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32个小故事(陶行知故事系列报道五)
陶行知32个小故事(陶行知故事系列报道五)让学生找重点育才学院的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学习讨论陶行知并没有因为这些非议动摇“为今天培育抗日的人才,为明天培育建国的人才”的决心。他一心为国育才,因此他理直气壮地对这些“非议者”给予了答复,他说:“我不是办天才教育,我办的是人才教育。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才能、爱好,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定向培养、因材施教。这些人才在正确指导下经过一番努力,就转化成‘大才’。对‘大才’再进行深入的教导,学生们自己再出力、流汗,一定时间之后,‘大才’也就成为‘天才’了。真正的天才是师生经过共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不间断的乐教乐学而培养出来的。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几个‘天才’又有什么不好呢?”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我们也得到启发,天才决不是天生而成的,每一个孩子只要培养、引导得当,社会关心、氛围浓厚,再加上他自己的不断努力,都可以成为天才。(吕长春)
人才、大才和天才
育才学校招收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战灾流浪儿童,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的爱演戏、有的善唱歌、有的喜爱科研、有的乐于写作,战争却剥夺了这些孩子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陶行知把他们招收进育才学校后,在“因材施教”和“爱”的教育下,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的才华就渐渐地表现出来了,音乐组的孩子不但善弹奏、能演唱、会作曲,还经常为老百姓表演或到大剧院去举办音乐会;戏剧组、舞蹈组的孩子,不但能演戏、跳舞,而且还自编、自导、自演,用精彩的戏剧与舞蹈反映出抗日的形势;绘画组的孩子们能在重庆城里举办儿童抗敌画展,都很了不起。
周恩来称赞这些孩子们“一代胜一代”。冯玉祥为这些孩子的成长鼓掌。但是,也有那么一些因循守旧、不愿进行改革的“学者”们,却在那里阴阳怪气地说陶行知“丢掉了普通教育来搞‘天才教育’了”。
陶行知并没有因为这些非议动摇“为今天培育抗日的人才,为明天培育建国的人才”的决心。他一心为国育才,因此他理直气壮地对这些“非议者”给予了答复,他说:“我不是办天才教育,我办的是人才教育。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才能、爱好,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定向培养、因材施教。这些人才在正确指导下经过一番努力,就转化成‘大才’。对‘大才’再进行深入的教导,学生们自己再出力、流汗,一定时间之后,‘大才’也就成为‘天才’了。真正的天才是师生经过共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不间断的乐教乐学而培养出来的。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几个‘天才’又有什么不好呢?”
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我们也得到启发,天才决不是天生而成的,每一个孩子只要培养、引导得当,社会关心、氛围浓厚,再加上他自己的不断努力,都可以成为天才。
(吕长春)
育才学院的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学习讨论
让学生找重点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的教学手段非常有新意。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史的内容非常烦琐,各种文史资料、插图、题注,学生们往往看得眼花缭乱,甚至无所适从。陶行知在教“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时,他一反以前先讲课本内容再分析重难点的做法,而是说:“同学们,请大家先把本课要讲习的内容浏览一遍,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地方标出来,十分钟后我们开始讲课。这十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讨论。”
学生们开始埋头阅读课本,并时不时有学生交头接耳一番。
十分钟后,陶行知说:“好了,大家都看完了吧?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一课,哪位同学回答一下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因为隋阳帝的暴政,而结果是隋朝统治土崩瓦解,在这样的形式下,建立了唐朝。”
陶行知赞许地看着这位学生说:“对!隋朝灭了,江山落入李氏父子手中,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唐朝从太宗时期开始进入繁荣阶段,史称‘贞观之治’。到玄宗前期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今天将学习这一段我国封建社会极盛时期的历史。那么,同学们,在这段时期,你们认为影响最重大的是哪一段?”
另一学生举手:“我觉得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最重要了,因为在这两个时期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
这回立即有学生表示反对:“不,我觉得贞观之治才是重中之重。”
陶行知微笑地看着这位反对者:“你的理由呢?”
或许是被陶行知的微笑感染了,该学生的音调立即提高了不少:“因为唐朝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兴旺的。”
陶行知依然微笑着:“可以说得具体一点吗?”
对方沉思了一会说:“唐太宗李世民借鉴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比较注重各方面发展,这样唐朝从他开始兴盛起来,才会有后来的开元盛世。”
陶行知点头道:“说的不错,这确实是个重要阶段。那么,为什么历代王朝第一位君主往往都比较重视社会生产呢?待会儿我们会详细讲述。苏珊同学,你刚才认为开元盛世也是个重点,你的理由呢?”
那位叫苏珊的同学立即站了起来说:“这段时期不仅是唐朝的全盛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时期,理所当然是一个重点了。”
陶行知笑逐颜开:“有道理。那么,除了这两个重点,大家谁还有不同意见?大家有话尽管说。”
另一女生举手道:“老师,武则天统治的时期是不是也是一个重点呢?”
陶行知笑道:“问得好,贞观之治是一个开端,但开元盛世并不是直接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说武则天在位的这段时期也不容忽视。唐高宗时武则天掌权,后来称帝,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可以说她在位的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下面我们开始详细讲述这三个时期。”
带着自己找出来的几个重点,学生们顿时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节课快到尾声时,陶行知问:“谁能说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立即有很多同学举手,其中一个答道:“我发现,如果把我们前边分析过的几个重点串起来,就是这节课的一条线索。”
陶行知十分满意地点点头,哈哈笑道:“说得对,既然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么,以后课堂的重点和线索就交给你们自己去找了!”
连环教学法
20年代,陶行知以极大的热情奔走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宣传、组织、提倡、推动了平民教育运动。当时推广平民教育,最初的困难就是没有教材。陶行知自编了《平民千字课》。平民千字课编成后,陶行知拿它到北京、南京的平民学校试用,结果很满意。
陶行知还把《平民千字课》拿到家里试用。当时家里办了一个“笑山读书处”。他家共7口人:母亲、妻子、妹妹和桃红、小桃、三桃3个儿子,母亲已57岁,妻子和妹妹初通文字,桃红8岁上学,小桃和三桃分别为5岁、4岁,没到入学年龄。桃红很喜欢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有趣的课文。他每天都要把这本书拿来读一会儿。有一天,在一边玩的弟弟小桃也被哥哥读的书吸引过来。他坐在哥哥身边,跟哥哥一起读书。哥哥读一课,弟弟也跟着读一课,哥哥读完了一册,弟弟也读完了一册。
母亲操劳了大半生,没有机会读书,行知也送给母亲一本《平民千字课》。
母亲笑着对儿子说:“我又不识字,你送我书做什么?”陶行知说:“教母亲读书啊!”母亲说:“我都57岁了,还能读书?”但经过陶行知的劝导,很快也捧起了《平民千字课》。
随后,陶行知又动员妹妹文美教母亲识字,桃红和小桃也不示弱,他们也成了祖母的小先生。
有一天随美国科学家推士来华进行教育考察的推士夫人到陶行知家做客,见到小桃教祖母读《平民千字课》的情景,非常惊奇,她立即抓拍了一张祖孙同读书的照片。
陶行知在家设立“笑山平民读书处”,次子小桃教祖母识字
陶母读了16天《平民千字课》的时候,陶行知正在张家口推广平民教育。他便用16课中所学过的字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母亲居然能完全看懂。陶行知听说后高兴得不得了,他即兴赋诗《慈母读书图》。
更使他高兴的是:从哥哥教弟弟、女儿教母亲、孙子教祖母读书这件事上,发现了自己寻找了很久的开展平民教育的有效方法——连环教学法。
“连还教学法”使陶行知如获至宝。他身边的朋友都成为了他推广的对象。他在给妹妹陶文美的信中写道:“最近,我足迹所到的地方,就是平民教育所到的地方。店里、家里、学校、旅馆、私塾,甚至于庙里,我都去推广平民教育,并且很有乐趣。我过几天还要到军队、工厂、清洁堂、监狱去做推广,连车夫、佣人、厨师也不例外。”
陶文美创设的晓庄农妇工学处,图为陶文美
背着爱人游泳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这所学校是陶行知创办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困难儿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行知却说,他背的不是石头,是爱。是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
陶行知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他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引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陶行知创作的育才学校校歌手稿
撰联谈教育
陶行知是一位坚强的民主战士,同时也是一位人民教育家。他经常用对联形式宣传改革教育的思想主张。
1927年,陶行知为了推行“改革全国乡村教育”的主张,创办了晓庄师范。3月15日举行开学典礼那天,他为典礼撰写了一副对联“和牛马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稷棉下功夫”。
这副对联,表达了他一贯主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改革宗旨。他不但这样主张,而且身体力行,脱下长袍马褂,穿上布衣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生产,挑粪种地、睡地铺、住牛栏。在此期间,他还写了两副对联。
“从野人生活出发,向极乐世界进军”这副对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反映了他将求实精神与远大目标结合起来的教学思想。
另一副是他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对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字里行间,都闪耀着一位人民教育家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不谋私利、鞠躬尽瘁的光辉形象。
为了丰富农民业余学习生活,陶行知还在南京某农村办了一个中心茶园,让农民一边喝茶,一边听书、讲时事、放留声机等。他还特地为茶园撰写了三副对联“为农民教育之枢纽,是乡村社会的中心”“多谢你来帮助,少了我也不行”“嘻嘻哈哈喝茶,叽叽咕咕谈心”。
南京平民教育动员大会盛况
一首歪诗的风波
育才学校音乐组的壁报《小喇叭》又一期出刊了,壁报前人头攒动,越涌越多。同学们边看报边议论,外围的人向里挤,里面的人不愿让,有人建议“读一下吧”。
只听得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开始朗诵了:“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学习咪嗦哆!”歪诗不胫而走,传遍了全校,引起了争论,多种评价,褒贬不一。
陶行知知道了此事,也观看了小诗。次日,陶行知邀请小作者促膝谈心,和他研究人生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从吃饭、穿衣谈到音阶频率的振动,直到国家大事,哪一件都少不了数学,离不开数学。
陶行知说:“数学与人的关系就像我们离不开空气、水分、阳光、营养品一样。”
经过陶行知的谆谆教导,小作者连连点头说:“校长,我这下真的明白了你为什么要我们学好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方法论这四门功课,并把他们比喻为开启文化宝库的‘四把钥匙’。我检讨,……”
陶行知马上接过话头说:“现在我们是民主讨论,你能认识问题、提高思想,就是进步。”
小作者立即道:“我们音乐组不少同学都有这种思想,让我去说服他们吧!”
陶行知眯着双眼放心地说了一句:“好吧!我们今天的民主探讨也到此结束。”
晓庄师生创办的民众学校开学典礼
(除署名外由李俐均、周云供稿)