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后来这好几个果子就简化成一个田字形,这个田是不是又长得像一个里面有很多种子的大果子? 下面是一个木,就是树木,上面是一个一个的果子,像甲骨文就写成这样: 1 果

第八课。

这次课因假期,五个娃都聚齐了。

这次复习了从“闰余成岁”到“玉出昆岗”二十四个字。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1)


【果珍李柰】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2)

1 果

下面是一个木,就是树木,上面是一个一个的果子,像甲骨文就写成这样: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3)

后来这好几个果子就简化成一个田字形,这个田是不是又长得像一个里面有很多种子的大果子?

所以,果的意思就是植物的果实。植物的生长到了果实是告一个阶段的,所以我们也延伸出成果、结果等涵义和词语。而果和实连用,来表示植物的果实是最终最真真切切的东西,果实包含的种子又蕴含了新的开始,所以有果然、果真这些涵义和词语。

今天,我们把食用的植物果实分类为为粮食、蔬菜和水果,在这里果就是专指我们所说的水果了。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4)

2 珍

左边的王,我们上一课讲珠的时候提到了,是玉字旁。右边的㐱是声旁,我们有很多以这个为声旁的字,比如医生诊断病人的诊字,加个走字就是趁早的趁。

在古代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解释珍,是宝的意思,而解释宝字,就说是珍的意思。两个人互相解释,好像双胞胎兄弟,这种就是互相释义的同义词,比如珍贵和宝贵就是同义词。

两个字互相释义的,在汉字中很多。在这里,希望你们能明白,汉字的解释它不是下定义的,而是描述他,把相关的意思描述描绘清楚,再加上文字本身就是由象形文字构成的,一看就明白了,不需要做那种清楚的规定。

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汉字的词义有个标准答案,这种学习方法是错的。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5)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6)

3 李

上面一个木,下面一个子。可以解释成结很多果实种子的树,也可以把子看成是李的声旁。我们知道大多数不同种类的木果植物,都用带木字旁加声旁的字来命名,比如凤鸣梧桐树的梧和桐,杨树桃树等。然后草本类的植物,就用草字头加声旁的字来命名,比如莲花的莲,常青藤的藤等。

李子都吃过吧?现在正是黑李的季节,可以找空去水果店和超市看看。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7)

4 柰

柰,上面也是个木字,下面是个示,按理说应该读成shi吧?但因为这个字和无可奈何的奈字长得很像,所以就被传读成nài了,在古文中还出现过柰和“奈”,通假使用的情况。

这种柰的果子,以前我们小时候没见过,现在超市和水果店已经有在卖一种叫油柰的果子了。

果珍李柰,意思是李子和柰果是很珍贵的水果。我们可以联想一下一千多年前,古人们要吃点什么水果,其实是不容易的。产地稍微远一点,送过来花很多时间和成本,不见得保鲜,还很贵。这要放在今天,李子、苹果再也不是什么珍贵的水果了。为什么呢?因为产量变大和运输变快了。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8)


【菜重芥姜】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9)

1 菜

上面这个艹是草,下面一个采,采字是一个手放在木上,从植物上采摘东西的意思。所以采在这个菜,既是作为声旁,又是指可以采摘下来当食物的意思。所以,菜,在这里是指蔬菜。

后来我们说饭菜饭菜,饭不仅指米饭,还是主食的统称。菜,不仅是指蔬菜,还指指主食之外的配菜。

因为蔬菜比较软而且生长周期短又容易采摘,所以在俗语俚语中,常用菜这个字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很弱小。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10)

2 重

今天写楷书,我们会很直观地把重字看成上面一个千下边一个里,可我们看大篆,它其实是一个人,然后一个東,这个東加在人身上,下面还有个土,就好像一个人背着行囊走在地上的样子,想象着越走越感觉很重,所以就用这个字来表示很重、很有分量、厚重的意思。

所以,重还延伸出了很多有关程度很大、很深的涵义,比如贵重、严重。还有表示很主要很关键的意思,比如重点。是个很常用的汉字,想想还有那些词义和组词?

重还有另外一个发音,读chong,表示很多的意思。一个东西很有重量很有份量,可不就是意味着很多?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11)

3 芥

芥,上面一个草,表示这是草本植物。下边的介,是声旁。介这个字最早是表示穿在人身上外边的铠甲的意思,后来延伸成两者之间的意思。所以我们说介绍,介是两者之间,绍是指把两者接续起来。

所以芥菜的介,除了声旁,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想象,我们闽南语在说芥菜一瓣一瓣掰开的时候,总是用“一甲”来形容,就感觉这菜叶像一片一片的铠甲似的。

千字文的常识内容(千字文课堂讲义之)(12)

4姜 薑

这个我们直到今天还是很常食用。不过这里边的姜实际上是薑,上面是草,下边是声旁jiang,不过也长得像一团薑是不是?

生活中薑的作用很大,常用来祛湿,着凉了喝点姜汤可以驱寒。

这里的薑,我们今天写成了这个姜。其实这两个字是不一样的,后面的这个姜是姜子牙的姜,是一个姓氏名。这个姜有很多历史和神话故事,这个有机会我们再讲。

菜重芥姜,我们这里借机讲一讲古人关于气的观念。

古人认为我们的身体和生命是靠气在运转的,而气要保持畅通,身体才会健康。而蔬菜的蔬字就有疏通的意思,古人认为我们吃主食、吃肉,就要靠多吃蔬菜来导气,而芥和姜味辛,是口味和作用比较重的蔬菜种类。

所以菜重芥姜,这里并不是说芥和薑是贵重的菜,而是口味重、导气作用比较大的意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