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第二机场规划(郑州第二机场规划迎来新进展)
郑州第二机场规划(郑州第二机场规划迎来新进展)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城市第二机场到第一机场距离以50千米~80千米为最佳。按照辐射范围不重叠考虑,第二机场宜位于郑州北方向。选址宜在新乡、焦作毗邻区域,形成郑州大都市区黄河南北呼应的机场布局,共建郑州国际航空枢纽。2021年4月19日《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已提出开展第二机场的前期研究。近日,焦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炉了《郑焦一体化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最值得主要的是共建共享航空枢纽,重构南北呼应的交通枢纽体系,谋划郑州第二机场落地焦作。众所周知,郑州国际航空枢纽的定位是“客货”协同发展。2035年郑州机场客货运通航城市目标是分别达到240个和80个,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1亿人次、500万吨。仅货运量就比2020年上海400多万吨高近20%,未来预期客货运量将同步快速增长,意味着新郑机场旅客吞吐量基本已达单
现在城市发展速度快,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之下,城市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而交通无疑也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2021年上半年河南省内关于郑州要建第二机场的讨论接连不断,当时曾盛传郑州第二座机场将选址新乡平原新区,无数新乡人兴奋不已,感慨新乡终于也有机场了!近期,关于郑州第二机场的选址地似乎已拨开云雾见天日,关于新乡平原新区是否会没戏呢?具体都有哪些内容请随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向下看!
01
谋划郑州第二机场落地焦作
近日,焦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炉了《郑焦一体化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最值得主要的是共建共享航空枢纽,重构南北呼应的交通枢纽体系,谋划郑州第二机场落地焦作。
众所周知,郑州国际航空枢纽的定位是“客货”协同发展。2035年郑州机场客货运通航城市目标是分别达到240个和80个,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1亿人次、500万吨。
仅货运量就比2020年上海400多万吨高近20%,未来预期客货运量将同步快速增长,意味着新郑机场旅客吞吐量基本已达单个机场终端容量上限。
2021年4月19日《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已提出开展第二机场的前期研究。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城市第二机场到第一机场距离以50千米~80千米为最佳。按照辐射范围不重叠考虑,第二机场宜位于郑州北方向。选址宜在新乡、焦作毗邻区域,形成郑州大都市区黄河南北呼应的机场布局,共建郑州国际航空枢纽。
为此,焦作市谋划郑州第二机场落地焦作。在温县、武陟——平原新区毗邻区域,布置第二机场可充分发挥都市圈一体化协同效益,扩大郑州机场优势客源腹地范围,建议协同新乡适时开展选址专项研究。
该规划有2个选址。选址1:在温县城区以北,武德镇和北冷乡境内,和规划月随铁路、沿黄高速、焦平高速、G207、S235、S308等衔接;选址2:在武陟——平原新区毗邻区域,和市域铁路S4线、S3线、焦作市域南线、晋新高速、郑焦高速、G327、G234等衔接。
选址大致示意图
该规划指出,新郑机场主打国际,郑州第二机场主攻国内,客源覆盖新、焦、济和晋东南地区。两个机场的布局功能各有侧重。
郑州第二机场计划2035年~2050年建设。为争取郑州第二机场落地焦作,该规划建议适时开展专项研究。
看完以上内容,不少网友表示第二个新乡与焦作交界处可能性大点,第一个方案离上街机场太近,第二个则和郑州都市圈的轨道交通规划照应。
02
为什么新焦交界处呼声这么高?
其实,这样布局也较为合理,主要是对郑州都市圈焦作和新乡的发展是助力。关于都市圈的建设,毫无疑问,交通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
规划中不难发现,各项交通线路,往北线路异常密集。往北发展的势头不言而喻,而焦作和新乡都位于郑州北部方向。而武陟与新乡交汇处大概率应该就是平原新区了,其实也有多个数据可以佐证。
都市圈是建设在轨道上的。在交通走廊布局中。郑州至新乡走廊仅轨道交通就5条:既有京广高铁、京广铁路,在建郑济高铁,规划轨道交通S3线、S4线。
还有高快路网9条:既有京港澳高速和S101、原G107、G107东移改线等4条,规划安罗高速、郑州至新乡高速、郑州至辉县高速、郑新快速路、S225等5条。
往北发展另一个最重磅的炸弹是,在沿黄、跨黄通道布局中,有30个跨黄通道。
具体来看,分别为13条建成,2个在建,15个规划建设。
规划中的10个交通重大工程,涉及北边区域(黄河示范区与平原新区)的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占了4个,分别是沿黄公路、京港澳高速东复线河南境段、京港澳高速西复线河南境段、跨黄河通道工程。投资金额依次为400亿、282亿、215亿、300亿。总投资超千亿,达1197亿。
从以上数据看,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在北区的“下注”之大。
如果选择武陟与新乡交界处成为郑州第二机场,则可以和新郑机场形成黄河两岸的南北双机场模式,可以有效统筹都市圈城市需求,打通都市圈的交通网,充分发挥都市圈一体化协同效益。
03
总结
作为城市间瞬时连接网络,航空的作用将会日益重要,城市之间围绕航空客货运展开的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不仅要建好硬件设施,还要全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才能获得航空发展优势。
一般来说机场建设周期相对较长,选址、规划、建设需要5到10年周期。当前关于郑州第二机场的选址位置,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只是规划选址,关于后续的进展也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