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国外图书馆标志设计理念说明(一只自由的鸟停在了)

国外图书馆标志设计理念说明(一只自由的鸟停在了)“东馆特邀艺术家”,此举也是全国图书馆中的创举,其中有徐冰、谷文达、申凡、倪有鱼等等,这些中外知名的当代艺术家自东馆建设之初,便受邀围绕图书馆特质进行创作,将艺术之美融入阅读空间。上海本土艺术家申凡的作品就在东馆一楼中庭的地板上,这件名为《往来春秋》的作品由1952年上海图书馆建馆之初的报纸影像重叠而成,一行行文字用最简单的黑白色涂去,留存下了金色的标点符号,直观地表达了书刊中段落结构的形式之美。黑白色既是最简单的色彩也是蕴含最丰富的色调,它们所覆盖之处,可以理解为计算机运算符号,指向一个未知的结果;也可以理解为音乐符号,呈现给观者一曲无声的乐章。申凡说,艺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阅读也是;艺术是世界的镜像,阅读亦然。在艺术中阅读、在阅读中感受艺术,既是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的应尽之责,也是大阅读时代下阅读连接万物的应有之举。中庭的美图说:上图东馆新LOGO 网络图“我们想要用新LOGO刷新那些

一只自由的鸟,来到了我们中间。今天,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在新建成的东馆以十件特邀艺术家作品、新版机构标识LOGO展现了对大阅读时代的解读,也是对“智慧(intelligence)、包容(inclusiveness)、互联(interconnection)”3i转型战略的阐释。

国外图书馆标志设计理念说明(一只自由的鸟停在了)(1)

图说:上海图书馆东馆 网络图

自由的鸟

新LOGO,像用弯曲的线条构成了一本随风翻页的书,而顶端悬停着一只从书本中振翅而出的鸟,因为充满了智慧而显得从容自在。这只智慧的鸟,又仿佛是栖息在树上。左右对称的三角形LOGO,寓意上海图书馆就像一棵不拒来者、包容生长的树,树的两边,呈现两种深浅不同的蓝色,仿佛被太阳照耀着的温度,象征每个读者在图书馆都能被知识的阳光所普照、都能得到人性化的服务。

国外图书馆标志设计理念说明(一只自由的鸟停在了)(2)

图说:上图东馆新LOGO 网络图

“我们想要用新LOGO刷新那些关于图书馆的刻板印象,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需要‘勤’和‘苦’,但图书馆早已不只是埋头苦读的藏书楼了。现在的图书馆,读者身处其中,可以像鸟那样感受到天空海阔,感受到诗意和创意。而我们,作为知识的组织者、服务者,将致力于用科技赋能文化,助力馆员开展智慧业务,让读者置身智慧的建筑空间,享受便捷、高效而创新的智慧服务。”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这样诠释。

新LOGO由秉持“东情西韵”理念、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陈幼坚捉刀,整套视觉识别系统由熟悉上海文化发展的本土顶尖设计师沈浩鹏完成。

中庭的美

“东馆特邀艺术家”,此举也是全国图书馆中的创举,其中有徐冰、谷文达、申凡、倪有鱼等等,这些中外知名的当代艺术家自东馆建设之初,便受邀围绕图书馆特质进行创作,将艺术之美融入阅读空间。上海本土艺术家申凡的作品就在东馆一楼中庭的地板上,这件名为《往来春秋》的作品由1952年上海图书馆建馆之初的报纸影像重叠而成,一行行文字用最简单的黑白色涂去,留存下了金色的标点符号,直观地表达了书刊中段落结构的形式之美。黑白色既是最简单的色彩也是蕴含最丰富的色调,它们所覆盖之处,可以理解为计算机运算符号,指向一个未知的结果;也可以理解为音乐符号,呈现给观者一曲无声的乐章。申凡说,艺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阅读也是;艺术是世界的镜像,阅读亦然。在艺术中阅读、在阅读中感受艺术,既是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的应尽之责,也是大阅读时代下阅读连接万物的应有之举。

国外图书馆标志设计理念说明(一只自由的鸟停在了)(3)

图说:《往来春秋》 官方图

中庭大厅是每位读者到达图书馆后的第一个重要站点,是人们每次阅读之旅的起点。进入阳光遍洒的中庭,在这里仰望,又低头沉思,他们是阅读者也是写作者,从这里登堂入室,谱写人生版图。

室外的多样

室外是谷文达的作品《高山仰止》,艺术家裹刻“高山”“仰止”二词于儒石之上,所用石材取自山东境内,源于儒家故地,故名“儒石”。一高一低,一开一合,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以裹刻工艺雕琢。

还有一件郑重宾的《飞石》装置置于敞开的室外公共空间,以飞石这一超现实的艺术景观模拟信息时代的文明迷思,引发观者对自然、对生命、对文明的思索。金属材质构成的几何体块,似石非石;象征信息文明的电子屏幕,似眼非眼。飞石装置中的LED屏幕可播放外界景物的实时影像,观者可在数字影像中能动地构筑自己的感知模式。该作品在造型上与东馆主体建筑遥相呼应。隐喻文明与自然共依共生。

国外图书馆标志设计理念说明(一只自由的鸟停在了)(4)

图说:《飞石》 官方图

今天,也是上海图书馆谋求转型之时。“说到包容,不仅是读者在上图可以体验我们的包容服务,也包括双方努力同心,一起向阳生长。我们将坚持公共阅读推广与专业图情服务并重,倾力推动淮海中路本馆与新落成的东馆齐头并进,整体转型成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图书馆。这个转型的过程,我们自己需要努力,也希望广大读者一起参与,共同浇灌上海图书馆这棵大树枝繁叶茂。”陈超说。(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