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是怎么造成的(维生素D再次被肯定)
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是怎么造成的(维生素D再次被肯定)本文编辑 | 任琳贤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牛雨蕾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景浩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维生素是维护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素,在调节身体代谢、维护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篇针对华东地区18岁以上成人的维生素D水平调查显示,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80.3%,女性血液中维生素D的含量明显低于男性。
近期,《自然综述:内分泌学》一项研究深入总结了2017年至2020年间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数据,讨论了维生素D在常见疾病中的作用和影响,提醒大家千万别把维生素D缺乏不当回事。
《生命时报》结合该研究采访专家,告诉你哪些人最需补充维D,并推荐一套合理的补充方案。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景浩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牛雨蕾
本文编辑 | 任琳贤
“肯定”和“质疑”始终伴随着维D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目前已知的维生素D至少有10种,最主要的是维生素D3、维生素D2 。
对维生素D的“肯定”
维生素D的发现,是人们与佝偻病和骨软化症抗争胜利的标志。早在19世纪,人类就发现鱼肝油、光疗在治疗佝偻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人们普遍认为,维生素D能为骨骼健康带来积极影响,可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对钙的吸收。
之后,维生素D可降低癌症发生风险、保护血管、预防糖尿病、保护肝肾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出炉。
英国牛津大学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D可直接影响人类229个基因的活性,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增加患上一系列免疫性疾病的风险,甚至还包括痴呆症。
对维生素D的“质疑”
新冠疫情期间,维生素D对新冠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一直是热议话题之一。但是,维生素D在备受青睐的同时,也被卷入了质疑的浪潮中。
- 早在2013年,《柳叶刀》上就有一项荟萃研究显示,维生素D的补充对于健康成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意义不大。
- 2018年,《新英格兰杂志》上刊载一项纳入2.6万人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补充维生素D在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以及预防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或结直肠癌)、降低癌症死亡率方面,与安慰剂无异。
- 2019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项纳入8万多名患者随访了8年的研究结果称,补充维生素D并不能预防心脏病、脑梗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近日的一项研究称,口服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会使轻度和中度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8%。
三类防病作用认同度高
相比上述各项研究,《自然综述:内分泌学》上的研究通过对2017年至2020年间的各类成果进行综述后,给出了相对中肯的评估总结:
总的来说,维生素D状况不佳人群的死亡率可能会增加,但是补充维生素D是否能降低死亡率不能确定。
另外,目前已有的研究证据无法支持“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2型糖尿病”;虽然不排除补充维生素D与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之间的关联,但也很难给出足够的验证;即便有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血压有益,但是规模都比较小,而且这种关联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饮食和生活方式等。
该研究同时对维生素D在以下三类疾病中的作用给出了明确肯定:
骨骼肌肉疾病
综述分析显示,补充维生素D不太可能降低骨折风险,也不能改善骨量。
但如果能在骨质疏松发生前或比较早期,就开始补充钙和维生素D,则可以将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而骨折(除椎骨外)的发生率降低20%左右,尤其对那些维生素D状况不佳和钙摄入量不足的人更有积极意义。
不过研究者提醒,所有高危人群或有维生素D缺乏症的老年人,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应超过4000国际单位(100微克)。
但医生表示,超量摄入的情况日常极少发生,大家不必担心。
免疫系统疾病
综述指出,维生素D浓度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如多发性硬化、炎症性肠病等,尤其在增加多发性硬化风险方面,有强有力的支持证据。
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的目标组织和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团队进行的研究指出:
- 不能每天晒太阳和吃鱼肉的人,单独补充维生素D,可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降低32%,并且补充时间越久,作用越明显;
- 体重指数低的参与者补充维生素D,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作用更强。
呼吸系统疾病
综述显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肺也是维生素D的重要靶组织,维生素D不足与几种炎症性肺病或肺功能差有关。
有部分研究指出,给严重缺乏维生素D的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减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适度改善肺功能,对慢阻肺、哮喘等肺部疾病患者有益。
其他研究分析也发现,每日或每周补充维生素D,可能会有效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但间断性补充(每月一次甚至频率更低)就没有作用了。
哪些人容易缺乏维生素D?
医生表示,维生素D缺乏一般有四类原因:
- 肤色和人种。皮肤黑色素会影响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所以黄种人要比白种人较难合成维生素D。
- 纬度。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群,如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居民,维生素D缺乏情况比南方居民严重。
- 年龄。年龄增大,维生素D的皮肤合成能力会下降,70岁以上人群的合成能力仅为年轻时的1/4。
- 个人环境因素。长期上夜班、在室内久坐没时间出门的人群,都相对容易缺乏维生素D。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女性因为过于严格的防晒,比如出门就打伞、防晒霜一年四季都涂得厚厚的,都会减少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的机会。
长期节食减肥者、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者,通过饮食摄取维生素D的量会很少。容易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还包括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妊娠期的妇女等。
常出现炎症或感染不易好、总觉得疲累、关节或肌肉疼、四肢无力等都是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
一般可抽血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范畴在50~125纳摩尔/升左右为宜。
补充途径主要有3种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成人每天10微克,65岁以上老年人每天15微克。
“先进厨房,后进药房”。补充维生素D有三种方案:
晒太阳
人体内80%的维生素D,需要通过晒太阳后皮肤合成。补充维生素D最好的办法就是晒太阳。
- 成年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分钟~1小时为宜;
- 婴幼儿和儿童皮肤娇嫩,时间可缩短至15~30分钟;
- 老年人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能暴晒。
晒太阳时要裸露前臂、双手、小腿等部位。隔着玻璃晒,紫外线透过率不足,不利身体合成维生素D,最好到绿化较好的户外环境。
通过食物补充
动物肝脏、全脂奶、蛋黄、多脂鱼、真菌类等食物中也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D。
人们还常常通过吃富含维生素D的鱼油、维生素D强化牛奶、维生素D营养补充剂等来获取。
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经阳光照射皮肤而合成的维生素D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过量,但服用补充剂存在过量可能。
为满足身体所需,儿童、妊娠女性、老人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补充维生素D。因为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与大家熟悉的水溶性维生素C、B族维生素相比,较难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如果在肝脏中过量储存,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