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此铜鼎的腹侧有两长方形耳 耳上有轴 轴上穿一伏兽。鼎盖上另有4个等距小立兽 合盖后 将耳上伏兽翻向盖上 再旋转鼎盖 将伏兽卡在小立兽的颔下 鼎盖遂被紧紧闭锁 其原理很像今天使用的高压锅。错金银工艺是中国古代汉族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 是我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但它出现比较晚,大概是青铜工艺发展了一千多年以后,即到春秋中晚期才兴盛起来的。初探河北博物院(以下简称冀博),不以文物珍贵程度为标准,只以个人喜好为出发点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看见的冀博。看惯了宝博青铜器的质朴、厚重,这几件华丽的错金银青铜器让我眼前一亮。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

去石家庄多次,都与河北博物院擦肩而过,今天终于走进它。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1)

河北博物馆南门

河北博物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广场,是河北省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明清地方名人字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文物最具特色。

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建于1968年,原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外观仿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廊柱式建筑;南区为新建区,周围环以高大的廊柱,与北区建筑形制和主色调相呼应。从服务功能上大体划分,南区为基本陈列展区,集中展示河北的古代文明;北区(老展馆)除《百年掠影——近代河北》陈列外,其余场馆为临时展览展区,以举办当代文化艺术、社会热点透视、国内外文物交流及其它各类临时展览为主;连接南北区的阳光大厅为观众休闲服务区。

初探河北博物院(以下简称冀博),不以文物珍贵程度为标准,只以个人喜好为出发点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看见的冀博。

看惯了宝博青铜器的质朴、厚重,这几件华丽的错金银青铜器让我眼前一亮。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2)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3)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4)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5)

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6)

错金银工艺是中国古代汉族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 是我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但它出现比较晚,大概是青铜工艺发展了一千多年以后,即到春秋中晚期才兴盛起来的。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7)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8)

此铜鼎的腹侧有两长方形耳 耳上有轴 轴上穿一伏兽。鼎盖上另有4个等距小立兽 合盖后 将耳上伏兽翻向盖上 再旋转鼎盖 将伏兽卡在小立兽的颔下 鼎盖遂被紧紧闭锁 其原理很像今天使用的高压锅。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9)

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

燕国宫门构件。1966年易县燕下都遗址老姆台出土,长74.5厘米。作兽面衔环状。兽面为卷眉,凸目,卷云鼻,飞卷的胡须间露出獠牙,口衔八棱形环。兽额上站立花冠尖喙、展翅欲飞的凤鸟。两条长蛇缠绕凤鸟双翅,曲颈回首奋力挣扎。铺首两侧各有一条攀龙。龙头、凤首和蛇颈均为圆雕,通身雕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器形巨大,纹饰华丽,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燕国代表性器物,已被用作新馆大厅环境装饰。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10)

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既具有青花幽静雅致的特质,又融入了釉里红浓重热烈的色调,集绘画、浮雕、贴塑等多种技法之大成,是存世元青花中的顶级艺术珍品。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11)

铜扁壶、铜圆壶

这两个铜壶里分别盛有兰绿色和深绿的液体,化验后里面有酒精、牛奶、粮食的成分,是我国最早的实物酒。

出土时有液体的青铜器据我所知还有两处。一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出土的十三年兴壶里也有绿色液体,但是化验后没有酒精的成分,有说年代太久远了,酒精挥发掉了;有说本来里面就没有酒,绿色液体是多年来沉积下来的地下水,目前没有定论。二是在甘肃灵台县出土的两件桶形提梁卣里也有液体,但可惜的是被当时发现的农民倒掉了。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12)

陶㼽

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新发现,填补了我的一项知识空白。几千年前的“搓澡巾”,它的学名叫陶㼽(音爽)。呈长椭圆形,一面凸起,一面内凹。凸面有针刺的波折纹,纹饰细密,分别由横点和圆点连线构成,相间排列,构成图案十分精致的糙面。据《说文解字》解释:“㼽,瑳垢瓦石”,此器与长方形大漆盆同出,应为洗浴时的搓垢用具。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13)

磨光压划纹黑陶鼎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14)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15)

磨光压划纹黑陶鸟柱盘

河北博物院是真的吗(初探河北博物院)(16)

这批黑陶用轮制法制成,它原本的颜色是灰色,烧制时,在陶坯尚未干透时,采用了“浓烟熏染”工艺,浓烟中,活泼的“炭素微粒”渗入到坯体表层的颗粒之间的缝隙里,成为黑色,颜色更加透亮好看。外层有许多装饰,比如特意雕刻的卷云纹、波折纹、S形纹、弦纹……纹饰复杂多变,是用尖细滑硬的工具,在陶胎上压磨制造的。如此这般烧制出来后,经过压磨的花纹部分又黑又亮,花纹底下部分不黑不亮。明明是陶土烧制,却有一种青铜或铁浇铸的气质。据说现代工艺都无法仿制出来。

今天就分享到这,初探冀博,眼花缭乱,开馆进去,闭馆时恋恋不舍被清出来。对了,今天在冀博还学了一个成语也一并分享与大家,不懂的共同学习,懂的别笑我知识浅薄哦。

蹑蹻担簦,汉语成语,拼音是niè qiāo dān dēng,意思是脚穿草鞋,身背竹笠。指长途跋涉。同“蹑蹻檐簦”。出自《徐允岩诗序》。

成语典故

《藏书·直节名臣·虞卿平原君》:“虞卿,直节之臣而非游说士也。蹑蹻担簦,一见赵孝成王,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故号虞卿。”意即:虞卿,是有正直节操的贤臣,不是靠拨弄口舌,四处追求富贵的人。他脚穿草鞋,肩扛雨具,远道而来,第一次见到赵孝成王,赵王就赐给他黄金二千两,白璧一对。第二次见到赵孝成王,就任命为赵国上卿,所以人们称他虞卿。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