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价格2023.3.28(黑金硅料价格疯涨)
工业硅价格2023.3.28(黑金硅料价格疯涨)特变电工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将加快新疆多晶硅产线技改及内蒙古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的建设、投达产。光大证券分析师指出,未来随着特变电工准东一期项目2023年投产,以及包头二期和准东二期的陆续投产,公司2025年硅料总产能有望达50万吨/年。记者注意到,2022年光伏装机超出市场预计,硅料价格再次进入上行通道,合盛硅业(603260.SH)、大全能源(688303.SH)、信义光能(00968.HK)等多家企业宣布扩产。同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601012.SH)2022年开年以来三次上调硅片价格。西部证券分析师认为,2022年以来,虽有新增硅料产能释放,但硅料价格不降反增,主要原因系光伏潜在需求旺盛,组件厂订单饱满。记者了解到,特变电工初上市时主要产品主要经营变压器、电线电缆等输变电产品,2000年之后进军新能源,业务内容主要包括多晶硅、逆变器、SVG等产品的生
4月12日,特变电工(600089.SH)高开高走,当日报收19.27元/股,涨幅2.28%。
消息面上,公司于4月11日发布了最新年报,2021年度营业总收入为613.71亿元,同比增加37.39%,创近8年新高;归母净利润为72.55亿元,同比增加196.34%,为公司1997年上市以来的最大同比增幅。
资料显示,特变电工主营业务包括输变电业务、新能源业务及能源业务。2021年度,特变电工新能源产业及工程相关收入规模最大,占总收入的32.59%,其次是变压器产品、煤炭产品和电线电缆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7.83%、15.38%和14.66%。
对业绩同比增长的情况,特变电工表示,主营业务方面,主要因为多晶硅产品涨价的同时销量增加,火力发电量增加,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01799.HK)和参股公司新疆众和(600888.SH)业绩增长;非经常性损益方面,公司投资的南网能源(003035.SZ)股票上市,按南网能源2021年末收盘价计算的公允价值增加。
记者了解到,特变电工初上市时主要产品主要经营变压器、电线电缆等输变电产品,2000年之后进军新能源,业务内容主要包括多晶硅、逆变器、SVG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光伏、风能电站提供设计、建设、调试及运维等全面的能源解决方案及风能、光伏电站的运营等。
2021年,特变电工的新能源产业及工程收入达199.69亿元,同比增加57.39%,毛利率约为40.14%,同比增加25.79个百分点,其中太阳能级多晶硅销售收入为115.76亿元,毛利率为58.66%。如同特变电工在对收入增长的解释中提到,2021年多晶硅涨价的同时销量也在增加。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游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因为扩产周期较短且毛利率水平较高吸引了大量公司入局,上游硅料的需求因此被推高,硅料不断涨价。年报显示,2021年中国多晶硅价格屡创十年内历史新高,复投料成交价年初到年底涨幅为165.40%。单晶复投料全年均价为人民币19.44万元/吨,同比大幅上涨148.30%。
记者注意到,2022年光伏装机超出市场预计,硅料价格再次进入上行通道,合盛硅业(603260.SH)、大全能源(688303.SH)、信义光能(00968.HK)等多家企业宣布扩产。同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601012.SH)2022年开年以来三次上调硅片价格。西部证券分析师认为,2022年以来,虽有新增硅料产能释放,但硅料价格不降反增,主要原因系光伏潜在需求旺盛,组件厂订单饱满。
特变电工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将加快新疆多晶硅产线技改及内蒙古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的建设、投达产。光大证券分析师指出,未来随着特变电工准东一期项目2023年投产,以及包头二期和准东二期的陆续投产,公司2025年硅料总产能有望达50万吨/年。
除多晶硅销售情况较好外,在火力发电增加带动煤炭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特变电工2021年实现煤炭产品收入94.22亿元,同比增加73.58%。除新能源和煤炭产品外,特变电工的核心产品变压器2021年实现收入109.26亿元,规模水平和毛利表现均和上年同期持平。
近期,特变电工还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情况,公司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在28亿元到33亿元之间,同比增幅在32%到56%之间。
尽管眼下光伏行业持续火热,但有券商分析师认为,虽然未来十年光伏行业有了更高的成长性,但仍脱离不了“市场热潮—产能扩张—产能过剩—价格战—重新洗牌”的周期规律。对此,记者询问了目前持续加码硅料产能的特变电工方面,如何看待未来可能的产业链周期更迭,公司的新能源业务是否有产能过剩的风险,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从股价上看,特变电工的股价从2021年年中开始飙涨,目前距离2021年9月的高点已回调超30%,特变电工是否能持续受益于光伏行业的景气度,国内光伏行业将如何发展,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