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盛泽镇知青下乡回忆录(毛纺知青点红光知青点)

盛泽镇知青下乡回忆录(毛纺知青点红光知青点)毛纺织厂定点在原洪合乡红光大队泰石桥果园南园设立“知青点”。经双方商定,生产形式以管理果园为主,由生产大队负责建造知青住房、厂方负责知青的报名工作、人数30名。1974年,据湖南株洲“建点知青集体下乡”经验,市“知青办”以民丰纸厂、绢纺厂、毛纺织厂、冶金机械厂先搞试点,组织了四厂去株洲参观学习。回来后由市“知青办”在指定地点建立知青点。1968年12月,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老三届的毕业生大部分去了建设兵团、大兴安岭林场,农场及农村插队落户。此后,每年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很大部分都要组织到农村去。因此各级政府、各单位都成立了“知青办公室”,负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嘉兴毛纺织厂也成立了“知青办公室”,抽调李连顺、隋庆武两人任正、副主任,先后又抽调了金志江、刘馨林、姚美珍为工作人员,负责插队落户的有关工作。

文 | 金志江

洪台,濮院因两大羊毛衫市场,已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毛衫名镇,线上线下毛衫年交易额达150亿元,有20万产业工人,年生产销售13亿件毛衫。

毛衫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重要途径,户均存款突破百万,人均住房超100平方米,成为拉动经济,造福百姓的“富民产业”。

但如此大规模又闻名世界的市场,是如何受嘉兴洪合的下乡知识青年点(即毛纺知青点)的影响,在洪合,濮院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恐怕知晓的人并不多。

盛泽镇知青下乡回忆录(毛纺知青点红光知青点)(1)

1

1968年12月,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老三届的毕业生大部分去了建设兵团、大兴安岭林场,农场及农村插队落户。

此后,每年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很大部分都要组织到农村去。因此各级政府、各单位都成立了“知青办公室”,负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

嘉兴毛纺织厂也成立了“知青办公室”,抽调李连顺、隋庆武两人任正、副主任,先后又抽调了金志江、刘馨林、姚美珍为工作人员,负责插队落户的有关工作。

1974年,据湖南株洲“建点知青集体下乡”经验,市“知青办”以民丰纸厂、绢纺厂、毛纺织厂、冶金机械厂先搞试点,组织了四厂去株洲参观学习。回来后由市“知青办”在指定地点建立知青点。

毛纺织厂定点在原洪合乡红光大队泰石桥果园南园设立“知青点”。经双方商定,生产形式以管理果园为主,由生产大队负责建造知青住房、厂方负责知青的报名工作、人数30名。

盛泽镇知青下乡回忆录(毛纺知青点红光知青点)(2)

2

1975年上半年,生产大队建造完成三排平房,前二排为男、女宿舍,后排是厨房、食堂。厂方组织了30名知识青年(男11人、女19人)过去。一切准备就绪后,经与生产大队商定,于7月11日由大队机船接知青到“知青点”落户。

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后,因果园面积有限,有剩余劳动力,除了在“双抢”时间分到生产小队去协助劳动外,其他空余时间较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厂知青办与大队协商,为解决多余劳动力和提高果园收入,建议创办一个投资少、投产快的小工厂。商议由果园准备厂房,厂方提供8台横机及配套机械,负责人员培训、机台安装、技术指导、提供计划外毛纱。

双方统一意见后,各自积极准备。30名知青到厂针织车间培训了1个月(横机档车工26人、横机保全工3人、后道保全工1人)。后由针织车间领导协助联系转到硖石一家生产涤纶弹力衫的工厂去培训。

果园暂将食堂改作车间,由厂针织车间老师傅安装完成了8台横机及配套设备的安装,在厂内成品仓库管理员帮助下,找到些零头粘胶纤维有色毛纱卖给知青点,一切准备就绪。

在知青培训完成回场后,立即进行试生产,从生产简单的围巾开始,生产出的成品经过试销,受到顾客的欢迎。在厂3000锭膨体(晴纶)纱车间投产后,向知青点提供了杂色等级品计划外晴纶纱后,知青点开始三班制运转,批量生产围巾,销路更好更广。

在厂内销售人员的协助下,产品送到上海中百公司针批部,得到该部认可,双方签订供销合同,开始大批量生产,在围巾销售中获得了更好的收益。在此种情况下,知青点开始增添设备,产品也扩大到生产兔、羊毛衫,并招收当地农民进厂,生产不断扩大,横机档车工的技能不断提高。

记得当地有一位叫沈关宝的,眼光锐利,他首先建了羊毛衫厂,批量生产兔、羊毛衫,产品供不应求,收入不断增长。同时还建起了染色厂。他为解决客户的膳宿问题,盖起了招待所、食堂,生产不断地扩大。带来的矛盾是原料紧缺,由于当时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工厂是生产型的,厂里没有销售权,沈关宝几乎天天要到嘉兴毛纺厂里来,看看有没有计划外的,有没有等外品兔、羊毛纱供应。

盛泽镇知青下乡回忆录(毛纺知青点红光知青点)(3)

3

由于市场对毛衫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加上大批农民进厂务工,使一批农民工掌握了生产毛衫的技能。

这时,就有农户开始自购横机、套口车,业余时间在家里生产毛衫,生产的毛衫各自到国道边设摊自行销售,收益很好。这种产销方式不但在该大队,还延伸到周边乡、大队的农户。

洪合乡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因势利导,在国道旁建起二排简易平房供农民设摊销售。随着销售形势的越来越好,逐渐进入了良性循环,摊位供不应求,开始不断建房,乡领导也开始有了建设毛衫市场规划。

此时,也引来了不少外地毛纱、机配件、辅料销售户及有关厂家来洪合开设门市部······。洪合羊毛衫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形成了,而且不断地扩大。

九十年代初,国道北侧占地近一万五千平米的洪合毛衫市场,已经有近400户商户,产品开始远销东欧。随着南区市场的建立,洪合毛衫产业开始向精品化、品牌化发展。

1994年,洪合撤乡建镇后,拥有毛衫门市部4000多家,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毛衫专业批发市场之一。

2002年,洪合引进4台德国电脑横机;

2005年成立“毛衫业科技创业园”;

2013年中国洪合首届毛针织交易会在中国嘉兴国际毛衫城开幕,累计交易金额超亿元;

2016年,总投资4亿元的嘉兴毛衫城电商众创基地开工建设,实现传统毛衫产业向电商时代的华丽转身。

4

邻乡的濮院,看到羊毛衫产品的销售势头,于是组织人员到泰石培训,也开始办起了羊毛衫厂。濮院农户的家庭羊毛衫生产不断扩大,也在国道两旁建起了羊毛衫市场。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濮院规模企业迅猛发展,集聚5000多家毛衫生产企业和拥有一批毛衫知名品牌,构成了完整的毛衫产业链,是中国最大的毛衫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

2007年,濮院、洪合先后成立“浙江省毛衫协会”、“嘉兴市秀洲洪合毛衫商会”,以“协会+商会”带动两个市场发展。

毛纺知青点-红光知青点,从一个专业车间发展成了红光针织厂,之后拜师学艺的兴起、技术工人的流动,带动起了整个洪合镇的毛衫产业。

洪合、濮院两大毛衫市场的迅猛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为推动一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来自:红船旁的毛纺故事】

--END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