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朝汉人怎么成旗人(清代旗人的奢侈)

清朝汉人怎么成旗人(清代旗人的奢侈)清初,汉军大学士范文程自称是“大明骨,大清肉”。范文程是在儒家文化和明朝典章制度下成长起来的儒生,降清后又对满洲社会有着深刻的了解,在政治、文化上兼通满汉。所以“大明骨,大清肉”形象地概括了汉军旗人的双重政治性格。即便范文程迎合了清统治者的要求,但同样受到歧视和猜忌。入关之后,八旗中满人和汉军的差别待遇更加明显。汉军都统、副都统往往由满洲宗亲、显贵担任;在兵种分配上,待遇高、钱粮丰厚的兵种,例如前锋、护军历来都由满洲、蒙古人专擅,而汉军只能充当编制多、收入较低的马甲、步甲;即使是同一兵种,待遇也大相径庭。在候补兵丁性质的养育兵中,满洲、蒙古人月银三两,汉军却仅有月银二两;对于八旗的孤寡人,除了每月每人有赡养银钱一两五外,如果是满洲、蒙古子弟,每年发稻米一石六斗,隶属汉军则不在此列。而“户下人家”又称“包衣阿哈”,是服侍王公贵族和富裕旗人的家奴,他们没有独立的户籍,隶属于主人名下。八旗兵丁经

八旗满洲编成时,共有402个牛录,其中蒙古女真混合牛录308个、纯蒙古牛录78个、纯汉人牛录16个。后来又有朝鲜人、俄罗斯人的加入。其中,蒙古女真混合牛录以满洲人为主,又编入了少量蒙古人和汉人。

总体上看,各个民族中占总人数最多的是蒙古族,接着是女真族成分,再次是汉人成分和朝鲜人成分,以及东北其他少数民族,人数最少的是俄罗斯成分。这些不同的民族成分相辅相成,既互相牵制又合而为一。

清朝汉人怎么成旗人(清代旗人的奢侈)(1)

天聪八年(1634年),也就是皇太极在将国号“大金”改称“大清”的前夜,宣布定族号为“满洲”。虽然满洲人始终居有核心和主导的地位,但是其中满洲、蒙古、汉军等组成部分仍具各自特色和历史价值。

八旗子弟并不仅仅由满洲人组成,最初它以满洲人为主体,后来又吸收了蒙古、汉、朝鲜、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赫哲等族人。入关后,又容纳了部分锡箔、俄罗斯、藏、回等族人,他们都被统称为旗人,其中满化的汉人在旗人中数目最庞大。

而“户下人家”又称“包衣阿哈”,是服侍王公贵族和富裕旗人的家奴,他们没有独立的户籍,隶属于主人名下。八旗兵丁经常东征西讨,其奴仆也随之不断迁移。为减少满洲人伤亡,对奴仆们也实行了奖励军功政策,允许立有战功的奴仆们连同家眷脱离奴籍,并在原来的佐领独立开户,这对“包衣阿哈”无疑是很大的诱惑。

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在西北与准噶尔部战事正酣,苦于兵源匮乏,雍正帝下旨在北京的旗人奴仆中遴选两千人组成“家选兵”,又将阵亡的八旗将士家中奴仆编为“复仇兵”,凯旋之后这些参战的家奴连同家眷都获得了开户资格。虽然同正身旗人相比,他们时时受到歧视和压抑,但开户奴仆可以当兵食饷、担任低级军官,因此受到大批“包衣阿哈”追捧。

清朝汉人怎么成旗人(清代旗人的奢侈)(2)

在大批外来成分逐步融入旗人群体的同时,也有部分“满化”的汉军旗人被逐出八旗。由于汉军人数太过庞大,祖辈入旗的缘由和时间也各不相同,满化程度便各有差异。这种差异使得清廷统治者表面上对待满洲、蒙古、汉军如一,实际上却大加歧视汉军。

入关之后,八旗中满人和汉军的差别待遇更加明显。汉军都统、副都统往往由满洲宗亲、显贵担任;在兵种分配上,待遇高、钱粮丰厚的兵种,例如前锋、护军历来都由满洲、蒙古人专擅,而汉军只能充当编制多、收入较低的马甲、步甲;即使是同一兵种,待遇也大相径庭。在候补兵丁性质的养育兵中,满洲、蒙古人月银三两,汉军却仅有月银二两;对于八旗的孤寡人,除了每月每人有赡养银钱一两五外,如果是满洲、蒙古子弟,每年发稻米一石六斗,隶属汉军则不在此列。

清朝汉人怎么成旗人(清代旗人的奢侈)(3)

清初,汉军大学士范文程自称是“大明骨,大清肉”。范文程是在儒家文化和明朝典章制度下成长起来的儒生,降清后又对满洲社会有着深刻的了解,在政治、文化上兼通满汉。所以“大明骨,大清肉”形象地概括了汉军旗人的双重政治性格。即便范文程迎合了清统治者的要求,但同样受到歧视和猜忌。

随着八旗“生计问题”加剧,将汉军视同汉人的倾向日益显露。乾隆七年(1742年)四月,乾隆帝决定整顿旗务,强制汉军出旗为民,各地的驻防汉军被剔除一空。

大批汉军出旗,腾出兵缺饷额归满族、蒙古旗人占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旗人生计上的窘困。而那些出旗的汉军只好自谋生计,无奈融入民人社会。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主编原廓,作者郭廷春。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内容请关注lbqyjs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