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用耐火材料:焦炉用耐火材料及主要性能
焦炉用耐火材料:焦炉用耐火材料及主要性能(5)体积要稳定,有较小的收缩性,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和严密性。(4)具有与砌体或周围层材质相同的热膨胀性,以免互相脱离,泥层破裂。(1)在施工后和使用时应具有必要的粘结性,以保证与砌体或周围层结为整体,使之应具有抵抗外力和耐气、耐渣侵蚀的作用。(2)必须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以便于施工。(3)具有与砌体或周围层材质相同的化学组成,以避免耐火泥处先毁,避免不同材质间造成不良的化学反应。
高铝砖是Al2O3含量大于48%的硅酸铝或氧化铝质的耐火制品,统称高铝质耐火制品。
高铝砖的耐火度和荷重软化温度均高于粘土砖,抗渣蚀性能(尤其是对酸性渣)较好,且这些性能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热稳定性不如粘土砖。高铝砖的致密度高,气孔率低,机械强度高且耐磨。焦炉燃烧室炉头及炭化室铺底砖的炉头部位,用高铝砖砌筑,效果较好;但不宜用于炭化室墙面,因为高铝砖在高温下易产生卷边翘角。
四、耐火泥
耐火泥是粉状物料和粘结剂组成的供调制泥浆用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它主要用做砌筑耐火砖砌体的粘结剂和涂层材料。耐火泥大多是加水(或水溶液)调成泥浆使用。它应具有相应的砌体用砖性能,焦炉用耐火泥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施工后和使用时应具有必要的粘结性,以保证与砌体或周围层结为整体,使之应具有抵抗外力和耐气、耐渣侵蚀的作用。
(2)必须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以便于施工。
(3)具有与砌体或周围层材质相同的化学组成,以避免耐火泥处先毁,避免不同材质间造成不良的化学反应。
(4)具有与砌体或周围层材质相同的热膨胀性,以免互相脱离,泥层破裂。
(5)体积要稳定,有较小的收缩性,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和严密性。
(6)在使用温度下能发生烧结,以增加砌体机械强度。
(7)有一定耐火度与荷重软化点。
应根据砖种和操作温度选用相应的耐火泥,即砌筑粘土砖时用粘土火泥,砌筑硅砖时用硅火泥。凡与金属埋入件相接触的砌体部位,均须在火泥中加入精矿粉。砌筑焦炉顶面砖时,应在粘土火泥中加入能增加强度的水硬性胶结剂——硅酸盐水泥和石英砂。
硅火泥是用硅石、废硅砖和耐火粘土(生粘土)配制而成的粉料。硅石是硅火泥的主要组分。硅石中SiO2含量愈高,则火泥的耐火度愈高。加入废硅砖能改善火泥与硅砖高温粘结性能,原因是硅砖粉具有与硅砖类似的热膨胀曲线,在石英晶型转化体积变化时,火泥脱离硅砖的可能性较小,粘附于硅砖的能力良好。一般硅砖粉含量为20%~30%较为合适。在硅火泥中加入生粘土可以增加可塑性,降低透气性和失水率,但加入量不宜过大,否则会使硅火泥的耐火度降低,收缩率增加,一般以不超过15%~20%为宜。
对粒度的要求是:1mm以上的不大于3%,小于0.074mm的不小于50%。硅火泥的颗粒组成影响火泥的使用性能,颗粒过大,泥浆失水快,砌砖操作困难,在灰槽中容易发生沉淀和偏析现象;颗粒过小,泥浆容易发酵,灰缝密实性变差。一般好用的灰浆打在砖上后,使砖能随便被揉动、敲打约15-20s,此时间与颗粒组成有关。因此,硅火泥的使用性能,可以用此时间来表示。
粘土火泥是由煅烧过程的熟料或粉碎粘土砖加耐火粘土(生粘土)制成。熟料是粘土火泥的主要成分,约占75%~80%。生粘土是粘结剂,加入生粘土可增加塑性,降低透气性和失水率,但加大了收缩性。配生粘土过多,容易产生裂纹,故配料约占20%~25%。
粘土火泥的使用温度一般低于1000℃。焦炉用粘土火泥一般为细粒和中粒度级,通过0.5mm和1mm筛孔的颗粒百分数应大于97%。粘土火泥除用于砌筑粘土砖部位外,还用于修补焦炉。
五、耐热混凝土
耐热混凝土是一种能长期承受高温作用的特种混凝土,是由耐火骨料、胶凝材料(有时还加矿物掺合料或有机掺合料)和水按一定比例调制而成的泥料,经捣制或振动成型、硬化、养护、烘干而获得的具有一定强度的耐火制品。
通常用矾土、废耐火砖、高炉矿渣等作为骨料,以矾土水泥、硅酸盐水泥、磷酸和水玻璃等作为胶凝材料。根据骨料材质和胶凝材料的不同,耐热混凝土分为很多类型。其组成不同,性质便不同,因而使用范围也不同。这种耐火制品与耐火砖相比有以下优点:
(1)常温下迅速产生强 度,在操作温度下也不降低。
(2)使用前不必经过烧成,减少了制造耐火砖时的复杂工艺,制备工艺简单,能就地浇铸成各种形状,可减少砌体砖缝,简化结构,简化砖型,从而革新砌筑作业,加快建设速度。
耐热混凝土在焦炉上已试用多年,主要用作上升管和炉门衬砖、炉顶轨道枕砖,以代替粘土砖,也有用作焦炉顶铺面的。根据使用部位不同,其配料有也所差异。
耐热混凝土在焦炉上的试用时间虽不长,但已显示出一些优点,不过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荷重软化温度不够高,使用中有分层剥落现象等。
六、隔热材料
通常导热系数小于0.8kJ/m.·h·℃的建筑材料,称为隔热材料。一般它具有气孔率大、气孔小、机械强度低、体积密度小等特点。隔热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按使用温度、体积密度和制造方法分类,但常按使用温度和体积密度分类。
隔热材料按体积密度分为3种:
(1)低温隔热材料:使用温度低于900℃,如硅藻土、石棉、水渣、矿渣棉、蛭石、珍珠岩等。
(2)中温隔热材料:使用温度为900~1200℃,如硅藻土砖、轻质粘土砖等。
(3)高温隔热材料:使用温度高于1200℃,如高铝质轻质隔热砖、漂珠砖、轻质硅砖等。
轻质粘土砖是以粘土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30%~35%)的木屑烧制而成的粘土砖,其有多种牌号,体积密度为0.4~1.3g/cm3,耐火度为1670~1710℃。
硅藻土砖是以硅藻土为原料的制品,其中可加入一定量的可燃物,增大制品的气孔率,提高隔热能力。硅藻土砖只能用于1000℃以下部位,温度过高时其会收缩和熔化。硅藻土砖按理化指标也可分成几个级别。它们的体积密度为0.5~0.7g/cm3,耐火度为1280℃,显气孔率为73%~78%,耐压强度为0.5~1.1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