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怎么抵得过几代人的努力(凭啥输给你10年寒窗苦读)
寒窗苦读怎么抵得过几代人的努力(凭啥输给你10年寒窗苦读)这话听起来让人难以接受,但这就是现实。最近听说一句话:“别人几代人的积累,凭什么输给你的十年苦读?”。对于一些出生寒门的学生来说,不能依靠父母给予的帮助,只能靠自己去拼搏。而高考就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通过这场考试去为自己谋求一个好的未来。但是在走入社会的时候才会发现,当自己被众多公司拒之门外时,有些人已经被家里安排好了一份高薪轻松的工作,难免有些心酸。
有的人一生都在追寻罗马的路上,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这么大,出身不同,以后要走的路也不尽相同。
有些观点认为,人一生的命运在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不过部分的人持反对意见,他们相信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教育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对于一些出生寒门的学生来说,不能依靠父母给予的帮助,只能靠自己去拼搏。
而高考就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通过这场考试去为自己谋求一个好的未来。
但是在走入社会的时候才会发现,当自己被众多公司拒之门外时,有些人已经被家里安排好了一份高薪轻松的工作,难免有些心酸。
最近听说一句话:“别人几代人的积累,凭什么输给你的十年苦读?”。
这话听起来让人难以接受,但这就是现实。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
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我国是一直存在的,虽然现在没有古代那么夸张,但是这个问题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出来,甚至已经蔓延到了教育方面。
我国这些年也一直在努力地缩小贫富差距,但是由于地域辽阔,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在资源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贫困人家和有钱人家的孩子依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般家庭的孩子小学才开始接触英文,有钱人家的孩子三岁就能用英文流利的对话了;城市里学生拥有很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农村的学生却只能挤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学历的重要性,倾尽全力送孩子去上大学,希望以后能有一个好的发展。
白岩松曾经说过:
“如果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高考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一个公平的起点,对于很多大山里面的孩子来说,高考可能是唯一一个走出去的机会。
凭借这个机会可以增长见识,给自己争取多一些的选择空间。
但是在走入社会的时候还是会发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贫苦家庭的孩子没资源、没人脉,凡事都要自己打拼。
当他们还在顶着烈日四处面试却频频被拒时,人家早已进入家族企业开始轻松的工作了。
苦读十余年考取了高学历,可是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依然比不过有一个好的家世。
这是很无奈的事情。
很多人觉得这很不公平,但是细想一下,有些事无法单方面去评判公平与否。
明星的孩子想要进入娱乐圈,会比普通人多得到更多的资源。
父母是公务员的,孩子也更容易上岸。
有钱人家的孩子不用工作就能享受优越的生活,寒门子弟只能勤勤恳恳、省吃俭用。
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常见,虽然我们都呼吁公平,但是心里也都清楚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到绝对的公平。
“你凭什么认为通过自己的十年寒窗苦读,就可以轻松超过人家几代人的积累”?
这句话很残酷,但也道出了事实。
换个角度想一下,谁的财富也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人家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努力才攒下了现在的家底,给孩子一些优越的条件也无可厚非。
如果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平等,单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这种现象,那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违背了公平呢?
在教育方面,我们一直秉承着以公平为核心,也一直致力于让不同地区的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
由于贫富差异的存在,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教育质量。
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在培养孩子的时候能有更多的资源与精力,这是普通的家庭的孩子不能拥有的。
难道单纯的为了教育的绝对公平,就要无理由的剥夺人家本应该拥有的条件,这对于人家几代人的努力也是一种不公平吧。
我们无法要求那些富人子弟和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更不要抱怨社会不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谋求一个好的发展,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很多学生读到博士毕业,年纪也都不小了,但是还是很难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
高学历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普通本科或者大专学历的学生呢。
再来对比一下那些富二代,难免会有人感慨读书有什么用?
能提出这样的疑问的人一定是没有感到读书的魅力,单纯地认为读书只是为了考试。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辩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受书香气熏陶的人,身上的气质是不一样的,寒窗苦读的意义也不是局限于要有一个功成名就的结果。
读书可以增长一个人的见识,以及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读更多的书,是自己变得更加优秀,那么就能结交到更多同样优秀的朋友。
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当你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虽然我们比不过别人几代人的努力,但是可以从自己开始积累,依靠自己来改变生活。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努力的读书才是你该做的事情。
“读书无用论”本来就是一个误区,一个人的眼界和见识是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改变的。
读的书越多,自身就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寒窗苦读并不是没有用,只要你好好坚持,有真才实学,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不管怎么说,高考是一场相对公平的考试,在考场里每个人都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试题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出身而特殊关照。
高考是很多学生的唯一希望,只有在这场考试中胜利,才能具有与那些“富二代”相抗衡的资本。
如果连高考都没有经历过,那么人生之路可能更难。
高考是一场以分数决胜负的“战斗”,想要顺利通过最重要的还是找到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承担不起高额的课外补习班的费用,但当下是互联网时代,很多难题都能在网上找到答案。
还有一些免费的课程可以去学习,即使有一些是需要付费的,也都是大部分大家能承担得起的。
除此之外,还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尽可能地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
最重要的还是要时刻保持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只要能坚持下去,肯定会学有所成。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人生在世几十年,家族数百年。
一个家庭的财富是世世代代积累传承下来的,我们没有理由让人家的子女放弃自身所拥有的优越条件,和我们同时起跑。
当然,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也不会完全取决于家庭的助力,当你的地点比别人低时,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坚持不懈,将来未必不如他人。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总而言之,不要去感叹不公平,当你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时,或许和现在的想法就大不相同了。
做好自己,用心读书改变命运,或许有一天你就是别人羡慕的对象。
-END-
今日话题:你觉得读书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