话,把游客尤其是女游客都吸引住了。他称,近年在协同庆发现了一个古代的地下钱庄,里面存有大量的银票和元宝,虽然不可流通,但是极具收藏价值,而且放在家中朝南向阳处还能旺财。又说地下钱庄有根龙柱,用手从龙头摸到龙尾能交财运。因此建议大家不要错失良机,用人民币去地下钱庄兑换元宝。此番说词放在平时,也许信的人不会太多,但是此时此刻十有八九都深信不疑了。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17)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18)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19)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20)

此后又游览了一个小小的镖局,不少游客聊发少年狂,过了把武术瘾。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21)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22)

那位本地导游走后,另一位导游把我们带进日升昌钱庄,日升昌历史上曾经被称为“大清金融第一街”,比刚去过的协同庆名气大得多。可是没想到这里仍然玩的是老一套,此时大家才明白江湖的水有多深。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23)

接着我来到了距平遥古城35公里的王家大院。与乔家大院富商性质不同,王家大院属于官宦门第。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24)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矩。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25)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26)

王家大院的建筑风格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27)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28)

特别留意了大院内的一些细节,比如砖雕、木雕、石雕。发现无不题材丰富、制作精巧,并大量采用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比如龙凤狮象、十二生肖、典故传说等。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29)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30)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31)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32)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33)

最后我们登上红门堡向下俯瞰,发现王家大院依山而建,似堡又似城,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此时,我才真正读懂为什么“王家看过不看院”了。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34)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35)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36)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我们这次行程最期待的景观之一。

滚滚黄河奔流到这里,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壶口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37)

刚进景区,就隐隐听到了黄河的咆哮之声。急步跑向河边,轰隆隆的咆哮声更是胜似雷鸣、连成一片。飞流直下的黄河之水似万马奔腾,如排山倒海,一浪高过一浪。更为壮观的是巨波急浪溅起的白茫茫的烟雾,竟然有十几米高,形成“水里冒烟”、“彩桥通天”、“群龙戏浪”、“谷涧起雷”四大奇观。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38)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39)

赶到河边拍照留念,夫人却不断的要往我身上靠,原来那烟雾是由无数的飞沫所组成,就象下起了漫天细雨,打湿了衣服,也打湿了手机。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40)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41)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42)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43)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44)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45)

只有到过黄河壶口瀑布现场,亲眼目睹了这种波澜壮阔、撼天动地的场面,才能真正领略到什么叫黄河大合唱,什么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46)

运城是我们这次山西游的最后一站,按照行程表将在运城周围游览六个景区,分今明两天游完。然而由于明天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各景区将免费开放,加上运城还将举行关公文化节活动。因此明天运城各景区一定会人满为患,进入景区的道路会严重塞车。为此,决定把六个景区压缩到今天一天游完。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47)

第一站来到了运城盐湖,它南依中条山,北临峨嵋岭,东靠安遇,西距解州,东西长,南北狭,中间被跨湖大道所分割,形状婉如一只天然的沭浴盆。

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称为“中国死海”。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48)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49)

盐湖在我国青海省较多,比如最近火起来的茶卡盐湖,被称为天空之镜,非常神奇壮观。而在其他地区却很少听说过,想不到在山西运城竟然能够观赏到,也算是意外的惊喜。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50)

朝阳照射在盐湖上,湖面上折射出淡淡的五颜六色的色彩,象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也象是一只硕大无朋的鸳鸯火锅,让人贊叹不已。

造成这种壮观场景的原因,据说是盐池中生长着一种叫杜氏盐藻的小生物,在不同的盐度、光照和温度下,形态变化较大,会反射出多种多样的色彩。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51)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52)

半小时后,来到解州关帝庙。关公是山西运城人,因此运城人都据此为傲,关公也成为了运城旅游的一张名片。关羽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一生南征北战,留下许多传奇故事。但是这不是他被神化的原因,神化的关键词是“忠”和“义”。忠心义胆符合中国民众的道德理念,更符合统治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历代统治者的策划下,加上民众们的推波助澜,关公不断地被神化,由候而王而君而帝而圣,到清代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与孔子并列为文武二圣。这还不够,近代以来,又被人们奉为招财进宝的武财神。如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庙,实现了“万古祠堂遍九洲”。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53)

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完整,建筑工艺最精湛的同类庙宇。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慈禧手书“威灵震叠”等匾额。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54)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55)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56)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57)

解州关帝庙分前院和后宫两个部分。前院依次有:照壁、端门、雉门、午门、山海钟灵坊、御书房和崇宁殿。两侧是钟楼鼓、大义参天坊、精忠贯日坊和追风伯祠。后宫则以气肃千秋、春秋楼为中心,左右有刀楼、印楼对称而立。全庙共有殿宇百余间,房屋两百多间。显得主次分明、布局严谨,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58)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59)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60)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61)

接着马不停蹄,来到了位于永济市的五老峰。五老峰地处晋、陕、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与五台山南北对峙,和华山遥遥相望,是山西境内为数不多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之一。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62)

五老峰是北方道教全真教发祥地之一,被称为“道教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传说八仙中的呂洞宾曾经在此修练,有诗云:执剑抱壶三三界,自隐条峰九九天。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63)

五老峰景区新开发不久,硬件设施较为过硬。我们先乘坐景交到达半坡,然后乘索道登顶,索道全长近两公里,海拔500多米,缆车两人一辆,开得慢而平稳。足足用了20多分钟,方才登上了玉柱峰。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64)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65)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66)

玉柱峰又名云峰、灵峰,海抜近2000米。恰似擎天的玉柱直插云霄,又如亭亭玉立的仙女下凡,显得雄伟而又秀丽,与浙江丽水的鼎湖峰有几分神似。

玉柱峰与周围的棋盘山、太乙峰、东锦屏峰和西锦屏峰合称为五老峰。由于天气不是很好,山上云雾缭绕,因而远眺其它四峰,都是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五峰罗列”景观是看不到了。不过这里翠柏荫峰、景色宜人、生态一流,每一口吸进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新鲜空气。围着峰顶的通道转了半圈,在一处尚待开发的景点附近停住了脚步。为了赶时间,在导游的催促下,我们只得沿原路返回。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67)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68)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69)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70)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71)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72)

接下来将要游览的三个景区都在古黄河永济段附近,而且相互之间离得很近。首先来到了普救寺,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73)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74)

普救寺建在峨嵋塬头上,塬高30米左右,南、北、西三面临壑,只有东北较为平展。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建筑布局分为上中下三层。寺内建筑规模宏恢,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而建、逐级抬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抜俊逸之感。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75)

普救寺的最大看点有两个,第一就是《西厢记》元素。寺内有不少与《西厢记》相关的景点,有张生借宿的西轩,有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还有莺莺拜月台,以及延伸意义上的同心锁等。这些景点里还点缀《西厢记》里的一些场景,崔莺莺、张生、红娘等人的形象无不栩栩如生。

《西厢记》元素使“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祝福和向往。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76)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77)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78)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79)

第二个看点是回音塔。普救寺里屹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原名舍利塔,因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发生在塔下,故俗称“莺莺塔” 。该塔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工艺具有特殊的回音效应,被誉为“永济八景”中的“普救蟾声”。它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磴琴声”并称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80)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81)

导游带着我们来到塔的一侧,用一块小石头扣击大石头,不一会就听到塔身传来清脆悦耳的“洛蛙……洛蛙”酷似蛤蟆的叫声。接着游客们都挨个试了一回,都收到了同样的效果,対此大家无不啧啧称奇。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82)

第二个景区是黄河大铁牛,这是一个观赏物集中的微型景区。这里有出土文物铁牛、铁人各四尊,另外还有一组七星铁柱和三个石夯堆。铁牛每尊高1.9米,长3米,宽1.3米,重50吨以上。牛尾后有2米长的横轴,轴头有纹饰,各轴不同,分别为连珠、菱花、莲花等。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83)

铁牛头西尾东,横向成两排。它们两眼圆瞪、矫角昂首,呈负重状,显得矫健强壮。四尊铁牛旁各有一名铁铸作牵引状、高鼻深目的胡人。四牛四人大小基本相同,但神态各异,其中有一人穿翻领衫,酷似西装。因为这位古人似乎引领了世界服装新潮流,所以大家都抢着要与他合影留念,这里成为了整个景区的热点。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84)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85)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86)

黄河大铁牛是1989年出土的,这里曾经是古黄河的著名渡口蒲津渡。大铁牛铸于唐开元年间,故称开元铁牛,当时安置在蒲津桥畔,估计是作镇水之用。后黄河改道东移,铁牛没入泥水中消失。有老人回忆,上世纪四十年代,下水尚可摸到铁牛牛角,并有船只被牛角擦伤情况。五十年代后,由于淤泥堆积,河水西移,铁牛完全消失。1988年开始勘探寻找,次年出土这批铁牛铁人。其中的四尊铁牛是我国目前为止,出土发现的重量最重的珍贵文物。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87)

最后来到古黄河畔另一个著名的景区鹳雀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是因为楼顶常有鹳雀栖息而得名,始建于北周时期,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由于建筑结构奇巧,登上顶楼可以观赏滚滚黄河东流的壮观场景,加上周围风景秀丽,因此吸引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在此楼留下不少不朽诗篇,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负盛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不朽诗篇,从幼儿园的小朋友起,差不多每个中国人都能背得出来。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88)

鹳雀楼原楼早已毁于元兵进攻中原时的战乱,而且因为黄河多次改道,鹳雀楼的准确原址也难以定位。1997年12月重建时,只得以蒲州新城楼为地基,新楼于2002年10月1日正式对游客开放。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89)

新建的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在建筑风格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一层主题千古绝唱,二层悠远流长,三层亘古文明,四层黄土风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极目千里,力图使盛唐的氛围得到充分展示。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90)

我偕夫人拾级而上,进入鹳雀楼。从一层到五层,每一层都围绕着与鹳雀楼相关的元素。有鹳雀楼的焚毁与重建,黄河沿岸的民风民俗,历代文人所留下的诗词歌赋等等。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91)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92)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93)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94)

登上六楼,顾不得在室内多停留,急步走到凭阑处,寻觅黄河入海流的壮观场景。

遗憾的是时过境迁,几经改道后的黄河早已不在这里流淌了,眼下能够看到的黄河仅仅是极远处一条朦朦胧胧的黄线。来到楼的另一侧,层峦叠嶂的中条山赫然入目,放眼望去,危峰兀立、远岫浮岚,一派生机勃勃的北国风光。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95)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96)

不经意间,一尊雕像蓦然出现在面前,这正是唐代大诗人王之焕像。鹳雀楼因王之涣一首《登鹳雀楼》而名扬天下,而王之涣也因为一座鹳雀楼而长留青史。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97)

八天的山西之游,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如果把江南的水乡比作风情万种、妸娜多姿少女的话,那么我要把山西的风光比作气宇轩昂、魅力常在的成熟汉子:有风度,历经人间沧桑,充满阳刚之气,值得久久回味。

山西人的旅行记(山西游记下)(9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