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双减后的校外培训怎么管控(校内减负压减培训)

双减后的校外培训怎么管控(校内减负压减培训)坚决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机构数量。我市文件明确:在重新审核登记时,同一举办者在威海市环翠区、威海市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内开设学科类培训机构数不超过2所,在威海市高区、威海市经区、威海市临港区、威海市南海新区内不超过1所。分类管理学科类、非学科类机构。威海市对各类培训机构分类管理,明确教育部门负责学科类、科技类培训机构管理,文化和旅游、体育部门分别负责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培训机构管理,市级主管部门负责修订完善面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行政审批部门严格审批登记,审批登记结果24小时内推送至主管部门。各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执法和联合执法,加强“证照齐全”机构的日常监管和违规培训行为的查处。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在落实课后服务时间、质量及服务保障要求的基础上,对假期托管服务工作也进行了安排部署,学校非教学时间向中小学生开放体育场馆、图书馆(室)、功能

11月11日下午两点,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威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东晖,威海市教育局副局长于明伟,威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王存宝,威海市环翠区教体局局长王艳华介绍《威海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双减后的校外培训怎么管控(校内减负压减培训)(1)

威海是全国“双减”9个试点城市之一,近日,《威海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方案》从“校内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校育人水平”“校外减轻培训负担,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两方面着力,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校内方面

提升作业管理水平。结合威海市今年年初获批“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的工作实际,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上进一步细化措施,提出开展高质量作业设计体系建设,以“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国家级项目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抓手,建立健全市、区市、学校三级作业研究共同体。

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在落实课后服务时间、质量及服务保障要求的基础上,对假期托管服务工作也进行了安排部署,学校非教学时间向中小学生开放体育场馆、图书馆(室)、功能教室等,同时统筹各类校外资源和社会力量,扩大校外托管服务供给;细化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加强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数字化资源建设,免费向学生提供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和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开辟公益性威海名师“空中课堂”,组织齐鲁名师、威海名师、名课程团队、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优秀教师和团队根据教学进度开展网上公开课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明确了威海各区市“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规划,在完善学校协作机制的基础上,推进以联合教研为重点的中心城区区域间教育协作;进一步强调了考试管理规范,对义务教育不同年级的考试方式和频次做出了具体要求;打造特色化课堂教学品牌,以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扎实开展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与实践创新实验,创造更多原创性教育教学成果。每2年开展一次市级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定期召开优秀教科研成果展示交流活动。通过以上措施,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校外方面

分类管理学科类、非学科类机构。威海市对各类培训机构分类管理,明确教育部门负责学科类、科技类培训机构管理,文化和旅游、体育部门分别负责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培训机构管理,市级主管部门负责修订完善面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行政审批部门严格审批登记,审批登记结果24小时内推送至主管部门。各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执法和联合执法,加强“证照齐全”机构的日常监管和违规培训行为的查处。

坚决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机构数量。我市文件明确:在重新审核登记时,同一举办者在威海市环翠区、威海市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内开设学科类培训机构数不超过2所,在威海市高区、威海市经区、威海市临港区、威海市南海新区内不超过1所。

落实培训收费监管试点工作。明确由发改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指导政策;通过建立风险储备金制度或金融部门参与的第三方托管等方式,建立资金监管机制,强化收费风险管控。通过以上措施,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基本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作业减负”举措

减轻义务教育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是“双减”的主要任务之一。落实“双减”要求,前期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了“作业减负十四条”。核心是两方面内容:

作业要设计好。威海市不仅是全国“双减”试点城市,也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其中威海市教育局着力推广和深化研究的一项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就是——“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通过开展规范化作业设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育人为本、目标一致、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时间合适、结构合理、体现选择的中小学生作业质量标准。作业内容要依据作业目标来创编、选编和改编,坚决杜绝将各种课外辅导材料不加选择地推给学生作为作业使用,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探索建立“基础作业 弹性(特色)”作业模式,增强作业的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学科教研和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作业总量要控制好。各学校构建校内为主、分工明确、家校协同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和作业总量,压减作业时长。校内要建立作业公示制度,鼓励建立班级每日作业会商制度,控制好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鼓励学校实施“个性作业日”制度,每周留出一天时间,由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习积极性。

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举措

2016年,威海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范围内城区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2019年实现所有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将课后服务从小学延伸到初中,威海全市192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开课后服务工作,自愿参与课后服务的在校生数达20.8万人,实现了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双减”全面启动后,课后服务面临着一个“提档升级”的问题。具体有以下举措:

保证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小学一般不早于17:30,初中一般不早于18:00,与家长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学校还可提供延时托管服务,确保课后服务全覆盖。

提高课后服务质量。采取“完成作业 学业辅导 素质拓展”的课后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完成作业。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学校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书面作业,原则上做到小学生作业不出校门,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开展“补偏 培优”课业辅导。学科老师、班主任进班答疑解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解决“跟不上”的问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解决 “吃不饱”的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各学校将课后服务与特色学校建设相结合,开展体育、美育、科创、阅读、劳动实践等特色课后服务课程和社团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举措

“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是试点城市的重要任务之一。接到试点任务后,威海市就停止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此次“双减”实施方案也对同一举办者开设学科类机构的数量进行了明确要求,即在威海市环翠区、威海市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内开设学科类培训机构数不超过2所,在威海市高区、威海市经区、威海市临港区、威海市南海新区内不超过1所。

目前,威海市教育局正在加紧推进现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工作。经过充分的沟通、调研,威海市教育局与民政、行政审批、威海市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威海市现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工作方案》,同时配套出台了《中小学生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办法》2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场所使用、资金监管等办学要求,分类分步梳理了申办流程和材料清单。继续选择申办学科类培训的,重新审核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举办者所出开办资金属于社会捐赠资金,出资不得抽回,盈余不得分红,终止办学的,清算后的剩余资产要捐赠给其他非营利性学校等社会公益组织。原同时举办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的,要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将学科类培训业务剥离后继续办学,不再办学的履行终止办学手续。下一步威海市教育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强化协同配合,确保年底前完成重新审核登记任务。

威海市环翠区“双减”做法

威海市环翠区立足区域教育实际,将“双减”工作作为重要民生事项、重大教育改革来抓,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平衡“减负担”与“提质量”的关系,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做好学生课业负担的“减法”。“减法”是指减作业“量”、减作业“难度”。减“量”就是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高年级每天作业量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作业量不超过90分钟。减“难度”就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系统设计基础性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实践性作业,教师加强面批讲解和分析,特别针对作业完成困难学生做好指导,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完得成、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提高。

做好教育教学的“加法”。作业量和难度减了不等于减了作业的质量,在做减法的同时,聚焦作业质量、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做好“加法”。做好作业质量的加法。改变“一刀切”“广撒网”的作业设计模式,进行单元作业设计,系统思考作业的目标、科学性、类型、难度、选择性、时间分配等各个维度的合理性。做好课堂教学的加法。开发“学科教学 课程管理”两大质量标准体系,促进课堂教学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做好课程建设的加法。以幼小、小初、初高衔接教育的研究为支撑点,构建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综合素养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范式,系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做好家校社协同的“乘法”。“双减”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一套“组合拳”。每一项工作的有法有效都会让“双减”工作效果以倍数增加,助力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工作。通过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积极回应家长需求,实现课后服务学段、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惠及中小学生5万余人,参与课后服务中小学生占比85%以上。为家长提供可供选择的“弹性服务时间”——4点半、5点半、6点。设置“五育并举”的特色课程,如悦读类、益智类、健体类、艺术类、创客类、劳动类等六大类80余项拓展类活动课程,形成可供学生选择的“托管套餐”,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在以往家长学校培训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网上家长学校平台的建设,让家长通过科学的学习,有能力指导和陪伴孩子。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同心、同向、同力,协同发展。做好劳动教育工作。建立“家庭 ”“学校 ”“社会 ”劳动实践平台,形成“一体三翼”格局。其中在家庭劳动方面制定了环翠区中小学家庭日常劳动清单,围绕“收纳、清洁、厨艺、园艺”四个维度,家校联手,分层推动,让劳动教育从家庭开始,填补了双减后学生居家空余时间。

下一步将不断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做好四方面工作:加强“作业改革”,提高作业育人内涵。打造“高质低负”的作业体系。做好“强课提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加强“家庭教育”,贯通家、校、社协同育人渠道。分三年培训千名老师成为家庭教育志愿者,百名老师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指导家长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提升“服务品质”,拓宽课后服务课程。探索引进公益的非学科类第三方服务,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切实增强老百姓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