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罗素一生的心路(一个自由人的崇拜)

罗素一生的心路(一个自由人的崇拜)古往今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奉献,所有的灵感,所有如日中天的人类天才,都注定要在太阳系的无涯死亡中灭绝。而整个人类成就的殿堂,必然无可避免的被埋葬在毁灭中的宇宙碎尘下——这可能会引起争论,但所有这些是如此的确定无疑,以致任何哲学否认他们都不能站的住脚。只有在这些真理的构架中,只有在顽固失望的坚实基础上,灵魂的处所才能安全的建构起来。概而言之,这就是科学所提供给我们信仰的世界。现实世界甚至比这更为没有目的,更没有意义。处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我们的信仰从今以后必须找到一个归宿。人是各种原因的产品,并无法预知这些原因将来会取得什么结果。他的孕育和成长,希望和恐惧,情爱和信仰,只是原子的偶然组合的结果。没有哪一种热情,没有哪一种英雄主义,没有哪一种强烈的思想和情感,能超越坟墓而维持一个个体生命。人类看到,在这疯狂而奇异的世界里,万物匆匆,一切生命都在无情的死亡到来之前,不顾一切的挣扎着,去攫取短暂的

前言:A Free Man’s Worship(《一个自由人的崇拜》)首次发表于1903年12月,它应该是目前罗素最为著名的文章,这里的语言和反映的感情,被认为是那个年代罗素生活的一个写照。罗素在1929年写道:“这篇文章是基于比我现在所信仰的更加热切(platonic)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 然而这篇文章的确反映了罗素的一些文章的特点,作为20世纪初的欧洲思潮的历史标记,它的确值得后人进行广泛的深入地研究。

罗素一生的心路(一个自由人的崇拜)(1)

在浮士德(Faustus)博士的书房里,墨菲斯托菲里斯(Mephistopheles)向浮士德说出创世之史:

"天使歌唱班无休止的赞美恭维以开始另人厌烦;但是,难道上帝不应当受到天使们的赞美吗?他不是已经给予了它们恒久的欢愉吗?获得不应获得的赞美,而由受他折磨的人来崇拜,难道不是更加使人感到有趣吗?他发自内心的微笑着,并决定这伟大的戏剧将开演。"

"在无从计算的年代里,灼热的星云毫无目的的飘绕于宇宙中。经过漫长的岁月他开始形成,中心云团抛出行星群,行星群冷却下来,沸腾的海洋和燃烧的山峦起伏动荡,来自黑色的云团中的热而大量的雨水,在凝固了的地面泛滥。接着,第一个有生命的微生物在海洋深处形成,在适宜繁殖的气温里,迅速成长为广袤的丛林,巨大的蕨类植物从潮湿而肥沃的大地中破土而出,海洋动植物生长繁衍,生存竞争,并发展演化。正如历史中所呈现的那样,人类诞生了。他有着自身的思考能力,分辨善恶的知识和对崇拜的极大渴望。

人类看到,在这疯狂而奇异的世界里,万物匆匆,一切生命都在无情的死亡到来之前,不顾一切的挣扎着,去攫取短暂的生命瞬间。于是人说:‘这里潜藏着一种我们只能够领悟的目的,而这目的是善的;因为我们必须敬畏些什么,而在所见到的世界里,是没有什么值得敬畏的。’于是人站到争斗之外,认为上帝想要经过人的努力,从混沌之中产生和谐。

当人服从由上帝把人的祖先捕食动物的天性传达给人的本能时,他称之为罪孽而请求上帝宽恕他。但是他怀疑在他发明一种平息上帝愤怒的神圣计划之前,他是否能被公正的得到宽恕。既然现实的世界是如此之糟,他就使他更糟些,以便将来可能会更好些。他感谢上帝给了他力量去放弃那些可能得到的欢乐。上帝微笑了;当他看到人在放弃和崇拜上变的完美时,他投送了另一个太阳穿过天空,撞碎人类的太阳,所有的一切又重新变作星云。

‘很好,’上帝自语到,‘这是一场好戏,我会让它再演一次’"。

概而言之,这就是科学所提供给我们信仰的世界。现实世界甚至比这更为没有目的,更没有意义。处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我们的信仰从今以后必须找到一个归宿。人是各种原因的产品,并无法预知这些原因将来会取得什么结果。他的孕育和成长,希望和恐惧,情爱和信仰,只是原子的偶然组合的结果。没有哪一种热情,没有哪一种英雄主义,没有哪一种强烈的思想和情感,能超越坟墓而维持一个个体生命。

罗素一生的心路(一个自由人的崇拜)(2)

古往今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奉献,所有的灵感,所有如日中天的人类天才,都注定要在太阳系的无涯死亡中灭绝。而整个人类成就的殿堂,必然无可避免的被埋葬在毁灭中的宇宙碎尘下——这可能会引起争论,但所有这些是如此的确定无疑,以致任何哲学否认他们都不能站的住脚。只有在这些真理的构架中,只有在顽固失望的坚实基础上,灵魂的处所才能安全的建构起来。

在这样一个陌生而无情的世界里,像人这样虚弱的动物怎样才能使他的渴望持久不衰?万能而盲目的自然,是不可思议的秘密,它在无限的空间里长期不断的变迁着,最后产生了一个孩童,他仍然受到他的力量的支配,但却赋有观察力,赋有善恶的分辨力,赋有对他那不可思议的母亲之一切工作的判断能力。尽管死亡是自然控制伟力的记号和标志,但人仍然是自由的。人在稍纵即逝的有生之年,能去审视、批判、认知,并且在幻想中去创造,在他所了解的世界中,这自由属他独有;在这种自由中,他具有驾御控制他的外在生活的不可抗拒力量的优越性。

在自然力量面前,野蛮人象我们一样,感到人的重要性受到压制;但他自己找不到比“神仙”更值得他敬重的东西,他自愿拜倒在神仙面前,并不探究这些神仙是否值得崇拜。悲惨而骇人的是,为了绝对忠诚和崇拜神仙,忍受了漫长的残忍与折磨、自贬与人生牺牲的历史。当然,当最珍贵的东西已被获得时,胆战心惊的信徒会认为,他们流血的欲望必须受到抑制,并不要求做更多的事情了。摩洛克(摩洛克,古代近东各地所崇拜的神灵,信徒以儿童为牺牲向他献祭。)宗教——其他这类教义也可以一般通称——在本质上是奴隶的卑躬屈膝的屈服,身为奴隶者,甚至不敢在心中产生他的主子不值得受到谄媚的念头。既然没有认识到理想的独立性,人们就会不顾神仙加于自己的变化无常的折磨和痛苦,对它任意崇拜,或无条件的敬畏。

然而,当道德品行逐渐变得勇敢大胆时,人便慢慢感到要求有一个理想的世界;假如崇拜不能停止,这种崇拜就会转向与野蛮人所创造的神仙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神仙。有些人虽然感到有理想之需求,并因此会自觉地拒绝这些新的神仙,但却仍然以为露裸的神值得崇拜。上帝在回答约伯关于旋风的问题时,谆谆教诲说:那是在炫示神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关于什么是神的善良,却没半点暗示。同样,这也是一些我们当代人的态度,他们将道德建在生存竞争上,并宣称只有最适应于环境的人才能侥幸生存。但其他人由于对这种道德意义上如此可憎的回答感到不满,他们采取了我们习惯于看作是特殊宗教的立场,宣称在某些隐而不可见的方面,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实际上是和谐一致的。所以,人类创造了全能而至善的上帝,创造了现有与应有的神秘统一。

但是,现实世界毕竟是不完善的;而且,如果使我们的判断依从于这个现实世界,就会有一种奴性的因素存在,而这种因素势必会把我们的思想冲洗殆尽。因此在一切事物中,最好将人从非人的权力暴虐下尽可能的解放出来,从而提高人的尊严,当我们领悟到神多半是起坏作用时,就会认识到具有善恶观念的人在这没有这种善恶观念的世界中,仅是一颗孤立无助的原子。人类再次面临抉择:我们应该崇拜权力呢,还是崇拜善?我们的上帝存在是罪恶呢,还是我们可以将他看作是我们自身良心的创造?

对这问题的回答极其重要,并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整个道德观念。卡莱尔(卡莱尔(Thomas Casrlye1795-1881),苏格兰散文家和历史学家,重视英雄和权力在历史上的作用。)、尼采的军国主义的教义已使我们习惯于崇拜权力。崇拜权力,是我们无法维持自己的理想以对抗充满敌意的世界之结果。崇拜权力本身,是一种对邪恶的屈从臣服,是我们对摩洛克神的一种最大牺牲。假如权力确实应该受到敬服,让我们敬服那些拒绝虚伪的"承认事实",能够实事求是的人的权力。让我们承认,在我们已知的世界中,有许多其他事物可能更好些,而我们具有并必须恪守的理想,没有在物质世界中实现过。

罗素一生的心路(一个自由人的崇拜)(3)

让我们保持对真、对美和对完善之理想的敬意,这些是人的有限生命不允许我们获得的,尽管其中没有一样与无意识的宇宙万物相一致。假如神看起来是那样的坏,那让我们从内心就拒绝它。这种拒绝,只依凭着人类真正的自由:决心只崇拜由于自己爱好善而创造的"上帝",只尊敬激励我们洞察生命最好瞬间的天堂。在行动上,在欲望上,我们必须永恒的驯服于外在世界力量的专横暴虐;但在思想上,志向上,我们是自由的,不受我们同伴的约束,不受我们身体在上面爬行的微不足道的行星的羁绊,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甚至是面对死亡的暴虐也保持自由。那么,让我们领悟信仰的力量,他能使我们在美好的幻想中继续活下去;让我们永远以那幻想为前导,在行动上下降到现实世界中去。

当事实与理想的向背变得明显可见时,一种勇猛的改革精神,一种勇敢的反对神仙的精神,似乎是对自由的必要肯定。以普罗米修斯的坚韧,去蔑视敌意的宇宙;永远认清并主动仇恨宇宙的罪恶,以拒绝神的恶意可能创造的欢愉,这显然是一切不愿在不可避免地命运面前屈服的人的责任。然而,愤慨依然是一个束缚,因为它驱使我们的思想被一个邪恶的世界所占据;在产生反叛的强烈欲望中,存在着一种自我肯定,而这种自我肯定,明智的人看来是必须克服的。愤怒是一种我们思想的屈服,但不是我们欲望的屈服;由智慧所构成的斯多葛式自由,是建立在我们欲望的屈服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我们思想的屈服的基础上。从我们欲望的屈服中,产生了忍让的美德;从我们思想的自由中,产生了整个艺术、哲学和美的梦想的世界。由此,我们终于一半的征服了这个令人生厌的世界。但是美的梦想,只能存在于无拘无束的构想中,只能存在于与没有热切期望重担压力的思想中。因此,只有那些不再要求生活给予由时代的变化所决定的任何个人好处的人,才可能获得自由。

尽管自我克制的必要性是罪恶存在的证据,但基督教在传教时已表面出一种超越普罗米修斯的反叛哲学的智慧。必须承认,某些我们所欲求的事物虽然被证明为不可能,但仍然是实在的好事。另一些被我们热烈企求的事物,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完全被道德净化的理想因素。必须放弃的东西是坏的这个信念,虽然有时是谬误,但比起不受抑制的热情想象所造成的谬误要好得多;宗教教条,由于它提供了一种证明它永远是真理的理由,由于它发现了许多严正的真理,被作为净化我们理想的工具。

然而,在屈从中有一种比较好的因素:即使是当实在的好处不能获得时,也不该烦躁地欲求它们。对于每个人来说,或迟或早应该作出伟大的自我克制。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做到的;年轻人不应该相信以热忱意志的全部力量去追求一种美好的事物会一事无成。但是,由于存在死亡、疾病、贫困,或责任之声,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明白,世界并非专为我们人类而造成;然而无论如何,我们渴望许多美好的事物,命运不再能阻止它们的诞生。当不幸降临时,我们要有勇气去忍受,而不要抱怨我们希望的破灭,要有勇气把我们的思想从徒劳无益的悔恨中解脱出来。这种对崇高信仰的驯服程度,不仅正当而且正确:它正是智慧之门。

但是,消极的自我克制,并非是全部的智慧。因为并非仅靠自我克制,就能建造出我们崇拜的自己的理想圣殿。萦绕在人们心中的圣殿预兆,显现在想象、音乐、建筑、不受干扰的理性王国,以及抒情诗对金色落日的奇特想象等领域中。在这些领域中,美在照耀和生长,没有一点悲哀和痛苦,没有对变化的恐惧,没有现今世界中的衰退与丑陋。在对这些事物作沉思时,天堂的景象在我们心中形成,并立即得到了一块判断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的试金石,得到了一种塑造我们理想世界的灵感和鼓舞,无疑可看作是构建神圣殿堂的基石。

在进入圣殿之前,除了那些生而无罪的宝贵精神以外,要穿越一个黑暗的大洞穴。大洞穴之门是绝望,它的地面是用令人放弃希望的墓石铺筑的。自我必须在那儿死亡;渴求和未驯服的欲望,必须在那儿窒息,唯有如此才能使灵魂从命运的主宰中解放出来,但在穿越大洞穴之后,自我克制之门又重新带来智慧的照耀。在智慧光辉的照耀下,新的领悟,新的欢愉,新的柔情,兴喜着朝圣者的心灵。

那时,我们没有辛酸的、虚弱无能的反抗,已学会顺从命运的外在统治,并认识了没有人类的世界不值得我们崇拜。而且,我们最终有可能去改变和再造无意识的宇宙,在想象的熔炉中使它变质,并以一种新的光辉闪耀的金色意象,取代旧的泥土制成的偶像。在世界的所有千奇百态的事实中——在森林、山峦和云彩的具体可感的形式中,在人类的生活事件中,甚至在死亡的无限威力中——创造性理想的领悟,能发现它用自己的思想所创造的美的反照。按照这种方式,心灵肯定它能对自然界的无思想力量作精妙的控制。心灵所应付的对象愈有害,未驯服的力量愈横行,就愈能在引导人们克服障碍、开发它蕴藏的宝藏中取得巨大的成就,就愈能在驱动反对力量去增长它的成就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在一切艺术中,悲剧是最光辉、最有成就的;因为它就在敌方的正中心,在最高峰的绝顶,建立耀眼的城垣;从坚固的瞭望塔上四望,他的军队和兵工厂,他的纵队和要塞,尽收眼底;只要存在死亡、痛苦和失望的军团,在它的城堡内,自由的生活就能继续,所有服从使人痛苦的命运的首领,为不屈不挠的城市自由民带来了美的新境界。幸福属于这些神圣的堡垒,更幸福的是那些在堡垒上饱览卓越成就的居民。荣耀属于身经无数岁月战斗的勇猛战士,他们不仅为我们保有了无价的自由遗产,而且迫使渎圣的侵略者不能征服神圣的堡垒,保持了它的纯洁无瑕。

悲剧的美,不仅存在而且产生一种显现的美质,这种美质或多或少以醒目的形式经常呈现在生活的一切方面。在死亡的情景中,在持久忍受极端的痛苦的中,以及在不能挽回的往事消逝中,存在着一种神圣,一种无法抗拒的敬畏,一种博大深沉、对存在的无限神秘的感觉。

在这里,犹如某些痛苦的奇异结合那样,受苦者被悲哀的结合力和这个世界维系在一起。在这些领悟的时刻里,我们失去了一切对短暂的欲望之一切渴求,一切为了微不足道的目的所作的争斗和竞争,一切在肤浅观点下构成的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关注;我们看到,由于人类在黑暗海洋的咆哮浪涛中只作瞬刻的飘荡;在这伟大的夜晚,我们在避难途中不发出一句寒心的怨言;人类处在敌对力量中感到的一切孤独寂寞,都集中到个人的灵魂,它必须独自挣扎,竭尽它的全部勇气,与整个丝毫不顾人类的希望和恐惧的整个宇宙抗争。

在与黑暗势力对抗中取得的胜利,是成为荣耀的英雄伙伴的真正洗礼,是人类生活支配美的真正开始。在灵魂与外在世界令人畏惧的冲突中,产生了忍让,智慧和博爱;并且由于它们的诞生,一种崭新的生活开始了。深入我们最深处灵魂圣地的、似乎使我们成为不可抗拒的力量的玩偶的因素是:死亡与变化,过去的不可变更性,以及人类在宇宙从虚无到虚无的盲目变化中感到的虚弱无能。我们人类应当去感受他们,了解他们,并征服他们。

  

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具有这样神秘的力量的原因。它的不变和静态的美,犹如令人陶醉的深秋的纯洁,那时的树叶,尽管好象一阵微风就会使他们飘零四落,但它们却依然在金色的繁荣中面对蓝天闪耀着斑斓。"过去"不再会变化和争斗;就象邓肯(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现代舞创始人、著名舞蹈家 把解释性舞蹈提高到创造性艺术地位。)那样,在经过生命的一阵狂热后,它就安眠了;曾是渴望和所想得到的东西,曾是细微和昙花一现的东西,都已凋零殆尽;曾是美与永恒的光辉事物,如同夜晚的流星,一旦驰离,就消逝了。它的美,对一个配不上它的灵魂来说,是不堪忍受的;但对于一个已征服了命运的灵魂来说,它是信仰的关键。

  

从外观看,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力量比较起来,确是微不足道的。奴隶注定要崇拜时间、命运和死亡,因为它们比起奴隶能从他自身上发现的任何东西要伟大得多,因为他考虑得一切东西都是被他们毁灭的。虽然它们是伟大的,则伟大地思考它们,感知它们没有热情的光辉,则更伟大。这种思想,使我们成为自由人;我们不再以东方式的屈从在必然面前低头,而且吸取它,并使它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放弃为私人幸福作的争斗,摒绝短暂欲望之一切渴求,燃起为永恒事物而奋斗的激情——这就是解放,这就是自由人的崇拜。这种自由是通过一种对命运所作的思考而实现的;因为命运本身已被心灵所驯服,这心灵已被时间的炼火净化得纯洁无暇。

  

罗素一生的心路(一个自由人的崇拜)(4)

自由人以最坚强的一切纽带,以共同的命运,使自己与人类同胞紧紧的结合在一起。自由人会发现一种新的景象一直伴随着他,爱之光辉充溢在他的每件日常事情上。人的生命是一种穿越黑夜的漫长行进,在这漫长黑夜的长征中,四周被看不见的敌人包围着,受着疲惫和痛苦的煎熬,朝着一个很少有人会希望到达的目的地前进,在那儿,从来没有人长久的逗留过,当他们行进时,我们的朋友,由于被具有无限力量的死亡之无声召唤的攫夺,从我们的视野中一个接一个的消失。我们能够帮助他们的时间是极其短促的,则在这短促的时间里,他们的幸福或痛苦就被决定了。

正如我们应将阳光撒满他们前进的征途,以同情的慰籍来减轻他们的悲痛,给予他们一种永不怠倦的爱的真正的欢愉,鼓起衰落者的勇气,在他们绝望的时刻,逐渐灌输给他们前进的信心。让我们不要用吝啬的尺度去衡量他们的功绩与过失,让我们只考虑他们的需要——悲痛、困难,或许盲目在使他们的生命承受痛苦;让我们记住,他们是我们同一个黑暗里的难友,是我们同一个悲剧中的演员。只有这样,当他们的穿越黑夜的旅程结束时,当他们的善与恶由于过去的不朽而成为永恒时,唯有我们感知他们曾在哪儿受苦,曾在哪儿失败,而这些都不是因为我们的行动造成的;然而,无论在哪里,只要圣火的火光照亮他们的心中,我们就随时准备着鼓励、同情以及激发他们的最大勇气。

  

人的生命是短暂而虚弱的;陷入无情和黑暗的真正厄运,会慢慢的降临到他和他的同类身上。对善恶的盲目,不顾一切的毁灭,无法克服的烦恼,布满了人生的严酷之路;对人来说,今天宣告失去他最挚爱的人,明天他就自己穿过黑暗的大门。在灾祸要降临之前,使他那短暂生命显得高贵的崇高思想,最值得珍爱。鄙视命运奴隶之懦怯的恐惧,崇拜自己亲手所建立的圣地;不因为机遇的主宰而泄气,从统治他的外在生活的蛮横放肆的暴虐中,保持一种心灵的自由;骄傲的向那只片刻容忍他的认识和谴责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挑战,象疲倦而又顽强不屈的阿特拉斯(Atlas)那样,不顾无意识力量的蹂躏行进,独自撑持,以自己的理想造就全新的世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