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为儿女好(父母并不都是为我好)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为儿女好(父母并不都是为我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你可能觉得自己需要先保证父母的需求,因此小心翼翼,不敢轻易说出自己的所需。乔英子的妈妈在她身上寄托了所有的情感需求,用清北的目标要求和控制她,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英子的爱好,英子非常压抑,对天文的爱好也只能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他们希望孩子按他们所想规划未来—— “你只有考上985的大学,才是我们的骄傲”;他们希望孩子按他们所想展示自己——“ 我是个称职的妈妈,不能让你穿得像个假小子”;他们希望孩子按他们所想实现人生价值——“如果我儿子毕业后不能月入五万,他会非常失败” 。父母对孩子总有期待,期待落空时会告诉自己“啊,当然不是每个小孩都是完美的”。同理,不是每个父母都是完美的 。有些父母会在某些时刻让你觉得很自私,这可能不是一个大问题,但一个病态自私的父母往往习惯性地生活在以下几个角色中,并且很可能不知道(或不关心)这些行为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孩子的。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影视剧中这些
近日,演员郭涛的新书在网上引起了广泛争议,不少网友将他带着儿子参加第一季《爸爸去哪儿》的表现,与在《父母爱情》里塑造的父亲形象相互对比,发现标榜自己育儿有道的郭涛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好父亲。
如何评判一个父亲或者母亲的形象,往往是复杂的。
与家庭有关的不少影视剧作品中,也时常有这样的探讨——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父母的形象和“伟大”“无私”等关键词联系起来 ,认为父母应该是爱我们的,是“为我们好” ,也正因为此,他们的自私会特别令人困惑和痛苦。
自私的父母是什么样?
父母对孩子总有期待,期待落空时会告诉自己“啊,当然不是每个小孩都是完美的”。同理,不是每个父母都是完美的 。有些父母会在某些时刻让你觉得很自私,这可能不是一个大问题,但一个病态自私的父母往往习惯性地生活在以下几个角色中,并且很可能不知道(或不关心)这些行为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孩子的。
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影视剧中这些自私父母的形象。
第1种父母的角色是《小欢喜》里的乔英子妈妈,他们是“全盘控制型”的自私父母—— 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控制和要求子女,却无法认识到子女的感受和需要。
他们希望孩子按他们所想规划未来—— “你只有考上985的大学,才是我们的骄傲”;他们希望孩子按他们所想展示自己——“ 我是个称职的妈妈,不能让你穿得像个假小子”;他们希望孩子按他们所想实现人生价值——“如果我儿子毕业后不能月入五万,他会非常失败” 。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你可能觉得自己需要先保证父母的需求,因此小心翼翼,不敢轻易说出自己的所需。乔英子的妈妈在她身上寄托了所有的情感需求,用清北的目标要求和控制她,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英子的爱好,英子非常压抑,对天文的爱好也只能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
第2种父母角色的典型代表是《欢乐颂》里沪漂族樊胜美的父母,他们是“无限要求型”的自私父母—— 用父母的身份绑架着樊胜美,毫无底线地要求樊胜美供养家庭,为他们做出一切牺牲。
这一类父母把爱变成一种有条件的操纵,变成从不停止的压力,和愈来愈过分的要求。
这类父母会让子女觉得内疚——“ 我生你养你,你却这样不听话,真是忘恩负义”;会让子女觉得被 责备—— “我不快乐是你的错”/“你总是让我非常担心”;会让子女觉得被 强迫——“ 除非你达到我的期望,否则你不是一个好女儿/儿子”;会让子女充满压力 ——“ 如果你不读我为你选择的大学专业,我会断绝我的支持”。
第3种父母角色的典型代表是美剧《SEX EDUATION》中的校长父亲, 是“持续否定型”——这位父亲 总是急于在家中也维持校长的尊严和权威,否定甚至痛斥儿子的行为和选择,儿子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并且压制自己的性取向,非常孤独。
这类父母总是有各种保持权威的自我驱动理由,非常期望得到钦佩和理解,却从不给予子女同样的理解和尊重。“你还不够好”或者“你永远不够好”是他们的永恒主题, 包括吹毛求疵、不合理的比较、消极的批评和对成就的拒绝。
他们总是让子女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父母甚至每个人的要求,他们对你的看法总是喜欢说“但是……”,“实际上……”,“还有比这更重要的……”。
拥有自私父母的你……
美剧《THIS IS US》 讲述了三胞胎家庭的动人故事,爸爸Jake和妈妈Rebacca也来自不完美的家庭——Jake的爸爸酗酒、暴力、一直在否定儿子, Rebacca的妈妈总是认为自己为女儿提出的才是更好的结婚选择和生活方式。
Jake和Rebacca不是没有挣扎过,但他们最终选择组建自己的家庭,不断尝试作为父母应该给予的正确的爱的方式,为三个孩子的一生提供了美好的力量支撑。
幸运的孩子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孩子可能需要漫长的一生治愈童年。也许生长在一个不太健康的家庭会让你感到痛苦和不安全,但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家庭是完美的,如何努力营造一个更好的家庭环境,你也许可以主动去做一些改变。
1鼓励彼此的正确表达和沟通
如果觉得父母不重视你的需求,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可以为彼此的正向沟通做一些努力。
《小欢喜》里方一凡的妈妈也有着很强的控制欲,一直希望儿子在学习成绩上有所突破,总是批评他,却很少有耐心听他的想法。所幸方家的气氛总是不会僵住,方一凡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自己的表演梦想,并且分析自己的特长所在,同时也会适时安慰妈妈的情绪。
还有喜欢“搅混水”的可爱爸爸居中调和,促进母子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也促进了这个家庭的和谐成长,爸爸妈妈最终还是了解、支持和配合方一凡的梦想。
同样地,你的父母可能一直在强迫你选择他们觉得合适的专业。这有可能是自私的,也有可能是他们真的认为你更适合。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先思考自己的行为——你有没有表示尊重父母的意见,但最终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只是静静地点头接受?如果没有传达自己的想法,父母可能不明白他们在强迫你。
2定义自己的价值
如果父母不在乎你想要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并且用他们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衡量你,你可以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但是也许应该学会把注意力放在建立和实现你觉得有意义的目标上,更关心自己的成就。
如果你的父母总是告诉你,你需要减肥,让自己看起来更有魅力,这可能会让你缺乏自信。但你更需要去寻找让你自信的东西,并努力为自己感到骄傲。如果发现减肥的确能让自己感觉更健康,那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建议。
如果你告诉你的父母你得到了某份工作,他们却觉得你选择的职业并没有什么意义,这可能会让你感到迷茫。但是你更需要想想,做好这份工作对你自己意味着什么。如果你觉得父母的建议似乎更适合此刻不够坚定的你,那么就好好参考。
3慢慢找到其他的方式支持自己
有时候我们不愿意,也很难否定我们的父母,但是任何人都不应该忍受情绪上或者身体上的虐待,如果父母一开始就不承认他们存在问题,那么事情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会很小。
乔英子有权利反抗妈妈的控制,坚持自己的爱好;樊胜美也有权利拒绝母亲的无理要求,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幸福。这很难,但想办法远离生活中的负面因素,慢慢找到其他的方式支持自己,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当乔英子遇到了同学的妈妈并向她倾诉烦恼,当樊胜美开始敞开心扉让朋友们帮助自己处理问题,你也可以尝试向关心你的人寻求帮助,为自己寻得更多的情感支撑,帮助自己更好地看清问题所在。
尽早从物质和精神上独立。这能帮助你通过自己做决定,减少来自父母的困扰,更自信地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我们不愿意去否定任何一个说“为我们好”的人,也不愿意去误解每一个本应为我们好的人,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别人的需求。 父母不一定是无私地爱着我们,但是没关系,每个人都要学会爱自己,学会为自己感到骄傲,而不是仅仅作为儿子/女儿感到骄傲。
这条路上不应该有任何不该有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