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练书法要经历很长时间(为什么我建议你业余时间练书法)

为什么练书法要经历很长时间(为什么我建议你业余时间练书法)但如我让我来写,这样的溢美之词发现又是“苦海无边”朋友圈里到处发表着“为什么我建议你业余时间练书法”

越简单的东西往往越复杂

就像书法一样

简单的似乎就是写字

但入了门径

发现又是“苦海无边”

朋友圈里到处发表着

“为什么我建议你业余时间练书法”

这样的溢美之词

但如我让我来写,

一定会写“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业余时间练书法”

当然我的本意不是贬低或者排斥书法

而是想说学好书法是比较困难的

而并非像那些溢美之词说的悠闲、惬意、简单

让王献之练完十八缸水

智永几十年练字不下楼

欧阳询观碑几天几夜才离去

孙悟空题壁被压五指山下

......

你算算看,哪一个搞书法是那么轻松闲适的?

而搞书法的基本都是弱势群体

自古以来就有会写字的吃霸王餐用书法表演抵账的

看起来狂暴,其实已经不那么体面了

书法家围着老板转

似乎是生来的宿命

所以体面的书法家

得去当官,那看起来像本职

当然了,到今天已经好多了

事实上,

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喜欢书法

只不过

人一旦动了感情

智商就会变低

只要和书法有关的就爱看,就爱信

写到今天,

真觉得书法的迷宫太大了

我接触过很多各种论调的书友

很有意思

都可以称为迷宫过客

比如“搓杆儿流”

笔笔搓杆儿的朋友说他在“捻管”

且不论捻管对不对

能把笔杆子搓掉

或者说让手不舒服

那一定是错了

因为从最起码的常识来说

晋唐帖学经典字都很小

小到你几乎都看不见有运指动作

所以精妙

包世臣会说不会写,

但能说出来个“提锋暗转”

一个“暗”字已经透露了玄机

更何况

捻法

只不过是拨浪法中的一个技巧

“法曰『拨矢』。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推、拖、捻、拽是也......”

以“搓”会“捻”

那你也应该以“铲”会“推”,

以“摆”会“拖”,

以“摇”会“拽”才是全套

光搓怎么能行

泡澡都不会只搓不干点别的~

再如“意笔流”

写个字,

在点画关节处使劲儿U攉,

这本是清人误导的结果,

以此法

又去写颜楷,

岂不知

颜楷在点画关节处做的那些动作,

即是盛唐华丽文化的写照,

也是装饰性技法的表现,

攉攉笔,只是做作的装老而已

各说各话的清人书法的各种做派

着实给当代人难住了,

所以学了一手皮相,

却沾沾自喜。

为什么练书法要经历很长时间(为什么我建议你业余时间练书法)(1)

还有“线条玄幻流”的

这类朋友执迷于炒出来的碑帖融合。

一笔下去,

但凡线条有波动,

就认为是加入了碑的用笔。

直和曲,

本身就是古人论书的一个热点。

似直又曲,

似曲还直,

耐人寻味的高妙技巧本身就如此,

细看王羲之尺牍中的线条,

本身就是似曲还直的微妙。

拉一根有波动的线,

何必牵强附会,

说的那么玄幻。

帖系有雄强流,

碑中也有唯美流,

那难道写光了的碑就是加了帖的笔法嘛?

若如此论,笔法也太便宜了吧?!所谓的审美教学就可能是在收智商税吧。

此外,还有“一个月不写,一写就发朋友圈流”、“一言不合换帖流”、“三天两头换老师流”、“天天通临骗自己流”、“买了就算看了流”、“天天到处发字从来不进步流”、“臭棋篓子相互吹捧&砸挂流”、“刚学写字就想入国展流”、“入了国展不想写字流”等等,当然,还有我这“假装很认真其实很懒流”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